兩千多年前的周代,宗廟制度誕生,但那時候宗廟為天子專有,士大夫及平民沒資格建造。
一千年前,理學大家朱熹提倡建造“家族祠堂”,于是宗祠才開始正式融入每個家族。
修水熊氏祠堂
在我們中國,祠堂\宗祠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一姓宗族的家廟,供奉著先祖靈位,更是這個家族祈福安康、延續(xù)一脈香火,繁衍子孫后代的精神支柱。
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更是這個家族興衰榮枯的最好見證;它是家族的圣殿漢民族悠久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與標志,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德安江州義門陳
歷史悠久的江西,就出了很多彪炳于史的大家族,如德安江州義門陳、鄱陽劉氏、華林胡氏、南昌汪山程氏、永修梅棠樣式雷雷氏、潯陽陶氏、磨刀李氏、豫章熊氏等等。
在歷史的發(fā)展中,很多大姓在遷徙中慢慢遍布全國各地,也有些世代聚族于此,留下了世代傳承的宗祠。
這其中,就有了很多被譽為“江南第一祠”的宗祠,如:吉安富田古村王家祠、贛州夏府戚氏家族總祠、婺源蕭江宗祠、官溪胡氏宗祠、寧都客家李氏宗祠等等。
它們,在歷史上分別被譽為“江南第一祠”,那么這么多,到底哪個最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誠敬堂門樓修復后
富田誠敬堂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富田鎮(zhèn)王家村,祠堂為當?shù)赝跏纤ā1彼纬醵斯澳觊g,王氏先人王經(jīng)信(字誠敬)由甲村遷徙富田王家村肇基,訖今已千年。
富田誠敬堂王氏宗祠
如今這王氏宗祠誠敬堂始建于明朝中期,總建筑面積3646平方米,現(xiàn)保存完好。其建筑規(guī)模之大居江西省之首,在國內(nèi)也是罕見,人稱“江南第一祠”。
富田誠敬堂
誠敬堂門樓風格特異,門樓下柱上有楹聯(lián),“受民始晉公……發(fā)祥由太原……”,可見為“太原王氏”族裔。
內(nèi)有參亭,參亭上懸“樞密院”三個大字匾額,是皇帝為表彰南唐端明殿大學士兼樞密院院士王休文而御賜的。
富田誠敬堂-參亭
富田誠敬堂-參亭
天井上飛檐翹角的是“羼亭”,又叫”抱廈“。奇妙的是左右兩邊的水池,中間種植鐵樹,終年不干。
維修后的建筑細部
正廳的“誠敬堂”開寬明敞,四根肥碩的金柱,據(jù)說采購于湖北神農(nóng)架,有兩人合抱之大。
富田誠敬堂
謁祖廳為最后建筑,下層正中為王家先祖畫像及其他列祖列宗牌位。
跨越千年,王氏宗祠誠敬堂在抗戰(zhàn)時期也是革命舊址,如今已是著名的紅色景點,為“紅四軍軍部舊址”“江西省蘇維埃舊址”“紅一方面軍總部舊址”“紅軍醫(yī)院”的發(fā)生地。
可見,這座卓越超群、非同凡響的大祠堂,除了護佑著這族人光耀門楣、幸福安居之外,還見證和記錄了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
蕭江大宗祠
去過美麗鄉(xiāng)村婺源旅游的朋友,大多都到過江灣。有夢里云灣之稱的江灣是一座古老悠遠的古鎮(zhèn)。
江灣
最早有滕、葉、鮑、戴等姓人家在江灣河灣處聚居,始稱“云灣”。
江灣
江灣
直到北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蕭江第八世祖江敵遷來云灣,子孫逐漸繁衍成巨族,這里才改稱江灣。
蕭江宗祠
古老的江灣有蕭江宗祠,它見證了這里的輝煌與這個家族的演變發(fā)展過程。
蕭江宗祠-永思堂
蕭江大宗祠又名“永思祠”,始建于明朝萬歷六年,后毀于太平天國戰(zhàn)火,一九二四年重建。
蕭江大宗祠
蕭江大宗祠
曾被譽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為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有著“江南第一祠”之美譽。
蕭江大宗祠分前院、前堂、中堂、后堂四進。前院為寬敞花園,設有半月形蓮花池,內(nèi)養(yǎng)紅魚、草魚等各種魚類;前堂為五鳳樓、九脊頂、午朝門、月樓;
蕭江宗祠-永思堂
中堂粗梁大柱,鼓式石礎;后堂高于前堂,有樓閣安放靈牌。蕭江宗祠以其建筑規(guī)模宏大、占地面積廣,雕刻精美,建筑材料考究,為國內(nèi)所罕見。
據(jù)傳,江灣的江姓是西漢開國宰相蕭何的后裔。那么蕭氏又是怎樣變?yōu)榻系哪兀?/span>
原來,宰相蕭何去世后700年,其裔孫為南朝梁武帝蕭衍,至唐朝時期,衍后代有“八葉宰相”,這八人其中之一蕭遘之仲子蕭禎因“朱溫篡唐”事件而遭殺身追逃,于是為避禍害,隱居于安徽歙縣,又隱姓埋名改稱“江姓”。北宋元豐年間遷居江灣,因此宗祠冠以“蕭江”兩個姓氏。
南朝梁武帝蕭衍
自蕭禎易姓江后,江禎即為蕭江一世祖?,F(xiàn)如今,規(guī)模宏大、盡顯王室氣派的蕭江大宗祠正是這片土地的象征之一。
