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脾、肺、腎、胃等練功方法(圖)
2007-08-25 08:42:02 作者:admin 來源:氣功養(yǎng)生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1097 網(wǎng)友評論 1 條
關(guān)于靜功和心、肝、脾、肺、腎病的練功方法 下列功法摘自周潛川前輩的《氣功藥餌療法與救治偏差手術(shù)》一書。由于五臟病練功法與靜功的聯(lián)系密切,為了資料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將“靜功”這部分資料一并發(fā) ...
關(guān)于靜功和心、肝、脾、肺、腎病的練功方法
下列功法摘自周潛川前輩的《氣功藥餌療法與救治偏差手術(shù)》一書。由于五臟病練功法與靜功的聯(lián)系密切,為了資料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將“靜功”這部分資料一并發(fā)出,希望能對初學靜功者和病患者有一些幫助。由于時間匆促,個別字有錯,請讀者幫我指出,以便糾正。不勝感謝。其中附圖,能夠上傳,應(yīng)該感謝論壇的站長和管理人員,如果上傳不了,需要者與light_yu@sina.com聯(lián)系后發(fā)送。 靜功
一 總 論
靜功是氣功療法的一部分,與動功相對而言的一種功夫就外面的形式來說,它盤腿握手,閉口垂簾,身體坐著不動,與打拳運氣,手舞足蹈對比起來,所以叫做靜坐功夫。其實,這樣坐著,還不能說是真正的靜功,因為它雖然用呼吸吐納的一切方法使人體的氣脈內(nèi)在運行,慢慢導(dǎo)致歸元,意識集中,得到真正的休息。所謂的清靜境界,才算得著靜功的好處。但,很多人在坐著的時候,每每意識不能集中,念頭不斷涌來,反而比不坐的時候意識更為紛亂。所以說不算真正的靜功。
關(guān)于靜功的理論和方法,可分為佛家和道家兩大類,而兩家則又門派眾多,各有短長,因此,這里不預(yù)備作學理的討論。只綜合各家的優(yōu)點,作實用的介紹,分別把幾種簡要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切實實介紹一番而已。雖然原則如此,仍附帶介紹幾種參考書,以供同志們作重點的鉆研。屬于佛家的經(jīng)典,譯成漢文的典籍,可以《大安槃守意經(jīng)》,《天臺小止觀法》和《摩訶止觀》為代表著作。其余高深的東西,不必要了。屬于道家的經(jīng)典,可參考道藏第三洞洞神之部的著作,自“盡”字號起,一直到“命”字號止,共二十一大卷,都是研究吐納服氣的方法,共有三十二種,內(nèi)容豐富。對于吐納氣功,具有參考的價值。
總的說來靜功在治療和保健兩方面,在配合動功的基礎(chǔ)上,是可以提高其有效程度的。同時動功和靜功的配合,其比例要恰到好處,就一般練功的規(guī)律而言,初步練功的人,應(yīng)當先從動功入手,練過一些時間,再進入練靜功階段,慢慢在“由動入靜”的規(guī)律之下,把動功逐漸減少,靜功相應(yīng)增多。再慢慢把靜功方法掌握好,運用得極其純熟,進步到只是運用“內(nèi)動”而達到“入靜”的真正清靜境界,則外練的動功,可以舍去不用,而身體健康的程度,自然能夠提高,治療的效果,自然會如愿以償?shù)摹?br>關(guān)于練習靜功,除了應(yīng)該遵守前述的禁忌志向之外,還應(yīng)當注意下列的十二項要點。
一要有信心。堅定信念,氣功能治好自己的病,能保健自己的身體。
二要有恒心。堅持久練,不可因為中途療效不顯著而停止。
三要能忍耐腰酸腿麻,專心一致地練下去。
四要隨時隨地,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都利用機會,練習吐納呼吸。把練功與生活、工作打成一片,結(jié)合起來。
五要體會方法是否適合自己的需要。要知道“損益”、“取舍”,在練功當中,自覺某種方法于己有益,則勤勤練習,如果發(fā)現(xiàn)于己有損,則放棄不練。
六要善于辨證各種“動觸”的現(xiàn)象。凡是氣脈流注,周遍全身,所產(chǎn)生的熱、涼、麻、酸、震掉等等,都是練功過程的必然現(xiàn)象,而這些現(xiàn)象象征著氣脈的運行,與疾病作斗爭的滋味,必須把這一切看作事理的當然,而平淡視之,絕對不可故意去追求它,也不可認為是什么好現(xiàn)象,或者當作壞現(xiàn)象,更不可自生恐怖畏懼的心理。在各種“動觸”產(chǎn)生的時候,照上述的辨證體會,熱就讓它熱,癢就讓它癢,麻就讓它麻,一切的一切,給它一個不睬不理,不聞不見,一心一念,集中念頭,照著口訣去練功。則這些“動觸”的現(xiàn)象,自然會被自己“善巧運用”,而變作“溫養(yǎng)功夫”的一種資料,對于治療和保健,才有意無損。這一要點,關(guān)系練功很大,希望練功同志們細細體會。
七要密行練功。得到了益處,不可向人談?wù)f,即使沒有得到益處,也不可胡亂向人問長問短。應(yīng)該向指導(dǎo)的大夫匯報,或者向高明的人請教。這樣才可以避免練功發(fā)生枝節(jié)和障礙進步,才會有益處。
八要在上坐的開始,先把姿式如法調(diào)整好。要全身放松,不要緊張。
九要如法調(diào)息。把呼吸吐納合度,“神與氣合”,若存若忘。
十要把念頭集中,思想不可開小差。在練氣的時候,要“神與氣合”,在修脈的時候,要“神與脈合”。都要相合一體,有似水乳交融。
十一要在下坐之后,自行導(dǎo)引按摩。擦面、摩頭、拔耳、熨眼、叩齒、搓掌、搖肩、扭腰、伸腿、舒足。
十二要把口中的津液,細細咽吞,不可一口吞下。
關(guān)于道家和佛家氣功的運用,導(dǎo)引呼吸的異同和治療保健的作用,細細對比研究,大同而小異,還不能評論誰優(yōu)誰劣,不過道家的練氣口訣比佛家的方法多些,而且細致,可以分經(jīng)運用操作起來易于著手,歸納起來,當以黃庭山人所闡發(fā)的《太上玉軸真經(jīng)》六字訣最妙。以呵、呼、呬、嘻、噓、吹六字音符,分治五臟六腑諸病,即佛家天臺宗智者**也援引這六字用于“小止觀”?!抖U波羅蜜》一書也引用這六字口訣。不過用嘻字治三焦的??;用噓字治肝臟的??;以呬字治腎臟的?。ㄅc道家孫思邈“千金方”所說相同,略有差別而已)。佛家的十二種息法,所謂上息、下息、滿息、焦息、增長息、滅極息、煖息、冷息、沖息、持息、和息、補息等等方法,是很合心理學和物理學的原理的。不過比道家的方法籠統(tǒng)些而已。至于兩家練靜功的入靜方法,各有一套完整的口訣,各具效力,殊途同歸,也難以評其優(yōu)劣。然在高度的靜功而言,佛家所謂“八正道”之一的“正定”;“六度”之一的禪定”,則道家不如佛家了。這些高度的靜功是宗教徒的事,目前于我們治療和保健上還沒有用處。將來通過科學研究和證明,也可能是有用的方法。
練靜功最重要的一著,千萬不可去追求一切動觸現(xiàn)象,尤不可聽信“動是好現(xiàn)象”的指導(dǎo),否則“大動”得不可收拾,那就后悔不及了。因為靜功以入靜為目的,顧名思義,當然以“清靜”為初步的要求,進一步以“定住”為究竟,連氣脈的內(nèi)動也要它逐漸歸元,而要限制它動,甚至“念頭”也不能動,所謂“動念即乖”,要這樣的練靜功,才是合理,才是有好處的。明白這個道理,則對于故意追求動觸現(xiàn)象或者對于動觸情況發(fā)生歡喜和恐懼心理,都是錯誤的,應(yīng)該糾正這種觀點。
