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里司空見慣的教育現象背后,常常蘊含著諸多的心理學原理,如果我們善于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找準教育現象背后的心理學機制,并因勢利導地加以處置,不僅可以將很多的教育問題消弭于無形之中,還能很好地提升教育的品質。
1.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和學生更好地學習
真正的學習活動,一定伴隨著心理活動,或者說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心理體驗。掌握一點心理學中有關學習的知識,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學習。這里舉兩個例子:
短時記憶——設計教學中,把握好信息量
如果在短時間內給出的信息太多,則相當一部分信息就會“外溢”,不能被接受。這樣的一種心理機制告訴我們:第一,在設計教學的時候,信息不能過多;第二,如果信息過多,就要設法通過組塊降低信息量,從而方便記憶。
一些教師在講評試卷時,一節(jié)課能講解幾十道選擇題,看上去講解的速度很快,但因為信息點過多,要讓學生都記住是不大可能的。教師為此還常常責怪孩子們,說已經講過的內容,為什么還是不會,其實是教師自己不了解“短時記憶”的特點。
習得無助——適當地給學生小的成功體驗
“習得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小狗做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驚惶逃竄,但因為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之后,狗逐漸地不再躲避,趴下來靜靜地接受電擊。到最后,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狗不但不逃反而不等電擊出現就先趴在地上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無助。
從學習的角度來說,“習得無助”就是個體認識到自己的能力無法解決困難,對目前的環(huán)境變化無法控制,或者是對未來發(fā)生的事情無法預測時,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延續(xù),個體將會喪失斗志,進而陷入絕望的心理困境。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的報告描述具有“習得無助”特征的學生是懶散、怠慢,有時是破壞性的;他們面臨困難的作業(yè)很快就放棄。會感到“習得無助”的人絕對不是只有學生,當教師不斷地重復教學動作,卻怎么教都教不會的時候,教師也會有“習得無助”的感覺的。
“習得無助”必須是當事人把失敗的原因歸于自己內在的因素時才會發(fā)生。比如說教師認為自己不會教,自己沒有辦法改變學生,久而久之也會有“習得無助”的感覺。
塞利格曼還做了一個實驗,如果先讓小狗有逃離籠子的經驗,再去做電擊實驗,小狗掙扎的時間更久,但會到處尋找可能逃脫籠子的方法。
這個實驗給了我們一個很積極的想法:如果我們讓孩子不斷地、成功地解決一些小難題、小挫折,這些小小的成功經驗將大大地幫助孩子們日后面對困境的堅強心態(tài)。有很多的事情,盡管家長、教師做得比孩子要好,但一定不要越俎代庖,要給孩子親身實踐和嘗試的機會,沒有這些小的成功的學習,孩子是做不了大事情的。
2.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進行高效的班級管理
班級是由一個個的學生組成的,有學生的地方,就有心理學。
破窗效應——關注關鍵的突破點
在一幢建筑物里,若有一扇窗子的玻璃被打破了,卻沒有人去做任何的處置,很快就會再破第二塊、第三塊。當達到一定數量之后,破壞的速度更會呈倍速上升。這一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破窗效應”。心理學家關注的是玻璃破壞到多少塊的時候,破壞的速度明顯提升。事情會變好或變壞,往往只是一個關鍵點的突破而已,“壞”同學多到一定的數量,全班就會快速淪陷;“好”同學增加到一定的數量之后,班風就會快速地步上正規(guī)。
自我實現預言——假定學生是會主動學習的“好學生”
個人對他人所形成的想法,會影響他人的行為,最后導致他人的表現符合一開始預期的態(tài)度和行為,就好像印證了原先的預言一樣。這樣的現象稱之為自我實現預言。
很多班主任在接手新的學生起,就開始想方設法了解孩子們以前的各種表現,然后在腦海中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當然,最終能夠記住的,主要是兩類人:一類是特別優(yōu)秀的;一類是問題很多的。在接下來的教育中,班主任對這兩類人所采取的態(tài)度和教育的策略是大不相同的,他通過自己的言行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班主任對自己的看法,然后必然是優(yōu)秀的更加優(yōu)秀,有問題的繼續(xù)有問題。
3.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人際交往
學校是一個大家庭,學生生活離不開人際交往。人際交往之中,也隱含著許多心理學的原理。
自我評價維護理論——懂得肯定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肯定
很多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感受:明明自己做了一件不錯的事情,但是同事卻硬是不把它當作一回事,搞得自己那種“成就感”無可奈何地消失。其實,這并不是同事不看重這件事情,而是他們維護自尊的一種表現。從心理學的觀點看,多數人在看他人的成就時,心理所關注的是這份成就是否會威脅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和自己沒有關系,那他就會贊賞、甚至幫著宣傳他人的成就;如果威脅到了自己,那就會漠視他人的成就。泰舍(Tesser)在1988年提出“自我評價維護理論”,對此有過詳細的分析。
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比較愿意肯定那些“已經被別人肯定過的人”的成就,例如職位高的人、學歷高的人、得過獎的人、上過電視的人……這些人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通過具有公信力的檢定,所以肯定他們的成就對自己就比較安全。這個現象的背后反映了對自己沒有信心,因為沒有信心,所以才要等到別人說了之后,再跟著附和。這個理論給我們的啟發(fā)是:人際之間是互動的,只有懂得去肯定他人,才有機會得到他人的肯定。
虛假的一致————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他人身上
人們總是會把自己的行為想成是典型的行為,認為自己既然這么做了,別人也應該都會這么做才對。這種把自己的行為夸大為所有人的普遍行為的現象,就稱為“虛假的一致”。
這種現象在學校是很常見的。比如說某位老師非常欣賞自己一路走過來的求學經歷,就認為這樣的求學經歷是唯一正確的,要求孩子們也一定要按照他走過的道路重走一遍;有的教師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動不動就懲罰學生,還始終認為學生現在可能恨我,但以后會感謝我的;A喜歡上了B,就以為周圍的人也都喜歡B,所以想盡辦法離間任何想接近B的人,卻沒有想到自己眼中的寶貝,在別人眼中可能根本不屑一顧。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