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的詩學遠紹《詩》《騷》,近宗李杜。這種學習方式和知識結(jié)構,并非韓愈一人專有,同時代其他詩人也大抵如此,如元稹、白居易、柳宗元、劉禹錫等人,可以說與韓愈一樣,接受了大致相同的詩學教育與詩歌訓練。因此,這就引起一個新問題:怎樣才能在同時代人中挺秀杰出呢?很顯然,僅靠勤學苦練是不夠的,還要別出心裁、另辟蹊徑,才有可能創(chuàng)作出勝人一籌的作品。這種求異心理使得中唐詩人各自開辟出與眾不同的詩歌路子。例如,白居易走了一條通俗之路,其詩明白曉暢,老人小孩都能聽懂。他創(chuàng)作極為勤奮,留下近三千首作品,好像把詩歌當作日記來寫。事實也是這樣,讀白居易的詩歌,可以感受到他真實的日常生活情狀。“日?;笔前拙右组_辟的一條詩歌新路,在后來產(chǎn)生重要影響。北宋初的詩人們還專門學他,并由此形成“白體”,與“西昆體”“晚唐體”并稱“宋初三體”。孟郊等人則走了另外一條路,他們追求奇異險怪。孟郊喜用生澀的語詞和怪僻的意象,如《秋懷十五首》中的“老蟲干鐵鳴,驚獸孤玉咆”“病骨可剸物,酸呻亦成文。瘦攢如此枯,壯落隨西曛”“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席上印病文,腸中轉(zhuǎn)愁盤”等詩句,用“老蟲”“鐵鳴”“驚獸”“玉咆”“病骨”等非日常所見的物象來寫愁苦心緒?!皠枴薄皵€”“滴”“梳”等詞語,給人以尖銳、瘦削、冰涼之感。這使讀者感到驚異,超出了正常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其目的是要用一種異乎尋常的力量,打破詩歌傳統(tǒng)。將白詩與孟詩加以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二者的差異,前者由熟而俗,淺顯平易;后者避熟就生,險怪僻澀。
韓愈與白居易走的路子不同,與孟郊風格雖接近,但實際上也存在較大差別。在意象營造和語詞選擇上,韓詩雖也追求險怪,但與孟郊相比,顯得要平和一些。韓愈開創(chuàng)的詩歌新路,主要是用散文和賦法來寫詩。這當然得益于他對先秦兩漢古文和辭賦的研究。將辭賦的寫法用以寫詩,其實也并非韓愈首創(chuàng),杜甫就經(jīng)常使用。杜甫《房兵曹胡馬》中的“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使用的就是賦體之寫法。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馬耳像斜切的竹筒的橫截面一樣,棱角銳利,力量飽滿,馬蹄飛奔起來像乘風一樣輕松。但這里所說的賦體之寫法,主要是指樂府詩賦題之法。賦題,是指樂府詩的內(nèi)容主要描摹詩題中的物體。如題中有馬則寫馬,有烏則寫烏。韓愈詩歌的賦題方法,也受到樂府詩賦題之法的影響,但還有所不同。例如,韓詩《陸渾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韻》寫山火猛烈,當然也是賦題中之物,但寫各種動物飛奔逃命,列舉了多種水族和鳥類的名稱,則又直接用漢大賦鋪陳排比的方法。詩人有意選擇的各種動物名稱,略顯怪異,也與大賦炫學的特點相近。
詠物詩的起源,實際上也來自賦。荀子曾賦禮、知、云、蠶、箴五種事物,朱光潛先生將這種寫法歸為謎語一類,其文像謎面,其題似謎底。唐人詠物詩當受其影響。如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假如去掉詩題,僅就詩本身來看,確實像一首謎語。韓愈有些詠物詩也像謎語。如:“新莖未遍半猶枯,高架支離倒復扶。若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須?!边@是寫什么呢?答案是葡萄。再如:“賈誼宅中今始見,葛洪山下昔曾窺。寒泉百尺空看影,正是行人渴死時?!边@是寫井,比葡萄詩要復雜一些,前兩句分用賈誼和葛洪兩個典故,因他們的飲用之井非常有名;第四句寫行人干渴欲飲,使人聯(lián)想到井。追求形似是詠物詩的一個重要特點。形似力求事物描摹的奇巧、有趣,但缺少意味。