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書法探微
作者:李敬東
“橫涂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點多”(鄭板橋句)這是對明代遺民,清初藝術家八大山人的真實而傳神的寫照。八大山人作為一代王孫(明代江西寧獻王九世孫)在明朝覆滅之際,能夠生存茍活下來簡直是不幸之中的萬幸,尤其在藝術發(fā)展史上,八大創(chuàng)造了一個“前無古人,后不見來者”的不可逾越的藝術巔峰。
八大山人朱耷的書法來源于他的畫法。他在臨李北?!堵瓷剿卤泛箢}跋道:“畫法董北苑已,更臨北海書一段于后,以示書法兼之畫法。”朱耷的書畫都注重骨法用筆,書中有畫,畫中有書。八大自題山水冊中有“昔吳道元學書于張顛賀老,不成退,畫法益工,可知畫法兼之書法。”這里講述吳道子曾向張旭和賀知章學習書法,最終沒有學成,可是他的書法卻大大有助于他的畫法,傳說一次吳道子游覽嘉陵江,日記默寫于長安大同殿,唐玄宗稱贊道:“李思訓數(shù)月之功,吳道子一日之跡,皆極其妙?!笨梢妳堑雷右詴氘?,創(chuàng)蘭葉描,世稱“吳帶當風”。用筆富于書法韻味,杜甫詩贊:“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卑舜笊饺松钪O此理,處處提到書法兼通畫法。八大山人書法圓筆中鋒,直追魏晉,得鐘繇和王羲之的神韻,與前人相比,八大的書法還具有篆籀之氣,墨點磊落如石,線條盤旋曲鐵,如“錐畫沙”,如“折釵股”。不僅如此,他喜愛用柔毫禿筆,行筆落墨不見圭角,筆鋒如劍“淋漓奇古”而不失含蓄,走筆流暢飄逸,輕松自如而不失沉著痛快。用墨雖濃而不失圓潤松透,氣息鮮活自然又成熟老到。
八大山人作書常常縱有行而橫無列,每個字的結體和字的距離,松散錯落,行距非常寬闊疏朗,有一種空靈之美。古人論書云:“書在有筆墨處,書之妙更在無筆墨處。有處僅存跡象,無處乃傳神韻?!庇泄P墨處與無筆墨處虛實相生,計白當黑,“此時無聲勝有聲”,給人以氣象萬千,豐富獨特的美感。
觀賞八大的書法頗讓人感悟“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語)的味道,妙在酸咸之外,大巧若拙,但抒胸中之逸氣耳,八大的書法真正從“技”的必然王國進入了“道”的自由王國。而且能給人以鎮(zhèn)定清涼,無一絲浮躁,字跡給人以啟迪,以簡馭繁,以少勝多,或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堪稱書法史上的大手筆。
八大山人久居禪林,深研佛理,對禪宗所講求的悟道精神心領神會。正是這種無古無今的獨立的精神使得朱耷的書法品格卓然鶴立于書法史的峰尖,正如石濤在題八大《山水卷》云:“金枝玉葉老遺民,筆硯精良迥出塵?!奔幢阌^賞八大的簽名就讓人匪夷所思,驚嘆不已。這幾個字聯(lián)綴在近乎一根線條之中,似“哭之”,又似“笑之”。我們仿佛看到了八大作書的狂態(tài)。雖然生活上的貧窮潦倒和經(jīng)歷磨難與坎坷,但并沒有完全掩蓋住他的貴族身世,在他的書跡中也沒有絲毫寒傖之氣。朱耷為何號稱八大山人,據(jù)陳鼎《八大山人傳》中解釋:“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為大,而無大于我也?!蔽覀儾坏貌慌宸舜蟮淖孕?,盡管自信中夾雜著一絲孤傲的情緒。八大書法字型奇古簡約,有一種凝煉曠達之美,不近半點塵俗?!安伤幏晗蓫u,尋真遇九仙。”用筆似懷素,遒勁挺拔或謂過之,筆勁古秀圓厚,氣息幽邃,筋豐骨潤。清人曾熙論八大書法:“至其圓滿之中,天機渾浩,無意求工,而自到妙處,此所以過人也?!?nbsp;
八大的書法按照先后可以分為三個時期:早期從董其昌入手,兼師唐宋諸家;中期上溯魏晉,深得二王精髓;晚期涉獵極廣,師法懷素、李北海和黃魯直,熔鑄古今,自成一家,已臻爐火純青之境,“晉人之遠,宋人之率,唐人之潤,兼而有之?!卑舜髸ńY體奇崛,氣度超凡。用筆如金剛杵,神奇變化,獨豎一幟,世稱八大體。故八大作書以奇勝、以簡勝,的確是“愈簡愈遠,愈淡愈真”。此乃雪個精神,后人有學八大者,非字形不似,而是無八大寥廓的胸襟和高潔的品格。
(作者工作單位: 哈爾濱師大呼蘭學院藝術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