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房主轉讓門面收費能否認定為“非法占有” |
袁雋 魏文波 |
案情:2011年11月,李某與房東張某簽訂了為期兩年的門面租用合同,合同約定未經房東同意不得轉讓門面,隨后由于經營不善,李某想轉讓門面,但怕張某不同意,便找人假冒房東張某,偽造了與張某簽訂的租賃合同。王某查看了“房東”的身份證件、房產證復印件和李某提供的假合同后,于2012年12月與李某、“房東”簽訂了門面房三方轉讓協議。隨后,李某收取了王某17.8萬元的門面轉讓費(包含兩臺空調、一臺冰柜等折價款)。2013年5月,真正的房東張某到門面處提醒租期快到時,王某才知道上當受騙,隨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分歧意見:合同欺詐與合同詐騙罪是一對極易混淆的概念。合同欺詐屬民事欺詐范圍,而合同詐騙則有可能構成刑事犯罪。經查明,在本地商鋪門面轉讓時,確實有收取一定數額門面轉讓費的交易習慣。本案中李某未經房東張某同意,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收取的門面轉讓費,是否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存在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李某的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李某未經房東張某同意,且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收取無權處分門面的轉讓費,認定李某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本地收取門面轉讓費的交易習慣不影響李某行為的性質。
第二種意見認為,李某的行為屬于民事欺詐行為。在李某與房東有“未經房東同意不得轉讓門面”約定的情況下,與王某交易時偽造了與房東簽訂的“門面租賃合同”,并找人假冒房東與王某簽訂“門面轉讓協議”。李某的行為屬于無權處分情形下實施的民事欺詐行為。
評析: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從行為人簽訂合同的目的來看,該行為缺乏合同詐騙罪的主觀要件。合同詐騙罪是指一方當事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為了達到非法占有對方財物的目的實施的一系列欺騙行為,同時具有“借合同之名,行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之實”的主客觀情形。而民事欺詐則是有民事內容的存在,欺詐方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故意隱瞞事實真相,誘使對方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的行為。本案中,李某采用找人假冒房東身份和偽造租賃合同的手段與王某簽訂“門面轉讓協議”,并索取數額較大的門面轉讓費,其行為屬于典型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欺詐行為。虛假身份和虛構合同只是引誘對方作出錯誤判斷的“誘餌”,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非法占有目的,是指排除權利人,將他人的財物作為自己的所有物進行支配、使用處分的意思。而民事欺詐本質上只不過是一種違背民法或者市場交易中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因此,李某的行為屬于無權處分情況下的民事欺詐行為,應作為無效的或者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予以處理。
從合同簽訂后的行為表現來看,該行為不符合合同詐騙罪的行為要件。通常情況下,雙方當事人簽訂合同以后,會努力履行合同義務。具體表現有:一方當事人如果先取得合同的標的物或貨款,將其投入正常的生產經營中去,按照實際履行的原則,去履行合同;要么積極為履行合同創(chuàng)造條件;要么在發(fā)生合同糾紛時,會想方設法采取補救措施等。但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在與對方簽訂合同后表現為一系列的虛假履行或者攜款逃跑行為,根本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而本案當中,李某與受害人王某簽訂完合同后,積極履行自己的義務,并將一些物品留于商鋪門面處,并沒有出現虛假履行或者攜款逃跑的行為。
根據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行為之間的區(qū)別。其實,除了以上兩點區(qū)別以外,還應注意考察下述情形:行為人簽訂合同時實際履行能力,在簽訂合同后和履行前的履行能力,對標的物的處理,發(fā)生合同履行糾紛后未履行事由和補救措施情況,對違約責任的態(tài)度等。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qū)人民檢察院)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