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
通行本《易經(jīng)》: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shù)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shù)也。(以注重理數(shù)為主)
馬王堆帛書《易經(jīng)》:“天地定立,山澤通氣,火水相射,雷風相榑?!保ㄒ灾胤较驗橹鳎?/p>
溥bó,本義是指草木密集叢生之處。引申為,厚度小、迫近、逼近。
榑fú,《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說:榑是海外的大桑樹,太陽從這里升起。以我們說太陽是從東方升起,所以易經(jīng)說震為雷,為東。如“朝發(fā)榑榑,日入落棠。”另外,“榑”字也讀bó,如〔榑櫨〕枓栱,主要由斗形木塊和弓形肘木縱橫交錯層迭構成。
“天地定位”:乾卦代表天,在上,坤卦代表地而在下,這樣的位置是相對固定不變的。
“山澤通氣”:艮卦代表山(離天最近,帶有天的氣息),兌卦代表澤(離地最近,帶有地的氣息),它們交互通氣便產(chǎn)生了各種氣象。
“雷風相薄”:震卦代表雷(好像是是上天的震怒),巽卦代表風(好像是上天帶來的命令),這樣風雷是相互交錯的,也是相應很迫近的(成語“雷厲風行”為證)。
“水火不相射”:坎卦代表水,是月,是助益之火最必要的元素(水分子是由H2 +O原子構成,都是助火的元素),離卦代表火,是日,是火燃燒而使其他物質(zhì)還原出了水,就像日月流行,四時更替,它們相反相成,互不厭惡。
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等八卦,是兩兩交互相錯的。要述說以往的事理總是要順行感知,就像數(shù)(shǔ)數(shù)(shù)字一樣;要預知將來的事理總是需要逆行推演。所以《易經(jīng)》是逆行推演,用以決斷將來的吉兇,預知天下事理的。宋儒根據(jù)此章,而畫了伏羲先天八卦的圓圖.
《周易·系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是宇宙形成的生成順序中演變出來的八卦。邵雍《皇極經(jīng)世》:六十四卦備是“一變而二,二變而四,三變而八,四變而十有六,五變而三十有二,六變而六十四?!?/p>
先天八卦演變橫圖
先天八卦方位圖是最早體現(xiàn)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辯證思想的。
《系辭》傳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shù)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shù)也”?(《周易·說卦》),這句話也可理解為,人處于天地之間,通過日月經(jīng)天演繹運動,便產(chǎn)生了大自然、社會及他倆的運動形態(tài)。坎離在八卦中代表月亮和太陽;乾坤代表的是天上的和地下的。也就是說, 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在日月在運動下,生長消亡,演繹產(chǎn)生了人間世事萬象---震巽艮兌。按其對立統(tǒng)一性,兩兩相對,再成四時,交相互用,就構成了先天八卦方位圖。
先天八卦圖式加以時令易變的內(nèi)容來理解,按天地之道,陰陽消長,天地人三才之爻位劃分為:
天爻(卦的上爻):由乾卦的上爻左行至它的對立極面坤卦;由巽卦的上爻右行至它的對立極面震卦,起始都是一陽一陰,結尾是倆天陰爻,表示陰極。乾巽卦起始都是以天陽爻,表示陽極。這表明天傾西南,地傾東北。與地球的極性相同。
地爻(卦的下爻):由坤卦地爻右行,一連四個都是陰爻;從乾卦地爻左行,一連四個都是陽爻。表示初始的演化相對安靜,換句話說就是天陽地陰,天動地靜。
