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教育之事,糾培養(yǎng)之誤,解成才之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國學智慧之家庭教育群。今晚為大家分享:走出培養(yǎng)孩子的誤區(qū)。
去年華為年薪百萬,聘請八名應屆博士畢業(yè)生,這些孩子沒有任何的背景,也沒有任何優(yōu)越的家庭條件,全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改寫了自己的命運。而那些琴棋書畫歌舞講說樣樣精通的孩子在應聘過程中全部被陶汰,因為華為需要的是數(shù)理化人才。另外,不知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近幾年我國的工地、車間、田野能看到的全是50歲以上的勞動者。前幾天,一位家長告訴我說:她家16歲的兒子和21歲的女兒在家餓了一天;因為自己做好飯早上有事出去了,夜里才回來,發(fā)現(xiàn)兩個孩子跟本不會熱飯吃! 所以,大家要思考:現(xiàn)在我們的孩子最該教什么?大家也一定要明白:雙減,不只是解壓減負,更是減不優(yōu)秀的孩子和不重視教育的父母。雙減的本質是,上,篩選人才,為國家做貢獻,下,篩選勞動力,為國家添磚加棉產糧。最近,北京二大媽說:任何一場改革都要付出小白鼠的代價,時代的洪流拋棄的從來都是不努力的人。
讀書,確實很苦很累,但生活的苦和讀書的苦,我們總得選一樣,生活的苦是心里的消耗,而讀書的苦是成長的收獲。讀書,對于每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是改變命運最容易的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你努力奮斗、堅持不懈的過去和迎難而上的精神。因為總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 其實讀書才是人生最輕松的那條路。
很多父母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開發(fā)孩子的智力,讓孩子從兩三歲開始背唐詩,四五歲開始學英語,上學后就請家教、上各科輔導班、藝術班,讓孩子琴棋書畫歌舞講說樣樣精通,成績也一定要名列前茅,大學一定要上985、211。似乎只有這樣,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實踐證明,這是家庭教育一個極大的誤區(qū)。
如果一個孩子缺少對生命的認知,不知道人生來是有責任和義務的,不知道人生來就是要勞動的,不知道人生來就是為了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的,不知道錢是通過辛勤工作換來的,不知道糧食是通過艱苦勞動產來的,不知道飯需要人煮、衣服需要人做需要人洗。而是一遇到挫折就產生輕生的念頭。大家想一想,這些孩子主要是對人生和責任認識不夠,才到致這樣的后果。有些孩子沒有志向,自己將來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的孝順,不知道感恩。那么,這樣的孩子,即使門門功課考第一,又能怎么樣?
所以,當今最該改變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觀念。從5歲開始,父母就要教會孩子勞動、孝順、感恩、仁愛、禮貌、說話做事、待人接物、誠實守信。所以我國古圣先賢早就總結出小學之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才學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后,則近道矣。”而我們現(xiàn)在孩子上高中了還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只知道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玩好的,而不知道這些好的是怎來的! 孩子只知道沒錢了就跟父母要,而不理解父母為啥就沒錢! 孩子只知道玩游戲開心,而不知道這個太平盛世是怎來的,不知道加勒萬河谷的烈士為啥就犧牲了! 我國古人二十、三十歲就開始出將入相了,而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二十、三十歲才開始學習說話做事、待人接物。豈不知此時已枝條蔓生,難成直樹了。而這是古人5歲時就已經學會了的東西。大家想一想,再過10年、20年或50年后,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孩子的孩子,我們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都這樣了,即使你再成績好,即使你再有錢,即使你再會彈鋼琴,也不能吃不能穿!那成績好和錢多又有什么用呢!
在100多年前,有一位家長,對自已的孩子管的非常嚴,讓孩子在十幾歲就養(yǎng)成了勤孝儉誠恒謙的優(yōu)良品德。十六歲時這個孩子留下一首詩說: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然后就偷偷離開家去縣立高小上學了。這位家長既是舊中國一位平凡的農民,又是一位意志堅強、精明能干的嚴父。他的身上不僅集中了勞動人民的克勤克儉、刻苦耐勞等優(yōu)秀品格,而且突出地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和排除萬難、一往無前的精神。這些精神,無疑對年少的兒子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他的妻子,待人寬厚恭讓,節(jié)儉勤勞,損己以利人,為兒子日后成就偉業(yè)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這兩位家長叫毛順生、文七妹,他們的兒子是毛澤東。
在200多年前,有一位家境貧困的教書先生叫林賓日,其文才在鄉(xiāng)里頗有名氣,但科場屢試不順,一直到41歲,由于過度用功,患了眼病,才被迫放棄科舉,從此致力“教誨子弟、成就后學之事”,把讀書進取的夢想寄托到了下一代身上。盡管生活極其艱辛,有人勸他讓兒子改圖他業(yè)以佐家計,他總是笑而不答。對于造就后代成器,他有獨到的見解。他說:粗茶淡飯好些茶老夫享用,齊家治國平天下兒曹任之。在兒子4歲時,林賓日便把他帶到書館,抱在膝蓋上開始啟蒙教育。同時,林賓日之所以能甘之如飴地堅守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與其妻陳氏的配合是分不開的。陳氏也是出身書香之家,嫁到林家時,林家還欠有許多債務,但陳氏從不怨天尤人,而是勤儉持家,相夫教子。和林賓日過著布衣荊釵、貧困交加的苦日子卻也安之若素。林家雖承受著沉重的生活壓力,家庭氣氛卻極其融洽和諧,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陳氏的維持。陳氏在林家最困難的時候嫁過來,但她從未報怨過日子艱難,為了支持丈夫專心舉業(yè),她常常暗地里自己餓肚子,還做出吃飽、輕松的樣子。她天生心靈手巧,善做女工,擅長剪紙,剪下的花草圖案栩栩如生,很受人們的歡迎,因此也能靠這些貼補一些家用。她把這套絕活教給了八個女兒,一家人時常靠給人剪紙才能勉強度日。陳氏操持著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教育子女互謙互讓,面對困窘,一家人過得和和氣氣,保持了健康的心態(tài),家中絕無爭執(zhí),也無悲戚情調。這種家風,孩子不成大器也難 ! 他們的兒子名叫林則徐。
這兩個家庭從小抓得是孩子的道德品質,讓孩子有了很好的人格修養(yǎng),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懂得勤孝儉仁誠謙的價值。最終為家為國為全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發(fā)生了轉變,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有勤孝儉仁誠謙志識恒的優(yōu)良品德,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所以,朋友們,只重視學習成績而不重視道德品質教育,只重視抓錢而不重視報國,這是培養(yǎng)孩子的兩大誤區(qū),也是我國現(xiàn)階段的一大隱患 ! 如果不及時加以糾正,10年、20年后或50年后,其后果不堪設想!
《易經》中的一句話:“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币馑际钦f:孩子從童年蒙昧幼稚、心智未開時就開始施以正確的啟蒙培養(yǎng),特別是培養(yǎng)孩子的性格,讓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定好人生的方向盤,為國家和人民作貢獻。這是圣人才有的功業(yè)。兒童的心性如一面明鏡,純凈無垢;孔子云:“少成則若性也,習慣成自然也?!眱和瘯r期養(yǎng)成的習慣就像人的天性一樣難以動搖,因此要及時把握時機讓孩子領悟和體會正確的道理,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有益于社會的人才。
孩子從小的教育影響著以后的發(fā)展道路,孩子從小的教育又取決于父母。各位家長朋友,一定要記住: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yǎ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