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的教學內容從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提出,到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和價值觀,需要經過四次轉化和建構。每一次轉化和建構都是既遵循上一層級的標準要求,又是一次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梢哉f四次轉化和建構就是四次創(chuàng)新活動。
第一次轉化 第二次轉化 第三次轉化 第四次轉化
和建構 和建構 和建構 和建構
課標制定者 教材編寫者 教師 學生
由課改綱要轉 由課標轉化為 由教材轉化為 由書本知識轉化
化為各科課標 教材,建構 教案和學案 為個人知識、能力、
建構課標框架 教材體系 建構教學方案 價值觀體系,建構
健康人格
這四次轉化和建構都是圍繞著“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在不斷的充實和具體化,在這四次轉化和建構中,教師的轉化和建構是關鍵,學生的轉化和建構是目的。
第一次轉化和構建:各科課程標準的制定者,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轉化為“課程標準”,建構各科課程標準的框架,為教材的編寫和教學、評價活動提供依據。
在2001年的6月,教育部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1](以下簡稱為《綱要》),在這個文件中明確提出了中小學的教學,都要體現(xiàn)國家對不同階段學生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但只有把《綱要》的基本要求轉化為各科的課程標準,才能落實到教學中去。于是專家組的成員根據《綱要》的精神制定了不同學段和學科的課程標準。我們國家基礎教育的課程標準分為幼兒園、義務教育階段、普通高中三大類,在內容上一般包括基本理念和思路、課程目標(總目標和階段目標)、實施建議、附錄四部分,不同學段和學科有所不同。
如《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新課程標準》(1-9年級)包括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包括:1. 課程的性質與地位;2.課程基本理念;3.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包括:1.總目標;2.階段目標。
語文是按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這四個學段,分別提出“階段目標”;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小學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 7~9年級為“寫作”)、“口語交際” “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提出要求。
第三部分:實施建議,包括:1. 教材編寫建議;2.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3.教學建議;4.評價建議。
第四部分:附錄,包括:1. 關于優(yōu)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的建議;2. 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3. 語法修辭知識要點。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綱要》中提出了三維的課程目標,而具體到各科的課程標準,不都是以三維的形式呈現(xiàn),如《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新課程標準》,在目標的表述上,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等四個方面做出了闡述。而英語的階段目標則是從“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文化意識、情感態(tài)度”五個方面提出要求。所以各學校在設計教案模板時,不要不分學科的一律套用“三維的課程目標”,而要根據各科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xiàn)學科的特點。
第二次轉化和建構:各科的教材編寫者把《課程標準》的要求轉化成教科書,建構完整的教材體系(包括學生課本、教師用書和必要的參考資料),為教學活動提供了可供操作的依據。
根據《綱要》的要求,“實行國家基本要求指導下的教材多樣化政策,鼓勵有關機構、出版部門等依據國家課程標準組織編寫中小學教材?!?a title="" name="_ftnref2" style="color: rgb(62, 110, 43);">[2]所以新課改以來打破了過去全國使用一套教材的做法,實行教材版本的多元化、多樣化,為各地師生的教學活動提供了更多選擇的機會和空間。
不同版本的教材由于對課程標準的理解不完全一樣,在編寫體例和材料選擇上都有較大差距。所以教師一定要認真的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編寫意圖。特別是要看一下教材編寫者對教材解讀的文章,理解他們的編寫意圖和教材的特點。
如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顧振彪老師在解讀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至九年級)》教材時,談了他們的編寫意圖,我們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是如何落實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的。
這套教科書以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為線索,按“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三大板塊組織單元。每個單元包括“閱讀”與“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兩部分。如七八年級的四冊課本:
(表格略)
在單元的編排上,整套教科書共36個單元(每冊書6個單元),有36個主題。這些主題,是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母題中,選取的一些基本的生命命題或精神命題。例如七年級上冊的六個單元的主題,每兩個單元落實一個母題:感悟人生、理想信念(人與自我)、自然景物、科學世界(人與自然)、人間親情、想象世界(人與社會)。
這些單元主題對培養(yǎng)學生尊重、關愛和敬畏生命,對建立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美好的關系,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時,由于它們都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因此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興趣,有利于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欲望,提高學習語文的效率。[3]
第三次轉化和建構:教師把教材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建構具體的教學方案。
這次轉化其實又包括了兩步:第一步是教師要把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內容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只有自己理解和掌握了才能教會學生。第二步是根據自己的理解把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內容轉化成學生的知識能力和價值觀。
課改以來我們往往重視第二步轉換而忽視了第一步轉換,總認為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沒有問題,關鍵是怎樣教會學生。其實第一步更為重要,只有教師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課標和教材,對學生的引導才能準確到位?!伴_車最怕路不熟,教學最怕教材不熟”。