人爻(卦的中爻):由乾卦人爻左(逆)行,一連兩陽兩陰爻;由巽卦人爻右(順)行,也是一連兩陽兩陰爻。表明天地之間的人(這個“人”應該是廣義的類比,比如生物或地面上有生命的)是繼承性的發(fā)展進化的。
在宋朝的易學大師邵雍之前,還沒有流傳細分的明確的不同八卦體系。他把大自然的這種動靜結合總體結構的描述稱為先天八卦,又稱伏羲八卦。這種八卦傳說是由距今七八千年的伏羲氏觀物取象所作的八卦。
邵雍是否為先天八卦的作者或傳自陳摶,都一直存在爭議。先天八卦圖通常與太極圖搭配出現(xiàn)?!断忍焯珮O圖(古太極圖)》也不一定是陳摶首創(chuàng),而《周易參同契》是最早提出來的:“天地設位,而易行平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設位者,列陰陽配合之位也;易謂坎離者,乾坤二用?!参?u>月精,離巳日光,日月為易,剛柔相當,土旺四季,羅絡始終,青赤黑白,各居一方,皆秉中宮,戊己之功?!?/p>
黑龍江的王經(jīng)石《太極圖譜解析》中說;“先天八卦與太極圖都是伏羲氏所創(chuàng)?!币驗椤兑捉?jīng)》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這段文字中不難看出是先有太極之理,后產(chǎn)生的先天八卦符號。因此太極圖和八卦同出伏羲之手,史稱“伏羲先天八卦圖”。
太極圖,就是陰陽合一的原始理想的狀態(tài)圖,觀物取象最初由太極開始,太極像一個圓圈,里外是一樣的,形同虛無,但當人給出了一個概念后,就變成了真正的界線。開始的時候圈內(nèi)是混然一體,不分黑白以及中間那條線,人為的將這個概念表現(xiàn)為三種形式,白的為陽,黑的為陰,那條線是黑白統(tǒng)一體,最終歸屬黑白。合在一起的長爻為陽(代表白的),斷開為兩截的為陰(代表黑的)。中間這條S線表示“氣終而象變”,即事物走到終點(極端)則變向為反面, 陽極陰生,陰極陽生,陰陽消長。坤左順時針至乾陽長陰消,乾陽盛極,巽起陰長陽消右順至坤陰盛極的變易界線。如太極圖中的兩個黑白點的極點:用氣象打比方就是代表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
先天八卦的形成是宇宙相對相處位置環(huán)境演變的過程,描繪的是宇宙存在的本源,演化成世界的開始。先天八卦的意義在于符合大自然的天地陰陽、倫理上下安排:“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天動地靜,氣終而象變”,“天道左旋,地道右旋”,“陰陽相對,陰陽消長”。 (天和地對、日與月對、山與澤對、雷與風對、男與女對等)。
我們的潛意識里都是希望光明,害怕黑暗,所以習慣性地把常看見最光輝的月日作為至高無上的,而月日最亮的時候就是懸在天空的南方、上方。就如乾卦《象》所說的天(大自然)的運行是剛健強勁的,君子的為人處事也應像天上的日月經(jīng)天一樣,光明正大,自我發(fā)奮圖強,力求進步。古人“靠北面南”作為定位意思就是做人就要面向光明,自強不息,追求自在。這就是先天八卦圖是面南而立,天(南)地(北)定位的原因所在?!兑捉?jīng)·說卦傳》第五章也說:“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另外《觀物外篇》-《先天圖》:“乾坤定上下之位,離坎列左右之門”;《周易參同契》:“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廓,運轂正軸,牝牡四卦,以為橐龠。”;《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
先天八卦在運動時,有太極順逆之分,如左旋順序為乾1、兌2、離3、震4四卦,反時針方向,由一至四,乾象征天在最上方、南方。右旋順序為巽5、坎6、艮7、坤8四卦,順時針方向,由五至八,坤象地,在最下(后)方、北方。
八卦是怎么樣表達“天動地靜”的運動呢?
