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十五言站內(nèi)主題
編者按:本文作者系滿族,我們私下收集了站內(nèi)一些讀者對于滿族的問題,由作者回答并成文。
如果你是滿族、或者對滿族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歡迎與我們交流、提問甚至勘誤。若能賜文,就再好不過了。
“夷狄”,真的是滿族嗎?
大約在兩個民族出現(xiàn)正面沖突后,山海關(guān)內(nèi)的人們便又開始稱呼外面的鄰居為“夷狄”了,譬如收復(fù)了臺灣的鄭成功老先生,便有《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的大作。如今推敲起來,怕又不是很能站的住腳來。
夷字從弓從人,即是使用弓箭之人(從這個特征來看,似乎契合,史書中也有以東北夷稱呼肅慎的提法)。但翻翻歷史,這個稱呼在出現(xiàn)伊始大約是指華夏族東邊的“異類”,他們大約分布在今天的山東、安徽乃至蘇北一代,遠(yuǎn)未觸及山海關(guān)之北。而先秦時期的北狄所轄三部更是盤踞在山、陜一帶,其東緣也難及燕土。想那時候滿洲先世與華夏隔著茫茫“大荒”,估計所謂的交集也就僅限于帶著箭傷南下的猛禽和孔老夫子那著名的“楛矢石砮”之嘆吧。
在華夏統(tǒng)一于漢后,《山海經(jīng)》里提及的不咸山下肅慎國又一度被劃歸東胡,可東胡大約也是活動在東蒙、遼西之間的人群,但如果說“東胡”之稱本自“通古斯”一詞的音譯的話,東胡確實可稱是我們的近親。至于“韃子”之稱,則委實是件冤案了,它本是明人對北元治下蒙古人的統(tǒng)稱,即便是在元代,也只有一部分女真人被蒙古人稱為“水達(dá)達(dá)”,絕非統(tǒng)稱,因此在明末亂世我們最多算是被捎帶腳劃入韃靼行列的“異類”。其實坐下來想想,你叫我韃子、我叫你蠻子的行為實在是太小孩子氣了些,不過掂量掂量上述這幾種稱呼,似乎夷人還真是比較靠譜的一個。
那么,我們滿族,到底是誰?該如何稱呼?
我們是世代居住在廣義長白山脈地區(qū)(即中國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東部山地以及今俄羅斯遠(yuǎn)東、朝鮮半島北部諸多余脈的總稱)的森林民族,世代從事半農(nóng)耕、半漁獵生產(chǎn),據(jù)信距今6000余年的新開流文化及饒河小南山遺址、撫遠(yuǎn)海青遺址,牡丹江流域鶯歌嶺文化、滾兔嶺文化及鳳林古城等等,均為東北古代漁獵文化遺跡。
從人種學(xué)上劃分,我們屬于蒙古人種的一個亞種——通古斯人種,有自己的語言,歷史上曾經(jīng)兩次創(chuàng)制文字(女真文、滿文)。中原史籍里所載的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女真等是否是對不同時期同一人群的稱呼雖有待考量,但“挹婁”(yeru滿語洞穴之意、“勿吉”(weji滿語森林之意),乃至“沃沮”(疑為weji轉(zhuǎn)寫異形)等名稱的意象似乎也符合森林民族的生活特征。
不知道為什么,每每對人解釋為什么說滿族人是白山黑水的子孫、長白山是滿族世居地的時候,都有一種“請證明你媽媽是你媽媽”的尷尬。如果針對肅慎族系歷史區(qū)域來引經(jīng)據(jù)典,估計不知要說到猴年馬月去,姑且就從金元時期的女真萬戶說起吧。
公元1234年,在蒙古人的有力打擊下,盛極一時的金國土崩瓦解。金朝治下的女真人也隨之為蒙古人所統(tǒng)治。蒙古人施行“若女直、契丹生西北不通漢語者,同蒙古人;女直生長漢地,同漢人”的民族政策,客觀上使得金代遷入中原地區(qū)的、約占金代人口總數(shù)3/5的女真人不做女真看待。另一方面,留居?xùn)|北的女真人則在“隨俗而治”的政策下保留著自己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
金代留居?xùn)|北的女真人大約有二、三十萬戶之多,金上京、蒲與、胡里改、速頻(恤品)、曷懶諸路是女真主要的聚居區(qū)。其中上京系金代建國之初都城所在之地,治所遺址在今哈爾濱市阿城區(qū);蒲與路在其北偏西方向,治所在今黑龍江省克東縣金城鄉(xiāng);胡里改路更向東北方,沿混同江兩岸,治所在今黑龍江依蘭縣為中心的一帶地區(qū)。速頻路則在上京以東,首府在雙城子(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烏蘇里斯克),轄境相當(dāng)于今烏蘇里江、綏芬河以東至大海之間地區(qū)。曷懶路則地處今朝鮮咸鏡南道咸興市一帶。
由此不難推斷出元遼陽行省管轄下的女真人分布在東抵日本海,西至遼河及嫩江一線,南達(dá)遼東半島、朝鮮半島北部,北暨黑龍江下游流域及包括庫頁島在內(nèi)的廣大地區(qū)。而如今作為中朝邊界的長白山則居于雙城總管府治內(nèi),“厥惟長白,載我金德,仰止其高”,是女真人心中永遠(yuǎn)的“舊邦之鎮(zhèn)”。
自元已降三百多年里,女真人逐漸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三部分。