神經(jīng)衰弱的人,不會練功夫,身體各部也會感覺各種動觸情況,這證明了人體氣脈運行與疾病做斗爭,是某種動觸的表現(xiàn),是一種自然的象征,并不足怪,用不著用驚奇的眼光去理會它。一切“付之不聞不見”,是一個有效的對治方法。有人常常這樣問我:“坐中動觸是當前存在的事實,面臨著這些存在問題,不聞不見是辦不到的。”我曾這樣反問他:“您不是在練功嗎?練功不是有口訣嗎?口訣不是要您在練氣時要把念頭與氣合一嗎?在修脈時要把念頭與脈合一嗎?您不把念頭集中在練氣的方法上,而讓念頭開了小差,跑去和動觸現(xiàn)象擾纏在一起,這是反在求動而不是練靜。譬如面前擺了許多油膩的菜(等于各種動觸),而你已經(jīng)吃飽了(等于思想集中),則這些菜自然不能吸引你您的食欲,存在是菜的存在,自己不去吃它,則決定在乎自己,同時也不否定菜的存在,您能夠深度藐視菜的存在,則您不吃菜的念頭,就會相應(yīng)地加深,同時您把意識運用到練功方法的發(fā)展上去,同于您練功有利的另一種存在結(jié)合,則菜和您的意識必然漸漸不相干,您是您,菜是菜,這等于動觸任它去動,清靜我自清靜,久久鍛煉,自然會戰(zhàn)勝一切動觸的現(xiàn)象,念頭就不會開小差”。這項比喻,是“以靜制動”的要旨,是我對靜功的體會,從實踐中證明它是準確的,因為這一問題,關(guān)系練靜功的成敗,所以特別介紹一番。
再就生理學神經(jīng)反射的作用而言,譬如,您真正睡得很沉熟了(等于意識高度集中),在熟睡中,有些臭蟲虱子在您身上咬著,而且吸吮您的血液(等于一切動觸現(xiàn)象),您一點也不會感覺咬得痛和爬得癢。因為神經(jīng)系統(tǒng)真正休息了,反射的作用,就會相應(yīng)地減低,這等于您練靜功程度的深淺,與動觸的感覺成反比例。也就是說臭蟲虱子咬您固然是存在的事實,而您熟睡了也是存在的事實,這兩個事實的存在,在相對的程度上,有深淺的不同,在靜功的作用下,自然會相對的不相干。這種比喻,我們在生活實踐中,可以體會得很深刻的。因為“以靜制動”的滋味,很難用文字語言來描寫清楚,所以再一次介紹我的體會。
其次,練靜功與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guān)系,因為四周的環(huán)境,一切事物的存在,能夠決定人們的意識,自然界的接觸,能影響人的氣脈,環(huán)境清靜,于入靜練功是有幫助的。所以古代練功的人,講究“法、財、侶、地”,選擇環(huán)境幽靜的地方,是一個重要條件。
二 分 類
氣功療法的靜功方法雖多,就它的功用而言,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類屬于保健性的,一般人可以練習。一種是屬于專門治療性的,每一種癥候,各有一種方法,只能按病施治,不可以隨便亂練。根據(jù)這種歸納,再分別介紹各種練功的方法,逐條寫在后面。
保健性的氣功口訣
沒有什么特別病的人,或者身體一般性衰弱的人,以保健為目的,可以采用這類練法。這類方法,又分為下列二種:
(一) 周天搬運法。
(二) 歸一清靜法。
這兩種方法,練的方法不同,作用也因之而有差別。因此,嚴格分析它,又各有適應(yīng)的癥候,不可采用錯了。茲分述如下:
(一) 周天搬運法的要訣與適應(yīng)癥:
這種方法的適應(yīng)癥,以“陽虛”或者“氣虛”的人為最適宜。所謂“陽虛”的現(xiàn)象,一般癥狀,最主要是怕冷;其次是打瞌睡,食欲不振,精神疲乏,容易感冒,腦力減
退,全身酸困,消化不良等等。所謂“氣虛”的現(xiàn)象,一般癥狀,主要是自覺氣短,打呵欠,胸隔悶,一勞動就出汗,容易疲乏,上下樓梯覺得氣急等等。根據(jù)上述一般的癥狀,辨證“陽虛”或者“氣虛”,再照這方法練功。
這種練功的方法,分為三部。一曰做的姿勢。二曰練氣吐納。三曰修脈搬運。這三部功法是互相聯(lián)系的。而“練氣修脈”的口訣和關(guān)系,有如下圖(1):
圖(1)
再就這三個口訣和做的姿勢,分別敘述它的用法,和相互見的聯(lián)系。如法掌握去操作它,慢慢練習純熟,循序漸進,逐步進入清靜境界,練這種功夫,就算成功了。
坐的姿勢,在未上坐之先,必須照著前述的練功禁忌事項,和練靜功的注意事項做好準備。同時,把衣服紐扣,褲帶都解松,然后再輕松愉快地照這方法開始練功。這里所說坐的方式,名叫“跏趺坐”,又分析如下:
(1) 盤腿:先準備好一個坐凳,用二尺見方,前面兩只腳高度二寸,后面兩只腳高度
五寸,使前低后高成為緩徐的斜度。上面再鋪上一個薄棉墊子。如沒有這種特制的凳子,改用硬板的床上后面鋪個墊子也可以的。但不能坐軟的沙發(fā)和鋼絲床。又冬天盤腿,須用一條薄毛毯圍復(fù)著雙腿。夏天用一條布巾復(fù)著。把這工具準備好,再開始盤腿。
盤腿的操作,初步練功的人,不宜用“單盤”,更不宜用“雙盤”,只宜“散盤”。先把
雙腿放平,貼著坐凳,同時要把腰腿放得很松,隨即先蜷盤右腿,,把左足的后踵,輕輕抵觸“會陰穴”(此穴在前陰與后陰的中間)。再把左腿蜷盤,同時將左足的后踵,輕輕抵觸右足的“趺陽穴”(穴在足脛彎的凹陷中)。一直到練習純熟了,腿不發(fā)麻,再改進為“單盤”,單盤特練純熟了,再進步到“雙盤”。如果在練功中,發(fā)覺腿盤麻了可以左右交換以下。但仍須照舊輕輕抵觸會陰穴和趺陽穴。這樣盤腿,腰腿會自然放松,臀部自然穩(wěn)坐,不必故意將臀部向后凸出。
(2) 豎脊:在盤腿之后,須要把背脊骨調(diào)整筆直,不可駝背彎腰,前俯后仰。但,又
要放松,不能硬經(jīng)強直,才合標準。其方法是把雙肩微微上聳二三分高,則每一個脊椎骨,自然重迭筆直,松緊合度,不會硬經(jīng)強直。
(3) 含胸:在調(diào)好脊柱之后,隨即調(diào)整胸部,以胸部微微向內(nèi)陷凹為標準。陷凹的部
分限于“膻中穴”與“玉堂穴”之間,即在兩個鎖骨交接之處與兩乳之間,成為三角形的地帶,使著胸部的三角形地帶微微陷凹進去,叫做含胸,這是控制肺部呼吸量的一種主要方式。它的方法,在把兩手掌握好之后,放在臍下的同時。把兩肘尖微微朝前方“飛開”。即把左右兩個肘關(guān)節(jié)從后面反向正前方分開約二三分,有如鳥雀張翅欲飛的樣子。這樣,就會很自然地做到含胸的標準。
(4) 握手:盤腿、豎脊做好之后,含胸和握手的操作是同時進行的。按:握手的方式
很多,舊說名叫“結(jié)手印”,根據(jù)內(nèi)景的經(jīng)絡(luò)理論,手三陰和手三陽的氣脈運行,都出入循環(huán)于“井穴”,井穴又皆在十指尖上,兩手部的三陰三陽氣脈經(jīng)絡(luò),又統(tǒng)豁于足部的。因此,在練功的時候既要盤腿,又要握手,是控制氣脈循環(huán)流注的一種重要方法,而不是兒戲,也不是迷信,它具有生理作用的。
單就陽虛和氣虛的練功,握手的方法,應(yīng)當把掌心向上,手背向地,兩掌重迭好之后,順著自然的姿勢,放在肚臍之下,微微擺在腿上,或隨自然倚托在小腹外邊也可以的。這個握手方法的要點必須把兩個大拇指尖微微接觸,接觸之后,將大拇指略略向掌心內(nèi)收,以兩指筆直,自覺有一股內(nèi)經(jīng)自然發(fā)出,互相抵觸為標準(注意:不是故意用經(jīng)。照法操作,那股內(nèi)經(jīng)是自然發(fā)生的)。
(5) 垂簾:所謂垂簾,即舊說把眼皮微微合攏,只留一線微光的方法。按:這種方法,
