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擊 關 注 電 影 派
從 此 過 上 沒 羞 沒 臊 的 觀 影 生 活
教師節(jié)到來之際,
教育的話題被重新提及。
而教育被詬病成“填鴨式教育”、“應試教育”的聲音仍不絕于耳。
派爺昨日重溫了一部電影,發(fā)現(xiàn)它恰恰指出了中國現(xiàn)代教育之殤,
所有教育工作者、家長和學生們都應該看看。
它就是《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是獻禮清華100年校慶的片子。
其中發(fā)生在清華的四個故事串起了中國近代史。
這四個時期分別是1923年、1938年、1962年以及21世紀后。
此片雖然愛情、友情以及親情皆有所指,但最打動人心還是其中傳承百年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為二:對自己的真實以及三觀的樹立。
(派爺在后面會詳細分析)
影片中的教師群像讓人印象深刻。
梅貽琦
在第一個故事中,吳嶺瀾因為文強理弱,所以請教梅校長是否轉科。
吳嶺瀾讀理科的初衷是最好的學生都讀理科。
在那個中國飽受欺壓的年代,讀實科才能學以致用,實業(yè)興邦,那亦是時代潮流。
而梅校長給出的答案是“真實”。
“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span>
做任何事遵從自己本心,才能從容自如。
現(xiàn)在多少學生曾有過吳嶺瀾的彷徨。
在選專業(yè)時,該選擇就業(yè)前景好的專業(yè)呢,還是自己感興趣的專業(yè)呢?
權衡利弊,學生們會偏向前者。
比如,學生們會爭先恐后投入金融專業(yè)的懷抱,但因不是心之所向,一味死讀,最后學而無用。
泰戈爾
“真實”這個字眼也被1924年到訪清華的泰戈爾提到過。
那次泰戈爾的演講題目便為“對自己的真實”。
泰戈爾說:
“你們知道自己的內(nèi)心,你們知道自己的文化,你們史冊里最完善最永久的是什么。因此我至誠地懇求你們,不要走錯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記你們的真心和真性。”
那個時代,東方文明正被西方物質文明顛覆。
泰戈爾口中的“真實”更是民族的真實性:
如何在西方國家的高壓下,清醒地意識并保有民族自身蘊含的東西。
吳嶺瀾深受感召,便棄理從文。
吳嶺瀾
在第二個故事里,吳嶺瀾從學生轉變?yōu)槔蠋煹慕巧?/span>
他將“真實”這一人生真諦繼續(xù)傳遞。
沈光耀當時就讀于西南聯(lián)大,他本打算投筆從戎,可因祖訓不允,進退維谷。
吳嶺瀾的一席話點醒了他。
吳嶺瀾說:
“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span>
他的話給了沈光耀極大鼓勵。
面對餓殍遍地,沈光耀違背祖訓,遵從內(nèi)心,成為飛行員,奔赴前線。
教官
在招募戰(zhàn)斗機飛行員時,因篩選嚴格,無人敢上,于是教官言辭懇切地說: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的心里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這句話原本是為了鼓勵那些年輕人踴躍投軍,
現(xiàn)在看來此三觀不能再正。
個人品質遠比個人能力可貴。
優(yōu)秀的人無數(shù),而品行兼?zhèn)涞娜肆攘取?/span>
教官的話成為了沈光耀的座右銘。
他用自己的行動甚至生命踐行著這句話。
沈光耀開飛機將補給品空投給孩子們,此為真心和同情。
(被他救助的孤兒陳鵬成為了第三個故事中的男主角。)
他為了戰(zhàn)友生命,為了國家安危,舍生取義,此為正義和無畏。
王力宏飾演的沈光耀是完美的,
然而這樣的好兒郎卻身先士卒,為國捐軀。
可以說他的死雖可惜,但無上光榮。
沈光耀的死也證明了那個時代的教育是先培養(yǎng)人成人,再培養(yǎng)人成材。
那個時代的教育是把國家的精英送往戰(zhàn)場。
因為天之驕子們所受教育即拯救于國家于危亡。
上述是刻畫得較為詳實的教師形象。
但也有散落在片中的剪影。
沈母囑咐光耀要過自己想過的人生。
讀書是為了享受人生樂趣、結婚生子亦是如此。
功名利祿皆是幻光。
人無需對父母負責,只需要對自己負責。
現(xiàn)在多少的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認為要孩子應該贏在起跑線上,便要超前地學習。
而孩子就像提線木偶,任父母擺布,只為成為父母所希望的樣子。
影片中還有那位“靜坐聽雨”的物理老師。
有一天,暴雨擊打在鐵皮屋頂上隆隆作響,學生們聽不清老師講課。
老師便教學生們靜坐聽雨。
沈光耀打開窗戶,望向窗外:
雨中有堅持操練的同學。
有釣魚的漁翁。
暴雨指喧雜塵世,靜坐聽雨則是靜下心來,在塵世中觀察世界、傾聽心聲。
西南聯(lián)大時期,教學條件艱苦。老師們在野外、洞穴、警報聲中講學。同學們孜孜以求聽講。
教育的關鍵不在于多么敞亮的課堂、多么先進的教學設備,而在于教學的心以及求學的心。
《無問西東》這些對于教師的描畫勾勒無非傳遞著兩個教育理念——求真!
多少人是為了成為父母眼里的好孩子,老師眼中的好學生而活著。
他們的自我意識早已被扼殺在了搖籃里。
對于大人而言,多少人為了所謂的普世價值觀活著?為了追求功名利祿而忘記初心?
《無問西東》中的張果果揣度人心而陷入煩惱的困境是現(xiàn)在人們共有的。
我們在爾虞我詐的紛雜塵世中,已經(jīng)隨波逐流,喪失自我。
正確的價值觀!
教育是傳道授業(yè),教處世之道在前,教生存本領之后。
“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正是處世之道。
在社會上不隨波逐流,對待人事物真誠懇切,對弱者施以援手等等。
而現(xiàn)在的教育是反其道而行。
將教授書本知識置前,將學生們教成做題機器;而對于他們的個性養(yǎng)成則不聞不問。
多少孩子淪為了流水線教育的犧牲品?
是否能成才且不說,能否成為心智健全的個人都成問題。
現(xiàn)代教育之殤讓人心痛不已。
以上是派爺看了《無問西東》的一點感想。論點有些悲觀,且尚不能將目前的教育情況全部概括。
最后,無論大人和小孩,
愿看到文章的你,無論何時,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