元末居住在牡丹江、長白山及綏芬河下游的建州女真進(jìn)入圖們江流域,并在約14世紀(jì)末至15世紀(jì)初,集結(jié)到以阿木河(今朝鮮會寧)為中心的圖們江東西一帶,并幾經(jīng)輾轉(zhuǎn),南下至今渾河支流的蘇子河畔。至明末努爾哈赤統(tǒng)一女真前,共分八部:蘇克蘇滬河部、渾河部、哲陳部、王甲部、棟鄂部、鴨綠江部、納音部、珠舍理部,其中鴨綠江部、納音部及珠舍理部也稱長白山三部,更是世代居住在長白山腳下。
海西女真則由松花江流域南遷至今開原以北的輝發(fā)河流域,并逐漸形成深為人知的“海西四部”——葉赫部、輝發(fā)部、哈達(dá)部、烏拉部。東海女真則長期雄踞最北,包括松花江中游,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向東直至庫頁島。
根據(jù)《清太祖高皇帝實錄》記載,東海女真有渥集部、瓦爾喀部和庫爾喀三部。值得一提的是東海女真并非完全統(tǒng)一于滿洲,而是形成如今的赫哲、鄂倫春、鄂溫克等民族。
有清一代圍繞著長白山,不但有康熙皇帝派專員踏查長白山的壯舉,有小白山四時望祭長白山的慶典,更在官方刊布的《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滿洲流源考》等引領(lǐng)帶動下,在滿族民間掀起一股慎終追遠(yuǎn)、繩其祖武的修譜尋宗熱潮來。而在這一過程中,絕大多數(shù)家族(甚至包括部分漢軍旗人)又將自己的祖源地不約而同的設(shè)在了長白山。誠然,這里有望風(fēng)而動、言失其實是一面,但也足以印證長白山在清代八旗子弟心中不可撼動的神圣地位。
而可以確知的是,滿洲這一稱呼正式確立于公元1635年11月22日(金天聰九年十月十三日),由清太宗皇太極以圣旨的形式頒布于天下:
“我國原有滿洲、哈達(dá)、烏喇、葉赫、輝發(fā)等名,向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女真)。夫諸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我國建號滿洲,統(tǒng)緒綿遠(yuǎn),相傳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稱我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清太宗實錄》卷二十五)
自此以后,滿洲的名稱一直使延續(xù),建國后簡稱滿族。
子曰:“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如同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一樣,滿洲族并非單一血統(tǒng)人群的簡單集合體,她曾以滿洲人為主體、以旗的組織形式凝聚了部分蒙古人、漢人、鄂溫克人、達(dá)斡爾人、錫伯人、高麗人乃至回回人、維吾爾人、俄羅斯人等等。解放后隨著八旗制度的解體和少數(shù)民族政策的確立,這些人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民族,但仍有部分人堅持滿族這一族屬。(當(dāng)然,我們也不能排除有人為了占取國家針對少數(shù)民族的有利政策,以不正當(dāng)手段在戶籍上掛靠滿族的情況。但個人以為,不管怎樣,遵守民族禁忌應(yīng)該是一個基本的道德底線。)
另一方面,自1912年起,在經(jīng)歷了半個多世紀(jì)動蕩不安的政治長夜后,有相當(dāng)一部分滿洲八旗后嗣逐漸沉淪于歷史的波濤之中,他們?yōu)榱颂颖芨鞣N名目的政治迫害和一度盛行的民族歧視,不得不更名易姓,隱藏起一切能暴露自己旗人身份的特征,半主動半被動的放棄了自己的民族語言和生活習(xí)慣,并在這種躲避過程中逐漸變得冷漠甚至對抗起來。以至于在改革開放后落實民族政策時有的已經(jīng)無法去證實那些陳年舊事,有的則不愿再去面對曾經(jīng)的苦痛,留下的不過是傳之于家庭間的一段段故事而已。
這是曾經(jīng)的歷史客觀,也是當(dāng)今滿族的悲哀。
附:十年前,滿族歌手、滿語原創(chuàng)音樂人宋熙東的一曲《望祭山》,曾經(jīng)讓許多滿族人熱淚盈眶。即使斗轉(zhuǎn)星移,地域變遷。
jalan i siden de mini sanggiyan alin bi.
天地之間有我的長白山,
alin i hanci sahaliyan ula eyer tugi i adali..
白山之側(cè)奔流我的黑龍江。
alin muke de musei mafari banjihabi.
山水之間勤勞的人們代代成長,
mukūn i enen amba kesi be alimbi..
故鄉(xiāng)的恩德后人永不忘。
jalan i siden de mini sanggiyan alin bi.
天地之間有我的長白山,
alin i hanci sahaliyan ula eyer tugi adari..
白山之側(cè)奔流我的黑龍江。
musei ainu mafari gasan be waliyambi.
英雄的后代怎能將故鄉(xiāng)遺忘,
enenggi mafari gasan be harga?ambi..
愿我家鄉(xiāng)山水永綿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