有兩種操作形式。一種是把上眼皮向下合,微露一線外光。一種是干脆把眼皮輕輕合上,一點光也不露。初學的人,以采用微微合攏,留一絲外光為最合理。因為功夫練到歸元的境界,眼會自然閉合,向內(nèi)抽搐似的閉著。又因為初學的人閉著眼,容易昏沉,念頭易生。
(6) 砫舌:砫舌即是舌抵上顎,這種方法操作不當,影響靜功很大,千萬不可用意識
或者著里翹著舌頭,向上顎去抵砫它。應(yīng)當在自然的規(guī)律下,如法操作,舌頭自然向上抵砫上顎,用不著故意或者用力去抵砫。如果功夫深了,舌頭還會自動蜷折鎖著“鵲橋關(guān)”,這種原理在內(nèi)景功夫有很精細的經(jīng)絡(luò)理和氣化論的生論基礎(chǔ),有些書籍誤載,叫人把舌尖有意地翹起去抵砫上顎,是不合理論的。
抵砫方法,其要點是輕輕把齒扣攏,同時把上下唇吻合閉攏,舌尖即會自然抵砫上顎
與上齒齦之間,這才是符合砫舌的標準。如果把上下唇微微張開,舌尖則馬上會自顎齦之間落下,恢復(fù)平直的姿勢。
練氣吐納:練氣吐納即是運用呼吸,一吐一納,呼氣吐氣,以鍛煉內(nèi)臟的內(nèi)動方法。這種方法分為“順呼吸”和“逆呼吸”兩種。照平常的習慣呼吸,一吸小肚皮鼓起,一呼癟進去,這叫做順呼吸;與此相反的一呼小肚皮鼓起,一吸癟進去,名叫逆呼吸。
周天搬運的練氣方法,其呼吸的運用,完全采用“鼻呼鼻吸”的方式,初學的人,以采用順呼吸為最方便而又合理,一直練到火候深了,再進一步用逆呼吸,才容易掌握。
鼻呼鼻吸的方式,須配合“神與氣合”的口訣。所謂“神與氣合”的意思,是把念頭與呼吸的一進一出、一吐一納合而為一,不可分離。也就是說把思想集中,隨著呼吸運動。當呼氣的時候,氣向外面吐出,同時肚皮相應(yīng)地向內(nèi)癟,念頭也隨著它癟進去,自下丹田呼氣外出。當吸氣的時候氣自鼻孔內(nèi)吸下至丹田,同時小肚皮相應(yīng)向外鼓起,念頭也隨著它吸氣的內(nèi)入,下至丹田。這種吐納方法,在練氣的理論而言,叫做“升”、“降”的作用。以“活潑自在”為原則,而不用“意守丹田”的死守方法。
呼吸要調(diào)得細軟綿長,不可故意用力拉長和求細,須順應(yīng)自然,能調(diào)幾許長或者幾許細,就適可而止。久久鍛煉,自然會達到“若存若忘”的最高標準。
修脈搬運:在未說口訣之前,先要了解什么是“脈”?“脈”與“氣”又有啥關(guān)系?什么是“搬運”“脈”與“搬運”的關(guān)系有怎樣?懂得這些簡明的概說,練功就有下手處了。
在上坐之后,運用呼吸的方法,“神與氣合”的口訣,調(diào)息練氣,進出吐納,上下升降,不斷呼吸著。如果在練氣的當中,把“神與氣合”的口訣掌握純熟了,即會產(chǎn)生一種特別的感覺,感覺在下丹田里因呼吸的升降而產(chǎn)生一團“熱氣”,這種“熱氣”古人叫做“先天真氣”,其意思是與“后天空氣”有分別的。“真氣”的象征是一個“熱感”,這團熱氣會因呼吸的深、長、升、降作用,會愈聚愈多,聚到了相當?shù)某潭龋磿S著一定的道路流行著,這種熱氣流行的滋味取名曰“脈”,脈所流行的一定路線,名叫“脈道”。綜合全身的脈道,即手足十二正經(jīng)和奇經(jīng)八脈的“經(jīng)絡(luò)”。運用呼吸方法,把這股真氣的熱流,循著脈道的經(jīng)絡(luò)循環(huán)流注,周遍全身,周行一個大圈子,仍舊回到丹田里,這種練功方法叫做“周天搬運法”。
了解了上述的概說,下手練習“神與脈合”的口訣,就容易操作了。所謂“神與脈合”和“神與氣合”是兩個階段,聯(lián)系這兩個階段的口訣叫做“舍氣從脈”。
上述口訣的意思是說明呼吸吐納要專心一志地運用“神與氣合”的口訣將調(diào)息的基礎(chǔ)打好,在調(diào)息當中,是第一個階段,因呼吸作用而丹田里產(chǎn)生了熱氣,在熱氣產(chǎn)生以后是第二個階段。在熱氣產(chǎn)生的時候,隨即放棄“神與氣合”的方法,改變?yōu)榘涯铑^與那團熱氣合而為一,那團熱氣在丹田里,因生聚壯滿了,而會自然循經(jīng)流行。再繼續(xù)把念頭與它合一,隨著它流行的道路跟著前進。這種方法,叫做“神與脈合”。當熱氣產(chǎn)生的同時,放棄“神與氣合”的口訣,而改用“神與脈合”的口訣,這種變換聯(lián)系的口訣,叫做“舍氣從脈”。也就是說最初把念頭集中,隨著呼吸一吐一納,繼而丹田產(chǎn)生了熱氣,則根本不管呼吸了,而要把集中的心念,掉轉(zhuǎn)箭頭射向丹田的熱氣,把念頭與那團熱氣吻合在一起,不要開小差。繼續(xù)發(fā)展下去,則丹田的熱氣,會在經(jīng)絡(luò)的道路上,循著生理的自然規(guī)律,從丹田內(nèi)開始流注循環(huán),這時的念頭必須隨著它流走。一直從背后上行到頭頂,下至面頰,再下入胸腹,仍然回到丹田,自始至終,念頭都要跟著它,這樣才算是真正做到了“神與脈合”的標準。
在真氣發(fā)動之后,不論在丹田里醞釀生聚,或者已循著經(jīng)絡(luò)道路流行的當中,千萬記著,決不可用意識去引它領(lǐng)它。只能跟著它自然流行,亦步亦趨,順應(yīng)自然,一點也也不能勉強或者急噪。這是運用“神與脈合”的要點,名叫“照法”,是“內(nèi)視”功夫的初步,以做到活潑自在為原則。
有些人,面臨著這真氣的流行,不能順其自然,而胡亂使用“領(lǐng)法”,妄用意識去當頭“領(lǐng)氣”,造成不良后果,因而出了偏差。“領(lǐng)法”本來是練氣的口訣之一,而有它專門的用處。但,在這種場合,卻千萬不可使用。因為,初步練功的人,不了解經(jīng)絡(luò)道路的方向,和大小交會的岔路,同時功夫太淺,不能控制氣機的進退和指揮它分經(jīng)流注。如果妄用意識去當頭引領(lǐng)它,則等于瞎子引路,必然引下懸崖,前途不堪設(shè)想了。
真氣在丹田里產(chǎn)生以后,因為“火候”不足,先期只能在丹田里醞釀著,一直到火候充滿,則必應(yīng)滿而溢,猶如江河之與湖澤,發(fā)生流注調(diào)節(jié)的作用,才開始向外流行,又如發(fā)電機轉(zhuǎn)動生電,電在蓄電池里,不斷輸送電流,循著電線路徑,往外供應(yīng)。在這一階段當中,必須謹守禁忌事項的要求,身心二者,都要放松,恬然怡靜,不能緊張,免除急噪,連歡喜的意識也不能有,只可平淡視之,把念頭與它合而為一,活潑自在地順應(yīng)自然,跟隨著它的流注,循環(huán)一個大周天。
真氣在丹田里發(fā)動生熱的時候,或者在背后循著經(jīng)絡(luò)上行的當中,那股熱流的程度,不可太熱了,只允許它有溫暖的成分,如象喝了美酒,微有暖意,所謂“如飲醍醐”,令人舒適,不能象燒火或者熨斗燙熱一般。這種生熱發(fā)暖的現(xiàn)象,舊名叫做“起火”。練功出了偏差名叫“走火入魔”。暖熱的大小程度,舊說名叫“火候老嫩”。如果火候太大,熱氣過高,必須另用口訣去調(diào)伏它。這個口訣如下:圖(2)
“哈”……………→(ha…………….→)
圖(2)
凡是熱氣太大了,即運用“哈”字口訣去調(diào)伏它。這“哈”字訣的運用方法,張口平舌念“哈”字音,音符陸續(xù)下降,而把氣綿綿不斷向外呼出,如此一經(jīng)念動“哈”字音,則熱氣即會減低,同時胸部的氣也立刻下降,但,不可念動多次,只能適可而止。否則熱氣全消了(注:……………→表示音符下降的)。