江永紀念館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古建筑足以吸引人。而從這里走出的江姓名人更是不少,代表性的有名儒江永、革命先烈江上青等等。
江謙、江石溪、江知源
江上青同志
其中,這里還是國家領(lǐng)導人江澤民的祖籍地,2001年5月,江澤民主席到江灣尋根認祖。
蕭江大宗祠
贛縣湖江鎮(zhèn)夏府戚氏家族總祠位于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夏村,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宗祠。
戚氏宗祠
據(jù)祠內(nèi)石碑和戚氏族譜記載,初建于宋景定年間,后經(jīng)明萬歷已亥年,清康熙壬子年,乾隆庚子年,光緒丙午年(公元1906年)等九次重修,至今保存為九次重修祠。
夏府戚氏家族總祠
據(jù)傳,這里是民族英雄戚繼光的祖籍地,同時這里還有近代革命先烈孫中山、大教育家蔡元培等人的題聯(lián)石刻和歷代傳頌的名人佳話。以此可見,被譽為“江南第一祠”的戚氏家族總祠確實有太多值得了解的地方。
夏府戚氏家族總祠
夏府戚氏家族總祠
祠堂也是很氣派的,古色古韻。祠內(nèi)分上中下三廳,廳與廳之間有天井隔開,內(nèi)天井是水池,外天井兩邊是游廊閣樓,為看戲的看臺。
戚氏宗祠-紅沙巖石的棟柱
古村夏府
古村夏府
上中下廳堂共有18根紅沙巖石的棟柱,祠內(nèi)雕梁畫棟,飛檐斗拱,古色古香。廳堂上方橫掛著六塊匾額:“追遠堂”、“臨轅后裔”、“雅方詩禮”、“樂敘天倫”、“土林矜氏”、“國民模范”,每塊匾額代表著各個時期戚家祖先的功績。
夏府謝氏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位于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仙巖鎮(zhèn)官溪社區(qū)。官溪坐落在浙贛兩省交界處,是一個古老而美麗的江南村落。
官溪
占地面積2394平方米,建筑面積2020平方米,是江西省古建筑祠堂遺存中的精品之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官溪胡氏宗祠門樓
整個宗祠外觀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前后三架,由前架門樓、中堂大廳、后堂寢殿及左右?guī)康炔糠謽?gòu)成,沿著南北軸線次第排開,前、中、后三堂臺基逐漸升高,拾級而上,厚重古樸,體現(xiàn)出宗祠特有的莊嚴肅穆。
中堂之上前后掛著“清華一脈”、“理學名宗”兩塊牌匾,柱子上也依次掛著“月開十口成千古,水別三溪共一源”、“七星池水流九曲,一寺佛光映三臺”兩幅對聯(lián)。月開十口傳千古,水別三溪共一源。
同時,官溪還是博士村,這里崇文尚德,人才輩出。僅新中國成立以后有博士生42人。
東龍村
東龍古村李氏宗祠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田埠鄉(xiāng)東龍村。
東龍村
東龍村是一個建于“架上金盆”、追求“天人合一”的客家傳統(tǒng)村落。村中李氏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清代乾隆、道光、光緒時期曾先后重修,為村中李姓宗祠,有“江南第一宗祠”之美譽。
東龍村明清古建筑
北宋乾德五年(967),李氏先祖李翊俊從石城半逕遷至此處開始建村,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村中人才輩出,“易堂九子”之一、著名文學家李騰蛟、理學家李大集先生正是出于此村。
李騰蛟
東龍村-千年古村落
東龍李氏宗祠,要數(shù)上、下祠堂保存較完好。
東龍李氏宗祠
其中,李氏上祠,坐落在東龍村西北的“兔形”山下,后接南橋嶺余脈赤牯嶺的上方。磚木結(jié)構(gòu),雕梁畫棟,工藝精湛,屬府第式結(jié)構(gòu),柱子之間為方木連接,榫頭多處雕有蓮花。整棟建筑氣勢恢宏,形似一只展翅飛翔的雄鷹,后人稱之為“老鷹形”。
李氏下祠,坐落在李氏上祠右下方約50米處。祠堂設一大二小正門, 大門正上方懸掛書有“都閫府”的匾額,大門兩側(cè)各有一尊石獅。處處散發(fā)著古樸滄桑的歷史底蘊,更是李氏家族千百年的發(fā)展見證。
這幾個“江南第一祠”,你pick哪一個?
其實,在江西還有很多這樣的宗祠,歷史悠久、恢弘氣派,更稱得上是建筑界上乘之作。它們的存在是一個家族興衰的見證,也是這個家族的精神宮殿。
曾幾何時,在上個世紀到過很多江西農(nóng)村,在村里逛了一圈,發(fā)現(xiàn),哪怕自家的房子還是茅草屋、磚瓦房,也不能讓自己的家族宗祠有半點寒酸。
這是江西人骨子里對傳統(tǒng)對先祖的敬畏。現(xiàn)如今,大部分已經(jīng)在歲月中或者動蕩中被毀,也有大部分在新時代中被重修。
而留下了的這些,是幾個世紀或者幾十代人最好的記憶,做好保護的同時,更要將其中傳統(tǒng)精髓融入于新時代中,讓新時代的后輩或游客也能感受這千百年的古老文化。
#江西##宗祠##江西吉安##風土人情##江西贛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