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入中國后,從傳播的深度可以歸為兩大階段:“印度佛教在中國”和“中國本土化后的佛教”;從佛教傳播時間和發(fā)展演變,可以分為三個主要時期:格義時期、教門時期和宗門時期?!案窳x時期”主要是佛經(jīng)的連類翻譯時期,主要由鳩摩羅什祖師和玄奘法師完成;“教門時期”就是不同的寺廟宣講不同的佛經(jīng)而逐漸形成的佛教“八大宗派”,由十三宗合并為十一宗,最后留下八宗;而“宗門時期”就是禪宗在中國一枝獨秀、一家獨大,其它宗派逐漸淪落消亡,禪宗成為佛教在中國的代名詞,完成印度佛教在中國的本土化,正式成為中國的佛教---禪宗,也就是所謂的“禪代佛”?,F(xiàn)在我們說的佛教,已經(jīng)完全不同于印度原始佛教,實際上說的是禪宗,所以中國禪宗的祖庭少林寺是香火最旺的,已經(jīng)遠超中國佛教的祖庭白馬寺。
禪宗-中國佛教的代名詞
一、八大宗派的產(chǎn)生及核心主張
佛教在中國經(jīng)過魏晉南北朝時期連類翻譯時期,在各地門閥士族的支持下,不同的寺院為了吸引信眾,宣講不同的佛經(jīng),慢慢地形成了十三個宗派,佛教大盛。到隋唐時期,十三個宗派刪繁就簡,合并歸一,最后形成“八大宗派”:分別為唯識宗、三論宗、天臺宗、華嚴宗、禪宗、凈土宗、律宗和密宗。八大宗派講得都是佛法,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佛教經(jīng)典、不同的側(cè)面去弘揚佛法,合起來就是完整的佛法,所以八大宗開始是并列的關(guān)系。
1、唯識宗
“唯識宗”是名稱最多的宗派,又稱為“慈恩宗”、“瑜伽宗”、“應(yīng)理圓實宗”、“普為乘教宗”、“唯識中道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中國唯識宗的創(chuàng)始人為唐代玄奘法師,他去印度那爛陀寺學(xué)佛法,主要學(xué)的就是唯識宗?!叭f法唯識”,唯識宗是佛學(xué)中理論最深奧,最接近西方哲學(xué),強調(diào)理性思辨的宗派,對學(xué)法者的基本知識、理論層次要求較高,所以從唐玄奘法師創(chuàng)立唯識宗,只傳了三代,在中國就穿不下去,失傳了;但是傳到了日本后發(fā)揚光大,民國后佛教復(fù)興時期,由從日本迎回中國,近代佛教四大高僧之一的太虛大師(八指頭陀的弟子,中國佛教協(xié)會第二任會長)就是修唯識宗。唯識宗的祖庭為陜西西安大慈恩寺,唐玄奘取經(jīng)回來翻譯佛經(jīng),研修佛法唯識宗的道場。
大慈恩寺-唯識宗的祖庭、玄奘法師的道場
2、三論宗——支持大一統(tǒng)的宗派
“三論宗”,就是因依《中論》、《十二門論》、《百論》三部佛法經(jīng)典立宗,故名“三論宗”。三論宗主張諸法性空也稱法性宗、空宗,鳩摩羅什祖師于401年來到長安傳譯三論經(jīng)典,中國學(xué)統(tǒng)為鳩摩羅什、僧肇、僧朗、僧洤、法朗、吉藏,真正發(fā)揚三論學(xué)說建立宗派的是隋唐時期的吉藏大師,祖庭為陜西西安草堂寺(鳩摩羅什祖師的道場)。
陜西西安草堂寺-三論宗祖庭
3、天臺宗
“天臺宗”創(chuàng)立于于陳隋之際,是以山命名的宗派,是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中創(chuàng)立最早的宗派,也因以《妙法蓮華經(jīng)》為根本的理論基礎(chǔ),又被稱為“法華宗”。創(chuàng)始人為智顗大師,祖庭為浙江天臺山國清寺。
浙江天臺山國清寺-三論宗祖庭
4、華嚴宗
華嚴宗以《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為立宗依據(jù),故得此名。傳說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開悟成佛后,即為文殊、普賢等利根上智的大菩薩說法,說的就是《華嚴經(jīng)》。華嚴宗主張一切唯心造,創(chuàng)始人為唐朝法藏法師,祖庭為陜西西安華嚴寺。相傳武則天曾賜“賢首”這個稱號給法藏,因此華嚴宗也稱“賢首宗”。
陜西西安華嚴寺-華嚴宗祖庭
5、禪宗
