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補并施治療乙肝
病毒性乙型肝炎為常見疾病,隨著診斷技術的進展,乙肝系列(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的檢測,對乙型肝炎的診斷符合率有著明顯的提高(當然肝穿活檢則更能提高診斷的正確性)。在肝炎罹病率中,甲肝比乙肝罹病率多,我們的資料也說明這一點。1986年西安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合研究所曾為某單位查體,在2400人群中,發(fā)現(xiàn)有肝腫大者138人,其中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損害者132人,這132人異常肝功又做了乙肝系列檢測,其中則有19人呈陽性結果,約占異常肝功能的14.4%。因此我們認為如果發(fā)現(xiàn)有癥狀、體征之外(有的無任何癥狀),肝功異常尤其是轉(zhuǎn)氨酶以及蛋白的變化等應及時進一步做乙肝系列檢查,以排除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約10%~15%可轉(zhuǎn)歸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惡化為嚴重肝壞死,導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如何提高人體機體免疫狀態(tài)及清除乙型肝炎病毒,這是國內(nèi)外學者非常注目的一個問題,有的學者應用干擾素、阿糖腺苷等抗病毒治療,其療效并不滿意,該類藥物常常于停藥后有“反跳”現(xiàn)象及副作用。這些藥物價格較貴,似乎在我國難以推廣。因此,尋求中醫(yī)中藥之有效療法是我們醫(yī)務工作者的當務之急。這些年來,我國以中醫(yī)中藥對乙肝的治療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療效不一,體會各異。我們對乙型肝炎的治療也進行了探索。在不同程度上也取得了一些療效。為了拋磚引玉,僅就我們在治療此病中的一些體會,談談以下認識。
一、病因病機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乙型肝炎不是病毒作用于細胞所引起,而是通過各種抗原——引起抗體的機體免疫反應,持續(xù)性肝損傷為其重要原因。從中醫(yī)角度來看,應是“毒邪”直中于血?!妒慕?jīng)發(fā)揮》指出:“肝之為臟,……其臟在右脅,右腎之前。”《靈樞·本神篇》說:“肝藏血”,故肝為人身之“血海”。如“毒邪”入血,勢必匯于肝。肝主疏泄,正如《格致余論》指出:“司疏泄者,肝也”,所謂疏泄,疏者即疏通之意,泄者則有發(fā)泄之謂。換句說話,肝臟的功能則有一通、一泄而使血氣暢達。脾氣主升,胃氣主降,而脾胃的升降開合,而又賴于肝氣之疏泄暢達,分泌精汁。以保持胃之接納,脾之運化的正常運轉(zhuǎn)。此外,水液的代謝,主要由肺、脾、腎三臟共同來完成,但三焦的氣機又要靠肝之調(diào)節(jié),疏通三臟之功能,以協(xié)調(diào)水液之代謝。正如《類經(jīng)》上講:“上焦不治,則水犯高源。中焦不治,則水流中脘。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三焦氣暢,則脈絡通而水道利”,所謂“氣行則水亦行”?!