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風(fēng)華正茂之時便平步青云,飛黃騰達之際卻又過早地畫上了休止符:李商隱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在后人眼中,以“無題詩”著稱的李商隱,無疑如他的詩作一般充滿著神秘感。而要揭開李商隱神秘冰山的一角,恐怕只有那些能與之“心有靈犀”之人吧?
一生最愛李商隱
儲曉琴
初次邂逅李商隱,是在小學(xué)。不知從哪里學(xué)到了那兩句廣為人知的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钡?,年幼、單純、如白紙的我一直以為:這是歌頌老師的。當(dāng)時,老師也確實是這么告訴我們的。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這兩句詩原來并非是寫老師的,它是李商隱以女性的口吻來寫愛情的,著重詠嘆離別之恨和相思之苦。
再次邂逅李商隱,是高中語文課本上的《錦瑟》。黃卷青燈的高中時代,我就讀的學(xué)校群山環(huán)抱,四野寂寂,遺世獨立。那個年代沒有書籍,沒有電腦,沒有網(wǎng)絡(luò),沒有手機,沒有短信,甚至也沒有老師的講解。青澀暗啞的高中年代,《李義山詩集》成了我最好的情感寄托?!皠⒗梢押夼钌竭h,更隔蓬山一萬重”“直道相思了無益,未料惆悵是清狂”“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李商隱這些藍色情調(diào)的句子一次次被復(fù)制進了我的日記中。
很多年以后,在阜城某個餐廳,我才知道:原來《錦瑟》這首詩并非是專寫愛情的,它是詩人晚年追憶往事,不勝惘然的總結(jié)之作!其中囊括了喪妻之痛、漂泊之苦、仕途之艱、人生之難等多種情感。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耙黄跺\瑟》解人難”,連王士禛也發(fā)出了這樣的浩嘆。那,如此艱深難解的七律詩又是如何被選進高中語文課本的呢?同樣無人告訴我。
歷史告訴我們,唐朝是個積極用世的朝代。李商隱自然也未能免俗。雖然他有“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的宏大抱負,但因與王氏結(jié)婚而受到牛黨的猜忌,一生都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從而建功立業(yè),也沒有獲得過與功業(yè)相隨的榮華富貴。李商隱聰明、敏銳、鐘情、脆弱,對于失敗、孤獨、徒勞、分離、漂泊,顯然比普通人的感受更為深刻。但晚唐朋黨勢力太過強大,作為一個智者、一個情種、一個自視甚高但時運不濟者,看到秋日凋零的菊花,他盛于酒杯、升于玉堂,不愿使之零落于草莽;面對雨中牡丹,他看到的是“玉盤迸淚傷心數(shù),錦瑟驚弦破夢頻”;看到盤中竹筍,也只能發(fā)出“皇都陸海應(yīng)無數(shù),忍剪凌云一寸心”這樣的悲吟。
如果說青春年少的時光,我喜歡李商隱的愛情詩還很帶點“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的味道,那到了碌碌無為、一事無成的中年,最能引發(fā)我情感共鳴的就是他的上述詠懷詩了。萬里重陰非舊圃,半生時光屬流塵。《李義山詩集》,給我?guī)響n愁也帶來安慰與超脫,帶來孤獨也帶來柔韌與平和。王蒙說,詩藝、詩教、詩美是一種美善向上的力量?!鞍沤恫徽苟∠憬Y(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樂而不淫、怨而不怒、哀而不傷,叫我如何不愛李商隱?(選自《新安晚報》)
【賞析】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人們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也會有所不同。本文作者娓娓講述了自己人生不同階段對李商隱作品的理解,注意融情入文,很能引發(fā)讀者的共鳴。
李商隱的巴山夜雨
唐寶民
李商隱雖然仕途不順,卻有一段幸福的婚姻。
二人最初相見,是在李商隱進士及第后參加曲江游宴時。那天,李商隱舉杯輕飲后,放眼望去,在人群中看到一個女子立于一棵桃樹下,淺淺地微笑。李商隱牢牢地記住了她嬌羞的面容,從此再也沒有忘記。
不久后,李商隱被派往涇原,任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的幕僚。他沒想到,那天在曲江游宴上見到的女子,正是王茂元的女兒。王茂元愛惜李商隱的才華,便將女兒嫁給了李商隱?;楹?,二人恩愛情深,或詩詞相和,或攜手同游,共享塵世的美好和婚姻的幸福。
與王氏的結(jié)合,卻給他的仕途帶來了麻煩。在“牛李黨爭”中,李商隱屬于“牛黨”,岳父王茂元則屬于“李黨”,遭到“牛黨”成員的排擠和攻擊。不久,王茂元病逝,李商隱始終抑郁不得志,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與王氏聚少離多。仔細算來,李商隱與王氏結(jié)婚14年,在一起的日子卻只有短短的3年多。
