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嘯
世人皆知魏晉書法之美,其實早在漢末年間,文人書法已露端倪。昨天下午,中國國家畫院書法家馬嘯先生做客市民文化大講堂,講述《漢魏風骨——中國文人書法傳統(tǒng)的源起》,剖析文人書法的文化精髓。
漢魏時期是中國漢字、書法史上字體演進最為激烈的時期。馬嘯說:“追溯書法歷史,漢朝非常重要;不了解漢魏,就無法了解王羲之的魏晉時代。”在此期間,篆、隸、行、草、楷五體的筆法雛形皆已具備,并奠定了中國書法史的里程碑——隸變,即從篆書變到隸書的革命。“這場革命決定了為什么中國人如今寫的是這樣的字。”
然而,并非文人寫字即可稱之為文人書法。馬嘯說,須得具有很高文化內(nèi)涵的書法才行。在書法家蔡邕(蔡文姬的父親)、鐘繇的引領下,漢末書法有了實質(zhì)性的變化——從實用主義的技術工具逐漸升華為文人士大夫訴說情感的最直接的手段,并發(fā)展成中華民族文化中最深刻的藝術存在形式之一。(孟迷/文 齊潔爽/圖 來源:深圳特區(qū)報)
《鴻都石經(jīng)》局部,蔡邕寫于漢靈帝熹平四年。
書法是中華民族歷史最悠久、傳播最廣、民眾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之一,中國書法基本樣式在何時定型?馬嘯認為,在中國書法3000多年的歷史中,漢魏書法的成就決定了中國書法約2000年來的基本走向。
“2000多年以前古人書法的成就,規(guī)定了中國書法后來基本的走向,中國人對書法所有的審美狀態(tài)、中國書法目前基本的樣式,開端是在哪里?這就是漢魏書法:中國文人書法傳統(tǒng)的源起。”昨日,中國國家畫院書法家馬嘯做客市民文化大講堂,與現(xiàn)場觀眾一起聊起了中國文人書法傳統(tǒng)的源起。
文人書法始于漢朝
“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王獻之,學書法都要學二王、魏晉的傳統(tǒng),但我不講魏晉的書法,而是講漢魏的書法,也就是講王羲之老師的書法。”馬嘯說,如果你不了解這一時間段的書法,就不了解王羲之那些人是怎么產(chǎn)生的,為什么他有這樣的審美情趣?為什么會產(chǎn)生后來書法的形式?
“在漢朝以前,書法的主體不是文人,而是職業(yè)寫書的人,只有從漢朝開始,文人士大夫才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所以有了文人書法的概念。”馬嘯說,不是文人寫字就是文人書法,而是說具有文人素養(yǎng)、很高文化內(nèi)涵的書法才是文人書法。他認為,東漢時期文人書法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蔡邕是很突出的代表。
三國鐘繇《薦季直表》
漢書法決定后來書法走向
漢朝為什么這么重要?有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因為中國書法林林總總的形態(tài),篆、隸、行、草、楷,這五種字體,到了漢朝都有了,漢朝是整個書法體式的總結階段。馬嘯說,在漢朝的時候,漢朝所有的書法樣式都有了。同樣到漢朝的時候,中國書法的基本筆法都具備了,雖然后來有王羲之、懷素的筆法,但是在漢朝的時候,所有的筆法都具備了,因此,我們要追溯書法史的時候,漢朝是很重要的時間段。
另外,漢魏時期書法的精神氣質(zhì)已經(jīng)代表了一個高度,是中國書法的高度,漢魏還要和后面的晉相結合,就產(chǎn)生了魏晉書法,實際上后來的西晉和東晉的想法和漢魏是不分的,很多器物挖掘出來,沒有多少區(qū)別的,文化樣式?jīng)]有很大的區(qū)別,所以它決定了中國后面書法的走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