這就要求狀物的同時還須有情和理,寓情于物、托物言志。例如《詩經(jīng)》寫桃花,“灼灼其華”“有蕡其實”“其葉蓁蓁”,將女子比喻為外形美麗、枝繁葉茂的桃花,希望她像桃花一樣果實豐碩,這樣才能“宜其室家”。韓愈的詠物詩在形和意兩方面都用賦法。如《庭楸》劈頭說:“庭楸止五株,共生十步間。各有藤繞之,上各相鉤纏。下葉各垂地,樹顛各云連?!边@是總體交代,意思是詩人長安庭院中有五株大楸樹,聯(lián)成一排,藤蔓纏繞,互相鉤聯(lián),樹葉垂地,樹杪連云。接下來從不同時間點分寫樹下休憩的情景:清晨,“濯濯晨露香,明珠何聯(lián)聯(lián)”;上午,“朝日出其東,我常坐西偏”;中午,“當晝?nèi)赵谏希以谥醒腴g”;傍晚,“夕日在其西,我常坐東邊”;晚上,“夜月來照之,蒨蒨自生煙”。這種寫法與《詩經(jīng)·蒹葭》里用白露“為霜”“未晞”“未已”來寫時空變換類似。也與《木蘭辭》寫木蘭在東南西北市采購的情形相通,只不過《木蘭辭》重在空間轉(zhuǎn)換,而韓詩偏于時間變化。韓愈寫他悠游于楸樹之間,目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已自頑鈍,重遭五楸牽??蛠砩胁灰姡系綑嚅T前?”,則進一步將托物言志轉(zhuǎn)換為托事言志。
韓愈“以文為詩”的著例是《山石》。此詩前四句寫到寺所觀之景;“僧言”四句,寫到寺所經(jīng)歷之事;“夜深”二句,寫宿寺所聞見;“天明”六句,寫出寺之景;“人生”四句,以議論收結(jié)。整首詩很像一篇山水游記。以時間為主軸,黃昏、傍晚、深夜、天明,移步換景,時空變幻,又像一幅接一幅的連環(huán)畫。再如《石鼓歌》,分五層敘述:第一層寫作詩緣由,第二層寫石鼓由來,第三層寫所觀紙本石鼓文,第四層寫建議保護石鼓的具體過程,第五層寫石鼓之價值。全詩將敘事、議論、抒情合為一體,令人耳目一新。
韓詩的奇異建立在詩人特有的敏感基礎之上。例如,對四季不同景物的描寫,是詩人對節(jié)氣敏感的外在表征。外感于物而情動于中,再筆之于書,這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基本原理。季節(jié)描寫,不僅是時間觀念的反映,也是空間觀念的體現(xiàn),季節(jié)變換,人、物、景、色也都隨之改變。時間既是實的,也是虛的。說它實,是因為能感受到陰陽氣候變化;說它虛,是因為時間總是附著于外物上。季節(jié)描寫的象征含義,是從象征傳統(tǒng)中生發(fā)出的。例如,春天象征生命活力,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春草萌生意味著生命重新開始。但春草何以能象征生命呢?顯然是古人長期觀察自然的一種經(jīng)驗總結(jié)。這種總結(jié)由人及物,最終達到人物合一。至于夏象征繁盛,也是如此。陶淵明“初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就是寫初夏木葉由稀轉(zhuǎn)繁的景象。一切美感都來自驚異!驚異是對經(jīng)驗的打破。突然看到春草冒綠,感受到風清氣朗,這是長時間經(jīng)受風雪冰寒后的驚異!木葉婆娑,夏蔭初露,這是經(jīng)歷春寒后的驚異!至于秋象征蕭瑟,冬象征枯寂,其生發(fā)原理與春夏是相通的。因敏感逐奇而造就獨特的想象,從而形成詩歌意象。意象是作者與讀者溝通的密碼。讀韓愈的詩歌,實際上是同他對話。對話之所以能發(fā)生,是因為具有共通的普遍情感,同時又有可以溝通理解的語言符號以及支配對話的心理機制。
韓愈散文的特點,大致可簡單概括為“兼善眾體”。這里面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兼眾體,舉凡如疏、狀、表、奏、碑、志、銘、頌、傳、記、書、序等各種文體,韓愈無不擅長;二是善眾體,亦即其文章符合各種散文文體的要求,如寫墓志得墓志之體,寫書信得書信之體,具有極強的文體意識,各體間界限清晰,不會出現(xiàn)諸體混同的現(xiàn)象。這兩層意思合在一起,可謂之“得體”。