所謂大周天的循環(huán),有它一定的軌道。著軌道的規(guī)律,是循著二十部脈道的經(jīng)絡(luò)路線,流注運行的。根據(jù)內(nèi)景的理論,用練功的方法去運轉(zhuǎn)它,則真氣在丹田里首先鎖鑰任、督、沖三脈的“陰蹻庫”(即會陰穴,在兩陰之間)流注,折而走向“尾閭穴”(在尾閭骨第二節(jié)中)。這兩個地方,沖力比較大,動觸的感覺很明顯。再由尾閭關(guān)分兩支流注,夾脊上行,直上腰脊第十四椎兩旁的“轆轤關(guān)”。由此繼續(xù)上行,通過背、胛、肩、頸部,直達后腦枕骨棱下的“玉枕關(guān)”。初學的人只覺一片熱氣上升,但功夫深的人還分四支上升,這一段的行程,即所謂“逆運法、通三關(guān)”的說法。氣脈運行至此,其勢已緩,故一般練功的過程,在玉枕關(guān)通過較慢,而熱氣也減小了,再由玉枕關(guān)繼續(xù)上行,越過顛頂?shù)?#8220;百會穴”。和“厥陰肝經(jīng)”的氣脈會合,仍舊前行,轉(zhuǎn)變?yōu)橄蝾~顱面頰而下注,與手三陽的氣脈大會于“祖竅”(兩眉中心略下些,又名頞中,山根。但非天目)。由“月窟”下入目中,復(fù)出于“龍宮”(在大眼角上下眼瞼有穴如星之處)。循鼻兩旁夾井處(即鼻孔),下至上唇,左則轉(zhuǎn)而向右,右則轉(zhuǎn)而向左,在“人中穴”交叉而過,與“任脈”“沖脈”相會(女同志則相會與“乳根”穴)。這一段的行程,在頭面部分,已不感到熱力,而明顯感覺是分五條道路,自頭下面,有如小蟲爬行,又似吐抹薄荷冰的滋味。再從此下前項至“挨刀紋”(即項部橫紋),循“人迎”“氣口”兩穴(喉結(jié)旁)下入“缺盆”(肩窠凹中),與全身氣脈大會于“膻中”(兩乳之間)。這一段行程,蟲爬現(xiàn)象減少,若有若無了。從膻中分主從二支,主支由內(nèi)里直下,歸入丹田,名叫“中脈”。其從者則由“乳根”自胸隔下行,入于“日”“月”雙穴(在臍中兩旁微上凹中,非針灸之日月穴),還合于下丹田,入竅歸元。這樣循環(huán)一遍,即是大周天的功夫。此時歸元入竅的感覺,則另是一番滋味,微微出汗,神清氣爽,輕松愉快,所謂“如灌甘露”。當真氣歸元,還于下丹田的時候,另外覺得有一股潛在吸力,把小肚皮向里吸緊,很象肚皮已貼著了背脊骨似的。同時又覺得丹田里的真氣,有如香煙繚繞,悠悠自在,蕩漾漾,輕飄飄似動似止,載浮載沉的滋味。又象鐘表的擺,左右相應(yīng)擺動似的,即舊說“氳氤紫氣”的象征。當此之時,念頭已到相當高度集中的程度了,仍然把念頭與向內(nèi)吸緊的道路吻合在一起。一點也不能分心動念,既不可歡喜,也不可驚詫恐懼,切切實實跟隨著它吸入。一直到覺得真氣已不再向內(nèi)吸的程度,同時即把念頭集中在吸貼最緊的地方,這地方不會很大,一般說來只有雞蛋大,或者鴿蛋大(功夫深了只有豆大)。如此把念頭集中在這一點,一心一意“定住”在那里,連氳氤紫氣也不動了。久久練習,功夫即會進步到“清靜境界”。牙關(guān)也會閉緊,眼睛也會內(nèi)吸,呼吸微細綿綿不斷,吸多呼少,這樣已經(jīng)達到比較高度的休息程度。比較睡覺恢復(fù)精力,收效快而又省事。如果不想繼續(xù)久練,則把念頭分開,全身放松,慢慢起坐,算是練完一趟功夫了。
咽津?qū)б壕毻暌惶斯Ψ?,隨即把念頭與熱氣分開,或者與肚皮內(nèi)吸的力量分開,全身放松,張開眼睛,把眼睛溜轉(zhuǎn)二三次,眼皮眨動幾下,即把口里的津液分成三五口,慢慢地吞下,且須以意識送下丹田。然后再舒手伸腿,用掌在面上隨意摩擦,和在腰腿各部輕輕拍動。隨意行之,不必拘執(zhí)。
(二) 歸一清靜法的要訣與適應(yīng)癥:
歸一清靜法的適應(yīng)癥,以“陰虛”“火逆”的人最為適宜。所謂陰虛、火逆的一般現(xiàn)象,
最主要的病況是怕熱,不特夏天怕熱,連冬天也怕近火爐,長期失眠,睡不沉熟,合眼則夢,煩躁不寧,無故善怒,面如酒醉,或面色請蒼,眼內(nèi)有紅絲斗睛,或白眼膜黃色昏濁,五心出汗,入眠后每出盜汗。頭昏不清,手足時發(fā)微燒,小便每覺余滴未完。自覺上重下輕,或者兩腿疲乏。如上述這一類型的患者,可以適宜采用這一種練功方法。高血壓的患者,也可用這方法練功,不過盤腿的方式有些分別而已(詳見后面專條)。
練這一種方法,禁忌事項和準備事項,都與練周天搬運法相同。坐的姿勢,可以照法去做。只是兩手“結(jié)印”的握手方法有分別而已。茲條述握手方法和練功口訣如下:
一、 兩手掌心向下,兩掌交叉于虎口,用右手大拇指,貼在左手掌無名指和小指
的岐縫之間,掌心的橫紋之上。同時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順乎自然輕輕挨聯(lián)著,貼在左掌的手背上,以左手背上的四個凸起的掌指相連的關(guān)節(jié)骨頭為標準,把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傍著左手凸起骨頭貼在向腕子一面,無名指和小指,則傍在凸起的骨頭貼在向指尖的一面,這樣輕輕地把手握好,放在小腹之下,或放在盤腿之上,隨意適宜放好。功夫有了基礎(chǔ)之后,兩手會逐漸自動握緊,如有一種潛力吸著,再久久鍛煉,會自覺兩手空空,好似沒有形跡,手不存在的感覺,這時千萬不可驚奇,或者張眼查看,以免把念頭分散了,影響入靜的發(fā)展和進度。
二、 把上坐的姿勢,盤坐,豎脊、含胸、垂簾、握手、砫舌、一系列的“身相”
調(diào)整好之后,全身必須放松,一點也不能緊張,以從容不迫,輕松愉快的心情,安靜坐著。
三、 坐好以后,隨意長呼二三口氣,只長長向外吐出,而不長吸入內(nèi),只內(nèi)里的
臟腑放松,胸膈舒暢。這時自己能初步體會輕松愉快的滋味。
四、 呼氣之后,隨即不管呼吸,隨意照平常一樣的呼吸著,根本不問它長短粗細,
吐納出入了。
五、 把垂簾的兩眼,微微閉合兩眼,輕輕松送地在自然的規(guī)律之下,用意識透過
眼簾,從而集中意識,由四十五度的角度,向著盤腿的兩膝之間,默默“觀”著那一團地方,舊說所謂“牛眠之地”。
六、 在“觀牛眠地”的當中,雖然,那地方空無一物,但,在意識集中之下,它
會自然地反應(yīng)出臟腑氣脈的盛衰情況,這些情況,大約分為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這些顏色,是臟腑氣脈反應(yīng)的“幻景”。各個人的氣脈盛衰不同,所觀見的顏色也有差別。一般的人,大多數(shù)先觀見“朦朦如霧”的白色,或者如天上星子閃動的白光。而又會時時變幻各種顏色。
七、 觀見五色之中,以白光為純正的顏色。久久鍛煉,各種顏色退盡,只見白光,
白色的程度會由“朦朦如霧”的景象,逐漸進步到如“月光皎潔”的白光。仿佛中秋時節(jié)的一輪明月,懸照在面前,把意識集中與這白光合而為一,則自覺如皓月當空,遍體清涼,煩躁去盡,這樣便已接近“清靜境界”了。
八、 在觀看的當中,念頭千萬不可去追求“有光”,又當各種顏色發(fā)現(xiàn)了,更不可
去理睬它,或者用力去觀看究竟,或分別白光好,其他光色不好,只把念頭集中,平平淡淡觀看它,不管它忽而明顯,忽而隱晦,或去或來,變大變小,有光不歡喜,無光也不著急,光來也觀,不來也觀,始終平淡輕松地觀看牛眠之地,等于在看戲一樣,任隨你花臉“亮相”,老生“臺步”,武生“起霸”,小丑“滑稽”,出臺進臺,做唱道白,總是一樣地觀看著而已。關(guān)于這一點,極為重要,在內(nèi)景功夫的臟腑五行氣化論里有很精詳?shù)睦碚?,關(guān)系練功的成就和療效的高低,非常之大,因為這些光色等于“海市蜃樓”,雖然都是幻景,但有它反應(yīng)和影射的物質(zhì)來源,所以舊說肯定地認為它“雖幻亦真”。因為它有物質(zhì)基礎(chǔ),當然有物質(zhì)的作用,故能治病保健。練這種功夫下手很難的地方,即在此處,進步的關(guān)鍵也在此處。必須確實體會這項口訣,才能掌握好它的規(guī)律,一經(jīng)下手入門,得著經(jīng)驗,則一得永得,不會退轉(zhuǎn),反而進步卻快,能很快進入清靜境界獲益無窮。(按人體發(fā)光據(jù)一九六一年七月《知識就是力量》報導(dǎo),蘇聯(lián)攝影家已證實了。)
