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點擊藍色字體關注 歧黃段亞君 2024年11月22日 17:03 河南 33人
在說到能補腎的中藥,不少朋友都能想到諸如:六味地黃丸、桂附地黃丸、金匱腎氣丸...這些,但如果要問哪個補腎的效果最強,很多朋友就拿捏不定、各說紛紛。本篇咱們就來逐一解析它們!
出自北宋錢乙《小兒藥證之訣》中的典方,方藥最早源于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八味腎氣丸去桂枝、附子而成。其組方成分可以用“三補三瀉”來概括:重用熟地黃,滋陰補腎,填精益髓;山萸肉補養(yǎng)肝腎,并能澀精;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精。三藥相配,滋養(yǎng)肝脾腎,稱為“三補”。澤瀉利濕泄?jié)?,并防熟地黃之滋膩戀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溫澀;茯苓淡滲脾濕,并助山藥之健運。三藥相配,滲濕濁、清虛熱、平其偏勝以治標,稱為“三瀉”。六味合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藥用量重于“瀉藥”,是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并補,以補腎陰為主,共奏滋陰補腎之效。出自醫(yī)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是在六味地黃丸的組分基礎上加入肉桂、附子而成。六味地黃丸屬滋陰藥,加入大熱的肉桂、附子后便能起到“益火之源,引火歸元”的作用。同樣熟地、山萸肉、山藥三藥滋肝脾腎之陰;附子、肉桂辛熱而助命門溫陽化氣;澤瀉、茯苓、牡丹皮滲濕濁、清虛熱。諸藥合用,溫而不燥、滋而不膩、陰陽雙補,共奏溫補腎陽之功效。
出自醫(yī)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的典方“八味腎氣丸”。相較于桂附地黃丸在溫補腎陽的基礎上增加了化氣行水的功效。1、若是腎陽虛,出現(xiàn)畏寒怕冷、手腳冰涼、腰膝酸軟、夜尿頻繁等癥狀,建議選用桂附地黃丸。(若此時兼有嚴重腎虛水腫、小便不利,可選用金匱腎氣丸,加強化氣行水之效)2、若是腎陰虛,出現(xiàn)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干咽燥、腰腿酸軟、兩顴泛紅、舌紅少苔等癥狀,建議選用六味地黃丸。(若此時兼有火氣旺盛,可選用知柏地黃丸,加強滋陰瀉火之效)至此,相信您也發(fā)現(xiàn):其實中藥中成藥,并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高與低之分;只有符合證型、適合自身體質的藥,才是真正的好藥。溫馨提示:文中藥方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千人千方,具體用藥需通過醫(yī)師辨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