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孫氏優(yōu)秀文化的探討
海仙||湖北
年少時,每逢過年過節(jié)期間,我們在父母的帶領下,踏著崎嶇不平的山路,折去山路兩邊的荊棘,走到祖墳墓地,打掃祖先墳墓周圍的雜草,點燭、燒香、燒紙。按照我們當地祭祖的風俗,在吃團年飯前夕,燃放鞭炮,隆重地請祖先們回家吃團年飯、喝酒,大人吩咐,小孩不得靠近酒席,在父親的引導下,跪地燒紙磕頭,祈禱吉祥。然后,父親再將沒燒完的紙錢冥幣拿出大門外,送祖先們出門自由活動。我們重新收拾碗筷、酒具,一大家人再高高興興地吃團圓飯。大年三十、初一、初二的晚上,夜幕降臨,跟隨父親又到祖先墓地,在爺爺奶奶的墳前點燈,讓他們召集去世的家人們一起團聚、打牌,開心過節(jié)。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祭祖與掃墓,是過年時不可或缺的一項活動,只有在敬祖之后,過節(jié)的熱鬧歡騰才真正開始。
“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大年三十的晚上,是年火,圍爐夜話;正月十五鬧花燈,舞龍玩獅。吃過團圓飯,將取暖房間的火燒得旺旺的,寓意來年會有紅紅火火的日子,身體平安健康。在祥和熱鬧的氣氛中,我們圍著大火籠聽父親講古書,講述我們孫氏宗族祖先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與經歷。祖祖輩輩在過去貧窮落后的年代,吃苦耐勞、歷經滄桑。如今幸福的日子是他們用帶繭的雙手、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他們用勤勞與智慧,創(chuàng)造了最優(yōu)秀的孫氏文化,用善良與誠信塑造了一代代光輝形象 。
正是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為銘記祖輩的歷史文化,在有生之年我想為我們孫氏家族,力所能及地做點事。于是,將續(xù)編修譜的想法告知家人,得到了支持,宗親的長輩、兄長,組成了一個搜集、采訪、電腦錄入的修編族譜的團隊。
修編族譜、出書的宗旨是:追根尋祖、承前啟后。書寫我們孫氏家族的文化歷史更迭,傳承歷史性的文化書籍。這本書高質量地寫好了,是我們孫氏家族的傳家寶,也給后人留下一部精神營養(yǎng)、優(yōu)秀文化教科書,其內涵豐富,凝聚著愛國、愛家、愛民族的家國情懷。子子孫孫可從中得到經驗借鑒、文化傳承和思想啟迪。
有國必有家,有國法即有家規(guī)之說。族譜在編輯中記載了“家規(guī)”“家訓”之類的內容,倡導:“崇孝悌、敬祖宗、睦宗族、尊師長、務本業(yè)、勤節(jié)儉、戒賭博等內容”。家規(guī)、家訓的道德規(guī)范,要求家族兒女遵紀守法,不搶、不盜、不嫖、不娼、不賭、不吸毒,遵紀守法,積極向上,做一個合格的公民,發(fā)揚無數先輩開拓進取、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新時代青少年要勤奮學習、居安思危,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必須體現(xiàn)在我們孫氏家族兒女身上。族譜這本傳承的教科書,對促進家族的繁衍發(fā)展、現(xiàn)代文明建設有積極的推進作用?,F(xiàn)代文明建設必須以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傳統(tǒng)文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才會有生命力。族譜記載中反映出來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實際上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奮斗的結晶,曾經對凝聚中華民族發(fā)揮過巨大的作用,對促進當代文明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激勵作用。
考慮到族譜具有尋根問祖價值,在采訪、編寫過程中,現(xiàn)在有多少青年不知自己的爺爺、奶奶,太爺、太太的名字與姓氏,造成輩輩斷檔的局面。在編寫過程中增加了一定的難度,采訪人員驅車到鄉(xiāng)下,找到同支系有墓碑的祖墳,拍下照片再確認。在多年的日曬夜露下,造成碑面石地粉化,墓碑上的字跡模糊不清,照片進行特殊處理也難以確認,辨認難度加大,我們沒有望而卻步,再繼續(xù)尋找直到脈絡清晰為止。因此,“傳承家族精神,凝聚家族力量”關系到列祖列宗,更關乎子孫后代。從現(xiàn)實來講,每個人都應當搞清楚我的姓氏?我從哪里來?這個來歷在生理上自然是娘胎,從文化根脈上來說就是血脈關系。家族淵源和世系圖表是家譜中最為重要的內容,這是尋根問祖的重要依據。從族譜中還可以了解家族各個支系的遷徙、發(fā)展史、人物傳記、字輩譜的情況,知悉家族中的血緣親疏關系。一個家族如果沒有族譜來作歷史記載,家族的繁衍發(fā)展進程就會出現(xiàn)斷檔現(xiàn)象。所以我們以“孫”姓為紐帶尋源追宗,是修編族譜的要義所在。