韓文的“得體”,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善于把握文體本質(zhì)。各種文體產(chǎn)生,是因為有應用需求。文體的本質(zhì)是對話。不同文體的形成,是由不同的言說與對話關系決定的。例如,人和鬼神對話,由此產(chǎn)生各種與祭祀哀悼有關的文體,如祭文、誄文、哀辭等。君王向臣下發(fā)號施令,由此產(chǎn)生詔、誥、制、敕等文體。下級向上級匯報,由此產(chǎn)生奏、疏、狀、表、議等文體。朋友之間互通音信,由此產(chǎn)生書、啟等文體。凡此種種,都是因不同場合、不同應用需求而產(chǎn)生的。在韓愈之前,專研文體源流的著作,有劉勰的《文心雕龍》;各體文章范本,有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編的《文選》。這些著述都給他很大影響。韓愈對文體的把握,主要是深研各種文體本質(zhì),區(qū)分相近文體的細微差別。例如哀辭和祭文,從對話關系來說,都是人與鬼神之間的對話。但二者又略有不同,祭文需在公開場合誦讀,公開和誦讀的儀式,決定了它的情感內(nèi)容和表達方式;哀辭相對而言更私人化,也不需要誦讀,因而行文方式與祭文不同。墓志也屬于哀悼類文體。但墓志是傳體文,主要敘述墓主家世和生平事跡。這是由墓志的應用性質(zhì)決定的。根據(jù)官方規(guī)定,某個達到相應品級的官員去世后,由其家人提供墓志,官方再依據(jù)墓志撰寫行狀。行狀是官員入史的基本材料。也就是說,國史中的人物傳記,主要是依據(jù)行狀寫成的,而行狀又是由墓志作為基本材料來源的。因此墓志雖也屬于哀悼類文章,但與祭文、誄文、哀辭不同,具有人物傳記性質(zhì)。韓愈曾擔任史官,對這些文體性質(zhì)及其不同功用非常熟悉。柳宗元去世后,韓愈撰寫了墓志和祭文;其小女女挐病死后,他也撰寫了墓銘和祭文,還在經(jīng)過小女墓時,寫過一首悼亡詩。比較這些不同的文體,可對韓愈“兼善眾體”有更深切的體會。
二是創(chuàng)新思想。韓愈倡導“惟陳言之務去”。這里的“陳言”,不僅指語言陳腐,也指思想陳舊。他認為,文章之所以能動人,是因為有新意;之所以有新意,是因為有新思考。在《題哀辭后》中,他說彭城劉伉只看到了文章的文辭之美,沒有體會到哀辭中的“古道”,這個“古道”就是“不茍譽毀于人”。正是本著“不茍譽毀于人”的公正、客觀的評價理念,《歐陽生哀辭》才真切感人。可見,他的創(chuàng)新來自“化古為新”。從題材來看,韓文并非刻意求異。他所寫的題材大多是日常所見。如《馬說》,以相馬喻選材,是傳統(tǒng)話題。但韓愈從這個現(xiàn)象中提煉出新意,“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以往只關注千里馬,韓文則一反常識,提出新觀點,認為發(fā)現(xiàn)人才的伯樂比千里馬更重要。再如《師說》,尊師重道也是傳統(tǒng)題材。韓愈則提出兩個新問題。其一,百工之人以師道為尊,而讀書人反而不尊師。其二,大人要求小孩拜師,而自己卻不愿意學習。由此可見,“化古為新”作為創(chuàng)新方法,其源雖在古,其因卻在今。也就是說,文章寫作必須關注日常生活,而不是從書本到書本。
三是語言得體。一切文體都是言說,包括言說者與聽眾雙方,因此說話“得體”非常重要。韓文語言“得體”有兩方面意思:一方面是照顧言說對象的情緒,點到為止。例如,向上級匯報工作,言辭既懇切,有時又不免激烈,因為非如此不足以打動對方。對于朋友和弟子,溫婉可親,如《送董邵南序》,勸其勿往河北,則言:“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邪?”意思是,河北慷慨古風,今已不存。但不直接說,要讓董邵南自己體會其言下之意。又如《送區(qū)冊序》,要表彰區(qū)冊的孝行,也不直接說,而在序的結(jié)尾標出“歲之初吉,歸拜其親”。顯然,這種寫法要比直接稱譽效果更佳。但韓愈又是一個好辯之人,有時并不這么委婉。在寫給好友崔斯立的書信中,直言“何子之不以丈夫期我也”(《答崔立之書》),意思是,你怎么不把我當作大丈夫、真君子呢?你老勸我去參加銓選考試,我已經(jīng)厭煩了。這樣直截了當?shù)卣f,似乎毫不考慮對方的情緒,但越是這樣,越能見出二人的真誠,是“得體”的另一種表現(xiàn)。以上是就具體言說情形,來看韓文的“得體”。韓文語言“得體”的另一方面是指“辭達”,這是就總體情形上說的。所謂“辭達”,就是準確清晰地表達意思。這非常困難,因為意思與表達之間總有“隔”。鄭板橋說“自然之竹”“胸中之竹”“畫中之竹”,雖然都是竹,但各個不同。要消除想要表達的意思與表達出來的意思之間的距離,不僅要有清晰的思維,而且要熟稔地掌握語言技巧。在這一點上,韓文可謂范例,處處可見其思維與語言的深度契合。
