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僅關(guān)聯(lián)讀書時的感悟和行走中的思考。
只需真正喜歡讀書和行走的人關(guān)注。
圖片來源:開哥隨手拍
靠不住的南方,你以為這里沒有冬天,但是你忘記自己身上就帶著冬天。
——安吉拉·卡特
1/
企圖去描摹一個城市,是很危險的事。稍微重一點,你會言過其實,輕一點,你又勢必覺得自己對這個城市顯得若無其事。這遠比對一個人的認識更復雜,更不容易把握。
成都,曾經(jīng)在一本網(wǎng)絡(luò)成就的書和一首網(wǎng)絡(luò)成就的所謂民謠中,被人熟知。我對成都的印象也同樣限于此,并沒有更多感觸。對李白故里、蘇軾故里與杜甫草堂的向往,與成都也并沒有太多關(guān)聯(lián),他們的故里在哪里,我都會去看看。
雖然,他們的故里遠遠趕不上他們的作品更打動人,甚至有時候還讓人莫名的心生失望。畢竟,商業(yè)化的現(xiàn)實,讓他們的故里都毫無例外的成為所在城市博取聲名的道具。在那里,你會看到他們的名字被粗糙的解構(gòu)、利用,大多時候,你感受不到他們故里本該擁有的那一份內(nèi)涵。
文化,是任何淺薄的裝裱都永遠無法表達的。
2/
青蓮鄉(xiāng),現(xiàn)在叫青蓮鎮(zhèn),因為青蓮居士而被世人熟知。
是的,這里是李白的故鄉(xiāng)。盡管李白的故鄉(xiāng)與身世一直存在很多爭議,但并不影響一個地方因為李白而充滿傳奇與故事。
李白故居的園子里,隴西院的中門上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弟妹墓猶存莫謂仙人空浪跡;藝文志可考由來此地是故居。過去不遠,月型湖畔有一座墓,墓碑上的名字叫李月圓,她是李白的妹妹。
據(jù)說,李白25歲出川游歷,他帶走了李月圓的未婚夫作伴,后來她的未婚夫病死在路上。為此,李白愧對妹妹,終生沒有再回故鄉(xiāng)青蓮。在哥哥為妹妹建造的粉竹樓的山門上,也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月圓徽音不遠;謫仙何時歸來。
漢白玉雕刻的李月圓像,端莊,秀麗,沉思的樣子讓人心生酸楚。這對聯(lián)也許說到了李月圓內(nèi)心深處,哥哥和未婚夫何時回來呢?她知道她的未婚夫再也不會回來了,而她的哥哥也再也沒有回來。帶著無盡的思念,帶著多少心有不甘,李月圓也香消玉殞,據(jù)說死時年僅16歲。
在墓前不遠的地方,有一方石刻,上面刻著這樣的詩句:
阿兄文壇早蜚聲,妹冢亦存輸社名。
畊讀并傳民意重,太白月圓共長生。
舊是謫仙棲隱處,恍聞昔日讀書聲。李白在云游天下的路上,心里充滿對妹妹的終身愧疚,因此他在詩中無數(shù)次寫到月亮,這既是對妹妹的歉意表白,也是對妹妹和故鄉(xiāng)的思念。
“大丈夫志在四海,哥哥,你走吧,想我,想家,就看一看天上的月亮。”李白離開家鄉(xiāng)時,妹妹這樣跟哥哥告別,李白把妹妹的話記在了心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思念妹妹,思念家鄉(xiāng),明月就是妹妹,妹妹就是故鄉(xiāng)。李白的心一開始就受了思念的傷,25歲之后的多半生,他的心都因為思念而疼痛。
3/
走近武侯祠的時候,下午剛剛開始。
武侯祠前的廣場上,有露天音樂表演,一個瘦瘦的歌手彈著吉他,在唱那首《成都》,表演出來的頹廢樣子看上去確實有些頹廢。邊上稀稀落落的站了一些觀賞的游客,一首唱完,有稀稀落落的掌聲。
穿過武侯祠,就進入成都最古老最繁華也最雜亂的幾條巷子,這幾條巷子有各種各樣小吃的店鋪,吆喝聲聲,人來人往,一不小心,就會讓你忘記這是一個陌生的地方。這幾條巷子有個綜合的名稱——錦里。