大中三年,李商隱再次離開長安,應(yīng)武寧節(jié)度使盧弘正之邀出任判官一職。他走的那天,長安城下著大雪,王氏將他送到城外,依依不舍地惜別。李商隱走出好遠,還看到王氏立在雪中目送。沒想到,這一別竟是永訣。沒過多久,王氏身染重病不治而亡。等李商隱趕回時,見到的只是長安郊外的一抔黃土。
此后,李商隱便把對亡妻的綿綿思念,寫進了詩中。
有年秋天,他重游曲江,想起了當(dāng)年在曲江游宴中第一次見到王氏的情形,百感交集,寫下了《暮秋獨游曲江》:“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有一年,李商隱遠赴東川走到散關(guān)時,遇到大雪,想起了與王氏最后相別的那一天,寫下了《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guān)遇雪》:“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散關(guān)三尺雪,回夢舊鴛機?!痹诰d綿雨夜,他想象著妻子還在等他回家:“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span>
他45歲時抑郁而終。他的愛情故事和詩文流傳至今,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昨夜星辰時,是那繞柱而升的裊裊煙波;巴山夜雨后,是那西窗燭下的翩翩彩蝶……”(選自《都市文化報》)
【賞析】
李商隱是不幸的,然而,他又是幸運的。說他不幸,是因為他仕途不順,也沒有獲得過與功業(yè)相隨的榮華富貴;說他幸運,是因為他有一段幸福的婚姻。這段葬送了李商隱大好前程的婚姻,卻促成了諸多《巴山夜雨》類的佳作傳世。如此看來,“上帝為你關(guān)上一扇門的同時,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的說法,確實不虛。
黛玉喜歡李商隱
慢手
《紅樓夢》里有這樣一段:寶玉道:“這些破荷葉可恨,怎么還不叫人來拔去。”寶釵笑道:“今年這幾日,何曾饒了這園子閑了,天天逛,那里還有叫人來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睂氂竦溃骸肮缓镁?,以后咱們就別叫人拔去了?!?/span>
我一直非常奇怪,為什么林黛玉要特別提出她不喜歡李商隱的詩,但卻偏偏喜歡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這句詩當(dāng)然很有奇趣,本是雨打殘荷的自然景象,卻反而弄出殘荷為雨聲留駐的反向意境,弄得殘荷有情,雨聲有情,聽著這聲響的詩人,更有情。但是李商隱最高超的藝術(shù)成就,當(dāng)然還是他那些意向朦朧、似夢似幻、攝人心魄的無題詩。一直很有藝術(shù)修養(yǎng)的林黛玉,為什么要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呢?
在林黛玉短暫的一生中,什么是她最關(guān)切的事呢?當(dāng)然是愛情。愛情是她唯一傾注心血的事情。賈府里熱火朝天的爭權(quán)奪利,蠅營狗茍,她老人家能看明白,但是卻置若罔聞,冷冷旁觀。她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和寶玉在一起,找到一個她認為的身心的全然依靠。
就是在這種狀態(tài)下,她才會聽到《牡丹亭》的歌詞就潸然淚下,看到《西廂記》的句子就沒齒難忘,甚至到了脫口而出,給薛寶釵留下話柄的地步。正因為這其中的女性對愛情之追逐,和她的內(nèi)心絲絲相扣。
而要論愛情詩的高下,湯顯祖、王實甫又怎么能比得過李商隱?現(xiàn)代人可能會看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可我就不信林黛玉看到這樣的詞句,會不心神領(lǐng)會?會不心馳神往?她能欣賞略顯淺白香艷的明曲,就欣賞不了更加高雅深情的唐詩?
所以,林黛玉不僅不討厭李商隱,而是正相反,她非常喜歡李商隱。她之所以說出“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不過是她太怕別人(我看尤其是薛寶釵)從李義山的詩中,聯(lián)想到她的心事,從而窺探出她內(nèi)心里愛的洶涌與渴望。這種洶涌與渴望,是那個社會體系里所絕不容許的,是會遭周遭的人所鄙薄的。
只不過,她為了撇清自己,未免表態(tài)得太夸張?zhí)鼻辛耍煊癜?,在我看來,你這句評價,根本就是此地?zé)o銀三百兩?。。ㄟx自《新聞晚報》)
【賞析】
林黛玉是性情中人,把愛情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而李商隱的愛情詩又是如此纏綿悱惻、忠貞雋永。因此,從黛玉口中說出“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這樣的話語來,難免讓人費解。本文作者可謂眼光敏銳,以“根本就是此地?zé)o銀三百兩啊”幫助人們揭開了其中的玄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