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對于全世界的科學界來說,熱鬧非凡,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已經全部揭曉,我們恭喜今年所有獲獎的科學家。
沒有意外,今年又沒中國人(華人)入圍諾貝爾獎,不管是物理、化學也好,還是文學獎,均由國外的科學家們獲得,大家也只是看看熱鬧罷了。但是國內有一位科學家,今年他卻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人,他的4篇論文都是今年評獎的重要依據(jù),而且還是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卻無緣最后的獲獎,成了今年諾貝爾獎最委屈的人,他就是王廣良。
根據(jù)新聞報道,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由三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他們分別是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和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諾貝爾獎評委會給出的獲獎理由是:發(fā)現(xiàn)了細胞如何感知氧氣和適應氧氣供應。
這三位科學家可能國內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其中有一位科學家卻跟中國人淵源頗深,他就是塞門扎教授。今年他獲獎的主要理由是:找到了低氧誘導因子(HIF)并揭示了該因子是身體應對低氧環(huán)境的一個調控開關。
同時,評委會列出了5篇核心論文作為評獎依據(jù),其中有一篇論文是1995年的論文,論文的第一作者王廣良,就是一名中國人。除了這篇論文外,評委會在對本年度生理獎或醫(yī)學獎所作的科學介紹中,更是引用了3篇王廣良博士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也就是說,今年的諾貝爾生理獎或醫(yī)學獎,王廣良也是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他的4篇論文都是評獎的重要依據(jù)。
相信很多人肯定好奇,王廣良到底是誰?這個名字一看就是中國人,他跟塞門扎又是什么關系?
根據(jù)公開資料顯示,王廣良是浙江天臺人,本科畢業(yè)于原杭州大學(現(xiàn)在的浙江大學)生物系,后在中國科學院細胞所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yè)后,赴美留學,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取得了博士學位。博士畢業(yè)后,在1992-1995年期間,王廣良博士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跟隨塞門扎教授從事博士后研究,他是塞門扎教授帶的第一個博士后。
王廣良與塞門扎合影
在塞門扎實驗室,王廣良博士為HIF研究做了大量的具體工作,王廣良在回憶在做博士后工作時稱,“我是塞門扎先生的第一個博士后,當時整個實驗室就只有我們兩個人。在尋找HIF的絕大部分時間里,都是我一個人在做具體的科研工作。”
可以說,王廣良博士之前大量的工作,仍然為此次諾貝爾生理獎或醫(yī)學獎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很多人說,王廣良博士此前參與了大量的HIF工作,從論文發(fā)表來看,也算是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按理說也應當獲得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甚至評獎論據(jù)中,多篇論文都是王廣良博士的。
然而,遺憾的是,作為研究成果第一作者的華人,王廣良博士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運氣真的有點差。很多人替王廣良博士鳴不平,甚至有網友稱它是今年諾貝爾獎最委屈的人。
目前王廣良博士在美國工作,現(xiàn)為美國大冢制藥公司資深總監(jiān),從事新藥研發(fā)工作。對于本次諾貝爾獎,有記者采訪了他,王廣良除了對曾經的導師塞門扎表示祝賀之外,對于他本人沒有獲獎 ,表示沒有太多遺憾。反而覺得此次諾貝爾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契機,這樣更有利于今后的研究,他相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