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識”后“賞”』
還記得孩子蹣跚學步的時候嗎?他走著走著就摔倒了,你在不遠處告訴他:慢慢來寶貝,咱們不著急,站起來好好走,媽媽就在這等著你。你的鼓勵讓他能夠帶著眼淚努力爬起來,慢慢向前走。
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可能有很多小毛病,比如賴床,不愛學習,做作業(yè)也走神等等,你能依舊像他小時候那樣說“孩子咱們不著急,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好,媽媽知道你很聰明的”來鼓勵他完成這些任務嗎?
相信有過類似經(jīng)驗的家長,都覺得在這些情況下,反而要實施一些懲罰教育,嚴厲的告訴他什么應該做什么不能做,這是不是說明棍棒教育就比賞識教育更有效呢?
其實不然,錯的不是教育方式,而是我們的實施過程。
對于賞識教育我們應該先“識”后“賞”,無論是怎么樣的表揚,我們都要有理有據(jù),具體到每一個行為上。比如你的孩子寫了一篇很精彩的文章,如果你只是對他說“你文章寫得真好,你真聰明”等等之類的夸獎,這也許在短時間內(nèi)對孩子能有一些夸獎的作用,但是時間一長,孩子會對自己產(chǎn)生一個錯誤的認知,把明明是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成績歸因于是他聰明,那對應的做不好就是笨,她可能會變得自大自負,以后完全聽不進任何不好的評價。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說“寶貝,你這段景色描寫的很好,讓媽媽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樣他不僅得到了你的承認,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是哪里做的好,以后還可以怎么做。
像我遇到的一位家長,她跟我抱怨說孩子奶奶寵孩子都寵的沒邊了,自從這個孩子參加合唱團被老師夸獎唱歌有天分之后,孩子奶奶就瘋魔了,逢人就夸,逮著機會就讓孩子表演唱歌,還對別人說,“老師都說了,我的孫子在合唱團里呀,那是唱的最好的,別的人都比不過”,實際上老師沒這么說過,但是孩子在奶奶的影響下已經(jīng)慢慢信了這句話,潛移默化之下孩子的小尾巴已經(jīng)翹上天了,就認為自己是天賦過人,歌也不好好練,上次考核被刷下來之后,孩子整個人都垮掉了,而孩子奶奶還在旁邊說,這是老師瞎了眼,我孫子是最棒的……
你不能簡單地說奶奶是壞心,或者孩子有什么錯,但是這樣的結果恰恰是因為賞識不對造成的,所以我們倡導的賞識教育也不要把孩子們的表現(xiàn)過分放大,你讓孩子被贊揚聲蒙住了耳朵,從而產(chǎn)生了驕傲情緒。我們不妨這樣跟他說:“老師說你唱得還不錯,但是要繼續(xù)認真練習,才能有更大的進步?!睂Υ⒆樱覀儜摽洫効涞脤嵤虑笫?,這樣孩子才會對自己有全面的認識。
孩子們都是正在茁壯長大的小樹苗,它們都期待溫暖的陽光。如果我們能夠運用賞識教育,就能讓這束陽光去溫暖每個孩子的心。我們應該熱忱地去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道期待的目光、一個會意微笑都會讓他們前進的腳步更加堅定。
讓我們更加科學地使用賞識教育吧,不要輕易和孩子說“你真棒!”
文:云華
主播:阡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