《易傳*系辭下》:“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兇生焉。”《易經(jīng).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p>
這兩句話所說的是先天八卦是怎么樣衍變形成的:天,陰陽,是無時不有的轉換變動的;地,柔剛,是依存在相對靜止的地上人事物生長消亡時時刻刻都在循環(huán)順逆;人,仁義,是要遵循天地之間的大自然運轉道德的。
首先,天,陰陽,是無時不有的轉換變動的。那么,在“先有天而后有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的定位下,“乾為天?、為1”轉變天(上)爻為“兌為澤?為2”,再依次轉變一爻為“震為雷?為4”;在“震為雷?”依次再變時就到極變是時候了,轉變?yōu)椤袄榈?”, “坤為地?”與“乾為天?”是陰陽兩極,乾是奇數(shù)、陽數(shù)的極點之1數(shù),那么坤就是偶數(shù)、陰數(shù)的極點之8數(shù);再依次轉變上爻為“艮為山?,為7”;在“艮為山?”依次再變時就是“巽為風?,為5”。再要極變時,就連接到乾?卦了。其中都沒有涉及到地爻的變動(天動地靜,氣終而象變)。這些6卦是根據(jù)太極圖來的,是最初相對靜止的6卦。
如上所述現(xiàn)在的劉霖映(即劉林鷹)的八卦衍變理論基本符合流傳下來的易經(jīng) ,也是擔當起檢驗的。劉林鷹的天文六卦演化出八卦論:其《易學起源之謎新解》闡述六卦體系論,認為卦產(chǎn)生于天文學家圭測工具的預測活動,初期的卦是六卦體系,沒有坎卦和離卦,后來演化出八卦體系,其重要證據(jù)是六卦體系(如三陰三陽)是中醫(yī)學的主干性理論,不是八卦能解釋的,而且六卦體系里的月卦等在《歸藏》《易經(jīng)》能找到遺留。
其后來的論文《商周數(shù)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否定易卦源于筮數(shù)論,論證四象性大衍筮法在東周占統(tǒng)治地位之前的數(shù)千年,易的卜筮是用六象筮法,復雜的筮數(shù)只是六象的用數(shù)及其變化等,陰陽六象本質(zhì)上是六卦,即:六卦生八卦曾是漫長的卜筮歷史,抽象陰陽觀起源非常古遠。(我認為六卦生八卦不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反而是短暫的)
當然另外還有其他看法,都能從《易經(jīng)》中找到其影子(因為易經(jīng)本身就是融合之學)。如:劉玨1946年提出圭影說,認為八卦源于土圭記錄日影;李鏡池認為古人用結繩方法記錄占筮之數(shù),后衍化為八卦,此說的來源是臆測八索這個古書名。
那么卦變的3數(shù)和6數(shù)在哪呢?它涉及到了陰陽運動、萬物生存的生成之數(shù)。東漢著名的黃老道家、煉丹理論家、《周易參同契》的作者魏伯陽(約公元151 – 221年)大意說,乾坤是易之門戶,是領會天地陰陽 “不易”法則的根本。那么,日月是陰陽之門戶,是理解日月在交替運動過程中,陰陽流動升降往來二氣關系的“變易”法則的根本。
老子(聃)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 離?卦在先天八卦中是3數(shù)代表的是陰陽魚的陽眼睛,河圖:“天三生木,地八成之”,8代表老陰,是陽中的極陰;坎?卦在先天八卦中是6數(shù)代表的是陰陽魚的陰眼睛,河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1代表老陽,是陰中的極陽(可參看太極八卦中的陰陽魚)。
那又為什么把坎離二卦放在天地的正中呢?因為坎離在八卦中代表在天地之間運行的月日,演化萬物在月亮與太陽的交替運行規(guī)則狀態(tài)下的生長消亡。地球上的一切沒有月亮與太陽是萬萬不行的!再者,天(乾)南地(坤)北定位,月亮與太陽東升西落是居日月之門,陰陽之經(jīng),所以鄭玄注:以日月終天地之道也。惟此玄牝之門,不虛不實,即虛即實,真有不可名言者。靜則無形,動則有象。靜不足天地之根,動亦非人物之本。惟動靜交關處,乃是坎離顛倒之所?!秴⑼酢芬舱f“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碧斓鼐褪乔?坤?二卦之象,設位就是陰陽排列配合之位。“易”在古文字中就是日月二字的組合,也表示離?坎?二卦,其中就是乾坤二卦之中(日月在天地之中運行)。
