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span>
在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里,乾隆送給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的玉佩上,刻著這八個字。
古往今來,是否多情之人總是將生命揮霍得太快?他們在紅塵匆匆游歷一回,就迫不及待地離去……
比如,寫下愛情絕唱“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的李商隱,一生為情所傷。去世時,年僅45歲。
翻閱他留給世人的作品,以《無題》命名的詩作,多達20多首。
當(dāng)他以《無題》命名時,不知心中是如何的空茫?
或許,山河遠闊,人間煙火,有太多不足為外人道的憂傷,那就不如《無題》吧。
其實,有沒有題目又有什么關(guān)系?懂的人,自然會懂;不懂的人,說再多也不會懂。
李商隱一生的命運,似乎正如他筆下“無端五十弦”的錦瑟,無奈,無解。
2
8l3年,李商隱出生于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省沁陽市)。此時,大唐正出于中唐時期。
不到十歲,父親就去世了。身為家中長子,李商隱肩負(fù)起了撐持門戶的責(zé)任。他為別人抄書掙錢,貼補家用,他的天賦也在此時得以顯現(xiàn)。
他五歲誦經(jīng)書,七歲弄筆硯,并跟隨一位精通五經(jīng)和小學(xué)的堂叔受經(jīng)習(xí)文,至十六歲,已寫得一手好字和一手妙文。
829年,李商隱來到洛陽,憑借自身的才華,得以結(jié)識白居易、令狐楚等文壇大家。
白居易比李商隱年長41歲,此時已從長安返回洛陽。令狐楚比李商隱年長47歲,尤善四六駢文,常與白居易等人唱和。
白居易和令狐楚都很欣賞李商隱的文才,對其十分器重。令狐楚還讓李商隱與他兒子令狐绹交游,并親自傳授李商隱駢儷章奏之學(xué),視李商隱為其得意門生。
李商隱不負(fù)兩位伯樂厚望,努力學(xué)文,積極應(yīng)試。837年春天,在李商隱的努力下,也在令狐楚父子的引薦下,李商隱得中進士。
3
837年12月,令狐楚病逝。在參與料理令狐楚的喪事后不久,李商隱應(yīng)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的聘請,去涇州(今甘肅省涇川縣)擔(dān)任王茂元的幕僚。
李商隱的愛情,就這樣出其不意地降臨了。
王茂元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韓瞻為妻,韓瞻和李商隱同年進士,私交甚厚。
一天,李商隱受王茂元和韓瞻相邀,到王茂元家里做客。李商隱無意中看到韓瞻的夫人和一個靈動嬌美的年輕女子并肩而行,不由多看了幾眼。
韓瞻笑著告訴李商隱,那是他妻子的妹妹,王茂元的小女兒王晏媄。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span>
原本不相信“一見鐘情”的李商隱,這一刻,卻信了。
王茂元很欣賞李商隱的才華,得知李商隱愛上了自己的小女兒后,自然樂見其成。
838年春天,李商隱如愿娶王晏媄為妻。這一年,李商隱25歲,王晏媄16歲。
4
當(dāng)李商隱沉浸在和愛妻新婚燕爾的甜蜜中時,他不知道,和愛情一起到來的,是他仕途上一生的“無解”。
中晚唐時期,“牛李黨爭”是一個重大的政治事件,直接或間接地改變了許多人一生的命運。李商隱,就是其中之一。
這樁婚姻,將李商隱拖入了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
李商隱的尷尬之處在于:王茂元與李德裕交好,被視為“李黨”成員;而令狐楚父子屬于“牛黨”成員。因此,李商隱的行為就被“牛黨”解讀為對去世不久的恩師的背叛。令狐绹更是認(rèn)為李商隱“忘家恩,放利偷合”,與他割席絕交。
李商隱很快嘗到了苦澀的滋味。
在唐代,取得進士資格后,并不會立即授予官職,還需要再通過由吏部舉辦的授官考試。
838年春天,新婚不久的李商隱去長安參加授官考試,被吏部錄取。但是,錄取后又被除名。原因只有一個,因為他娶了王晏媄。
李商隱心中了然,回到?jīng)苤莺?,將苦楚放在心里,在丈人和愛妻面前卻只字不提。
5
839年春天,李商隱再次參加授官考試?;蛟S因為他的才華實在太出眾,讓吏部找不出不錄取的理由。這一次,他得到了秘書省校書郎的職位。
然而,隨之而來的煩惱是,他和愛妻開始了兩地分居的生活。
夫妻分離,書信往來是寄托相思的唯一方式。這期間,李商隱給愛妻寫了很多情詩。
比如,這日清晨,當(dāng)他匆匆趕往蘭臺值班時,又想起了遠在涇州的愛妻,便隨口吟了一首《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因為李商隱身陷“牛李黨爭”漩渦,他的仕途注定一片黑暗。
不久,他從校書郎調(diào)任弘農(nóng)縣尉。雖然縣尉與校書郎的品級差不多,但因為遠離權(quán)力的中心,顯然更受冷落。李商隱在弘農(nóng)任職期間,因為替死囚減刑而受到上司的責(zé)難,最終辭去弘農(nóng)縣尉一職。
842年,李商隱以書判拔萃,重新進入秘書省擔(dān)任正字,正字的品階比原來的校書郎更低,低得已經(jīng)不值得被牛李兩黨的權(quán)力斗爭所排擠。
仕途的不得志,讓滿腹才華的李商隱郁郁寡歡,也讓善解人意的王晏媄心事重重。
雖然李商隱從未在她面前怨天尤人,但聰慧如她,怎能不明白他這些年在官場的壓抑、委屈和蹉跎,歸根到底就是因為他娶了她?如果他當(dāng)年沒有娶她,他的人生是否就完全不同?
