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繼續(xù)聊聊老子的《道德經》下半部分“德經”的第一篇:墮落。
我們一開始聊過,《道德經》其實是“道經”和“德經”的兩部分,上半部分1-37篇是“道經”,主要是論述道的內涵、描述等等,而下半部分38-81篇是“德經”,主要論述是道的日常生活和國際治理上面的應用,包括生活的準則,政治理論,戰(zhàn)爭理論等等內容。
這一篇我們來聊聊道家思想的“德”道德是什么意思?道家思想的德其實和我們通常理解的“道德”是不一樣的,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相反的,我們現在經常說的“道德”的德是傳承了儒家思想的“德”,主要強調在社會倫理中的一種道德品質,比如儒家思想中就包括“溫良恭儉讓”的五德,儒家也有“仁義禮智”的“四端”,也是指四種基本德性。
而道家思想的德,是一種對道的精神的一種實踐,意思就是按照道的精神行事,就是一種德。我們分開來聊聊,道家思想中,老子和莊子對“德”的具體論述。
01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首先,老子在這一篇中,區(qū)分了“上德”和“下德”,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意思是說,擁有上德的人,對人有德,而不自以為有德,才是真正的德。下德的人,對人一有德,就自居其德,所以反而無德了。擁有上德的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為,下德的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為。所以在老子的道家思想中,上德和下德的差別在于“無為”和“有為”。
老子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大概意思是說,生養(yǎng)卻不占有,幫助他人,卻不以功高自居,成就了萬物,卻不做他人的主宰,這是最高的德性。
老子還說:“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這里的“孔”代表空,空代表無,無代表道”。
大概意思是說,有至高德性的人,他的一切言行舉止,都是依照道的方式來行事的。
02
莊子是如何論述“德”呢?
其次,莊子是如何論述德呢?在莊子的道家思想中,其實也表達了類似的意思,《莊子·德充符》一篇中,莊子也論述了,“德”是一種內心的自然狀態(tài),是一種天然本性。
莊子這篇“德充符”,其中“充”表示充分和完全的意思,而“符”就是驗證的意思。所以“德充符”意思是說,我們怎么去驗證一個人表現出了完美的德行。
莊子在這一篇中講了三個獨腳人的故事,也就是身體有殘疾的人,他們都能做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也就是他們雖然身體殘疾,但能坦然接受自己,并將自己視為萬物的一部分,這是一種有“德”的境界。
除了形體殘缺,莊子在這篇中,還說一個哀駘它的故事,魯哀公聽說在衛(wèi)國有一個人相貌奇丑,而且還沒有權勢、利祿、口才和學識,但是每個與他相處過的人,都不愿意離開他;女子見過他,都要做他的妻子。
于是魯哀公把他找來要看看這人真的有什么本事,魯哀公與他相處一個月之后,就發(fā)現自己非常信任他,甚至愿意把國事交付于他,在哀駘它走了之后,感覺很惆悵。于是魯哀公就來問孔子,這個人到底什么地方這么有魅力呢?
孔子說,他去楚國的時候,路上看見一群小豬在剛死去的母豬身上吸奶,一會兒突然就驚慌失措地跑開了,因為小豬覺得母豬不是自己的同類了,小豬愛母親,不是愛母親的形體,而是愛它形體內在的力量。戰(zhàn)死沙場的人,不用武器上的裝飾品陪葬;被砍斷腳的人,沒有理由再愛惜自己的鞋子了。
所以孔子說,哀駘它之所以不動聲色地取信于人,不是在于他的外在的東西,而是他內心的力量。哀駘它是一個“才全而德不形”的人。他的德性能潛移默化,不知不覺地影響他人。
03
莊子眼中的人,都有哪三種境界?
在莊子眼中,人有三種境界,一種是“形全”,就是身體沒有什么缺陷的人;第二種是“才全”,就是即便是形不全,卻依然能夠保持自我的本性真實,來面對一切處境;第三種是“德不形”。
類似老子說的:“無為而無不為”的意思,就是像哀駘它一樣,在很多人看來,他是一個沒什么本事的人,他的才能和德行讓人完全看不出來痕跡,似有若無,正是順其自然的極致表現,這就是“才全而德不形”。
所以,其實不管在老子還是莊子的道家思想中,“德”是萬物得之于道者,能保持內心的自然狀態(tài)的人,就是有德之人,“德”是一種萬物的天然本性,能保持這種本性,就是一種“德”。
最高的境界就是“才全而德不形”,讓人完全感覺不到“德”的存在和痕跡,一種“無為”的境界,才是一種大智慧。
一 End 一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