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開講#
我們很多史書的開篇都非常有意思,尤其是《春秋》的開篇,僅僅六個字,卻讓兩千多年來無數(shù)人都始終搞不明白,關于這六個字產(chǎn)生的爭議可太多了,這六個字就是:
元年春王正月
毫不夸張的說,用這六個字寫一本書的人大有人在。
大家好,我是子泓
如果將這六個字拆開揉碎的話,很容易理解,每個字都認識,也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倘若將它們連在一起,就實在讓人迷惑,尤其是,用這六個字作為開篇,到底是為什么?
元年指的是魯隱公元年,大家都知道,《春秋》記載的正是從魯隱公一直到魯哀公時期的十二代君主、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
但問題在于,孔子為什么要這樣寫?
打個比方,如果你是魯國的史官,想要記載魯國的歷史,那你起碼也要從魯國的第一代君主開始寫起,而魯隱公別說不是第一代了,事實上,他是魯國的第十四代君主。
那么我們就不得不了解一下魯隱公這個人了,而魯隱公的故事也挺有意思。
他在剛剛到了娶媳婦的年齡時,他爹魯惠公就為他娶了一個宋國的妹子,可是等這個妹子到了魯國后,他爹一看,長得挺好看,就自己給享用了,倆人還搗鼓出了一個孩子,就是公子允。
而且,魯隱公的母親和公子允的母親,都不是魯惠公的正妻,但是由于正妻沒生孩子,而魯隱公的年齡又比公子允大多了,你想,要不是魯惠公從中橫插一杠,魯隱公才應該是公子允的爹。
本來應該做父子,結果卻做成了兄弟。從你的爹地變成了你的兄弟。
可是,雖然魯隱公的年齡大,但他母親的身份卻沒有公子允母親的身份高,確切的說,只差那么一丟丟,但是,按照法理,王位也得由公子允來繼承。
因為“母以子貴,子以母貴”。
等到了魯惠公死后,大夫們就推薦年長而且賢能的魯隱公繼位,并且,口頭上說的是,他的這個王位,只是暫代公子允坐一會兒而已,等公子允長大了,你該還給人家還得還給人家。
在魯隱公繼位的第十一年的時候,此時的公子允已經(jīng)十四歲了,差不多到了可以繼位的年紀了。
這時候,有一個魯國大臣找到魯隱公,對他說:“現(xiàn)在公子允都長這么大了,你看,要不然我?guī)湍惆阉琢巳グ?,你就安心當你的老大,只要能給我封個高官就行?!?/span>
魯隱公聽到這話就很詫異,說:“你咋能有這種想法呢,公子允當國君是理所當然,我不過是幫他管理幾年而已,現(xiàn)在他長大了,我自然就得把國君之位讓出來了呀?!?/span>
那個魯國大臣聽到這話,心想自己這倒霉催的,害怕魯隱公告訴公子允,以后公子允繼位殺了自己,所以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去找到了公子允,想要兩頭下注。
他對公子允說:“我聽說你大哥想把你宰了,要不然我?guī)湍惆涯愦蟾缭琢巳グ?,到時你當國君,讓我當個高官?!?/span>
公子允就同意了這件事,那個人也就因此找到了個機會,殺死了魯隱公。
然后公子允繼位,他就是魯桓公。
如果大家歷史學的比較不錯的話,會知道,周王朝實在是個非常特殊的朝代,因為這個朝代被分成了兩段,那就是西周和東周,而東周又被分成了春秋和戰(zhàn)國兩部分。
在西周和東周之間的一個分界點就是,周幽王被殺,周平王即位,從此中國歷史便進入了春秋時期。
因此,晉代經(jīng)學家杜預說,由于魯隱公和周平王生活的時期差不多,所以《春秋》選擇了以他為開始,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但是這就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杜預所謂的兩人所處時代相近,究竟是相近多少呢?