二用無爻位,周流行六虛,往來既不定,上下亦無常,幽潛淪匿,變化于中,包囊萬物,為道綱紀。以無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離沒亡。
至此,根據(jù)太極陰陽圖來的先天八卦圖全備了,即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八卦圖,是太昊伏羲氏在當時通過觀察日月星宿的分布點,俯瞰地球的自然、人文、動植物環(huán)境,遠近對比,感知自身周圍的理象演變的過程,遂而產(chǎn)生了伏羲八卦。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nèi)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制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范》。所以《易經(jīng)·系辭上》有:“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則之;天地變化,圣人故之;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之說。
先天八卦之學,含宇宙始終與生成順序,故有邵雍“伏羲八卦排序”與朱熹《河圖》十數(shù)模型位制相應。漢時也有孔安國與劉歆所謂“《河圖》為八卦之源”。即先天學為后天學之原。這就好像解決了《易》卦順序排列問題。
河圖、洛書究竟為何物?宋以前古籍文獻一直未載,至宋代初年華山道士陳摶始將失佚兩千多年的河圖、洛書及先天圖、太極圖傳于后世,他提出的圖式叫作《龍圖易》,《宋文鑒》中載有《龍圖序》一文,講到了龍圖三變的說法,即一變?yōu)樘斓匚春现當?shù),二變?yōu)樘斓匾押现當?shù),三變?yōu)辇堮R負圖之形,最后形成了河圖、洛書二個圖式。對此歷代均有爭議。
上古的河圖洛書正如考古所見,應只是圖形,沒有數(shù)字。二千年前傳下來的數(shù)字的河圖、洛書,一個是10個數(shù),一個是9個數(shù),這個數(shù)產(chǎn)生的來源還得追述到漢書五行志說:“劉歆以為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范是也?!?這不是重點,網(wǎng)友可加好友關注聊聊)
北宋歐陽修在他的《易童子問》中,否定伏羲授河圖畫八卦,認為河圖不在《易》之前。元朝錢義方的《周易圖說》認為河圖、洛書之書,是因《周易》而造易數(shù),絕不是因圖、書而出《周易》。另外,明朝劉濂、清朝毛奇齡、張惠言等認為河圖洛書是從道家煉丹養(yǎng)生中而來的圖文,并不一定就是流傳下來的“則之而畫卦”。
清代經(jīng)學家廖平,曾將詩經(jīng),易經(jīng),內(nèi)經(jīng)三者反復印證,證實了內(nèi)經(jīng)的理論本于易經(jīng),而易經(jīng)之數(shù)理又同于河圖洛書。具有中國歷史文化淵源的“河圖洛書”是陰陽五行易學術數(shù)之源? 現(xiàn)在先簡單介紹一下洛書:
洛書是古代傳說有神龜出于洛水,它的背殼面上負有圖象,結構是載九履一,左三右四,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以五居中。四正位以奇數(shù)為陽,用白點表示;四隅以偶數(shù)為陰用黑點表示,把也陰也陽的五數(shù)放在中央,統(tǒng)領四正四隅。
洛書數(shù)字本太一下九宮而來,以四十五數(shù)演星斗之象。九宮八風圖配合八風,八卦,中央一宮,即洛書的中宮,乃周圍八宮的核心。古人觀測天象,認為北極星(太乙)之位恒居北方定為中心。據(jù)北斗斗柄所指,從天體中找出九個方位上最明亮的星配合斗柄,辨方定位,作為九宮的標志。(九宮上最明亮星的方位及數(shù)目,即洛書的方位和數(shù)目)
