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數(shù)月,不便外出。無奈只能作文靜思、品茶揮毫。恰值一夜春風(fēng),翌日明晨碧空萬里,開窗北望,被群樓遮蔽的狹小空間,竟然露出一角燕山山景。由此,我對登山產(chǎn)生渴望。封閉數(shù)月,竟然與“青山隱隱水迢迢”、“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行”斷緣。原本輕而易舉的事,怎敵他世間變數(shù)!讓山水之韻、散游之美、采記之悅、感悟之樂失之千里。
臨窗望,一聲嘆。惟有啟動記憶,走近名山……
27年報社采編經(jīng)歷。曾在數(shù)十座名山攀援。引我興奮的景物很多。泰山“石景”,便是其中之一。
想到此,出現(xiàn)在我腦海中的名山,首先為泰山。
山東泰山,主峰1545米。若僅論海拔高度及景貌特點,在我國眾多以山為主題的景點,算不上頂級。西岳華山的南峰,海拔高度為2200米,峭壁與險徑動人心魄;長白山天池,水面海拔高度為2150米,以山奇水怪聞名海內(nèi)外;新疆天山天池,海拔高度為1980米,可賞讀雪山、森林、牧場、繁花四景;黃山天都峰海拔1800米,隨處可見的是怪石、奇松、云海、溫泉;武當山天柱峰,海拔高度為1612米,以金殿、南巖、武當神功、珍貴藥材引人入勝;三清山主峰海拔1817米,既有與黃山相近的奇松怪石,也有與武當相似的道觀、牌坊、山門、殿閣……奇聞軼事層層疊疊。然而一覽眾山,惟泰山,能把秦皇漢武連同一代代縱橫八方、威名遠播的帝王吸引到此膜拜、封禪;惟泰山,讓踏遍青山的謫仙流連忘返,一口氣寫了六首《游泰山詩》。五岳中,論高度排在第三的泰山,其高大巍峨的形象,不在人們的眼里,而在人們心中。古人提及泰山,便萌“仰望”之意?!对娊?jīng)·魯頌》的作者,從下向上望的觀感是:“泰山巖巖,魯邦其詹?!?“巖巖”,古漢語解釋為高大之意?!罢舱病?,含仰視之意。而詩圣杜甫從上向下望的時候,則又是一種視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span>
記得初識泰山,時在仲春。石階古道旁,不知名稱的野花野草清香四溢。我由岱宗坊起步,一路春風(fēng)、一路鳥啼、一路溪流、一路桃李。由于是清晨,走向岱頂方向的游人稀少。我佇立一處高崗,用高倍望遠鏡四望,峰、崖、洞、潭連同殿閣亭臺、摩崖石刻盡收眼底。我忽然感到,人在大山中是何等渺小,更何況人在天地間,更似一粒塵埃而已!所謂功名利祿千秋偉業(yè),也無非過客浮萍,豈能與松風(fēng)深沉、古溪吟唱、山石奇?zhèn)?、古剎梵音一較短長?
隨著粗重的喘息聲漸行漸近,泰山挑夫躬身負重、邁著艱難步履蹣跚走上。我讓在一邊,對之投以敬佩目光。因為,千古石階,留存他們祖祖輩輩的履痕,百代更迭,風(fēng)風(fēng)雨雨,上行的足音一直那么堅實,下行的步態(tài)永遠那么輕松。若把這些過程比作超逸古賢,倒也貼切——為遠大目標奮進時,堅忍不拔;功成身退、淡出名利場時,榮辱皆忘。僅僅幾位挑夫的身影,便能給人留下些許感悟!被稱為“五岳獨尊”的泰山啊,又豈能用海拔來揣度你的內(nèi)涵?
登泰山之巔,要經(jīng)過三座“天門”。我每在一座門前駐足,都尋味一番“天”字的含義?;蛟S因巍巍東岳突兀于遼闊無垠的平原,凌駕于形態(tài)多變、日夜浮動的云海?莫非因這里登高四望,北面是泉城濟南;南面是圣人故里;東面是成語“一鼓作氣”之源——萊蕪;西有不盡黃河滾滾而來、奔騰而去。因此,巍巍東岳,給人一種“傲然崛起、俯瞰天下”的緣故?
登泰山,會邂逅許多奇石妙景。我每次走近一方奇石,便撫觸那棱角分明、古貌蒼然的石體,平素所聞所見的成語典故、俗語、熟語,由心底生發(fā)出來,與奇石碰撞出悠長的歷史回響。與之相關(guān)的詞句,有“穩(wěn)如泰山”、“重如泰山”、“泰山壓頂”、“泰山北斗”、“泰山石敢當”、“有眼不識泰山”……“五岳之尊”,無疑飽含文化稟賦,構(gòu)成“成語典故之山”。
泰山的石,或呈天然狀、或呈石碑狀、或呈人物狀、或呈禽獸狀……以地質(zhì)學(xué)家解釋,現(xiàn)今泰山的位置,在數(shù)千萬年前的太古代,曾為一片汪洋。以地質(zhì)學(xué)家推斷,在造山運動過程中,一座突兀的峰巒漸漸浮出海面,通過大自然千變?nèi)f化、地質(zhì)構(gòu)造,使山海原野呈現(xiàn)無數(shù)次滄桑巨變。這座山體,經(jīng)起落浮沉,終于崛起在紅日、碧海、黃土、藍天之間。那一刻,半隱半現(xiàn)于山體之中的雜巖,已有十五億年高齡!
