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孩子上幼兒園是件很糟心的事兒。不但花錢多,還總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虐待。
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年幼兒園發(fā)生了很多奇葩的虐童事件,除了暴力毆打之外,還有打針、吃藥、關小黑屋等等突破想象力的現(xiàn)象。
而在這些事件中涉事教師往往是年輕的女教師,大多都是20左左歲,職高剛剛畢業(yè),自己還沒有孩子。
我在小學上班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學校常常會讓剛畢業(yè)的學生教低年級,一年級或二年級。這是一種非常不合理的安排,這種安排的邏輯是剛畢業(yè)的學生教學經(jīng)驗不足,從教1+1、1+2 、aoe開始練手,慢慢完成小學各年段的教學。
這種安排經(jīng)常會帶來兩個現(xiàn)象:一是年輕小老師讓一群小孩子氣得大喊大叫之后嗚嗚哭,而小孩卻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傻傻地看著。二是年輕小老師脾氣大發(fā)和孩子動手,家長告到學校,校長給擦屁股。
當時,我提出過一個方案,讓老教師去做一年新年生的班主任,也就是讓老太太去教小小孩。我那時也20多歲,我的方案被校長老太太給否了。否定的理由是老太太都身體不好,教低年級太累。
我的理由是,一個不會教學生的畢業(yè)生教一群不會當學生的孩子肯定教不好;第二是年輕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容易發(fā)火引起沖突,手上又沒有輕重,而年輕家長不但不會原諒年輕教師,二者之間更容易頂牛,激化矛盾。而老教師就不一樣了,老教師收拾小孩子也有經(jīng)驗,不會出現(xiàn)手上沒輕沒重的現(xiàn)象,年輕家長對老教師也尊重,當時我們學校的幾個老師都教過孩子的爹媽。
我當時提出這個方案是有私心的,一方面我也年輕,是站在年輕教師的角度上講話。另一方面是我負責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出了老師和學生或家長沖突的事件,首先出面解決問題的是我,所以就不想讓這樣的事兒發(fā)生。
2002年,我在溫州,一個朋友開了個幼兒園。有四個班別,大班、中班、小班、小小班。大班之后就要上學了,小學一年級老師是幼兒園最好的廣告,當時我就讓我的朋友聘用了一些小學退休的教師教大班,能把一年級的文化知識教得正規(guī)一點,讓上小學的孩子家長能得到一個好的反饋,最終起到宣傳的作用。
因為我到了溫州之后改行從事廣告業(yè),這些想法也是出于廣告的考慮。結果半學期下來,幼兒園的園長來找我,說小小班的孩子出了問題,剛剛入園的孩子總是哭鬧,年輕教師手足無措,都想辭職。
我當時一下子就醒悟了,因為我職業(yè)的改變,犯了當年我們校長的錯誤。
我說,要走的就讓她走,再聘些退休的小學老師來教,最好是找教過孩子爹媽的退休教師,老太太對孩子會更有愛心和耐心。
園長聽了我的建議之后有點猶豫,她也不到30歲,不喜歡和老太太打交道,愿意和剛畢業(yè)的小姑娘一塊玩。
她說,那樣,幼兒園是否會顯得太老氣了?
我確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我說,那也好辦,一個班兩個教學教師,一個老一個少就行了。
后來,我朋友的這個幼兒園發(fā)展成了當?shù)刈畲?、最好的幼兒園,超過了當?shù)氐臋C關幼兒園。以至于機關幼兒園的園長和我抱怨說,你只給她們出好主意。
我說,不是我出好主意,你們機關幼兒園的教師是分配來的,你沒有用人的自主權。
機關幼兒園的園長很無奈,感嘆婆婆太多。
我的這種老少搭的方法最后還是出事了。教育局給幼兒園評級,要求教師年輕化,我朋友的幼兒園因為教師的平均年齡太大,沒有評上一級,只給了個二級。
確實搞不清,我們的教育管理部門是個什么思路。
再后來,我老家的一個退休校長到深圳辦幼兒藝術學校,教師全是剛出校門的小女孩。她開始擔心這些年輕教師的愛心問題。
我就問她,老太太比小姑娘有愛心嗎?