周平王是公元前770年即位的,而這一年,在魯國是魯孝公二十六年,魯孝公是魯隱公的爺爺。
過了幾年,魯孝公死了,兒子魯惠公即位,而魯惠公元年,是周平王三年。
若是按照杜預的說法,周平王即位時,魯國的掌門人應當是魯孝公,這樣的話,《春秋》的開篇就該定在魯孝公元年才合理,哪怕是用魯惠公元年來作為開篇,也要比魯隱公合適的多。
因為魯隱公元年是周平王四十九年,這時的東周已經(jīng)過去了四十八年,再過兩年,周平王就死了。
有人就說了,那是因為孔子看周平王那時候已經(jīng)快嗝屁了,本來大家希望他可以中興周朝,結果卻一事無成,所以就以這個年份為開始了,這代表周王朝徹底完蛋了。
可是,一個周平王不行,就能代表東周以后的所有君主都不行了嗎?這個解釋實在是太牽強了啊。
在這個問題上,實在是爭議不休,因為如果說時代相近,那魯惠公要比魯隱公的時代更為接近;要是說魯隱公是讓國的賢君,可他的國家并不是讓出去的,而是被弟弟殺死搶走的。
讀經(jīng)書,必須要配合傳書,《經(jīng)》和《傳》的區(qū)別,就像今天的報紙標題和內容報道,你讀《經(jīng)》就只相當于看了一些新聞標題,如果不看報道內容的《傳》,根本不知道發(fā)生了啥事。
讀《春秋》,有三本經(jīng)典傳書,分別是《左傳》《公羊傳》和《谷梁傳》,其中,在《公羊傳》里,就也曾思考過這個問題。
他說,為什么要從隱公元年寫起呢?
那是因為魯隱公時期的事情,是孔子祖輩所能了解到的上限,意思是孔子也知道應該從魯惠公開始寫,但那段歷史他不知道,聽都沒聽說過。
在《公羊傳》里,將《春秋》這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劃分成了三個階段,分別是“所見、所聞、所傳聞”,其中“所見”指的是孔子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所聞”是他聽說過的;“所傳聞”指的就是所能聽說過的極限了,而魯隱公就是“所傳聞”的階段。
可是到了漢代,讖緯之風盛行,漢朝學者翻閱《春秋》,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了不得的事:《春秋》里一共寫了魯國的十二個君主,十二這個數(shù)字可能是孔子的有意為之,因為一年也恰好是十二個月!
古人認為,木星每十二年會繞天一周,因此周天有十二次,所以十二是“天之大數(shù)”。
所以司馬遷的《史記》里為了湊足十二本紀,硬生生把項羽和呂后這兩個應該進入傳的人,寫進了本紀;并且,其實《秦本紀》也應該寫成《秦世家》才對。
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里,明明寫了十三個諸侯國,卻還是取了這么個標題。
甚至就連“二百四十二”這個數(shù)字,也是有深意的。
上古時期,有這樣一個說法:上壽一百年,中壽八十年,下壽六十年。
漢代學者認為,孔子是選取了中壽年數(shù)的三代而作的《春秋》,但是我們知道,三八二十四,3*80并不等于242,對此,他們也有一番自己的解釋。
在他們看來,若是死卡著二百四十二這個數(shù)字的話,那么就得從魯隱公三年寫起了,可是這也太不端不正了,因此,孔子將初始年份定在了隱公元年。
總之,孔子選取的這個年份實在是尷尬,太讓后世的讀者們傷腦筋了,若是周平王東遷那年恰好是魯隱公元年,或者孔子干脆就是從魯惠公開始寫起的多好。
然后清朝學者就認為,為什么《春秋》必須要從魯隱公寫起呢?因為這本書本身就是一本討伐亂臣賊子的書,我們知道,“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俱”,而魯隱公正是被亂臣賊子殺死的,所以,孔子選擇了這個君主作為開篇。
并且,孔子生活的時期正是魯國“三桓”勢力甚囂塵上的時代,其中,“三桓”的季孫氏最過分,甚至還曾經(jīng)用過天子的禮樂,“八佾舞于庭”,搞得孔老夫子怒罵道“是可忍,孰不可忍?!?/span>
而“三桓”之所以被稱為“三桓”,是因為他們都是從魯桓公時期誕生并慢慢興起的,而魯桓公正是魯隱公的弟弟。
所以,若是想要說清楚孔子自己所處的時代,就必須要談“三桓”,如果想搞明白“三桓”,就一定得從魯隱公講起才行。
不過,針對這個問題,還有一個更合理的解釋,像是顧炎武就認為,《春秋》并非是從魯隱公開始寫起的,在魯隱公之前,魯國是有史書記載的,而且十分完備,只是從魯隱公之后的歷史,由于進入了春秋時期,沒人修繕,或者寫的也不好,孔子才選擇了修這部分歷史。
到了后來,魯隱公之前的歷史丟了,所以我們就只能看到孔子寫的這本《春秋》了。
說法無數(shù),又似乎每種說法都極有道理,兩千年來無數(shù)專家學者都沒搞明白,我當然更搞不明白,總之,孔子確實是這么寫的,或者說,《春秋》這本書,確實就是這么寫的。
不管怎么說吧,起碼我們搞明白了的就是,元年指的是隱公元年。
因為我們知道,古代天子即位的第一年被稱為“元年”,而隱公元年正是魯隱公即位的第一年。
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了沒?