中國禪宗創(chuàng)始人為南北朝達摩祖師(印度高僧),禪宗祖庭是河南嵩山少林寺。禪宗提倡“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心傳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同時將日常生活與勞作融入修行當中,有異于傳統(tǒng)的打坐誦經(jīng),使得修行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個角落,打柴、挑水、上廁所都可以修行,也沒用戒律清規(guī),“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說的就是明朝以前的禪宗,所謂處處有禪意,處處有禪機。禪宗從唐朝六祖惠能大師本土化,建立中國的佛教禪宗后一枝獨秀,一直大盛到滿清,直到現(xiàn)在禪宗也是佛教的代名詞。
河南嵩山少林寺-禪宗的祖庭
6、凈土宗
凈土宗的創(chuàng)始人為東晉慧遠大師,祖庭是江西廬山東林寺。凈土宗因其修行方法極其簡單:只需虔誠地反復(fù)口念阿彌陀佛,即可前往極樂凈土世界,擺脫生死輪回之苦。因修行的簡便,對文化素養(yǎng)沒有要求,適合最底層勞動人民修行,使得凈土宗流傳廣泛,修行人數(shù)最多,影響巨大。明朝以后,禪宗為修正弊端,開始融合凈土宗的修行法門---“禪凈雙修”。
凈土宗祖庭-江西廬山東林寺
7、律宗
律宗是以研習(xí)佛法“戒律”而創(chuàng)立的宗派,故稱律宗,創(chuàng)始人為道宣大師,祖庭為陜西西安凈業(yè)寺。道宣大師在在陜西終南山潛心研習(xí),被后世稱為“南山律祖”,至今中國很多出家人,還大多以他的《四分律》學(xué)為行持的楷模,明朝以后,禪宗不僅融合凈土宗的修行法門,也吸收了律宗的部分戒律清規(guī)。我國近代的四大高僧之一弘一大師(俗名李叔同,晚清名臣李鴻章的侄兒,在佛學(xué)、書法、繪畫、音樂、戲劇等方面造詣極高,天才式人物,百年絕唱《送別》就出自他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fēng)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就是律宗的十一祖。
律宗祖庭-陜西西安凈業(yè)寺
8、密宗
密宗也稱密教,就是以持咒、秘密咒語為修行法門,秘密傳授,故名密宗。密宗創(chuàng)始人為一行大師,漢傳密宗祖庭為陜西西安大興善寺、青龍寺。因歷史原因,從唐朝以后,密宗在我國內(nèi)陸幾乎沒有完整的傳承,逐漸消亡;元朝以來,又別稱為喇嘛教,在我國西藏逐漸流行,密教的出家僧徒,稱為喇嘛,所以便稱喇嘛教。密宗因以秘密不可傳,而其它七宗明明白白顯示教義經(jīng)典傳播,所以其它七宗統(tǒng)稱為顯宗,與密宗相對。
西藏拉薩大昭寺
二、禪宗起源及傳入中國
禪宗典籍記載:有一次大梵天王在靈鷲山上請佛祖釋迦牟尼說法。大梵天王率眾人把一朵金婆羅花獻給佛祖,隆重行禮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羅花,意態(tài)安詳,卻一句話也不說。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覷,唯有摩訶迦葉破顏輕輕一笑,這就是“拈花一笑”的典故。佛祖什么都沒說,但摩訶迦葉就明白了老師的意思,這就是“心心以相印,默默以相同”。佛祖當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萬有的精深佛法,熄滅生死、超脫輪回的奧妙心法,能夠擺脫一切虛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處難以言說。我不立文字,以心傳心,于教外別傳一宗,現(xiàn)在傳給摩訶迦葉?!比缓蟀哑剿厮玫慕鹂|袈裟和缽盂授與迦葉,這就是禪宗的起源,也決定了禪宗的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心傳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拈花一笑”的典故
禪宗在印度傳到第二十八祖達摩祖師時,達摩祖師為將禪宗發(fā)揚光大,駕一葉孤舟(也有說乘一片蘆葦葉)從海上來到中國,從廣州登陸。此時正是中國南北朝梁朝梁武帝蕭衍時期,梁武帝一生篤信佛法,活了86歲,四次舍生同泰寺(今雞鳴寺),出家為僧,他的臣子用大量金銀錢財把他贖出來,把全國的國庫幾乎花光,都交到寺廟去了。達摩祖師聽說后就去拜見梁武帝,梁武帝自詡精通佛法,問達摩祖師他為佛教貢獻了這么多錢財,有多少功德?達摩祖師認為梁武帝完全不懂佛法,還在功利層次階段,于是一路北上到達河南少室山密林深處的一座寺廟落腳,即現(xiàn)在的少林寺修行,在達摩洞閉關(guān)面壁十年,建立了中國禪宗,達摩祖師也就是中國禪宗第一祖。