九、 觀見五色的過程,在最初第一個階段,任它如何變幻,不可理睬,漸漸五色
退盡,只見一團白色光輝,洋洋灧灧,懸照當前,是已進步到第二階段了。這時如果觀見白光中有青、赤、黃、黑的顏色忽然出現(xiàn),須采用“吹”字口訣,對準那些雜色,“撮唇抵舌”,向它一“吹”,如象平日在生活中吹“紙捻”似的,一吹之后,雜色化去,仍然只存在白光。但不可多吹和任意亂吹。尤其要注意,只有一種“紫色”,顏色鮮明,嬌艷、柔和,不似光線強霸,千萬不可吹它,它一樣能使人入靜,得到高度休息。
十、 觀見白色光輝之后,把念頭與它合而為一。這合一的口訣是“光即是我,我
即是光”。念頭如此一轉(zhuǎn),即會進步到“光我不二,我光如一”的境界,也就是合一的成功。那白光即會與自己的身體合而為一,先是接近兩手,兩腿已不存在,而自覺化光,溶化無物,久久鍛煉,逐漸遍及全身,自覺通體光明,空無一物,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存在河處,唯覺如象一輪明月,恬靜生輝,又象電燈泡,光艷明朗,文風不動。舊說所謂的“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就是這種滋味。練到這般地步,即舊說“坐忘”或“忘身”的火候,也就是真正的“清靜境界”。亦即神經(jīng)系統(tǒng)得到了高度的休息,既然得到高度的休息,即精、氣、神容易恢復(fù),身體健康自然因此而很快地增加了。
十一、 練功的時間,初步不可太久,由二三十分鐘,進步到三四十分鐘,再進步到
四五十分鐘,一直上進,以自己的程度為標準,不可硬性規(guī)定,愿意坐就坐久些,不想坐就停止。是活潑自在的基本條件。
十二、 停止練功下坐,只把念頭與光色分開,不集中在光上,則光色即會消逝,而
身軀也會顯現(xiàn)出來。
十三、 夏做時導(dǎo)引的方法,與練周天搬運法相同,可參考前述,如法按摩導(dǎo)引一遍。
十四、 練這種方法,雖然下手很難,不容易得到要領(lǐng)。但,一經(jīng)得手,就很容易上
路了。即使一時練習不好,觀看不到什么景象,只要能如法觀著身心清靜,也一樣會有功效的。同時練這種功夫,不象練氣搬運的方法,不會發(fā)生運氣偏差的流弊,是這種功法的優(yōu)點。
十五、 在練功當中,念頭常常要開小差,不容易集中掌握,雜念紛來,妨礙入靜的進步。這時必須使用調(diào)伏雜念的口訣,驅(qū)除雜念,純潔念頭而使它集中,一心一意地觀牛眠之地,或者觀面前已發(fā)現(xiàn)的光色,才能逐漸進步,練到與光合一的火候。這種口訣叫做“呸”字訣,正當雜念已來,紛紛攀緣的時候,輕輕張口,念一聲“呸”字音符( !!!)。這個“呸”字的音,要念“唇舌音”,而且要念得輕,以自己的耳朵微微聽見為標準。又要念得急,好象機車剎車似的。用這口訣,念頭即會停止。但,不可隨時亂念,一定要雜念紛紛擁來的時機,才可以使用。
心臟病的練功方法
心臟病的分類,大約有心臟怔忡,心臟抽痛,心律間歇,心臟煩悶,心臟偶作急動等等。依科學的觀點,所謂心臟內(nèi)膜炎、心臟擴大,二尖瓣閉鎖不全,或者狹窄,心肌梗死,主動脈硬化等等,皆屬于心臟病。祖國醫(yī)學對心臟特別重視,強調(diào)心臟為君子之官,不能容邪。一旦生病,是非常難治的,是慢性病中最討厭的一種。
心臟病的專門練功方法,分述如下:
盤腿的姿勢:事前準備好一張比較高的凳子,鋪上墊褥,先把左腿蜷盤,盡量放松股、膝和脛關(guān)節(jié)。次把左腳心斜仰向右,再把右腿大腿的二分之一處,輕輕壓在左足心上。同時右腳須腳踏實地,不可懸空,安穩(wěn)坐住。這種姿勢叫做“真武坐”,又名“跨鶴坐”。
握手的姿勢:把左掌心朝天。大、食、中、無名四個指頭輕輕握成拳,只把小指鉤著右掌的小指,互相連環(huán)鉤著。同時右掌的大、食、中、無名四個指頭,也輕輕握成拳,而把掌心向著肚皮的一面,掌背向著正前方,恰與左手心的朝天仰著成為垂直的九十度角,放在小肚皮下面。這種握手方式,舊說叫做“金鉤印”。
其余的調(diào)身、豎脊、垂簾等項,皆同搬運法各條所述的方法。
吐納的口訣:盤腿坐好之后,隨即開始運用下列口訣,進行練功。
① 離宮梵音的音符吐納:所謂離宮的含義,是指心臟屬于火臟的意思。所謂梵音
音符,舊說屬于秘密法部的“真言”,后來流而為咒的迷信了。其實,古人立法,以辨證物質(zhì)為基礎(chǔ),而火性所發(fā)的“笑聲”為音韻的格律。因為這種音韻,發(fā)自心臟,有它的物質(zhì)根源,所以練習這功法,能夠真達心臟,單獨對心臟施行直接的練功,而收到療效。這種口訣是“雙音”、“迭韻”的運用。其練法如下圖,
其梵音念作“真”、“登”兩個音。凡是念音,其音的大小高低,只能以自己的耳朵聽見為標準。不能過大過小,以后五臟的標準仿此。
第一個梵音,念作“真”音,第二個變?yōu)?#8220;e n”音,順其自然的韻律再變?yōu)榈谌谒膫€音,越變越柔不斷下降。第二個梵音念作“登”音,是迭念本音,不變韻的,連續(xù)念登!登!登!念到第四個音變?yōu)閯傄?,音符拉長,向上翻高,同時由鼻孔向外呼氣,心氣反而下降。
念“真”音是發(fā)舌尖音,變而為鼻竇音的。念“登”音是發(fā)舌尖音,念第三個“登”音直上升高,在腦頂發(fā)出共鳴。
② 意識的貫注與梵音的結(jié)合:在念梵音的時候,要集中意識,貫注在心臟。一心
存想著所念的音符,一個接著一個音,音音都在心臟波動著,好象如石投水,水波不斷一起一伏似的。初時有聲念,次則默念,進步到“念而無念”就到家了。下仿此。
在練過坐功之后,再做導(dǎo)引的方法如下:先伸腿舒掌,改為一般習慣的正坐,用兩手握拳,兩拳相接,把兩個中指的背面,互相抵住。微微用力一張一松,如此操作六七下,使內(nèi)臟氣機內(nèi)還。再用兩掌相叉,以左腳先踏掌中,腳向外蹬,手向內(nèi)攀,各三五次,再換右腳如法操作。在操作的時候,閉口砫舌,同時閉目。做完之后,再咽吞津液,津液咽下,再叩齒隨意
肝臟病的練功方法
肝臟在五行生化理論里,屬于木,最容易招致風邪而發(fā)生疾病,尤其是全身疼痛的癥候,都屬于肝病的病因,肝臟硬化和肝臟長大幾橫指,更為難治。除配合藥物治療之外,照下述的口訣練功,可以收事半功倍的效果。分述其練功方法如下:
盤腿姿勢:照周天搬運法。
豎脊垂簾:皆照周天搬運法。
握手方法:左右兩掌的大拇指,屈著卷向掌心,把無名指的內(nèi)側(cè),靠近中指的叉縫處,輕輕掬著無名指的第三節(jié)內(nèi)側(cè),有一根極細的“筋”,用大拇指掬著一推,咕嚕作響,而且發(fā)酸,即是肝臟的“風竅”。把這關(guān)竅找準,兩掌同時各自捏著握成拳頭,隨意捏攏,不可用力。先把左拳在下,貼在肝臟的外面,再把右拳重迭在左拳之上,也貼在肝臟的外面,微接脅肋骨上。同時兩肘左右平分,張開兩脅。這種握手方法,舊說名叫“金鋼杵”,又叫“千斤閘印”。照后平心靜氣,全身放松,開始念動梵音之符。
