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由張一山主演的《柒個我》在騰訊視頻播出,該劇講述了擁有七重人格的財閥三世沈亦臻和他的秘密女主治醫(yī)生白欣欣的治愈系、搞笑、浪漫的愛情故事 。
主人公有七個人格:
第一重人格:主人格--沈亦臻
第二重人格:自由人格--朱長江
第三重人格:暴力型人格--崔皓月
第四重人格:少女人格--莫曉娜
第五重人格:憂郁人格--莫曉俊
第六重人格:幼年人格--星星
第七重人格:神秘人格--X先生
劇情中,沈亦臻作為主人格,背負著巨大的責任,卻默默承擔。他始終待人和善、害怕給別人帶來麻煩。他客氣地對待別人,試圖用隱忍的性子包裹自己,可是,他卻忘了,自己最強大的保護傘是崔皓月。
他拖著一身的疲憊,為暴力型人格崔皓月處理后續(xù)事宜;他選擇以逃避的態(tài)度縱橫原野,向往自由,成全朱長江;他亦在極度痛苦后,釋放少女心性,成為俏皮活潑的莫曉娜;他偶爾也會厭倦,成為天才畫家、悲觀者莫曉俊;他仍是內(nèi)心恐懼的七歲孩童星星;他還是神秘人格X先生。
一個人究竟為什么會分裂出這么多人格呢?其實,從醫(yī)學的角度講,沈亦臻患上了分裂性身份障礙,屬于一種精神疾病。
什么是分離性身份障礙(DID)?
美國精神疾病診斷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DSM—IV)指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DID)是一種分離性障礙。
該類患者身上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身份或人格狀態(tài),每個身份都有自己的特征、結構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它們可能表現(xiàn)出不同的成長歷史、性別和年齡,因此,具有不同的知識體系和心理、行為特點及生理水平。
此外,這些不同的身份會交替地控制患者的行為,都想爭奪對身體的控制權,并會經(jīng)常發(fā)生相互間的爭執(zhí)和競爭。由于各個身份之間難以意識到彼此的存在,因而患者會不能回憶起具體的事件和個人信息,而這種情況是不能簡單地歸因于一般性遺忘的。DID患者對于保持完整的時間歷程記憶存在困難,他們會經(jīng)常報告自己有數(shù)小時、數(shù)天甚至數(shù)周不知道做了什么。
是什么導致了DID?
DID與超出承受能力的體驗、創(chuàng)傷性事件或發(fā)生于兒童期的虐待有關,如受到性虐待、身體虐待、目睹親人的死亡等。
動力學流派的觀點認為,個體在經(jīng)受了無法承受的痛苦、無力和絕望感后,又沒有獲得外界的支持,無從逃脫時,通過使用分離的防御方式來保護自己,減輕創(chuàng)傷對自己全部心理的不利影響,逐漸改變意識狀態(tài),幫助自己能應對以后的創(chuàng)傷。
在人際交往及其它生活事件中,DID患者與正常個體以及其它精神障礙患者有明顯的不同。當面對矛盾沖突時,他們并不會像正常人一樣自我調(diào)解,而是通過創(chuàng)造替身人格來解決問題。因此,分離也可以被看作是DID患者逼不得已使用的一種防御機制。
分裂型人格障礙具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病程相對穩(wěn)定,只有小部分人會發(fā)展成精神分裂癥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礙。從兒童或青少年時期起,分裂型人格障礙患者就可能表現(xiàn)出孤僻、不良的伙伴關系、社交焦慮、學業(yè)不佳、高度敏感、獨特的思維和言語以及古怪的幻想等,從而可能易遭受欺負或奚落。
目前在我國關于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的確診案例報告還較少,但在西方國家卻具有較高的臨床流行率,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DID的流行率呈較大幅度地增長,引起了臨床心理學家的普遍關注,雖然近年來其流行率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著較高的水平。
如何診斷DID?
2015年最新修訂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五版)》對分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的診斷標準翻譯過來就是:
至少有兩個截然不同的人格存在于同一個身體里,被換下去的人格會感到自己有一段時間不存在了,也失去了對身體的控制權;
日常生活經(jīng)常斷片,常想不起來一些重要場合發(fā)生過的事(即分離性遺忘);
感覺痛苦,生活、工作、社交各方各面都受到影響;
不能用宗教或者文化來解釋。
許多文藝作品中將痛苦和分裂的關系表述為:因為太痛苦了,所以為了逃避痛苦,就幻想出一個不是自己的人來承受,再幻想出一個強大的人來保護自己。
此外,大部分DID患者都存在伴隨性疾病即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其它常見的還有抑郁和焦慮,邊緣性人格障礙,飲食障礙,自我傷害和自殺等。
DID如何治療?
