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開局以來,伴隨著中原大地的迅速崛起,中原文化老樹新花,迎來了復興的春天。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文化復興是中原復興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豫菜文化作為河南人民的原創(chuàng)文化,從物質和精神兩大層面,滋養(yǎng)著中原五千年,是我們河南的“根文化”。如何把傳統(tǒng)豫菜文化與時代特征相結合,與時俱進創(chuàng)造出新成果,既滿足市場要求,又傳承弘揚中原文化,是河南餐飲業(yè)者面臨的時代課題。
省會高端豫菜第一品牌——鄭州和會館酒店進行了探索嘗試。和會館開業(yè)后,受到市場的歡迎和同行的關注,在河南餐飲市場掀起新波瀾。
中原崛起,豫菜是張好名片
論說中國歷史,繞不開河南;論說中國烹飪,繞不開北宋。
您也許難以相信,北宋以前的中國是沒有“菜系”、沒有桌椅板凳,老百姓沒有鐵鍋做飯、沒有煤炭取暖、沒有棉布穿、沒有工筆畫、沒有紫砂壺、沒有都市餐飲經(jīng)濟、沒有合法夜生活的中國。
古代中國的頂峰是宋而不是唐。宋朝是古代中國經(jīng)濟最繁榮、科技最發(fā)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最高深、人民生活最富裕的朝代。宋也是中國為世界貢獻最大的時期——12世紀以前全世界的重要發(fā)明一半以上來自于宋。宋代,中國創(chuàng)造的GDP占全球的一半!宋人的衣食水平,已經(jīng)非常接近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
宋是河南最輝煌的時代,宋更孕育了偉大的豫菜。在北宋以前,中國沒有像模像樣的菜。秦漢時,國人基本上是“粒食”——把谷粒放瓦罐里弄熟了就著黑鹽斷齏吃。南北朝入隋唐,胡漢雜居,民族融合,胡餅自西傳入中原,有了燒餅,面食普及流行,飲食進入“面食”時代。宋代冶鐵量、采煤量增加數(shù)十倍于唐,鐵器廣泛用作炊具,煤炭廣泛用作燃料,解決了制約烹飪發(fā)展的兩大物質瓶頸,餐飲業(yè)突飛猛進,飲食進入“肴饌”時代,達到了古代中國的最高峰。
中國今日所謂“菜系”的祖先——豫菜,就在北宋,在開封,有史以來第一次形成了陣容整齊的體系:宮廷菜、官府菜、市肆菜、民間菜和寺庵菜。那時,開封是中世紀版的紐約,《清明上河圖》里最繁華的一段,集中了酒樓茶肆。11世紀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政治家、美食家和藝術家——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米芾……在這里盡情“派對”,大啖河南菜。仁和樓、潘樓……東京72正店,店店是高端豫菜品牌,個個是“河南餐飲形象”。
河南豫菜,遙承夏啟“鈞臺之享”,遺風于伊尹割烹,周公宰治,周秦已傳五味和,漢唐愈行中庸道,在宋登峰造極為宮廷宴,明清傳官府菜。
豫菜,是中國烹飪最重要的源頭之一,是和豫劇、少林武術一樣偉大的河南文化名片!著名學者孫蓀先生在自己的著作《風中之樹—對一個杰出作家的探訪》中,有這樣一篇《濃后淡》,說的是著名作家李準談到他對文學語言的“理想狀態(tài)”和“理想境界”的時候,用了一個比喻,河南宴席上有一道湯,叫“濃后淡”。李準生動地描述過這道湯的制作:
河南人招待客人最后上來一碗湯,叫高湯,就像一碗白開水端上來了,人們以為是涮勺子的水。但是,嘗上一口,很不得了,鮮美極了!問大師傅湯是怎么做的,大師傅說,這個湯用的是兩只三斤重的老母雞,文火煮了一夜,把肉撈出來,再把油撇干凈,然后把生雞脯、雜碎往湯里灑一點兒,最后把雞脯撈出來。這個湯,看起來像清水一樣,很淡,可喝起來,味道濃極了。
