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Child Deserves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 fiona如
暑假眼看結束了,女兒的作業(yè),正如同她自己引用的語法描述為:進行時。飯點時分,魚香肉美;女兒忽然氣呼呼地冒出一句話:最好你們也做一下那些作業(yè),就能理解我有多累了!
理解,即了解,明白。很多時候也涵蓋了承認的意思,略帶同情同理意味。對別人訴諸理解,在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含義,有時候甚至還涵蓋了“要求”的成分;這個“要求”的成分比重有多大,可以由希望別人如何配合自己來衡量。
女兒對理解的要求是:我們也做一下那些作業(yè)。換句話,就是要求我們要完完全全地站在她的立場,重復她做的事情,從而感受她的感受。我回答:是不是如果沒有人能夠理解到你有多累,你就不做作業(yè)了呢?
1
女兒經(jīng)常抱怨,為什么爸爸媽媽都不用學習,卻整天要求我這個那個,很不滿。為什么你們都可以,我卻不行?為什么我要做這些,你們卻不要?
這是一個典型的對“公平”的訴求,不過這里對“公平”概念的認識,只站在了自己的一方,反而顯得有失公平。公平,源于適用普羅大眾的規(guī)則。它要求著每一個人,也要求了每一個人。
我跟女兒聊天,我問她,你覺得爸爸媽媽每天都在做什么呢?女兒說,工作唄,賺錢唄。
我問:按你的想法,你能不能也像爸爸媽媽那樣,去工作去賺錢呢?女兒回答:我不會啊,我不知道怎么工作。我又問她:如果爸爸媽媽現(xiàn)在也像你一樣到學校念書,那么,我們的生活會怎么樣呢?女兒瞪大了眼:那誰來賺錢吃飯住房???我又問她:那你覺得爸爸媽媽現(xiàn)在為什么能夠工作呢?我清楚地告訴她,爸爸媽媽之所以現(xiàn)在能夠工作,就是因為當在你這個年紀時,爸爸媽媽很努力地念書,學會了工作的本領。
我們每個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執(zhí)行這些任務,不僅僅是為了生活安排,更是為了實現(xiàn)每一個階段的自己,為下一個人生階段做準備。各司其職,各做功課。這就是公平,也是規(guī)則。
2
女兒似乎明白了一些,可是仍然一副氣呼呼的嘴臉。
我其實理解她的心情。少一半的作業(yè)還空白著躺在書桌上跟她小眼對大眼,而時間實在不多了。我心里發(fā)笑,可是,還是假裝溫和的樣子問她,你怎么計劃?女兒說:不知道,應該是做不完了。我說,你總要有個解決方法吧,畢竟,這是你自己需要解決的事情,你必須面對。
女兒心虛地問我:媽媽,你覺得我應該怎么辦?我再一次堅定地回復她:做。去做。做事情關乎結果,同時,更關乎態(tài)度。而對結果的過多顧慮,有時是拖延的一種借口。
懶,是天性。勞作需要花費力氣,花費力氣總是累。可是,事情擺在那里,人活在那里。
女兒很沮喪。我跟她講,這么說吧,媽媽舉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考試。考卷發(fā)下來后,你發(fā)現(xiàn)題目多到你根本做不完,你怎么辦?放棄不做?反正做了都不一定有好成績,可是,這是一場考試啊。所以,你是不是還是硬著頭皮,盡自己所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它呢?
在考試這個被特定定義的場合下,孩子對答題的責任感是非常明確的,所以她無論如何會去完成;暑假作業(yè),似乎有點山高皇帝遠的意味,交上去老師還指不定會不會看,所以緊迫感就不那么強了,責任感就被延后或削弱了。
這些,只是一種承擔責任的被動態(tài)度。付諸行動,要求的是主動承擔。
我問女兒:你學習是為了誰?我決定用一個更犀利的方式與她交流這層意思。我說:我們反過來描述這個問題。學習若只是為著別人,你大可馬虎應對,自然也學不到真本領;長大后,沒有真實的知識學問,你很有可能賺不到錢;那個時候,你才會發(fā)現(xiàn),本該自己給予自己的,都在自己的馬虎應對中無處找尋;而你的人生,就是這樣被荒廢在了被動應付責任的態(tài)度上。
這一切,就是主動承擔責任、而后付諸行動的原因,也是動力。
3
人之初,鼻眼耳口身,滿足的是最基本的欲望;其實在這個時候,自己與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的區(qū)別已經(jīng)清晰了;可是,在這一切感覺沒有上升到認識層面時,人們還沒有能主動意識到自我獨立存在的職責;
當成長進入到了需要自我承擔的階段后,這種意識的要求才被慢慢提上日程;
自我承擔,意味著付出;往往在付出階段人們開始較真;所以,我的女兒才會有諸多提問。
要求別人的理解,在潛意識里其實就是往外推卸責任的一個動機;而這樣一句話語,還暗含了另一層意思:我所做的,不完全是為了我自己,部分也是為了你們,至少是迎合了你們的需求。這顯然是荒謬的。
首先,別人沒有義務去理解你;因為從各司職責上,那些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其次,理解自己,能夠幫助自己更好地完成人生的任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責任。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這點上,沒人可以幫到你。
所以,與其要求別人理解你,不如你自己理解自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