“綜合”是DID的治療目標。
臨床上怎樣的狀態(tài)才算達到綜合呢?應該是達到一種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樣的目標并不是使那些替身消失,而是在不同人格之間創(chuàng)造更多的了解和合作。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其它人格非常熟悉的話,那么他就不會對自己某些奇異的行為感到驚訝,通過內(nèi)部人格間的溝通與合作,他就能夠控制自己的選擇和行為。
DID的治療方法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被推薦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職業(yè)療法
該療法的最終目標是提高DID患者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從而能夠勝任工作的要求。
職業(yè)療法的核心過程是讓患者有規(guī)律地從事一項簡單的日常活動,以此培養(yǎng)患者身上不同人格的規(guī)則意識,促進它們之間的溝通與合作。
在選取活動方案時,應該考慮到患者身上不同人格的行為、心理功能水平以及興趣,從而促使有盡可能多的人格參加。
Tips:
在國外報道的一個案例中,醫(yī)生根據(jù)患者身上的24種人格興趣采取跑步活動,每種人格5分鐘的跑步時間,共2個小時,每星期3次,持續(xù)4個月,并在每次跑步活動結束后由治療師主持解決不同人格提出的問題。通過這樣一種治療程序,患者的24種人格逐漸學會了基本的合作規(guī)則,并以治療師為橋梁增加了相互之間的了解、寬容與合作,增加了處理事務的能力,從而使患者最終能夠重新開始工作。
音樂療法
該療法的治療目標是減輕癥狀、消除歧視、增強自尊以及預防將來的虐待。
該療法認為,DID是兒童使用分離行為作為一種應對機制來逃離虐待而導致的一種狀態(tài),其分離行為是一種錯誤的適應行為。
通過讓患者模仿唱歌這一形式,可以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替代性行為來改變分離狀況,從而減輕患者癥狀。
家庭療法
該療法認為疾病的產(chǎn)生并不僅僅是患者的問題,而是由于家庭這個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問題,因此對DID患者的治療需要家庭成員的共同參與。
內(nèi)部家庭系統(tǒng)模型療法主張家庭成員共同學習DID的相關知識,共同參與治療過程,共同應對癥狀的復發(fā),通過成員間的合作與關懷來幫助DID患者。
動態(tài)解構心理療法
動態(tài)解構心理療法(DDP)目標在于通過促進患者對人際交往經(jīng)驗的加工,歸因的整合以及在治療關系中提供新的經(jīng)驗,從而刺激并修復患者的神經(jīng)認知功能。
邊緣性人格障礙(BPD)是DID常見的伴隨性疾病,DDP療法已經(jīng)被證明對伴隨有BPD的DID患者有效。
Tips:
在研究報告的案例中,3位患者經(jīng)過1年的DDP治療,在分離經(jīng)驗量表上的得分下降了34%至79%。另一項研究證明:伴隨有雙相障礙的DID患者在診斷和治療共存疾病上,心理學家和精神病醫(yī)生緊密合作,可能是治療DID最為重要的方面。
寫在最后:
由于其特殊的人格轉(zhuǎn)換特征,DID一直以來也是被眾多影視劇以及新聞青睞的對象,其中不乏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例如《致命ID》、《分裂》、《Kill Me Heal Me》等,紀實小說《24個比利》也因為其對于DID患者生活的真實描繪而受到眾多好評。
但也正是由于媒體上許多關于DID患者的負面渲染,導致外界對于人格分裂多處于“暴力”、“反社會”、“危害性”、“不可控”等消極態(tài)度上。
當然,并不是說DID患者都是純良無害的,某些分裂出的強勢人格會逐步與主人格搶奪身體控制權,反社會人格的出現(xiàn)也是無法控制的。但這只是一少部分,對于DID患者們,不能以偏概全地一概否定,從而對他們有所歧視和偏見。
參考文獻:
[1]趙一博,陳友慶.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2):312-315
專家介紹
丁燕
虹口區(qū)精神衛(wèi)生中心
門診科主任、主治醫(yī)師
擅長精神障礙,抑郁障礙,焦慮,老年癡呆癥,精神分裂癥,失眠癥等心理疾病
門診時間:周一~周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