通過修編族譜有助于提升家族的凝聚力,維護家族團結,增進家族之間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加強溝通,促進家族互助。族譜把家族繁衍、遷徙、人文等活動、事件都記錄了下來,即便是滄海桑田,歲月變遷,到了百年之后,即使互不相識,但翻開家譜,依然可以相互辨識,是任何工具和人為辦法都做不到的。家譜并不簡簡單單記錄了家族的分支,世系的更迭,還記載人的情感和作為,傳遞社會正能量的精神營養(yǎng)價值觀,展現(xiàn)榜樣的力量,提升家族血緣和情感的凝聚力。
我們孫氏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一個家族有了族譜就有了姓氏文化的傳承為載體,有了文化之根,就能知道祖先的來源,知道我的姓氏,我是哪個字輩的人。有了血緣脈絡與文獻記載,追溯姓氏淵源,這樣的傳承才是完整的傳承。編修族譜,上以追溯祖宗昭穆之序,下以清楚子孫世派之源。族規(guī)家訓啟迪子孫后代之本。發(fā)揚古賢之風范,傳承先人之美德。能增強家族的親和力和感召力,激發(fā)同根、同源、同宗的血緣親情。
家譜以深情的筆墨,通俗的文字,記載了以祖輩人為榜樣的案例,優(yōu)秀言行的感召力,激勵后人遵循法規(guī)家訓,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忠誠和善性的方向指引。譜中記載的家族史、鄉(xiāng)賢錄、逸聞軼事、藝文、墓塋地、碑銘志等等,通過追溯生活的歷程,總結人生得失,能使家族中的先進事跡、文化故事不斷傳承,同時也記載了祖先的光輝足跡,記錄各行各業(yè)的精英,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創(chuàng)造了不凡的業(yè)績。對擁有忠、孝、節(jié)、義行為的人物以及做出善舉的族人進行贊美和褒揚,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用他們的業(yè)績教育后代,樹立虛心學習、艱苦創(chuàng)業(yè)、不斷探索、奮發(fā)向上的遠大志向。只有追求尊嚴、榮譽,勇于創(chuàng)造和奉獻,才涌現(xiàn)出優(yōu)秀的人才,家族才會擁有希望,才能呈現(xiàn)出頑強的生機與持久的活力。
當后世之人讀到族譜的記錄時,便可從中感悟先輩的血肉呼吸,先輩的修為操守以及他們?yōu)樯鐣龅呢暙I而獲得鼓舞和力量。也只有這樣,才能肩負起更多的責任,才能做好人、做好事,修身律己,繼而成為對家族、對社會、對國家有擔當的人。
在新形勢下修編族譜,對繼承中華優(yōu)良文化傳統(tǒng),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同時為子孫后代留存一份無價的寶貴財富。修好了族譜,從此進入家族文化傳承時代,以后可以不斷地續(xù)修,讓家族文化不斷地傳承。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家族的一分子,必須牢記我們孫氏家譜的次序,重禮節(jié)、懂人情世故,才是“家教”的文化傳承。當兒子、女兒讀小學時,家長從此階段必須教育小孩,增強家族觀念,將“孫氏家譜派序”背熟牢記在心,知道我的祖先的名字及我是第幾派。如果“家教”的基礎工程不做好,不遵守“家規(guī)”“家訓”,不按祖先的傳統(tǒng)文化“家譜派序”給小孩取名,隨意而為,那么隨著時間的變遷,一個家庭的老子、兒子、孫子的名字會混淆一團;再者,孫氏家族的子女會出現(xiàn)同姓、近親結婚的社會倫理亂象,直接影響下一代,子女身體發(fā)育。所以,我們修譜為社會、為宗族、為子孫后代留下營養(yǎng)精神傳承,希望在生家族成員為社會、為家庭、為自己在家譜中,給后人留下優(yōu)秀不可磨滅的記憶,為一個家族在滾滾前行的歷史車輪中繼續(xù)乘風破浪,發(fā)揚光大,是非常有意義的。
古人云:禮莫大于尊祖敬宗,典莫大于修編族譜。續(xù)編好族譜是歷史傳統(tǒng),亦是民族文化發(fā)展需要。族之有譜方能溯本原,紀支派,明世系,篤親親。報本追源之誠,善繼先人之志,善述先人之事,乃孝子慈孫之所為。祖先悠久的宗族歷史,也有著悠久的家譜編纂歷史。由于歷史原因,宗族制度弱化,同門觀念淡化,特別是經過“文革”的洗禮,族譜被燒,墓碑被砸,族譜編纂斷檔多年。至今族譜編纂傳統(tǒng)才逐步恢復,但還存在著不重要、無所謂、怕花錢、難度大等消極思想,因此必須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重視我們孫氏家族文化的傳承,引導年輕人重視我們的家族文化的傳統(tǒng)觀念,增強家族文化意識,學會感恩,開啟族譜修編新征程,改變數典忘祖怪相,要延續(xù)優(yōu)良傳統(tǒng),以和諧的氛圍精誠團結、感化家人們,為家族優(yōu)秀文化建設作出無私奉獻。
2023年2月19日
圖片/網絡
作家簡介
孫海先,男,筆名:海仙,湖北興山人,興山作協(xié)會員,現(xiàn)代優(yōu)秀詩人,中華詩藝社湖北分社副社長,中共黨員。喜愛文學,業(yè)余堅持創(chuàng)作,發(fā)表多篇散文與詩詞歌賦,有散文、詩詞作品獲得全國性征文獎項。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文學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法律顧問:北京盈理律師事務所
總編:瑯 瑯
副總:蔡泗明 倪寶元 趙繼平
編審:孟芹玲 孔秋莉 焦紅玲
主編:石 瑛 趙春輝
審校:嚴圣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