皻鉃檠畮洠S之而運行”(《血證論》),所以,《金匱鉤玄》指出:“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也”。如邪毒入血,影響肝臟氣機,橫克脾胃,則癥見脅痛、納差、腹脹,進一步水濕停滯,濕又化熱,因而可出現(xiàn)尿少、浮腫。濕郁化熱而現(xiàn)黃疸,由于氣滯、血瘀,而使肝大、舌絳、脈弦、蜘蛛痣等出現(xiàn)。久之由實轉(zhuǎn)虛,脾胃氣虛,肢體消瘦,步履堅難,腎不化水,形成腹水。水濕不去,反困脾陽,最后濕蒙清竅,神志不清,時昏時濁,乃至昏迷死亡。
二、辨證治療
從以上病機來看,總的趨勢是毒邪直中入血,損傷肝臟,則是由實變虛的一系列病理轉(zhuǎn)變過程。因此,我們隨時把握病機,詳細辨證,遣方用藥,方可能得到應有的效果。
1.辨證要點
(1)脅痛:脅痛主要是毒邪入血至肝,影響氣機升降失調(diào),肝失疏泄,故于煩躁易怒的同時,則可出現(xiàn)脅痛,肝郁氣滯為竄痛,氣滯血瘀為刺痛,肝陰不足為隱痛。
(2)納差(食欲不振):由于肝氣失調(diào),不能排泄精汁(膽汁)。另一方面肝氣橫逆克于脾胃,脾失健運,所謂“下源瘀阻,上源壅滯”,即可影響胃之接納。
(3)惡心嘔吐:肝失疏泄,影響脾胃升降而中焦?jié)袷?。?/span>氣上逆,即可導致惡心、嘔吐,尤其急性乙型肝炎,或慢活肝、慢遷肝,即易出現(xiàn)此證。
(4)腹脹:主要為脾運失職,胃失和降所致,多見于慢活肝,如肝木侮土,多為食即脾脹,如脾失健運則午后腹脹,夜間尤甚,如濕邪困脾則為持續(xù)腹脹。
(5)疲乏無力:由于脾運失職,筋脈失養(yǎng)所致,因脾主肌肉,脾主四肢,此癥為脾虛辨證的重要依據(jù)。
(6)脾瀉:如確系肝病引起的腹瀉,則是脾虛所致,因脾虛則濕盛,故亦為脾虛標志之一。
(7)黃疸:如黃疸光亮,不論急、慢性乙型肝炎均為濕熱蘊結所致。由于肝失疏泄,濕盛化熱,常為濕熱辨證之一。
(8)肝脾腫大和肝掌、蜘蛛痣:系毒邪阻滯氣機,氣滯血瘀所致。
(9)舌與脈:乙型肝炎一般多舌質(zhì)絳色,甚至有瘀點,此為血瘀表現(xiàn)。脈象多弦或弦澀,但如正氣已虛,則為虛脈。
2.治療要點根據(jù)我們的體會,治療乙型肝炎要以消補兼用為法。所謂“消”意在化其瘀滯,通其氣血,清其毒邪,消其積聚,和其臟腑,以平為期;所謂“補”,有補其中氣,補其肝血,補其腎陰,補其腎陽,以期陰平陽秘,臟腑調(diào)達,但又當注意者,消之太過,則損正氣,應佐以補,惟補之應補之適時,補之得當,程鐘齡說:“夫虛者,損之漸,損者虛之積也”,又說:“假如陽虛不補,則氣日消;陰虛不補則血日耗,消且耗焉,則天真營衛(wèi)之氣漸絕,而虧損成矣,雖欲補之,將何及矣。”因此,我們治療的總原則是根據(jù)辨證精神,寓消于補,寓補于消,按辨證分型進行治療約有以下幾種類型。
(1)濕熱蘊結型:肌膚發(fā)黃,黃色鮮明,目黃,胸腹痞悶,腹脹,右脅脹痛。惡心甚至嘔吐,納差乏力,小便深黃,或有惡寒、發(fā)熱,口苦,舌苔黃膩,脈象濡數(shù),或滑數(shù)。治則:清利濕熱,兼以健脾。方用茵陳蒿湯合四苓散加減:茵陳30g,焦山梔9g,豬苓15g,車前子15g(包),云苓15g,白扁豆15g,炒苡仁15g,金錢草15g,虎杖9g。加減法:熱重于濕者,如發(fā)熱、口干、口苦、心中煩熱,加大青葉12g,連翹12g,蘆根20g;濕重于熱者,如身體困重,胸脘滿悶,泛惡不食,加蒼術12g,川樸12g,佩蘭12g,滑石15g,初起表熱者,如惡寒發(fā)熱顯著,加柴胡12g,黃芩12g,青蒿12g,蒲公英15g。
