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
太極圖
太極圖就是兩條黑白的“陰陽魚”。白魚表示為陽,黑魚表示為陰。白魚中間一黑眼睛,黑魚之中一白眼睛,表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道理。
“易”為日月,“易”為陰陽,“太極圖”就是一個“易”的——日月、陰陽的代表符號。陰陽是由日月代表的。
圖中的“S”線將太極圖清晰地分為兩個關聯(lián)部分,表明世間萬物都是相互關聯(lián)制約的,所以有陰陽,有食物鏈,有相生相克。
太極圖的兩個部分用不同顏色相區(qū)別,一黑一白,分為陰和陽,表明事物具有相對獨立性,陰陽有相互獨立、不容混淆的一面。
太極圖形展現(xiàn)了一種互相轉(zhuǎn)化、相對統(tǒng)一的形式美與和諧美。它以后又發(fā)展成中國民族圖案所特有的“美”的結(jié)構(gòu)。如“喜相逢”、“鸞鳳和鳴”、“龍鳳呈祥”等都是這種以一上一下、一正一反的形式組成生動優(yōu)美的吉祥圖案,極受民間喜愛。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八卦圖
先天八卦圖
先天八卦圖,也稱為伏羲八卦圖。
先天八卦圖的依據(jù)是《說卦傳》所云:“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
意思是天與地上下定位,山與澤氣息貫通,雷與風相互激蕩,水與火背道而馳,八卦形成彼此交錯的現(xiàn)象。
圖中上為乾,下為坤,代表天與地;左為離,右為坎,代表火與水,意即日與月。我們對此四卦并不陌生,如韓國的國旗即是如此。接著,左上角為兌,右上角為巽,代表澤與風。然后,左下角為震,右下角為艮,代表雷與山。
后天八卦圖
后天八卦圖,也稱為文王八卦圖。
后天八卦圖依據(jù)也是《說卦傳》,“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zhàn)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div style="height:15px;">
意思是天帝(可指北極星)從震位出發(fā),到了巽位使萬物整齊生長,到了離位使萬物彼此相見,到了坤位使萬物得到幫助,到了兌位使萬物愉悅歡喜,到了乾位使萬物相互交戰(zhàn),到了坎位使萬物勞苦疲倦,到了艮位使萬物成功收場。
圖中乾(天)位置在西北,而坤(地)則位于西南。艮為山,接近天,在東北;巽為齊平,近地,在東南。然后,另外四卦分別是:震在東,兌在西,離在南,坎在北。
《易·系辭上》:“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div style="height:15px;">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nèi)的黃河中浮出龍馬,生有雙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龍鱗,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為《周易》來源。
河圖實際是1——10排列而成,5和10構(gòu)成中宮,奇數(shù)為陽,白色,代表天數(shù)(生數(shù));偶數(shù)為陰,為黑,代表地數(shù)(成數(shù))。
《河圖》“ 十”字形布局中,橫線上的數(shù)(8,3,10,4,9),其和為34;縱線上的數(shù)(7,2,5,1,6)其和為21,它們正好將55分成21、34這兩個部分,而21與34這兩個數(shù)字是相鄰的斐波那契數(shù)(斐波那契數(shù)列為:1,1,2,3,5,8,13,21,34,55,144…隨著項數(shù)的增大,相鄰兩數(shù)的比接近黃金分割點),與黃金比例分割完全一樣。
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龜長九尺,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天下,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范》。
洛書實際是九宮,即1——9排列而成,橫,豎,斜三個數(shù)相加和都是15,在數(shù)學上屬于三階幻方,古人總結(jié)了口訣: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
一切自然數(shù)的數(shù)字根只有1、2、3、4、5、6、7、8、9九數(shù),此為“洛書九數(shù)”!“洛書九數(shù)”的排布構(gòu)成第一個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