震宮梵音的音符吐納:所謂震宮的含義,是指肝臟屬木,在東方震位的意思。木的本性是發(fā)“可可聲”的韻律。因此轉(zhuǎn)練肝臟的梵音,念作“哥”( _____),“哦”( ——)的口訣。這音的用法,是以“單轉(zhuǎn)一音”為規(guī)格,而以“哥”音的納氣,發(fā)的是剛顎音;“哦”音吐氣,發(fā)的是柔顎音。如下圖。
念“哥”音的音符,把本音拉長,配合納氣吸入,直抵肝臟,隨即轉(zhuǎn)聲念“哦”音的音符,也把本音拉長,配合吐氣呼出,直出肝臟。
意識的貫注,與音符的結(jié)合:在念梵音的同時,須把意識集中,貫注肝臟,把音符的震動,結(jié)合在肝臟,一心一念,存想這種結(jié)合的滋味,同時貼在外面的手印,要隨著音符的凸凹起落,微微跟著震動,但,又不能故意重壓著它。
導(dǎo)引的方法:在練完功之后,將兩拳貼在右脅由下而上推至“右期門穴”,再下推還原,同時將身軀緩緩向左扭轉(zhuǎn),順勢移在左脅下貼著。向上推至“左期門穴”,,再下推還原,同時把身軀向右扭轉(zhuǎn)。如此各操作三五下。再把掌放開,十指交叉,兩掌心相平,復(fù)蓋在胸前鳩尾骨上,左右回環(huán),往來反復(fù),熨貼期門穴與膻中。如此操作三五下。能去肝臟積聚的風邪毒氣。
脾臟病的練功方法
脾臟在內(nèi)景功夫方面的理論,非常重要,在五行論,氣化論,都是以它為先天的土臟,生化后天之母,有主意識而發(fā)生諫議的官能作用,故舊說強調(diào)“三五歸一”的練土方法,又比喻為意馬,言其難于馴伏。如果脾臟有病,影響其余四臟的氣化,因此,除了脾臟已病應(yīng)當配合藥物治療,如法練功之外,平時用于保健作預(yù)防的措施,也該每天在睡前練此專門功法一遍,最合衛(wèi)生要求。茲分述練功方法如下:
坐的姿勢:坐上凳子,先盤右腿,放松放平,以右足踵輕輕抵著“陰蹻庫”。次把左腿蜷起,足掌平踏坐墊,膝部和大腿蜷攏,微微貼著左腹及左側(cè)脅下,以膝髕骨正對左乳,成為左腿單蹲的姿式。
握手方法:坐好盤腿之后,把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著肚皮,把左掌夾在肚皮與大腿之間,而把左掌心貼在左脅“季肋”(最末一根肋骨),右掌心貼在肚皮正中的“神闋”(即臍眼)。
垂簾豎脊:關(guān)于垂簾等方法,皆照周天搬運法的敘述操作。
坤宮梵音的音符吐納:練氣家以脾臟為先天的土臟,以坤土有厚生之德,故四時不廢專練脾臟的功夫,而且配合練后天胃土的方法,習以為常。專練脾臟的梵音,是以“單轉(zhuǎn)一音”為規(guī)格的,直接照念本音,而把“剛”“柔”兩氣,引發(fā)細長的音符,運用于一吐一納,一呼一吸,直達脾臟。它的梵音念作“公”(g ng)“果”(gu )如下圖,
念“公”音是以剛為用,用鼻竇音,吸氣入內(nèi),把音符拉長,直抵于脾臟,念“果”音以柔為用,用腮后音,呼氣外出,把音符拉長,直發(fā)于脾臟。
意識的貫注和音符的配合:當念梵音的時候,須把意識集中,一心貫注在脾臟上,把念動的音調(diào),一吐一納,都圍繞著脾臟戰(zhàn)動著。同時交叉貼在脾外與臍中的掌心,隨著吐納剛?cè)岬囊粽{(diào),微微相應(yīng)著。但須注意,不能因左腿夾著左掌的關(guān)系,而壓得太緊,又不可過松,總以不緊不松、適合自然為標準。
引導(dǎo)的方法:在練完功之后,把兩腳伸平隨即屈右腿,左腳則平伸著,作蹲坐的姿式,再以兩手攀著左腳掌,向后反掣,而左腳則向前蹬,如此操作三五次。再換左腳屈蹲,右腳平伸。仍以兩掌攀右腳向后反掣,腳則前蹬,也操作三五次。如此左右互換操作之后,再采用跪式,和“虎視”的方法,即兩膝跪著,用兩掌拒地,同時兩頭回顧背后,左右旋轉(zhuǎn),以盡力為度,如此引導(dǎo),能除脾臟的積聚和風邪,增加食欲。
肺臟病的練功方法
肺臟主持全身氣分的均衡,后天的呼吸,影響血脈運行的遲速。如果肺臟病了,則影響氣血灌溉全身,健康也會因此而蒙受損害。同時肺臟對全身的氣機運行而言,它是為首的,在每天的寅時,陽開之際,領(lǐng)先先行,逐時流注,以至丑時到肝臟為止,周而復(fù)始,循環(huán)不已。因此,能在平時練功,作保健之用,是有必要的,不僅肺臟已病才去練它。茲分述專條練肺臟的功法如此:
坐的姿勢:盤腿、豎脊、垂簾等事,都與周天搬運法的坐式相同。參看前述。
握手的方法:握手的形式,用“金剛杵”,詳見肝臟握手條文,不過放的位置不同,使金、木二氣相交,肺、肝兩臟不相刑侮。在握好兩拳之后,即把兩拳右上左下相迭,兩肘腕部分列一字平胸,以兩掌正對“膻中”(在兩乳的中央),微微貼近胸骨。平心靜氣,全身放松。開始吐納梵音。
兌宮梵音的音符吐納:練氣家據(jù)無行生化的作用,體認肺臟是金性的功能,其性喜清肅而惡燥熱,其音清越而潤長。因此肺臟的梵音,音符,是發(fā)的“商”音(sh ng…… )而四轉(zhuǎn)韻腳,又發(fā)“昂(應(yīng)加口字旁)”音(y ng……)而只轉(zhuǎn)一韻。都張口平舌發(fā)鼻音,如此念動梵音,則氣機直接在肺臟吐納了。如下圖。
念動“商”和“昂(應(yīng)加口字旁)”雖然都是剛音,但,兩音都屬于清越潤長的。其音發(fā)于鼻而共鳴于腎臟的耳竅,又通于脾臟的口竅,能夠使五行氣化的母子相生而不相逆,同時能夠抑制肺臟的活動量,使肺臟呼吸不受刺激,而能適應(yīng)需要。
意識的貫注與音符的配合:在念動音符的時候,須集中念頭貫注早肺臟上,一心一意把音符與肺臟的吐納結(jié)合在一起,兩拳貼在膻中,也隨著吐納的凸凹相應(yīng)。
導(dǎo)引的方法:在練功完畢之后,就原來姿勢,用兩拳反捶背脊的第三第五椎,左右交互反捶。同時叩齒相應(yīng),各三五度。如此導(dǎo)引,可去肺臟胸臆間的疾病。
腎臟病的練功方法
腎臟有病,根據(jù)內(nèi)景的理論,不能運用梵音音符去練內(nèi)功。因為腎病本身具備水火兩性的功能,需要審查腎臟究竟是水虧?或者是火虛?診斷確實,才能決定練功的方法,不能用籠統(tǒng)的方法去練功。又因為腎在五行生化方面,是屬于水的。水能生木,木性才能產(chǎn)生“發(fā)陳”的作用,故為五行生化的源頭,與心臟交通,為人身的根本重地,對于它水火虛實的辨證,一定要搞清楚才能決定練內(nèi)功的方法,否則必然導(dǎo)致走到“房中術(shù)”的邪路上去了。
雖然如此,但,對一般腎臟病,可以分為兩種方法去練功,茲分述如下:
(1)虎步功:虎步功的練法,詳見下附。按虎步功是動功的一種,為專練“下元”虧損的外功方法,對于腰腎是疾病,具有專功,而且有百利而無一點流弊。即因下元陰虛火逆的高血壓病,也很適宜。
附:虎步功
虎步功是峨眉宗的六大專修功之一,外面用來專練腰腿,內(nèi)里用來專練腎肝,綜合它的功用,是專練治“下元虛損”的一種動功。所謂下元虛損的癥侯,例如陰虛火逆的高血壓癥,腎虛的腰痛癥,因肝虛而導(dǎo)致的血不營經(jīng)的腿疼癥,因陰虛而導(dǎo)致的上重下輕癥,都有很好治療和保健的功效。因為一般人的病,大多數(shù)皆因下元虛損,而引起各種病變,所以特立這種練功方法,以補助其余動功的不足,而尋取專門的療效。這是針對著人體病變之源而制訂的一種練功方法,從病理學和生理學方面講,有它獨到的見解。又從多年的經(jīng)驗累積看,證明它是正確的。
虎步功的操作方法,分條敘述,詳介如下,
第一式:全身正立,氣定神閑,雙手垂直,微微貼著大腿的外臁。用兩眼平視前方的辦法,使氣自然調(diào)平,種意安閑,因為眼上視則氣升,眼下視則氣降。又用微拾雙(肩)的尖端約二三分高的辦法,使脊柱象塔一般地筆直,使脊椎骨一個重迭一個地豎立起來,自然地不松不緊。兩腳跟看齊,中間的間隔,相當于兩肩的寬度。