韓文為什么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呢?首先,韓愈具有為民請命、為天地立心的闊大胸懷。這是根本性的,決定了韓文的命題和立意。他胸懷天下,以重振大唐雄風為己任,以開創(chuàng)新思想和新風氣為根本追求,思想和眼界的高度決定了文章的高度。他的《原道》《原性》《原人》,站在人類命運的高度,以哲學思辨為基礎立論,振聾發(fā)聵?!队放_上論天旱人饑狀》《論佛骨表》,為百姓生命、國家前途而作,絲毫不顧及個人安危得失。《張中丞傳后敘》,為弘揚社會正義、反對借污蔑英雄謀私利的丑行而作,無半點私心雜念?!短珜W生何蕃傳》,為宣揚剛直、正義的力量而作?!蹲赢a(chǎn)不毀鄉(xiāng)校頌》《潮州請置鄉(xiāng)校牒》,為崇文重教而作。如此種種,足見胸懷決定文章的高度。
其次,韓愈學習得法。古語說:“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睅煼▽ο笸鶝Q定成就高下。在《答李翊書》中,韓愈說:“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痹凇哆M學解》中,他又說:“《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嚴,《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詩》正而葩;下逮《莊》《騷》,太史所錄,子云相如,同工異曲。”可見,他閱讀的主要是先秦兩漢時期的書籍。不是泛觀瀏覽,而是深入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在韓愈看來,漢以后的文章,每況愈下,特別是南朝興起的駢文,過于重形式,追求文辭藻飾,思想內(nèi)容反而處于次要位置,顛倒了文與道、文與質(zhì)的關系。這與韓愈力倡的“文以明道”“文以載道”是相背離的。所以韓愈認為,雖然這些重文輕道、辭過其理的文章也有不少可借鑒之處,但不能作為最高師法對象。
選擇師法的人物,韓愈也是站在最高處。他自言是孔孟之徒,“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書》),并初步建構了自孔子、孟子、荀子、揚雄到他的道統(tǒng)體系。在《答崔立之書》中,韓愈稱屈原、孟軻、司馬遷等人為“古之豪杰之士”,是他學習的榜樣。而對那些“善進取者”的名利之徒,則不屑與之為伍。在不斷涵泳的過程中,他自覺追摹“古之豪杰之士”,學習屈原的愛國情懷、孟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志向。由此形成強大的內(nèi)在動力,在日常為人和為文中,自然也能夠悠游從容。
最后,韓文的成功還得益于他的勤奮。韓愈學習勤奮刻苦,《進學解》有一段描述:“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币蝗沼霉Σ浑y,難的是長期堅持。從焚膏繼晷、兀兀窮年來看,韓愈具有堅定的恒心和持久的毅力。關于韓愈學習專注的情形,《答李翊書》中有一段記載:“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币馑际?,專心學習,以至于忘了自己身處何方,也不知道要去何處,深思時樣子很嚴肅,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感覺一片渾茫。只有經(jīng)過多年刻苦鉆研和反復練習,下筆時才能得心應手。這其實也是很簡單的道理。
——《韓愈詩文精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