李商隱愛王晏媄,怕王晏媄擔(dān)心他,所以從不對她說他遭遇的不公和不平;王晏媄愛李商隱,怕李商隱擔(dān)心她,所以也從不對他說她對他的思念和牽掛……
從此,對李商隱的歉疚和自責(zé),就像一根毒刺,深深扎進了王晏媄的心里,她原本青春亮麗的容顏漸漸暗淡了下去……
6
847年,桂管觀察使鄭亞邀請依然在秘書省正字一職上蹉跎的李商隱赴桂林任職。李商隱早已對升遷不再抱有任何希望,隨鄭亞欣然前往。
不料,在桂林不到一年,鄭亞被貶官為循州刺史,李商隱只好返回長安。
回來途中,李商隱借道巴蜀,正好遇上巴蜀連綿不休的大雨,羈旅巴山途中。
秋雨綿綿,秋風(fēng)蕭瑟,聽著窗外凌亂的雨聲,看著無情的秋風(fēng)吹打秋葉,萬千思念、無盡孤獨涌上心頭。想起那些和愛妻共剪西窗、秉燭夜談的日子,李商隱不由黯然神傷,情難自已。
他走到窗前,筆走龍蛇,一首千古絕唱就這樣誕生了。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回到長安后,窮困潦倒之際,曾寫信給令狐绹請求幫助,但毫無懸念地遭到拒絕。849年,他只好通過考試,再次得到一個盩厔縣尉的職位。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十年前,他擔(dān)任弘農(nóng)縣尉,十年后,他依然擔(dān)任類似職位。仿佛一頭埋頭拉磨的驢,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了十年,依然在原地踏步,不,其實還退步了。
人生在世,又有幾個十年?李商隱深深地嘆了口氣。
7
當(dāng)李商隱在官場奔波蹉跎時,王晏媄的身子一天天垮了下去,但她始終沒有告訴李商隱。
851年春末,她預(yù)感自己時日無多,才給李商隱捎去一封信,希望他回來見她一面。
李商隱收到信后,發(fā)了瘋似地快馬加鞭、日夜不停往家趕,但還是晚了一步。
然而,王晏媄最終沒有撐到李商隱回來。這一年,她才29歲,為李商隱養(yǎng)育了一兒一女。
29歲,正是一個女子的花樣年華,但王晏媄的生命之花,卻過早凋零了。
李商隱終于意識到,是他將愛妻一步一步推向了死亡的深淵。
萬分悲痛中,他為愛妻寫下了一首《房中曲》,其中有一句:“歸來已不見,錦瑟長于人?!?/span>
王晏媄去世后,李商隱沒有再娶。
在生命之火即將燃燒殆盡時,李商隱寫下了被世人稱為最難解的《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此詩寫成一年后,也就是王晏媄離世七年后,858年,李商隱在鄭州家中病故,年僅45歲。
8
愛一個人,就是一生。
如果不是李商隱仕途坎坷,和妻兒聚少離多,王晏媄也許不會如此過早離世。如果王晏媄不走,李商隱也不會走。
李商隱多么想告訴王晏媄,他從來沒有后悔過娶她,他真正后悔的,是沒有好好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時光。
直到妻子去世后,他才真正明白,他曾經(jīng)妄想報效朝廷,但這一切不過都是虛幻。那么,什么才是真實的呢?就是那些與愛人共度的時光。
9
在李商隱身后八百多年,清代才子曹雪芹讀懂了李商隱層層疊疊的心事和晦澀難言的癡情。
在《紅樓夢》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中,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說出了對李商隱的評價。
在這一回中,當(dāng)眾人坐船穿過枯萎的荷葉時,寶玉、寶釵、黛玉之間發(fā)生了這樣一番對話:
寶玉道:“這些破荷葉可恨,怎么還不叫人來拔去?”
寶釵笑道:“今年這幾日,何曾饒了這園子閑了,天天逛,哪里還有叫人來收拾的工夫?”
黛玉卻道:“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span>
寶玉忙道:“果然好句,以后咱們就別叫人拔去了?!?/span>
其實,黛玉并非不喜歡李商隱的詩,而只是借李商隱的詩向?qū)氂袢鰦伞?/span>
寶玉信口說了一句破荷葉,寶釵趕緊解釋附和,一搭一唱,儼然夫唱婦隨的模樣。黛玉當(dāng)然吃醋了,連用了“最”、“只”、“偏”等一串強烈的字眼,只為讓寶玉明白,她喜歡枯荷、落花、殘雪等景致,寶玉作為她的知己,本該知道她的喜好,了解她的心意,如今卻怎么和寶釵同一立場了呢?
可是,當(dāng)時船上有那么多姐妹在,黛玉不能當(dāng)眾向?qū)氂癖磉_不滿,只能借用李商隱的這句詩了。當(dāng)然,寶玉馬上聽懂了黛玉的心意,立馬改口。
林黛玉喜歡的“留得殘荷聽雨聲”,出自李商隱寫于835年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那時,他尚未遇見王晏媄。
其實,關(guān)于殘荷,李商隱寫的最深情的,是857年秋天追悼亡妻王晏媄的《暮秋獨游曲江》:“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作為曹雪芹筆下的才女,林黛玉一向品味不凡,超塵脫俗。在曹雪芹看來,李商隱和林黛玉其實是同一類人。
他們的氣質(zhì)里,都透著清冷孤傲,他們的骨子里,都透著滿腹傷懷,他們的人生,即使再活一遍,可能依然無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