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中重要的節(jié)氣,是最早被制定的節(jié)氣,人們都非常重視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越往北白晝越短。這一天過后也就意味著進入真正的數(shù)九寒天。立冬不算冬,冬至到來,才有冬天的感覺,冬至到春分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之后便逐漸轉(zhuǎn)暖。從冬至起,每九天為一個九,共81天,唱著歌謠,過了“九九”,寒冬才算過去。
冬至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古代的人們認為,冬至節(jié)氣是計算二十四節(jié)氣的起點,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亞于新年,因此民間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人對冬至節(jié)十分重視,從漢代以來都舉行慶賀儀式。到了宋代,冬至是法定節(jié)假日,假期為三天,冬至是祭祀祖先的日子,在冬至這天,皇帝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要向父母長輩祭拜,現(xiàn)在人們依舊遵循著祖輩們留下來的傳統(tǒng),在冬至這天祭拜祖先,祈求來年平平安安,還有吃餃子,吃羊肉等習俗。這天人們會準備好華麗的車馬出行,都穿著絢麗的服飾,不少商人為了慶祝節(jié)日也不做生意了,大街上人來人往,絲竹之聲不絕于耳。人們都呼朋引伴,與親人一同享受這難得的安逸,冬至可以說是宋代人的“狂歡節(jié)”。
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習俗,飲食方面也有南北差異,北方冬至多吃餛飩或水餃,南方冬至吃糯米團。有句諺語“冬至餃子夏至面“,對”好吃不如餃子”的北方人來說,有著冬至吃餃子和餛飩的風俗。據(jù)說是吃后可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天里,不會被凍掉耳朵。從漢代開始,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就有了。每年農(nóng)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這種習俗相傳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這一天人們吃餃子吃的是一種習俗,吃的是一份祈愿。吃了冬至的餃子,便會有一個溫暖的冬天!除了用美味犒勞舌尖,這一天也是家人團聚的節(jié)日。在江南有冬至吃湯圓習俗。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來互贈親朋。冬至團子是冬至這一天吃的小吃,團子圓圓滾滾,白胖可愛,寓意著闔家團圓,幸福安康的美好祝福。
在銀川有個習俗,在冬至這天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不過這一天,羊肉粉湯不叫羊肉粉湯,叫另一個名字—“頭腦”。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這天,全家都要集齊,家家戶戶要做蕎麥面吃。江蘇、 上海等有“分冬酒”習俗,山東還保留著冬至“履長”習俗。
現(xiàn)在人們?nèi)粘I钆c時間安排上,冬至不像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那樣作為重要節(jié)日,但依然保持著冬至祭祀祖先、北方冬至吃餃子、江南吃湯圓、餛飩等習俗。二十四節(jié)氣,包括冬至在內(nèi)是古人對自然時間的認識,凝聚著古人的生產(chǎn)生活智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