道教說,北斗為北極帝星所乘之車,因此居中央的北極(帝)星乘坐北斗之車,旋轉繞行臨御八方,用斗柄的不同方向指明氣象冷暖交替的時序變化,從而有了四時八節(jié)及二十四節(jié)氣的節(jié)令轉移和氣象變化。
洛書數(shù)的變易的運轉與先天八卦圖數(shù)的運轉相似,可參看我上段的“先天八卦是怎么樣衍變形成的”,具體是怎么樣的,也不在此詳說了,我只提示一下:洛書九宮數(shù),以一,三,七,九為奇數(shù)、陽數(shù);二,四,六,八為偶數(shù)、陰數(shù)。陽數(shù)是原始之數(shù),為主、為剛,位居四正,代表天陽數(shù);陰數(shù)是演化之數(shù),為輔、為柔,位居四隅,代表地陰數(shù);五居中是陰陽之中數(shù),可以游移動相助四正四隅。洛書以陽數(shù)開始順轉,以陰數(shù)開始逆轉。
《系辭》傳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yè)。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八卦次序圖以父母子女為比喻,寓天地陰陽為萬物之母,陰陽交合乃生萬物,從無形到有形,萬物化生的次序規(guī)律?!?u>說卦傳》曰:“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邵子比喻說:“乾統(tǒng)三男于西北,坤統(tǒng)三女于西南,乾、坎、艮、震為陽,巽、離、坤、兌為陰”。
先天八卦的男女之分在洛書上是這樣的:五行之數(shù)是小衍之范圍數(shù),基礎五行數(shù)的一、二、三、四、五,五是極點,是作為樞紐站之中心,成就世界的開始?!疤焐系叵隆笔窍忍彀素缘亩ㄎ唬迳霞訛樘鞛殛?,五下減為地為陰。
因此,“一”數(shù)至“五”數(shù),用最大的兩個數(shù)相加得九(4+5=9)是最大自然數(shù),作為父為 “乾”卦;
依此“一”數(shù)至“五”數(shù),用第二大的數(shù) “三”與 “五”相加得8(3+5=8)是陽之次,作為長男為 “震”卦;
依此“一”數(shù)至“五”數(shù),用第三大的數(shù) “二”與 “五”相加得7(2+5=7)是陽之次二,作為中男為 “坎”卦;
依此“一”數(shù)至“五”數(shù),用第四大的數(shù) “一”與 “五”相加得6(1+5=6)是陽之次三,作為少男為 “艮”卦;
同理依此,“一”數(shù)至“五”數(shù),用最大的兩個數(shù)相減得一(5-4=1)是最小自然數(shù),作為母為“坤”卦;
依此“一”數(shù)至“五”數(shù),用第二大的數(shù) “三”與 “五”相減得2(5-3=2)是陰之次,作為長女為 “巽”卦;
依此“一”數(shù)至“五”數(shù),用第三大的數(shù) “二”與 “五”相減得3(5-2=3)是陰之次二,作為中女為 “離”卦;
依此“一”數(shù)至“五”數(shù),用第四大的數(shù) “三”與 “五”相減得4(5-1=4)是陰之次三,作為少女為 “兌”卦;
這段文章再多說幾句。顧頡剛古史論文集 卷二五 太一的死亡:這是緯書作者的新發(fā)明,河圖、洛書是帝王受命的必要條件。凡是一個新天子,或將作天子的,一定要“臨觀河、洛”。他們不到泰山去封禪了(想來泰山離東、西漢的國都太遠,不若河、洛近便之故)。這可稱為最有具體表現(xiàn)性的“受命”,而圖書實為受命的證物。
古時皇帝登臨大位,必然會出現(xiàn)上天受命的傳說!這算不算迷信,在這里并不是重要的。由此可以想到并認為“河圖”的“河”字是星空之河(銀河系)的意思?!奥鍟钡囊馑际锹逅刂車粠蠎煨堑奈幕?。洛書因為是上天之圖,從洛書數(shù)依次得知陽數(shù)開始順轉,是因為區(qū)別于地面之圖---先天八卦圖的逆轉的。
這個觀點在此文中不是重點,請網(wǎng)友關注加我,我們在另一篇文中互相探討哦。
下一篇,'后天八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