中國禪宗第一祖-達摩祖師
三、“禪”代“佛”,禪宗中國本土化佛教
禪宗第二祖慧可(神光)大師為了拜達摩祖師學(xué)習(xí)佛法,在達摩洞前自斷手腕,以示決心,這就是“轅門斷腕”的由來,與北宋楊時為拜師理學(xué)家程頤而跪在大雪天中直至被雪覆蓋的典故“程門立雪”合成成語“斷臂立雪”。禪宗經(jīng)達摩祖師在少林寺、二祖慧可在安徽岳西二祖寺、三祖僧璨大師在天柱山三祖寺、四祖道信大師在湖北黃梅四祖寺弘揚禪宗,到五祖弘忍大師在湖北黃梅五祖廟修行,正值初唐時期,座下弟子無數(shù)。五祖弘忍大師晚年就讓弟子們每人寫一首偈語(佛教里的詩,工整對仗押韻要求不高),以選衣缽傳人。大弟子神秀學(xué)習(xí)佛法多年,年齡已近五十,在眾弟子當中威望和影響較高,自認是不二人選,就在墻上寫了一首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另一個剛?cè)胨碌幕痤^僧,二十來歲,個子矮小,皮膚黝黑,平時主要負責打柴、挑水、燒火、做飯的小和尚慧能(原廣州刺史的兒子,家庭變故,為了逃命在湖北出家為僧),平時偶爾聽五祖宣講佛法,也在墻上隨手寫了一首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心中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弘忍大師看了,雖然兩首偈語都未究竟,但大弟子神秀的偈語還在“有”的層次,停留在差別世界階段;而慧能的偈語已經(jīng)進入“無”的層次,已經(jīng)昭見宇宙的混沌,明顯高出神秀一籌。于是當天夜里弘忍大師秘密將衣缽傳于慧能,即禪宗六祖,并讓他連夜離開,否則有性命之憂,弘忍大師并親自送到九江渡口,回到嶺南。師徒分別之際,慧能道:“迷時靠師度,悟時要自度。”。
慧能大師的偈語
慧能在大師兄神秀的追殺中,一路逃到廣東法性寺(今光孝寺),光孝寺內(nèi)僧人們正在講經(jīng),風(fēng)揚起寺廟的旗幡,兩個和尚看到后爭論是“風(fēng)動”,還是“幡動”。惠能禪師見到后說:“既非風(fēng)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耳。”,此語令僧眾大為驚嘆。就在這時,神秀的追殺人員趕到,慧能再次逃亡,在獵戶中隱姓埋名多年修行,后來到廣東韶關(guān)南華寺開山傳法,在此講經(jīng)說法長達三十七年之久,對禪宗進行了徹底革命,將印度佛教真正本土化,與中國的風(fēng)俗習(xí)慣、社會現(xiàn)實相結(jié)合,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開創(chuàng)了真正的中國佛教---禪宗,從此禪宗一枝獨秀、一家獨大,其它七宗幾乎消亡,也留下了現(xiàn)在著名的《六祖壇經(jīng)》。直到現(xiàn)在,也是禪宗大盛,尤其是少林寺香火極旺,禪宗也是佛教的代名詞。佛教里只有佛祖講的法才能稱為“經(jīng)”,或者佛法修為達到佛的層次才能稱為“經(jīng)”,菩薩寫得佛法著作只能稱為“論”。六祖慧能因佛法無邊,被稱為中國的釋迦摩尼,在西方與老子、孔子合稱“東方三圣人”。
六祖慧能大師的六祖壇經(jīng)
六祖慧能大師在南方,世人稱為“南禪”或“南宗”;神秀繼續(xù)在湖北傳法,也稱為“北禪” ,雖然佛法修為上與慧能大師相比差距巨大,但神秀也得到武則天的接見與禮遇。公元713年,六祖慧能大師圓寂,真身不壞,保持生前形象,今供奉在他的道場廣東韶關(guān)南華寺靈照塔內(nèi)。禪宗大盛直到晚清,從戊戌變法開始,逐漸衰落;到民國近代,佛教復(fù)興,又出現(xiàn)了近代佛教四大高僧:太虛大師、虛云大師、印光大師和弘一大師,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篇文章分享!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我是@國學(xué)風(fēng)燕軒,分享國學(xué)經(jīng)典和智慧,關(guān)注我不走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