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言茍變于衛(wèi)侯曰:“其材可將五百乘?!惫唬骸拔嶂淇蓪?。然變也嘗為吏,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故弗用也?!弊铀荚唬骸胺蚴ト酥偃?,猶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故杞梓連抱而有數(shù)尺之朽,良工不棄。今君處戰(zhàn)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于鄰國也。”公再拜曰:“謹受教矣。”
孔汲(孔子的孫子),字子思,向衛(wèi)國國君提起茍變說:“他的才能可統(tǒng)領(lǐng)五百輛車?!毙l(wèi)侯說:“我知道他是個將才,然而茍變做官吏的時候,有次征稅吃了老百姓兩個雞蛋,所以我不用他。”孔說:“圣人選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長,棄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幾尺朽爛處,高明的工匠是不會扔掉它的。現(xiàn)在國君您處在戰(zhàn)國紛爭之世,正要收羅鋒爪利牙的人才,卻因為兩個雞蛋而舍棄了一員可守一城的大將,這事可不能讓鄰國知道??!”衛(wèi)侯一再拜謝說:“我接受你的指教?!?/span>
這段話,表面上看很淺顯。衛(wèi)侯因為一個官吏的小問題而不重用他??准硠裾f衛(wèi)侯用人才不應(yīng)該因為一點小毛病而放棄。但是要知道《資治通鑒》是寫給帝王看的,這么淺顯的道理誰都知道。而且任何權(quán)力的控制,主要都集中在在人事權(quán)和財權(quán)上。那么這段材料背后究竟有一些什么沒說出來的呢?
首先,從衛(wèi)侯說的話來分析。
“吾知其可將。然變也嘗為吏,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故弗用也。”
針對這個話,思考兩個問題。
第一,這個人貪財是衛(wèi)侯看到的?還是別人說的?
第二,如果是衛(wèi)侯看到的,那么能不能斷定他就是貪財?shù)娜耍?/span>
人有兩種慣性思維。
一種是,如果對一件事物,沒有任何了解,那么他對于這個事物的判斷,往往會傾向于,第一次接受到的信息,作為主要來源。比如第一印象以及別人告訴他的信息。
另一種是,“眼見為實”。我們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是有的時候,眼見就真的為實了嗎?未必。但是,人往往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舉個例子,你和別人談生意,別人開個卡宴過來,身上帶個勞力士。你覺得這個人實力不錯。但是你怎么知道這個人的豪車、勞力士是真是他的,而不是他租來的呢?
對于衛(wèi)侯也是如此。他看到這個官吏貪了2個雞蛋可能性不大。就算是他親眼所見,也未必真能夠判定他就是一個貪財之人。說白了,衛(wèi)侯根本就不想用他,隨便找了個借口。
其次,再來從孔汲的話分析。
同樣思考兩個問題。
第一,貪財與用這個人的才干之間有沒有必然聯(lián)系?
第二,如果要用這個人應(yīng)該怎么用?
不可否認,從古到今,不管是官場、職場、商場,用人很重要。而相應(yīng)的上位者也都有自己識人、看人、用人的一套方法。
有些領(lǐng)導(dǎo),習(xí)慣通過小習(xí)慣來觀察人,來判斷這個人行不行、是否合適。比如,最常見的,和下屬吃飯,看他們的吃相以及喝酒后的樣子,來判斷誰值得重用、誰能夠做什么崗位。這些方法或者套路,不能說沒用。但是如果說要以此來斷定這個人能不能用、該怎么用,太過草率。
所以,引出上面這兩個問題。
孔汲并沒有說衛(wèi)侯看人、用人不對,而是和衛(wèi)侯算了一筆賬。切入點有兩個。
第一,他說,用人和用木頭一樣,取其所長、棄其所短。一個人能不能用,不是全面的看他,而是看的長處和優(yōu)點。用才也是如此。
第二,如果因為小問題,而忽略人才,得不償失。
衛(wèi)侯聽了孔汲這番話。但是,到底有沒有用這個官吏,后文沒說。
按照司馬光寫《資治通鑒》給皇帝看的本意,這段話的意思就是,不要因為大臣有小瑕疵,就不用他,要用他們的長處,容忍他們的短處和瑕疵。這句話的立場,其實是站在士大夫、官僚集團的立場說話。
但是從皇帝的角度來看這段材料,那么這段材料就太過單薄了。僅僅就是要聽臣子的意見、用人要綜合的看?
因此,我想把司馬沒有寫出來的東西補全。
首先,就是用人的三個規(guī)律。
1.用人如器。這一點在《資治通鑒》多次提及。關(guān)于人才的運用,先看能不能用,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丟掉。
2.選擇性用。用人關(guān)鍵看這個人才什么地方自己用的上,而不是關(guān)注他什么地方自己用不上。對于帝王來說,人才就像各種各樣的磚,根據(jù)需要與磚的形狀適當(dāng)安置。
3.防御性用。人是一個整體,有點就會有缺點,在選擇了用這個人的時候,必然也要承受用這個人他缺點帶來的負面效果。所以,在用這個人的時候,要對他的缺點、風(fēng)險進行防御兜底。比如,你個員工,他能力極強、但是他有點小貪。你想用這個人,那就不要把他放到能夠接觸到錢的地方去。這就是一種防御。
綜上三點,用人的問題,其實并不在于人才到底水平如何。而在于領(lǐng)導(dǎo)對于不同的人才應(yīng)該怎么用?
其次,用人時德才之間如何平衡?
在我看來,用人的德才平衡問題,并沒有一個標(biāo)準(zhǔn)。甚至來說,這個標(biāo)準(zhǔn)其實是靈活變動的。這個根據(jù)用人者當(dāng)下的需求來進行調(diào)整。
比如劉邦打天下,對于那些來回在他和項羽陣營投降的人,他都以禮相待各種籠絡(luò)。但是一統(tǒng)天下后,對于那些背叛他的,他就心狠手辣。包括當(dāng)時楚漢相爭,救過他的丁公,他都殺了。為什么?因為環(huán)境變了,情況變了,劉邦的利益變了。前者他要分化瓦解項羽的力量。后者他要提倡對他的忠誠,讓別人知道背叛他的后果很嚴重。比如,漢武帝和武則天都用過酷吏,然后又殺了酷吏。一方面是用人如器,沒有就丟。另一方面也是各個時期的利益點不一樣。
用人者,當(dāng)下需要什么樣的人,就重用、提倡什么樣的人。但需求轉(zhuǎn)變后,立即把這些人換下去,換上符合自己另一種需求的人。
所謂德與才的平衡,并不是人才的平衡,而是結(jié)合自身利益進行平衡。怎么選最符合當(dāng)下利益最大化,那就怎么選。平衡是偽命題,變化才是真命題。
比如,在南宋的時候,宋高宗就用秦檜,難道他不知道秦檜是奸臣?絕對知道!但是對于宋高宗而言,用秦檜給他帶來的利益比不用更大。這就夠了!
我相信這才是司馬光沒有寫出來的。畢竟司馬光作為士大夫、官僚集團的頂尖人物,他的立場決定了他們想要的帝王,并不是一個權(quán)謀手段高超、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們想要的是一個,聽話、聽勸、垂拱而治完全信任士大夫官僚集團的帝王。或許在他們的思維中,并不要出現(xiàn),類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類的帝王。
帝王越厲害、越強勢,他們這些士大夫官僚集團日子就越不好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