李準說,這叫大巧之樸,濃后之淡。小說的語言也當如此。
孫蓀先生說,用這段話來說明豫菜的靈魂,很是貼切。豫菜極重湯,而一碗看似平常的湯,里面全是工夫,道不盡的講究。豫菜的玄妙就在此。
他說,說起豫菜,一直有一個問題糾結在心中,就是近現(xiàn)代以來所謂中國菜系之“八大”、“十大”里面沒有豫菜,似乎豫菜處于尷尬的境地。竊以為,無論如何,一部中國烹飪史,是不能不把豫菜作為重要一章的,正如一部中國史,不能不把中原作為重要篇章一樣。豫菜應當是中國烹飪史中的最具源頭性,最具貫穿性,最具影響力的篇章。即使在宋室南遷,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南移以后,豫菜一方面由“中央大菜 ”散落于、融化于各種地域菜系和風味流派之中;另一方面,豫菜又以其兼容朝野、融會南北、調和五味、適中為本的優(yōu)良特性,自身持續(xù)發(fā)展。豫菜一直是、今后仍然應當是,中國烹飪的一道根基深厚豐富多彩的亮麗風景。
鄭州高端餐飲該“變臉”了
一千年后,站在河南省會街頭,卻看不到一家高端豫菜品牌,只見港粵燕翅鮑霓虹閃爍。眼下鄭州的高端餐飲,主流是燕翅鮑豪門宴,但他們只顧發(fā)財,不做文化。其次是幾家海鮮粵菜酒店,往文化上下工夫了,但從文化到菜品,做的都不是河南特色。
1999年,鄭州第一家燕翅鮑在金水路東段開業(yè),開創(chuàng)了燕翅鮑套餐的營銷模式,這在全國餐飲業(yè)是個創(chuàng)舉。隨后一批燕翅鮑專營酒店迅速崛起跟進,在鄭州刮起燕翅鮑套餐旋風。
十年來,鄭州市場燕翅鮑套餐店多如燴面館,但它們既不能代表鄭州餐飲形象,更不能代表河南。這樣的豪門宴,就是住他店里吃上十年,也吃不出一星半點河南文化特色。
這種價格昂貴但品位不高的燕翅鮑套餐鄭州已吃了10年,市場已經(jīng)厭倦,到了改朝換代重新洗牌的拐點。
餐飲是城市臉面。餐飲也是旅游文化形象。
河南作為一個擁有一億人口,正在蓬勃崛起的文化大省和經(jīng)濟大省,其省會居然沒有一家以河南本土文化為旗幟的高端餐廳!連國家領導人這樣尊貴的客人到了鄭州,想品味河南特色,也只能安排到燴面館里去,這是做餐飲的河南人的痛。
旅游六件事——吃住行游購娛,吃是第一位的。中原崛起,旅游振興,缺少豫菜的河南旅游文化是不完整的。
河南需要興起一批代表中原地域文化特色的高端餐飲品牌,這既是市場的現(xiàn)實呼喚,也是時代的殷切期待。
和會館,用豫菜給鄭州高端餐飲“變臉”
2010年1月18日,和會館酒店以“名廚世家”官府菜為招牌,在鄭州市東風路與東明路交會處開門迎客,開創(chuàng)河南高端豫菜第一品牌。
宋都東京七十二正店,有和樂樓、仁和樓等,“和會館”即源自七十二正店中的“和”字號傳統(tǒng),千年和味,一脈相承。
“和會館”的命名,體現(xiàn)了厚重中原文化特色:
其一,豫州是“中和”之地。禹治九州,河南為豫州,居九州之中,稱“中州”,在地理概念上,中原大地是中國的中心?!妒酚洝氛f,黃帝居中,四夷賓服。古人仰觀天文,把周天二十八宿分作東青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四象,中州位于中央紫微宮下。俯察地理,豫州居九州之中。觀四方之氣,北寒氣、南熱氣、東溫氣、西涼氣,而中恰為“中和之氣”。
其二,豫人是“中和”之人?!爸泻臀幕弊钅艽砗幽先颂攸c。四海生民,北“暴戾”,南“柔弱”,西“粗野”,東“剛猛”,而中原之人得“天地中和之氣”,“人稟天地中和之性”, 性情剛柔適中。
其三,豫菜是“中和”之味。河南風味的特點是“五味調和,質味適中”。