魯隱公不是天子,而諸侯是沒有資格稱“元年”的……
哎呀太亂了。
就這一個字,就又誕生出了無數(shù)無數(shù)種說法,有人從儒家的角度解釋,說“元,乃是仁的意思”,說得不錯,挺好聽,但唯獨沒說“元”為什么就是“仁”的意思?
有人說,在孔子之前,魯國史官就是這么寫的,孔子不過是照抄而已;
還有人說,用“元”這個字,代表孔子認為周王室的天命已經(jīng)沒有了,而孔子認為這個天命已經(jīng)轉移到了魯國,因此就用了這個字。
反正細說起來,學派眾多,而且每種說法都又充滿了無數(shù)矛盾,咱拿第三種來說,說是孔子認為魯國可以像齊桓公或者晉文公那樣,代替周王朝行使賞罰,所以就把這個本來屬于周王朝的權柄給了魯國。
但問題是,第一,你孔子有什么資格轉交權柄?你說給誰就給誰?你算老幾呀?
其次,既然你認為魯國應該像齊桓公那樣,那你為啥不直接給齊桓公?
但是不管怎么說,咱們能確定的就是,元年指的就是魯隱公即位的第一年。
然后咱們再看,“元年春王正月”,這句話到底應該怎么斷句。
一般來說,會斷成“元年,春,王正月。”
首先要普及一個常識,那就是《春秋》的寫法都是這樣,會嚴格標注出四個季節(jié)的初始月份,比如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等等。
不過有個問題,說“夏四月”“秋七月”,大家都能理解,可是“春王正月”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有個“王”?
有人說,這個“王”指的是周文王,因為周文王制定了周歷,所以這叫“王的正月”。
說“王正月”代表這是周文王的正月,表明了大一統(tǒng)的含義。
不過還是有問題,前面剛說完,“元年”的意思是孔子認為周王室失去了天命,這所謂的大一統(tǒng)跟周王室還有什么關系呢?
并且,楊伯峻老先生又發(fā)現(xiàn)了幾條新證據(jù),在今天出土的一個楚國銘文上,赫然有著“唯王正月”這樣的字眼,這里的王指的是楚成王自稱,而且,楚國用的是楚歷,并不是周歷。
甚至來說,在出土的晉國銘文上寫著的“唯王九月”的“王”,可能也是晉國國君,而且,晉國也沒有用周歷,而是用的夏朝的歷法。
若是再深入剖析下去,沒有個幾萬字寫不完,況且即使寫完了,我也只能通過這幾萬字給你增加更多的謎團,最后告訴你,沒有答案,我也不知道為啥。
接下來我們看,《春秋》的開篇六個字,只寫了一下這年春天,卻并沒有寫發(fā)生了什么事,緊接著就寫了三月發(fā)生的事了。
也就是說,孔子認為,這年正月沒有發(fā)生任何值得記錄的事。
是這樣嗎?