第二式:兩手緩緩上提,叉在腰間,大拇指在后,貼著“腰眼穴” ( 在背部腰標的凹陷中 ) ,四指在前,輕輕并攏,把食指尖貼著“章門穴” ( 在季肋端>,把腰部微微束緊。
第三式:先將左腿的股關(guān)節(jié)提起,膝關(guān)節(jié)微屈向前,把足大趾尖點在地上,變成虛腳,這時自覺足小肚發(fā)脹,最脹的地方叫做“承山穴”。同時把右腿微微下蹲,支持全身的體重,變成“實腳”,這叫做“虛實相應(yīng)”朗練法。眼睛必須平視前方。
第四式:將左腿關(guān)節(jié)全部伸得筆直,足尖向下,足脛繃直,腳背與脛骨成為直線,向著正前方慢慢地、輕輕地朝前踢去,足掌離地約五寸,這名字叫做“搜襠腿”的練法。同時右腿仍然微屈著,支持全身。
第五式:左腿搜襠式踢出去之后,隨即把足尖向上翹起,后踵微微帶點意思朝原來方向一蹬,這個方法名叫“翹剪刀”。再把足尖朝下一點,后踵收縮,恢復(fù)原來足背與脛骨成直線的姿勢,這方法名叫“鳳點頭”。再把腳掌向內(nèi)—轉(zhuǎn),劃個圓圈,再向外一轉(zhuǎn),反劃個圓圈,配合足脛腕部運動,叫做“反順太極圈”。再用翹剪刀的方法,翹腳伸踵準備第六式。
第六式:利用“翹剪刀”后踵繃直的姿勢,順勢自然下落,先用后踵著地,慢慢把膝關(guān)節(jié)彎曲,大腿順推向前,同時腳掌配合這種動作,也慢慢放平,變成“弓步”。在這動作的同時,右腿順勢伸直,變成箭步。又在這動作的開始時候,呼吸方面配合著“嘿”字訣,使用“逆呼吸”的方法,把氣降到丹田。吐納運氣的時候,必須配合變弓箭步的動作,起止一致,不得參前落后。從此保持著氣降丹田,一直操作下去。不用升氣的方法,因為要使全身氣脈集中在下丹田,充實下元的虛損。這一點非常重要,是練虎步功的重點所在,不可輕率忽視了。
第七式:前弓后箭的步法,不可跨得太長,只能跨半步。這時微微把前弓后箭前引后伸二三次,腰部隨著兩腿的動作,也微微相應(yīng)著,同時把大拇指貼著腰眼穴,腰部向前微送的時候,即貼緊它,腰部向后微退的時候,則放松它。意識集中在大拇指與腰眼穴的—張一弛,一送一退的相應(yīng)動作上。細細體會腎臟開合,啟閉的滋味,功夫深厚的人,從這種“內(nèi)視”方法,可以體會出腎臟在內(nèi)里活動和氣機在內(nèi)里循環(huán)的真實景象。
第八式:將右腿的箭步,輕輕朝前一蹬,向前一送,身體借著這股彈力向前微微一探,隨即把右腿收回,與左腿看齊,用腳尖點地,如第三式的架子,變成右腳“虛勢”,左腳“實勢”’而左腳原來的弓步,與這同時也變成第三式右腳的架子,支持體重。
第九式:把右腿照第四式伸直,起搜襠腿,再繼續(xù)參照五六七式的架子運動。如此左右交互地運動著,—步一步往前,如走路一般,朝前走去,走到盡頭,可以向后轉(zhuǎn)再照樣練下去。次數(shù)的多少,不必拘執(zhí),隨自己的意思去練,如果自覺兩腿有些酸脹,即可停止。
第十式:停步停功的時候,即就弓箭步的姿勢,先將后腿箭步收攏,還原站立的架子,隨即把兩手放下,同時把丹田氣松開。
附注二事:
一、“嘿”字訣的呼吸方法:將口微微張開約二三分,舌頭伸直放平,六個大牙仿佛咬著一枚棗核似的,同時把“人中”、“兌端”兩穴 ( 屬督脈,在上唇溝中,和上唇翹尖上 ) 微微繃著,貼著“齦交穴” ( 屬督脈,在上唇內(nèi)面,門牙的根縫中 ) ,隨即呼氣,發(fā)出“嘿”字的音符 (h èí.......…………→ ) 。這氣要呼得均勻,柔細長綿。呼氣到最末一剎那,迅速把牙齒輕輕扣攏,同時用舌尖輕輕地急速朝牙上一頂一送,好比汽車的“剎車”似的,這叫做“吹”字法訣,能夠把氣送下丹田,而且把它壯緊。
二、真氣沉下丹田之后,不可放松它,既要保持長久時間,另外又要自由呼吸后天的氣。最好使用“扣腎齒”的方法。用反呼吸的“嘿”字快,把真氣沉在丹田之后,隨即把六個大牙齒輕輕咬緊,丹田的真氣,就不會松弛。后天的呼吸可以自由了。
(2)腎病的導(dǎo)引方法:平身正坐,腳踏實地,全身放松,隨用兩手的食指和大指分執(zhí)左右兩耳尖,向上提引三五度,再次執(zhí)著兩耳垂珠,向下牽引三五度。這種方法舊說名叫“修治城郭”,是導(dǎo)引金水兩臟的方法。再次兩掌平胸先左后右,做左箭右弓的左右開弓姿勢。左右交換操作三五度,同時轉(zhuǎn)身扭腰,順著左右開弓箭手的姿勢轉(zhuǎn)扭著。最后合口砫舌,用意識目視頭頂,同時提縮肛門,如象忍大便似的,提縮好了,即把六個大牙微微用一點力咬緊,又在同時反用雙掌,貼在背后的“腎俞穴”(脊柱十四椎兩旁的一寸半,與臍相平行),輕輕摩擦著,以覺得微熱為度。大約一百至三百下。如此堅持練法,長年不斷,能夠獲益于無形,逐漸使腎臟功能加強,癥狀消逝,而且沒有一點流弊。
胃病的練功方法
胃病最為普遍,古今都一樣,有很多人得了胃病。它是一種難治的慢性病癥,胃是后天生化的根本,五味的營養(yǎng)全身,必須通過它的納受和消化,才能發(fā)生作用,因而胃每天不能休息,又受五味的刺激,所以很難根治,容易復(fù)發(fā)。
關(guān)于胃的一切病癥,例如慢性胃炎,胃酸過多過少,消化不良,胃酸呃氣,痞滿脹悶,潰瘍疼痛,飲食不思,食后嘔吐,等等。除應(yīng)當用藥物治療,注意飲食療養(yǎng)之外,配合氣功療法,可以縮短療程,而且能夠根治。
采用氣功治療胃病,唐山氣功療養(yǎng)院和北戴河氣功療養(yǎng)院,在劉貴珍同志的努力和指導(dǎo)下,通過科學的證明和總結(jié),療效非常顯著,為人所周知。因此,關(guān)于治療胃病的氣功療法,我特為提出,介紹采用劉貴珍同志所指導(dǎo)的那一套完美方法。除此之外,介紹兩種方法,以供同志們的參考和試用。
一、 叫化功:叫化功是動功的一種,系專門練腸胃的一種外功方法。道家的各宗
各派,都有叫化功這個練功法子。似不能歸諸那一家,同時也不知道是誰人創(chuàng)造的方法,大家都會練。這個名字雖然取得非常庸俗,但,據(jù)前輩先生們告訴我,是有它通俗的含義的。在舊社會里,很多無依無靠的窮苦父老和兒童,因為被那個時代的統(tǒng)治階級、地主階級,剝削無余,年老年少,又無勞動力,被迫流于乞丐群中,沿門叫化,所以名“叫化子”。他們在饑寒交迫中,為了抵抗饑餓和寒冷的侵襲,在經(jīng)驗累積之下,發(fā)明了這種方法,以專門鍛煉腸胃祛病和抵抗寒氣,是非常有效的功夫。
凡是練功,各種方法,在飽食或者饑餓的時候,照理論而言,是不能練功夫的,唯有
叫化功這一個方法,在吃飽之后,如法練功,可以幫助消化。對于腸胃病患者,是有益無弊的;又在寒冷侵襲的時候。如法練功,可以祛寒。尤其是對于腸胃消化不良,蠕動遲緩,大便秘結(jié),父脹胃滿,慢性潰瘍等癥候,呃氣吞酸,不知饑餓,飲食后疲倦思睡,腸胃痙攣吐瀉等等,練這種動功有百利而無一弊。茲介紹其操作方法如下:
1.選擇筆直的門板,或者光滑的墻壁。
2. 身放松,將頭、背、臀、腿,全部筆直地貼著門板或墻壁,兩腳跟則須距墻根約
兩拳遠,兩只腳則與雙肩的寬度相等。
3. 兩腿緩緩屈膝下蹲,上身仍舊貼著墻隨著它緩慢下降,一直蹲到臀部,與腳跟小
腿相接觸為度,同時把雙掌復(fù)在膝骨上,,中指把“犢鼻穴”輕輕地扣掐著,下蹲的同時,配合吐納運氣的“嗨”字訣,動作吐納要一致。
4. 將腰背離開墻壁,同時腳跟生起,把全身體重集中在腳趾尖上,順勢向前方推去,
把大腿前推,以平為度。這樣則可使腰、臀、背騰空懸著,頭部則把后腦支在墻壁上,但須注意,全身放松,不可用力。這時的胸、膈、腹部都相應(yīng)地挺起來成一條直線,內(nèi)里的腸胃,同時恰好受到適當?shù)倪\動,在這動作當中,配合吐納運氣的“呬”字訣,動作與吐納也要一致。