看奇巖巨石,思專家所述,不難推斷——這些“壽高難以估量”的泰山石,把悠久史話從遠古帶到當今。
展現(xiàn)泰山石、泰山石雕、石坊所在地,常見有人佇立凝望,總聽到引人入勝的史話。在中天門,我見到一座用泰山石雕琢的“回馬嶺”石坊。聽一位采藥老人說,千百年來,人們在“回馬嶺”牌坊前,總是對“回馬之說”,爭辯不休,到今日也沒有結(jié)果。
清乾隆帝和清史學(xué)家宋思仁,都提到過“回馬嶺”之名的緣起——宋真宗趙恒到泰山封禪時,山徑險峻馬不能前。乾隆十三年(1784年),那位文采出眾的一代帝王登臨泰山,留下題刻詩:“曈昽日照紫芙蕖,石磴盤行路轉(zhuǎn)徐。傳是真宗回馬處,當年來為奠天書?!鼻逅嗡既试谒幹摹短┥绞鲇洝防?,也曾提及:“回馬嶺,重巖疊嶂,應(yīng)劭為之天關(guān),至此馬不能行矣……相傳為宋真宗回馬處?!?/span>
然而,諳熟皇家禮制、帝王待遇的人,對此論搖頭擺手。認為面對奇險山路,身為“真龍?zhí)熳印钡内w恒,不可能冒險騎馬登山或乘坐馬車攀爬。面對這座石坊、這些爭議,我想起岱廟《宋真宗封祀壇頌碑》上刻有:“上乃乘輕輿,陟絕徑,躋日觀,出天門?!钡奈淖帧!摆臁奔吹歉叩囊馑?。由天門坊到“中天門”一帶,自古路徑奇險、馬車難行,文中“輕輿”,解釋為山轎似乎更合乎邏輯。鑒于此,“回馬說”便顯得牽強。況且,早于宋真宗之前300余年的唐朝,就曾有道士郭行真在岱廟前的《唐岱岳官造像記碑》上留有“山人王昌字大歷十四年登泰山時,真君道士卜浩然、果紫微各攜茶果徂侯于回馬嶺”之句。由此可見,回馬嶺的稱謂,并非由宋真宗“登岳回馬”而來。
我邊走邊想,不覺已攀登到玉皇頂。當時已近中午,集聚東岳極頂探尋奇石的人漸多。幾位導(dǎo)師模樣的長者,攜10多位年輕人,分為若干組合,在觀日峰下的拱北石前觀評,在玉皇廟里指點極頂石的紋路走向。而我,默默站在玉皇廟外的無字碑前,端詳白里透黃、形制古樸的那塊石碑。
有人曾言,當年秦始皇到此封禪,想把“焚書坑儒”的欲望用無字碑來表現(xiàn)。故此留下了“本意欲焚書,立碑故無字”的古詩。然而,《史記·秦始皇本紀》里,秦皇在泰山封禪“立碑有字”之說昭然在目:“上鄒嶧山,立石,與魯眾儒生議,刻石頌秦德?!?/span>
想到此,我有些困惑,徘徊在無字碑周邊。恰巧學(xué)識豐沛的長者健步前來,向跟從的幾位學(xué)生講史說石,我也樂得“旁聽”一番……
原來,漢武帝劉徹立無字碑之說,流傳的較為廣泛。史載,漢武帝在元封元年(前110年)曾登臨泰山封禪。漢《封禪書》上說得清楚:“泰山之草木葉未生,武帝乃令人立石之泰山巔?!眱H說漢武帝在泰山“立石”,沒說刻字。以此,我聯(lián)想古代帝王封禪的規(guī)制——非開國之君,在泰山封禪時,是沒有資格立碑刻字之說。由此解釋,便順理成章了……
盡管泰山還有很多以奇石為載體的古景,但由于當天下午還要趕往‘’圣人故里‘’——曲阜采訪,只得依從接待者建議,匆匆下山,再赴新景……
令我感到遺憾的是,之后二十余年,雖然多次去泰安采訪、參加活動,竟然只顧寫稿發(fā)稿,對泰山奇石之景,多次擦肩而過、不曾凝視……
想到這里,我取出從東岳帶回、以泰山石材為原料的美雕鎮(zhèn)紙,放在窗臺陽光明燦處,細細玩味……
展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