因此,和會館選擇最能代表河南特色的“中和文化”作為酒店的文化背景。大廳和走廊設計為中原餐飲文化長廊。將“曲水流觴”和“步步蓮花”等古典美學意象引入裝飾,展示自北宋以降河南餐飲文明的千年傳承脈絡和“名廚世家”從陳永祥到陳偉五代名廚的百年傳承風貌。包房區(qū)設計為18個“中和文化”包房,精心裝飾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原版宋代字畫: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大家真跡;宋徽宗趙佶的花鳥、范寬的山水、李迪的人物、文同的墨竹……一夕夢回千年,呼吸大宋味道,品味文化河南,營造“味在肴之外”的濃郁文化味道。
在菜肴出品上,和會館堅持古為今用、回歸河南特色,用仿宋菜和陳氏“名廚世家”官府菜這兩個河南特色餐飲元素,來顛覆現(xiàn)有鮑參翅套餐模式,引領鄭州餐飲新一波革命。
和會館的菜肴有兩個重要源頭。一是北宋開封菜,即宋菜——通過挖掘整理《東京夢華錄》等古籍記載,結合當今時代特點,有計劃地使“蓮花鴨簽”、“海參兜子”等宋代名菜恢復生產(chǎn),服務當代。二是陳氏“名廚世家”官府菜——深入挖掘“名廚世家”家傳名菜,結合市場需要適當改良,逐步推出“套四寶”、“燒臆子”等清代官府名菜。
和會館酒店的開辦,結束了河南省會鄭州沒有高端豫菜酒樓的歷史,極大提升了豫菜的品質,亮化了豫菜品牌形象。
到和會館,
吃的是“飲和食德”
和會館的招牌,是傳承五代綿延百年的河南陳氏“名廚世家”官府菜。
河南飲食傳統(tǒng)有五大層次:宮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寺院菜和民間菜,其中,宮廷菜、官府菜為“高端餐飲”。宋室南渡,中州陸沉,河南失去了中央首善之地利,宮廷肴饌已成遙遠絕響。唯有官府菜千年一脈,薪火相傳,惠澤今世。
當代,最能代表河南官府菜風貌的,是開封陳氏“名廚世家”官府菜。陳氏“名廚世家”是國內僅存的傳承五代綿延百年的官府菜廚師世家,是河南寶貴的餐飲文化資源,全國也找不出第二家。陳家“官府菜”由清末開封“名廚三祥”之一的陳永祥大師于19世紀末創(chuàng)制,是河南官府菜最重要的代表流派。陳家將諸多官府名菜作為家傳,五代相承,至今已逾百年,形成了選料嚴謹、火候獨到、烹飪精細、五味調和、注重養(yǎng)生的特點。
河南“名廚世家”官府菜恪守中和之道,沒有偏味怪味,是最講求“飲和食德”精神的風味。其精髓是追求“天人合一,飲和食德”,通過精研美食,達到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諧。其文化根脈則源自儒道合流,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和儒家“中庸之道”的高度統(tǒng)一。道家提供了方向:承認人是自然界物質交換的普通形式,人的飲食行為必須敬畏自然,道法自然,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諧共生。儒家則提供了實現(xiàn)這一理想的現(xiàn)實手段:一飲一啄必須遵循中庸之道,“養(yǎng)”、“助”、“益”、“充”,講究五味調和,飲和食德。
“飲和食德”,所謂“和”,就是飲食要和諧,包括“物物之和”、“人物之和”、“人人之和”?!拔镂镏汀?,是要注意不同食材之間相生相克的關系,做到眾味調和,注重食材搭配補益,材盡其利?!叭宋镏汀?,是要注意不同體質的飲食者和不同食物之間相宜相忌的關系,做到陰陽調和、酸堿中和、葷素調和,不能偏食,也不能主次顛倒?!叭巳酥汀?,一指烹飪者與飲食者之間伯牙子期的知音共鳴;二指宴飲禮儀,飲食者之間長幼有序、尊親各安其位的和諧關系。所謂“德”,就是飲食要符合自然規(guī)律和道德規(guī)則,不能違背文明規(guī)范,不能吃社會倫理道德和民族風俗禁食的食品,更不能生吞活剝,焚琴煮鶴。通過對“飲和食德”的追求,飲食文明達到物物之間、人物之間、人人之間的高度和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