事實上,在這年正月,不但發(fā)生了一件事,還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這年正月,魯隱公即位。
所以,正確的寫法應該是這樣的: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這可不是我自己瞎捉摸替孔子寫的啊,因為就在他后面的魯桓公,就是這樣寫的。
為啥要寫成這樣呢?有人解釋道,是因為“元”是天地的開始;“春”是四季的開始;而“公即位”是人事的開始。
可是為啥就沒有寫魯隱公即位呢?
事實上,孔子也并不是只單獨沒有寫魯隱公,按照順序的話,除了魯隱公之外,魯莊公、魯閔公、魯僖公以及魯定公的即位,孔子都沒有寫“公即位”這件事。
尤其是魯定公,居然直接是從三月開始的,連正月都沒寫。
關于這塊兒,當然也有解釋,我們先不說別人,只說一下魯隱公,《公羊傳》里是這樣說的:為什么沒有寫魯隱公即位呢?
那是為了成全魯隱公。
啥叫成全魯隱公?
因為魯隱公即位的目的只是先替弟弟坐坐這個王位,而并不是真的想自己當國君。
《谷梁傳》對這一段的前半段解釋跟《公羊傳》差不多,不過,《谷梁傳》同時還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
魯隱公想讓弟弟公子允當君主,這沒有問題,但問題是,這樣做真的對嗎?
《谷梁傳》給出了明確答案:這樣做是不對的。
為什么呢?
因為魯隱公這樣做是屬于置國家于不顧,一個國家突然換老板,肯定是不合適的。
可是為什么明明魯隱公做得不對,《春秋》卻還是要成全他,沒有寫他即位呢?
因為這是要貶斥魯桓公。
魯隱公做了一段時間君主之后,正想把位置讓給弟弟,結果沒想到,弟弟等不及了,將哥哥給殺了。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十足的混蛋。
我們知道,《春秋》曾經(jīng)有一個很經(jīng)典的評價:筆則筆,削則削。
而這里面的“公即位”顯然是被孔子給有意削去了,不僅如此,若是用心的話,會發(fā)現(xiàn),《春秋》共記載了魯隱公十一年,可是除了第一年之外,其余十年,連正月都沒寫。
唐朝學者就據(jù)此總結:只有元年有正月,是因為孔子認為這年魯隱公應當即位;后面十年沒有正月,是由于魯隱公在應當即位的時候,沒有舉辦即位大典。
當然,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其中一種流傳比較廣的是:我們看,魯隱公是沒有資格即位的,但他為什么當上了君主呢?
是在大臣的推舉之下,由于當時的法定繼承人公子允年紀實在太小了,還沒斷奶呢,所以大臣們就推薦魯隱公先代替他弟弟干幾年。
可問題是,你沒有資格繼承,大臣們推舉你,你就接受了;那明天大臣推舉我,是不是我也可以?后天大臣們又推舉張三李四王二麻子,都行嗎?
因此,魯隱公可以說是開了個壞頭,后來魯國經(jīng)常發(fā)生弒君篡位的事,就是由于有了這個壞頭。
所以,孔子不但從魯隱公開始寫起,還沒有寫魯隱公即位,就是有借此批判魯隱公的含義。
當然,無論怎么說,一切都是推測。
不過,有沒有可能,孔子就是瞎寫的,這些推測都是憑空揣測呢?
這是沒可能的。
孔子說:“知我者,其唯《春秋》,罪我者,其唯《春秋》?!?/span>
就憑這一句話,我們就得斷定,《春秋》里的每個字都是經(jīng)過了孔子的字斟句酌,他當時深處亂世,面對著這樣一個禮崩樂壞的世界,他曾周游列國,想要改變這個世界,然而,與時代的宏大比起來,個體的力量實在是太過微不足道。
因此,他選擇了一條當時知識分子普遍選擇的道路,寫了這樣一本微言大義的書,這本書看似是歷史書,實則是政治書。
然而,由于這本書實在是太過隱晦,況且,由于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背景,這些背景又造就出了各種各樣的思想,通過這些不同的思想去解讀《春秋》,結果當然也會各種各樣。
然而,寫到這里,我腦子里的一個疑惑突然又變得更深了,那就是:
《春秋》真的是孔子寫的嗎?
#古籍守護人##歷史##讀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