5. 照第四項操作,反回原來的蹲勢,仍舊緩緩把腳跟落平,肩、背、腰、臀貼著墻
壁,這還原的時候,配合“嗨”字訣。
6. 這樣來回蹲下運動,其次數(shù)須以自己的支持能力而定,可以三五次,也可以十次
八次,不愿練了則慢慢貼著墻壁站起來,功夫純熟,可以用一種“背山經(jīng)”的方法,用肩在墻上一背,同時雙掌圍攏胸前,向前一推,借勁立起來。
7. 吐納運氣的方法,是用的“逆呼吸”,采用“嗨”字訣,呼氣外出,而把真氣反而
下降丹田,肚皮鼓大。用“呬”字訣吸氣入內(nèi),反而把真氣升上膻中,肚皮縮凹。
按:“嗨”字訣系吐納發(fā)出的聲音,張口平舌而呼氣,發(fā)的是“喉音”。“呬”字訣則微
微張唇,扣齒而吸氣,發(fā)的是“舌齒”音。
二、胃病梵音音符吐納方法:凡是用梵音治療臟腑的病癥,它具備動功與靜功的優(yōu)點,而沒有流弊,是動靜兩功結(jié)合的一種方法。舊說屬于“小練形”的功夫。這種方法,有利無害,最適適宜自學的人采用。因此即對于胃潰瘍而滲血不止的癥狀,也能收到定疼止血的作用。茲述其操作方法,條列如下:
① 坐的姿勢:先平身站立,心平氣和,全身放松,不可緊張。緩緩下蹲,好象
正在解大便似的,把臀部與小腿相接觸為度。再把兩手結(jié)連起來,用肘關(guān)節(jié)的內(nèi)沿。圈套著兩足膝部,同時把兩掌交互靠攏,象作揖的拳頭一樣,而把兩個大拇指并列看齊,輕輕抵住下巴的軟凹之處,另外四個指拇捧成的拳頭,則靠在下巴前面的“承漿穴”(在下唇凹處,生髭一撮的地方)。兩眼垂簾,后頸微縮,把坐的姿勢做好之后,隨即開始念動練梵音的功夫。
② 梵音的練法:專練胃病的梵音,第一用的是“東”韻(d ng……),由口
舌發(fā)音變?yōu)樗霓D(zhuǎn)的鼻音。第二用的是“懂”韻(d ng),迭用東韻的三四兩音,也是由口舌發(fā)音而變?yōu)楸且舻?。如下圖。
念東音時吸氣入內(nèi),音符向上翻,隨即變成鼻音,順韻變?yōu)槿嵋?,微向下降,再轉(zhuǎn)剛音向上,又轉(zhuǎn)柔音降下。在剛?cè)峄Q的當中,剛音微微吸氣,柔音微微呼氣。念懂音時呼氣外出,音符下降,隨即變成鼻音,順韻變做東音的第三第四兩韻,重迭念二次,共為五韻,在剛?cè)峄ハ嗟漠斨?,也用剛吸柔呼的方法,進行吐納。
在念梵音的同時,必須把念頭集中,貫注在胃部,把音符的震動與胃部的影響結(jié)合在一起,念頭跟著胃的一凸一凹,自然地相應(yīng)著。
神經(jīng)衰弱病的練功方法
所謂神經(jīng)衰弱癥,是一個籠統(tǒng)的名詞,根據(jù)祖國醫(yī)學的理論,究竟衰弱是陽衰呢?還是陰衰呢?又衰在五臟六腑的哪一部呢?一定要診斷清楚,才能決定練功的方法,決不能用一個死方法,去統(tǒng)一治百變的病。據(jù)這種分析,所得的結(jié)論,才是正確的練功途徑。茲介紹靈活選擇的要點如下:
陽氣衰弱的人,練靜功可用周天搬運法(詳見前述專條)。因為神經(jīng)衰者陰必盛,運氣扶陽,是對癥的正確治法。
陰分衰弱的人,練靜功可用歸一清靜法(詳見前述專條)。因為陰不足者陽必有余,歸一潛陽,清靜養(yǎng)陰,是對癥的正確治法。
下元虛的人,配合練動功的虎步功(詳見前述專條)。
一般虛弱的人,選擇一種適合自己需要的動功,配合靜功。陽衰的人以六成動功四成靜功為最合理想;陰虛的人,以三成動功配合七成靜功,最為穩(wěn)妥適應(yīng)。
五臟的某一臟衰弱,可選用小練形的練功方法,專門去練虛的那一臟。也可斟酌實際情況,配合動功或者靜功。
注重飲食和營養(yǎng)品的合理服食。
高血壓癥的練功方法
高血壓癥對于人類是一個有威脅性的慢性病癥,真令患者和大夫們傷透腦筋,要令高血壓癥低頭,氣功療法也是一種方法。一般說來,練功是有效的;但,決不可用周天搬運的方法,否則搬運上了頭頂,不容易下降,適得其相反的作用。根據(jù)內(nèi)景功夫的理論而言,治高血壓癥,應(yīng)當采取如下的措施。以練功、藥療、服食三者合一為原則。
1. 采用歸一清靜法的靜功(詳見前述專條)。
2. 配合動功之一的虎步功(詳見前述專條)。
3. 配合降血壓的藥物。
4. 配合飲食療法。
睡功練法與適應(yīng)癥
睡功是一種方便法門,亦即一種調(diào)和氣脈,適應(yīng)自然界一切接觸的方法。對于練功是
一種輔助功夫,有病無病,人人可練,因為操作容易,持久有效。練氣家所練的“龜息功”,各宗各派,不出這個原則,茲條述其方法如下:
1. 練功的時機,以照平常的習慣,在晚睡之后或在早起之前,或在午睡小憩的當中,
隨意選擇。
2. 側(cè)身向左向右,皆隨自己的意思,不必拘執(zhí)。
3. 如系向右側(cè)睡臥而言,則先把右手的大拇指,安置在右耳垂珠后面的凹中,食
指和中指貼著右鬢的“太陽穴”,無名指則貼著“祖竅”(兩眉中心),小指則貼著“山根”(鼻梁盡處凹中)。右掌的虎口接觸右臉的顴骨邊沿,右肘則屈肱傍著右側(cè)的胸肋,附枕而眠。
4. 頭部右側(cè)安置平正,寄托枕上。
5. 右腿在下,屈膝蜷股,猶如弓形,其屈曲程度,以適宜為標準。
6. 左手掌心,貼在左股“環(huán)跳穴”(在股骨頭與胯骨連接處,能轉(zhuǎn)動的地方)上。肘
關(guān)節(jié)微屈,肘臂附著左側(cè)脅肋。
7. 左腿微屈,伸多屈少,重在右腿的上面,同時把右腿的“趺陽穴”(足脛腕部、跗
上),鉤貼著左腿的“委中穴”(在膝后面,腘中的橫紋中央)?;蛘咩^貼著左腳小腿部的“承山穴”(在小腿肚肌肉隆起下端的盡處),或小腿肚外側(cè)的“絕骨穴”(外踝上約三四寸處,有浮骨如筍,盡頭尖處是穴)。或者鉤著左足的后踵,皆可隨意。
8. 眼睛照平常習慣睡覺一樣,輕輕閉合著。
9. 呼吸照常呼吸,任其自然。
10.全身放松,平心靜氣,愉快側(cè)臥。
11. 睡臥的一切姿勢,確實作好之后,把念頭集中,寄托在耳根上,用耳朵的聽覺,
一心一意側(cè)耳細聽呼吸的聲音,念頭隨著呼吸的聲音一進一出與它結(jié)合在一起。同時把頭頸隨著呼吸的聲音,一吐一納,配合著微微地一伸一縮,與它響應(yīng)著,以略有一絲絲動意為度,不可太過了。這種功夫名叫“聽息”。舊說是運用“六根”之一最利的“耳根”,以入靜的方法,也是“龜息功”的要點。配合全身關(guān)竅的貼觸感應(yīng),能夠使人“恬淡無欲”,自然清靜,氣脈調(diào)和,陰陽扭抱,平衡適度。久久堅持,益處很大。
12.如果想要翻身,則由右翻左,照右臥的方式方法一般的練法。久久習慣,熟睡翻身,也會自然地作成如此姿勢。
13.睡功只能左右側(cè)臥,不宜仰睡,練氣家有一句口頭禪:“側(cè)龍臥虎仰癱尸”。其意思是重視側(cè)臥,而禁止仰睡。他們根據(jù)觀察事物,分析側(cè)龍臥虎的姿式,在生理上有它的作用。所謂龍虎,又還有調(diào)伏左肝(青龍)、右肺(白虎)氣脈交叉流注的含義。仰著睡眠在科學的角度來看,的確不合衛(wèi)生要求。照幾何學和力學的理論而言,仰睡時臟腑會受中心的壓力,向四面迫緊,而沒有余地,蠕動即受影響了。所以不可仰睡,是合邏輯的。
14.連睡功很容易入睡安眠,如果因練功而有睡意,則順應(yīng)自然,而就練功姿勢睡去,不必勉強繼續(xù)練功。如此練成習慣,睡熟醒來,仍舊是原來的姿勢,蒙蒙翻身,也會照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