據(jù)記載,春秋末期(約公元前4世紀),古蜀國第五世開明王把都城遷至成都,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典故,因名成都,相沿至今,成都也因此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罕見的自建城起便未改名稱的城市。廣都、新都、成都合稱“古蜀三都”。
漢代的成都,經(jīng)濟已相當繁榮,織錦業(yè)尤其發(fā)達,稱為“蜀錦”,是朝廷重要的貢賦來源。因此朝廷在成都專門設(shè)置錦官管理,并在成都城西南修筑錦官城,亦可簡稱錦城。錦官城、錦城便成了成都的別稱。
杜甫流落成都四年,期間創(chuàng)作詩歌240余首。想來,落魄的杜老師,沒事就會去錦里轉(zhuǎn)上一轉(zhuǎn),找找作詩的感覺,在古老的錦里石板路上,懷著憂國憂民之心,走來走去。
尤其在春天,杜老師會褪去厚重的衣服,長衫一襲,也許手里還會拿把扇子,在錦里的古道上慢悠悠的走著,偶爾睹物傷懷,想些無處訴說的心事。
走在錦官城外,看著掩映在松柏中的蜀相祠堂,杜老師自然會深刻的想起那個叫諸葛亮的人。一念之間,流傳千古的詩篇脫口而就。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蜀相》
一場春雨,帶給杜老師多少詩意的聯(lián)想,讓他暫時忘記了生活的貧窮與落魄。盡管自己住在寒酸的草堂內(nèi),可還是忍不住歌唱被芙蓉花海覆蓋的錦官城。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草堂簡陋,詩心浩瀚。杜甫一生處于貧寒狀態(tài),但生活并沒有讓他放棄書寫。公元759年深冬,杜甫來到距離李白故鄉(xiāng)并不太遠的成都,而此刻已經(jīng)距離他與李白洛陽初相識整整15年。讓人心酸的是,三年后李白客死他鄉(xiāng),而杜甫還依然盤桓在距離李白故鄉(xiāng)不遠的地方。
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
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
——節(jié)選自杜甫《草堂》
人生總是充滿遺憾,李白和杜甫的人生也毫不例外。
4/
公元756年,李隆基攜帶楊玉環(huán)匆忙逃離帝都長安,前往成都避難。在馬嵬坡,隨行李老大逃難的將士嘩變,逼迫李老大賜死了楊玉環(huán)。楊玉環(huán)必是帶著無限的對生的眷戀而去,她的家因她雞犬升天,也因她家破人亡。
我想,在死之前,楊玉環(huán)一定對精美異常的蜀錦充滿了親手挑選的渴望??上У氖?,李隆基沒能保住她,也沒能救下她。
假如李老大能夠帶著楊玉環(huán)一起來到成都,成都又會產(chǎn)生多少故事!錦里的路,大圣慈寺的鐘聲,又會增添多少傳奇和回響。
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節(jié)選自白居易《長恨歌》
李隆基比杜甫早來成都三年,如果沒有賜死楊玉環(huán),看著李楊攜手走過的路,演繹過的故事,杜甫又會在草堂寫出多少動人的詩歌。
歷史總有出人意料的一面。李隆基一直到死都深深的懷念著楊玉環(huán),一代帝王的榮辱功過,任由后人評說。李隆基對楊玉環(huán)的感情,到底是不是愛情?誰能斷定。
6年后,李隆基死了。這一年,連他呼喊都不上船的那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也死了。他們在另一個世界,會不會成為朋友?
最近文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