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劉禹錫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今年暮春,受病疫的影響,我邀友外出,避開名山大川,游人如織的去處,另辟蹊徑,尋訪那些往日不為人關(guān)注的清新之地,渴望著大自然的圣境撫慰那顆疲憊的心。皖南的齊云山便是一個出乎意料的所在。齊云山海撥不過六百五十多米,山腳下,橫江蜿蜒曲折,流過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直至大海。南坑村,白墻黛瓦靜靜矗立在薄霧,綠田,翠山之間。這個處于黃山、徽州、婺源中心的景點,著實有著迷人的仙風(fēng)道骨。
驅(qū)車從黃山北出發(fā),向著前往西遞宏村的方向,行車三十分鐘,便來到了少為人識的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首的齊云山。
登齊云山,首先感覺它的亭多。九里十三亭,自明嘉靖、萬歷年修起,依次為仙惠亭、步云亭、環(huán)峰拱秀亭、登高亭、中和亭、白岳亭、凌風(fēng)亭、瞻敬亭、松月亭、海夭一望亭、云水亭、漸入仙關(guān)亭、望仙亭。游人們、道士們、居民們一面登山,一面到亭中駐足小憩,欣賞白岳峰、車盤石、仙人靴、孔雀開屏等諸多山石美景。走走停停,全然沒有攀登勞累之感。登山的人也因亭子分流開來,越發(fā)變得稀疏,山境也更顯得清靜。
登齊云山,感覺自己身處仙境之中。云在身邊飄,景在眼中留。移步換景,美不勝收。特別是太極山下,蜿蜒東去的橫江,清澈的碧水如練,在它的潤澤下,南坑村的360畝盛開的金黃的油菜花,長出了“太極八卦”的圖案,層次分明,清晰可見。遠(yuǎn)處美麗的南坑村民居,白墻黛瓦,矗立其中,靜侯來客。全然是一幅世外桃園的景致。
登齊云山,我感到了“三天門”大自然鬼斧神功的魅力。猶其是一天門,徐霞客贊道“高爽飛突絕似閶門”。行至碧蓮池畔回望,形態(tài)精巧如象,又稱之為“象鼻巖”。
登齊云山,濃濃的人文氣息撲面而至。眾多的摩崖石刻為齊云山增添了文萃的魅力,我駐足在朱熹、唐寅、徐霞客、曾國藩、郁達(dá)夫等歷代文人墨客,達(dá)官顯貴在巖石上留下的名文名句前,品味良久。齊云山的碑碣惠存了573處,最早的來自北宋大觀和南宋紹熙年間,最多來自明代,分布在真仙洞府、一天門、紫霄崖、石橋巖等處。紫霄崖下的巜紫霄宮玄帝碑銘》全文1028字,駢散相間,文采飛揚,是唐寅唯一存世的碑銘。
登齊云山,我感到了道家文化的精深與質(zhì)樸。進(jìn)入三天門,即為月華街,這里被稱為“中國道家第一村”。28戶村民與道士雜居于此,徽派民居與道教建筑相映成趣。數(shù)百年來建筑的宮觀道院鱗次櫛比,猶其是玄天太素宮,為明嘉靖帝祈嗣靈驗后敕建,皇家規(guī)制,殿宇宏麗。月華街常常被云霧籠罩,時隱時現(xiàn),宛若仙境。宮觀香火旺盛,民居炊煙繚繞,入夜燈火通明,五光十色,絢麗多彩。我不由得想起了郭沫若筆下的巜天街》和金庸書中的翡翠谷,綠竹巷。這是我心儀已久的一片凈土,充分感悟道家文華的精髓:師法自然,和諧社會,超然樂觀,堅持原則又容納百川。
登齊云山,住在天街的民居里,品嘗著皖南的美食和村民的熱情,更有幸的是看到了齊云山的日出與日落。
清晨早起,踞高遠(yuǎn)眺,地平線上天開一線,泛起層層紅霞,三兩朵金色鑲邊的彩云預(yù)告著太陽就要升騰。紫藍(lán)色的天幕上吐出一點紫紅,逐漸變成小弧、半圓,變成桔紅,金紅。然后微微一個跳躍,一輪圓圓的紅日嵌在天邊。瞬間朝霞滿天,萬道金光,山巒,田野,江流披上了盛妝。
當(dāng)太陽落山時,西邊的天空會燒出一片橘紅,急然大霧涌來,似駿馬騰空,仙鶴飛舞,群羊奔縱。西邊云彩又著上了五彩繽紛的顏色,像織不完的錦緞,綿延美麗。天色漸漸黯去,調(diào)皮的星星又迫不及待地閃爍在空中,向我露出了迷人的笑意。
在齊云山看日出日落,此情此景,無論有多少世俗憂愁,人間煩惱都會煙消云散。
要告別齊云山了,總有些依依不舍。便賦詩一首存念:
登皖南齊云山
殘陽醉染西山景
疊嶂層云暮色盈
一石擎天仙指落
直驚游客忘歸程
20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