(2)肝郁氣滯型:胸脅脹痛,胸悶,噯氣,腹脹,或有低熱,口苦,舌質(zhì)紅,苔白膩,脈象弦。治則:疏肝理氣,兼以養(yǎng)陰。方用逍遙散加減:當歸15g,炒白芍15g,柴胡10g,云苓12g,白術12g,薄荷9g,沙參15g,川楝子12g,五味子15g,紫草l5g。加減法:氣郁化熱者,如心煩易怒,鼻衄,口苦,脈弦數(shù),加丹皮12g,梔子12g,板藍根12g;氣滯血瘀者,如肝區(qū)刺痛,舌質(zhì)紅繹,脈象弦澀,加元胡12g,郁金12g,片姜黃12g;郁熱傷陰者,如手足煩熱,低熱尤甚,加青蒿12g,鱉甲9g,地骨皮15g。
(3)肝胃不和型:胃脘脹悶,腹脹納差,倦怠乏力,大便稀溏,舌苔白膩,脈象弦細,治則:調(diào)和肝胃,兼以健脾益氣。方用柴平飲加減:柴胡12g,黃芩9g,清半夏8g,黨參9g,川樸15g,蒼術12g,陳皮9g,枳殼9g,雞內(nèi)金9g。加減法:氣虛者。如乏力明顯,加黃芪15g,白術12g;血虛者,如頭昏,面色不華,舌質(zhì)淡,加當歸15g,炒白芍15g,熟地15g。
(4)肝腎陰虛型:肝區(qū)隱痛,腰酸腿軟,女性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男性性功能減退,面色灰暗,手足心發(fā)熱,舌質(zhì)紅苔少,脈細。治則:養(yǎng)肝血益腎陰。方用滋水清肝飲:熟地12g,山萸15g,山藥12g,丹皮12g,云苓12g,澤瀉9g,柴胡12g,梔子12g,當歸12g,炒白芍12g,大棗4枚。加減法,腎陽虛者,如男性陽痿、早泄,女性腰痛、帶多,加肉蓯蓉l5g,巴戟天l5g;腎陰虛者,如腰酸,下肢沉重無力,夜間自覺低熱,但體溫不高,減梔子、柴胡,加五味子12g,枸杞子15g,女貞子15g。
(5)無癥狀型:此型無明顯癥狀,或僅有輕微目黃,精神食納均如常人,但經(jīng)檢查診為乙肝者,舌苔、脈象亦無變化者。治則:益氣利濕。方用茵芪飲子:茵陳20g,黃芪20g,紫草15g,甘草9g,五味子15g。
三、選擇用藥
除按以上中醫(yī)辨證施治以外,還可以選用有針對性的下列中草藥。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大黃,黃柏,虎杖,敗醬草,五味子,何首烏,大青葉,板藍根,蒲公英,魚腥草,半枝蓮。降血清膽紅素:茵陳,梔子,金錢草,大黃,虎杖,大青葉,丹參,紅花,益母草。降酶:五味子,柴胡,連翹,敗醬草,大青葉,黃芩,田基黃。增加血清蛋白:人參,大棗,白術,枸杞,靈芝,肉桂。軟縮肝脾:丹參,鱉甲,三棱,莪術,牡蠣。調(diào)節(jié)免疫反應:黃芪,蜂乳,淫羊藿,桑寄生,鹿茸。
我們根據(jù)以上消補兼用法:于1987年5月~1988年5月共治乙型肝炎42例,療程為3個月,經(jīng)初步統(tǒng)計,還是有一定效果。其中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肝大不同程度回縮,肝功及乙肝系列檢測大部分好轉(zhuǎn)者23例,占54.74%;癥狀消除,肝臟于肋下已不能觸及,肝功及乙肝系列檢測已恢復正常者7例,占16.67%,好轉(zhuǎn)加基本痊愈其總效率為71.43%。
溫馨提示:以上僅供醫(yī)界同道參考,臨床還需謹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yè)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