她說,是的,原來不知道,現(xiàn)在年紀大了,見到隔代人了,見了小孩子就喜歡。
其實,老人對孩子的喜歡是出于人本性的,并非責任感,這種喜歡也是最無私的。從心理學上講,是老人對自己生命的回顧和留戀。
2
在社會日益少子化、老齡化的今天,養(yǎng)老成了大問題。雖然我們現(xiàn)在養(yǎng)老的最大問題是出在了經(jīng)濟上,4月10日,由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fā)布的《中國養(yǎng)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稱,僅從制度贍養(yǎng)率上看,城鎮(zhèn)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支付壓力在不斷提升。簡單地說,2019年是由接近2個繳費者來贍養(yǎng)1個離退休者,到了2050年則是幾乎1個繳費者需要贍養(yǎng)1個離退休者。此外,《報告》還預測,在“大口徑”(包括財政補助)下,2019年全國城鎮(zhèn)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為4.26萬億元,此后持續(xù)增長,到2027年達到峰值6.99萬億元,然后開始下降,到2035年耗盡累計結余。也就是80后就沒養(yǎng)老金可發(fā)了。
而與此同時,隨著老人的比例越來越大,養(yǎng)老的更大一個問題是老人的看護問題。
2012年,好萊塢電影制作人、西雅圖大學兼職教授埃文·布里格斯拍了一部五分鐘的紀錄片《現(xiàn)在完成時》。
她拍這部紀錄片是因為當?shù)爻霈F(xiàn)了一所有老人又有孩子的幼兒園或叫養(yǎng)老院,他們叫“代際學中心”,顧名思義,就是讓不同輩分的老人、幼童在一起"學 "。這個中心里面除了孩子外還住了400多名老人。
布里格斯是當?shù)厝?。她說,養(yǎng)老院在孩子出現(xiàn)前后有天壤之別,"孩子們進入養(yǎng)老院前,感覺老人們只有半條命,有的老人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毫無生機可言,這是一個讓人沮喪的場景;當孩子們走進養(yǎng)老院,開始跟老人一起唱歌、畫畫或給流浪漢做三明治,或者進行其他活動時,老人們活了過來、神采飛揚"。
孩子們在養(yǎng)老院能從容地做任何事情。比如,紀錄片里有這么一幕,一個男童叫馬科斯(Max),在老人院遇到了一位叫約翰的老人。
約翰不斷問這個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他一會兒把孩子叫成馬克(Mack),一會兒又叫成馬特(Matt)或麥琪(Match)……這樣的場景屢屢發(fā)生,但你能看到男童馬科斯總是保持耐心,一次又一次告訴老爺爺自己叫"馬科斯"。
有趣的是,很多父母最初把孩子送到這家幼兒園并非奔著老人來的,而是沖著它有非常優(yōu)秀的師資。不過,一年多下來,很多父母發(fā)現(xiàn),讓孩子跟老人呆一起,收獲太大了。一位父親說,不僅是孩子從這種模式收獲了很多,他也親眼目睹父母是怎么老去的。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的報道說,"代際學中心"一方面讓老人重新發(fā)現(xiàn)并肯定了自我價值,他們在跟孩子接觸中也獲得了更多樂趣和歡笑;另一方面,孩童比之前更能接受殘障老人了,更清楚地懂得人的衰老過程,從老人那里收獲了無條件付出的愛,還意識到"大人有時也是需要幫助的"。
比如,紀錄片里有一幕是一位坐著輪椅的老人想幫一個孩子解開外套,但她最終放棄了,并溫和地感嘆了一句"我現(xiàn)在連這個都做不來了"。另一幕中,老人和幼童一起為流浪漢做三明治,正常人只需要30 秒就能做好,但是他們做的時間要長很多,沒關系,你能看到每個人臉上甜蜜的笑容。布里格斯說:"你可以告訴孩子,一起做這個是因為大家需要互相幫助。"
在紀錄片拍攝過程中,遭遇了兩位老人離世,布里格斯把"死亡"也放入了片中,其中一個畫面是推著逝者棺木經(jīng)過幼兒園教室,"我不想刻意美化死亡,它就是當時發(fā)生的真實畫面,我們都需要懂得發(fā)生了什么,以及如何真正去面對。"
紀錄片取名《現(xiàn)在完成時》有其深意,布里格斯解釋說:主角是兩類人,一類是幼童,他們幾乎沒有什么經(jīng)歷,但擁有美好、無限可能的未來;另一類是老人,他們的閱歷豐富,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部紀錄片就是講述這兩類人為數(shù)不多的人生重疊時間。
布里格斯說:“老人擁有豐富的生活智慧和經(jīng)驗,如果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將是社會的一大損失。而把養(yǎng)老院和幼兒園開在一起,是一個讓老人再次融入社會的偉大案例?!?/p>
據(jù)統(tǒng)計,美國有43% 老人處于獨居隔離狀態(tài),孤獨而憂郁,而這反過來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另一組數(shù)據(jù)則顯示,截至2015年,全美有大約500個養(yǎng)老院+幼兒園聯(lián)辦場所。
(以上內(nèi)容來自公眾號:xgbaodao)
有幸的是,這樣的事兒也在中國發(fā)生了,它被稱為“老幼同養(yǎng)”。 武漢童心苑就是這樣一家機構,童心苑實際是個代稱,由武昌路幼兒園和武昌區(qū)復興路社區(qū)的童心苑老年公寓共同組成。在這里,養(yǎng)老院和幼兒園開在一起,老人和幼兒結合供養(yǎng)。
不過這里只住了40多名老人,但也是很好的一種嘗試。
這里面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家長愿不愿把孩子送到這樣的幼兒園。其實孩子在老人面前會獲得更大的成就感,他們會覺得他們比老人更有能力,這也是孩子喜歡和老人待在一起的原因,除了成就感之外,他們還會在面對老人時有更強的安全感和責任心。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王彥蓉說:“國外有很多學術論文能證明,老幼同養(yǎng)模式確實對老人身心健康有好處,甚至能延長壽命;對孩子的成長也很有幫助。心理決定身體,從老人的角度說,心情好了,對身體健康更有幫助?!?/p>
這確實是一門很有前景的好生意。
所有人都想找一門好生意做,可以給個思路——混搭。獨居老人遇上“中國小皇帝”是非常好的混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