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普泰元年(531)刻石的《張玄墓志》,遒厚精古,精美中透出質樸。臨習中要準確的把握其風格首先要了解其書風的形成與歷史原因,再求技法層面上的深入。
南北朝時期,南朝經(jīng)濟發(fā)達,承襲二王筆法,自覺追求個性解放,以文人流派書法為主;北朝經(jīng)濟文化落后,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推行鮮卑族漢化政策,吸收南朝的文化。書法上便吸收南方成熟的楷書法則,同時在自身楷書的基礎上加以發(fā)展,加上當時刻工的用刀習慣,從而形成了剛健中不乏秀潤的風格特征,逐漸由早期的古拙奇肆走向渾厚遒美,由用筆張揚、結字奇險放縱向平淡工整轉化,《張玄墓志》即是這一趨勢下的必然結果。
《張玄》的用筆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用鋒、使轉、輕重變化和行草筆勢諸方面。
一、用鋒:善用鋒是南貼的優(yōu)勢,南北的融合使《張玄》也體現(xiàn)了用鋒的細膩精密。如筆畫的起筆有尖入顯鋒芒,也有逆入的含蓄;撇畫、捺畫有緩和尖出,也有蓄勢待出。長筆畫的中鋒與短筆畫的側鋒相互交錯,將方切利落和中含飽滿兩種不同的審美感受統(tǒng)一于線條的運行中,充分顯示了此碑用筆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二、使轉:《張玄》的使轉空靈含蓄,有方角折鋒如“民”字,也有輕提換鋒;有順勢轉鋒如“羽”字,折而后按如“草”字,也有形斷氣連如“朝”字等等,并伴有線條弧度的相應變化,使線條頓生活力。
三、輕重變化的對比使得《張玄》用筆的輕靈在眾多北碑刻石中卓然鶴立。如“其”字,左豎是先重后輕,右豎是起收筆略重中間提細;下面的長橫是起筆輕,行筆略細,收筆加重,變化十分豐富。再如“翼”字,筆畫繁多,唯有多變的用筆才能處理得如此的疏朗。
四、行草筆勢:映帶牽絲是在行書中用的一種方法,是一筆的末筆與下一筆的起筆處所帶出的部分,是點畫與點畫在空中的呼應顧盼落實在紙上,情趣盎然。多出現(xiàn)在點與點的相連,如“然”字等;也有地道的行書筆勢,如第6頁“何”字的口部、第11頁“無”字的寫法等等。“真不通草,殊非翰札”,好的真書,應具有行草的筆勢,此志真是如此。
《張玄》字形顯扁形,結構古雅自然。
一、平畫寬結。《張玄》字形橫向取勢,有意將豎向的筆畫寫細并縮短,使之精巧,而長撇、長捺、長橫長驅直入,左伸右展并略加重,令其奪目。歐陽詢的楷書是取縱勢,便使豎向的筆畫較橫向的筆畫粗重,對比兩種書體的結體,一寬一斂,可見結構與用筆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另外《張玄》為了加強橫勢,常在方框處將左上角的包圍方式處理成橫蓋于豎之上,如“陽”字、“朝”字,這個細節(jié)不容忽視。
二、筆短含意。與直趨的長筆畫相呼應的是碑文中對短筆畫的處理,用筆常采用點、側、頓、掃的動作,將筆畫濃縮,虛多實少,以虛映實,使內部空間空靈雋秀,氣局高古。如“草”字,方框的左豎和兩個短橫都以點代替,加強了框中的血脈流通。第3頁“堅”字下部土旁的4筆,一筆比一筆短小,出其不意。碑中很多的橫、豎、撇等筆畫都是以點的形式出現(xiàn),顯得虛和雅潔。
三、疏密相生。一字若是四平八穩(wěn),過與勻稱,便若算子,要有疏有密,打破停勻的格局,字才會有精神氣息?!稄埿返氖杳苡斜憩F(xiàn)為中宮緊縮,四面伸展的如“太”字、“威”字等;有表現(xiàn)為某一部分過密而導致其他空間的疏朗,如“民”字等;也有左疏右密如“悅”字、左密右疏如“既”字、上疏下密如“室”字、上密下疏如“樂”字等等。在疏斂的同時,也要注意高低錯落、平正斜直,便能使字形挺健秀朗,正所謂“疏可走馬、密不透風”。
四、絕風姿。此碑雖平和端莊,但也靜中寓動,狀如危巖。如“草”字、“翼”字,都是上下結構,但并未如磚瓦式的層層疊加,而是將下部向右挪移,上平正而下欹側,與八大山人的畫石神似,更覺險峭?!棒~”字、“樂”字則是將下面的短豎作左斜處理,使字右傾,后用一點來支撐全字,通過局部的偏斜來破方正,斂精氣,于平正中有迷離的變化。再如“猶”字,“犭”部右倒向“酋”,而“酋”部卻也左倒向“犭”,下部距離大而上部緊密,猶如兩位舞蹈者的搖曳多姿。
《張玄》通篇氣韻生動,章法行云流水,有南朝的行書風韻。從單字看,左右偏旁或是上下結構都有各自不同的輕重;從全篇看,有的字筆畫粗重沉穆,有的字筆畫清瘦精遒,字與字輕重跌宕,虛實參差。若細細玩味此碑,似古箏奏出悠然自得的樂曲,這得力于字字連綴成篇時,表現(xiàn)出的整體字形大小、收放、開合的變化,一般來說筆畫多的字寫得大些,筆畫少的寫得小些。但這些關系絕不能形成定式,要根據(jù)筆勢和章法的需要來進行調整,靈活變化,舉一反三,便可入佳境。
最后附《張玄》的篇章斷句以助閱讀理解:
君諱玄,字黑女,南陽白水人也。出自皇帝之苗裔。昔在中葉,作牧周殷。爰及漢魏,司徒,司空。不因舉燭,便自高明;無假置水,故以清潔。遠祖和,吏部尚書,并州刺史,祖具,中堅將軍,新平太守。父,蕩寇將軍,薄坂令。所謂華蓋相暉,榮光照世。君稟陰陽之純精,含五行之秀氣,雅性高奇,識量沖遠,解褐中書侍郎。除南陽太守。嚴威既被,其猶草上加風。民之悅化,若魚之樂水。方欲羽翼天朝,抓(爪)牙帝室,何圖幽靈無間,殲此名哲,春秋卅有二。太和十七年。薨于蒲坂城建中鄉(xiāng)孝義里。妻河北陳進壽女。壽為巨祿太守。便是瑰寶相映,瓁玉參差。俱以普泰元年。歲次辛亥十月丁酉月一日丁酉,葬於蒲坂城東原之上。君臨終清悟,神誚端明,動言成軌,泯然去世。于時兆人同悲,遐方凄(長)泣,故刊石傳光,以作誦曰:郁矣蘭胄,茂乎芳干。葉映霄衢,根通海翰。休氣貫岳,榮光接漢,德與鳳翔,澤從雨散,運謝星馳,時流迅速。既雕桐枝,復催良木。三河奄曜,(坤)塸喪燭。痛感毛群,悲傷羽族。扃堂無曉,墳宇唯昏,咸轁松戶,共寢泉門。追風永邁,式銘幽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