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上一篇 我想要開始練字,該從哪里開始呢? 已經說了,想要開始練字,應該從對“好字”有一個正確的認知開始。而且在文章的末尾也提到了,想要快速認識和了解什么是“好字”,“各種各樣的、人手寫出來的”楷書字帖就是我們的最佳選擇。
先說說為什么要強調是“人手寫出來的”楷書字帖?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鋼筆還是中性筆寫出來的手寫體,幾乎不會寫成其他體,除非特殊需要。假如你一定要手寫印刷體,像宋體和黑體之類的,你我真想問一句:你那樣寫著方便嗎?
舉個例子吧:在我上小學的時候(20世紀90年代),那時候的硬筆書法字帖幾乎全是龐中華和司馬彥的(龐中華的更多),那時候真可謂是風靡全國啊??墒乾F(xiàn)在為什么學龐的人幾乎沒有了呢?別說去書店,就是去某寶搜一下字帖,你都未必能快速找到。是龐的字不好嗎?不是,是龐的字太好了,間架結構太系統(tǒng)了,每一畫都是那么規(guī)整,通篇看過去宛如印刷出來的一樣。所以又很多人詬病龐中華,說他的字寫了幾十年,都是一個樣子,沒啥變化。對這種說法,我不敢茍同,因為這恰恰是龐最厲害的地方。能夠用手寫出印刷體一般的字,而且間架結構和美觀程度都沒有問題,試問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呢?倘若沒有扎實的基本功,過人的恒心和毅力又怎么能夠達到這種水平?
↑↑↑龐中華字帖節(jié)選
雖然我很欣賞龐的字,但我并不喜歡。因為他的字太規(guī)矩,太了無生趣了。我想現(xiàn)在大家都不學龐的字了,也是因為看多了,看膩了吧。所以我不喜歡龐的字,也不推薦大家學龐的字,同樣我也不推薦大家去買那些印刷出來的字體。像很多字帖直接拿電腦里的字體印出來,更是不推薦去學,因為沒有人味,練它為何?
其次我們再來說說為什么是“楷書”字帖?
練字沒有訣竅,但有方法。方法就是首先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及其規(guī)律,偏旁部首和若干筆畫應該怎么擺放,又大致占多少比例,才更加美觀,讓人看起來更加舒服,而楷書正是我們學習間架結構的一個好的范本。練習楷書,首先是熟悉橫撇豎捺點的寫法,然后就是熟悉和掌握不同漢字之間的間架結構(這也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追求鋒健的練習。所以在練字前期,切勿追求什么筆鋒,什么線條變化,因為這些全在于對筆的提按,待你對寫字的力道把握有了一定基礎之后自然就有了,或許已經有了。
↑↑↑田英章楷書作品
有的小伙伴比較著急,覺得學楷太累,直接開始學行書可不可以?當然可以,但是后期會很難提高。想當初本沫也是抱著這種及其美好的想法開始學的行書,可越發(fā)覺得力不從心,命名筆畫之間的連帶是那么自然、那么流暢,但是手啊就是不聽話,無論如何都寫不出想要的效果,氣的是不止一次摔筆而去,過后又怏怏地回來。于是乎,下定決心開始打基礎,基礎打好了,再去學習行書,眼到收到,怎么寫怎么舒服。
↑↑↑吳玉生楷書作品
最后我們再來談談學習硬筆能不能選擇毛筆字貼?
這個當然可以,而且非常推薦。既然想要開始練字,眼光就不要拘泥于硬筆字帖,多看看毛筆字帖更有利于掌握字的神韻,也更有利于提高你的審美。舉個例子吧:
上面的兩個字都是出自田英章老師之手,左邊為毛筆,右邊為鋼筆。毛筆字帖可以很清楚地觀察出字的結構、作者的筆法,以及輕重緩急的把握,雖然硬筆字帖同樣也能表現(xiàn)出來,但是對于剛剛開始練字的小伙伴來說,字帖里的小號字體和粗細變化不明顯的硬筆線條,會使他們意識不到原來硬筆也是有筆法的。
上面兩個是我自己寫的,如果不看毛筆帖,在小號的硬筆字帖里很難看出來入筆、行筆、收筆的一個動作,更不要說什么一波三折了。同樣的捺筆,如果單單只看硬筆字帖可能寫出來就是右邊的情況,但是若觀察一下毛筆帖可能就會向第一種情況過度。
可以說,單單練習硬筆字帖,可能會更加實用,在較短的時間內寫得有模有樣,起碼在普通人面前看起來還不錯。而學習古帖可能收效更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看不出長足的進步,但它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你的字,提高你的審美,達到一個厚積而一發(fā)不可收拾的效果。
硬筆楷書字帖推薦:田英章老師和吳玉生老師的楷書(其他字帖我沒看多,就不做推薦了,只做參考)
毛筆字貼推薦:
大楷:歐陽詢《九成宮》、顏真卿《多寶塔》、(田蘊章《每日一字》,還有視頻看)
小楷:鐘紹京《靈飛經》、文征明《落花詩》《草堂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