教師不僅僅要熟悉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課程標準,因為課程標準中有些東西在教材中并不能都體現(xiàn)出來,特別是一冊書、一個章節(jié)很難完整的體現(xiàn)整個學段課程標準的總體要求。各科的課程標準,都有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而這些在教材中是看不出來的,必須學習課程標準。
在課程標準中有質的要求,也有量的要求,如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中,有量化要求的部分:
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
一級(3~4年級)能唱英語兒童歌曲15-20首,說歌謠15-20首;視聽時間每學年不少于10小時(平均每周20-25分鐘)。
二級(5-6年級)能表演歌謠或簡單的詩歌30-40首(含一級要求);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含一級要求);能看懂英文動畫片和程度相當的英語教學節(jié)目,每學年不少于10小時(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鐘)。
三級(7年級)除教教材外,課外閱讀量達到4萬詞以上。
四級(8年級)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0萬詞以上。
五級(9年級)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
六級(高一)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20萬詞以上。
七級(高二)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
八級(高三)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6萬詞以上。能經過準備就一般話題作3分鐘演講。
在語言知識(語音、詞匯、語法、功能、話題)方面:
二級(5~6年級):學習有關本級話題范圍的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
五級(9年級):學習有關本級話題范圍的1600~1700個單詞和2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
八級(高三):學會使用30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
對于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這幾年我們在全國開展了“運用知識樹說課標說教材”的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項活動我們稱為“三說”,即“說課標、說教材、說建議”。具體內容如下:
(一)說課標
1.說課程目標。如果說整個學段(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教材,要說本學科的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如果說一冊或一個階段的教材,要說本階段的目標。
2.說內容標準。根據課程目標,本學段從幾個方面或領域(如語文的五個方面、數學的四大領域、英語的五個方面等)提出了具體要求。
(二)說教材
3.說使用版本教材的特點和內容結構。包括課本的編排意圖、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知識與技能的范圍等。
4. 說知識和技能的立體式整合。不管是說一冊還是一個單元,都要把本學段的同類知識進行立體式的整合。
(三)說建議
5. 說教學建議。根據課程標準和所用教材的特點,談具體的教學建議。
6. 說評價建議。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特點,談如何評價三維目標的落實情況。
7. 說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第二步,教師要根據自己對課標和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根據學生的情況,轉化成具體的教案和學案。第一步轉化不涉及教學步驟和模式問題,第二步轉化就涉及到教學模式和方法問題,涉及到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特色和風格問題。
第四次轉化和建構:由學生把教材和教師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構建學科素養(yǎng)和能力,形成一定價值觀。
在這次轉化中除了要繼續(xù)轉換學生的學習方式外,另外還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培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體系;二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志趣”。
1.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人格教育”
關于“教育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多年來我們幾乎就沒有停止過這方面的討論。從上世紀80年代關于教育本質的討論,到90年代素質教育的提出,到2001年開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的綜合素質評價,到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堅持育人為本”,都是在探討這一問題。雖然我們搞了近二十年的素質教育,但實際上在許多地方,“素質教育還只是停留于表層,徘徊于外圍,還未深入到學校教育的內核”。
“人的核心素質”是什么?核心素質是“人格”。我們的學生可以成績差一些,能力弱一些,但他們不會危害社會。一旦人格不健全,不但會毀掉自己的一生,還會危害社會。
我們在教案中也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但在教學中怎樣落實?不是生硬的在黑板上板書幾個價值觀的詞就可以,也不是讓學生在課堂上不痛不癢的說幾句就行了,要觸及學生的靈魂,要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和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構建學生的健康人格,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
2.學習的真正動力源于對未知事物探求的“志趣”
我們的學生為什么厭學?僅僅是因為學習負擔過重嗎?如果減輕負擔學生就喜歡學習了嗎?現(xiàn)在許多大學生在高中階段為沖刺高考而拼命學習,一旦考入大學就不想學習了,他們把書燒掉或扔掉,他們說“學夠了”。大學的輕負擔并沒有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愿望。我國的基礎教育最大的失敗是:12年教育沒有培養(yǎng)出學生對學習的志趣。學習的真正動力源于對未知事物探求的“志趣”。
社會等外部的需要能夠激發(fā)人們一時的學習動力,如參加高考,參加各種證書考試,但當需求滿足后就不想學習了。真正激發(fā)一個人內在學習動力的是他對未知世界探求的興趣和好奇心。學習的過程僅僅有“趣”是不行的,僅僅有“志”也不行。有趣而無志,學習的動力不能持久;有志而無趣,學生會感到學習很痛苦。志趣是志向與興趣的有機結合。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在興趣的基礎上再引導他們樹立探求某種未知事物的志向。一旦“志趣”形成了,學習就成了“擋不住的誘惑”,就像制造了一輛“永動車”,想煞車都很困難。如居里夫人,整天在實驗室里忙碌也不感到單調乏味,就在于她有了探求“鐳”元素的志趣;如陳景潤對“歌德巴赫猜想”的探求,雖然走的路很遠,很累,但其樂無窮。有些科學家一生也未必能達到自己最初的目的,但無怨無悔。我們的教育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對探求未知世界的“志趣”,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