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什川人從船河灣過船,附近有魯班崖之外,還有就是什川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條大道——砂坡坪過土門石門的馬幫所走之路。說是一條大道,其實不過是一條只能走騾馬的便道。人們不走水路走陸路,更多的是在為趕著牲口去做生意。
馬幫在什川人俗語中,稱為趕牲口的。牲口主要有騾子和馬,還有驢,最多的當然是騾子,騾子能馱!新中國建立之前,什川的馬幫生意也很興隆。
半島上的什川,自明代以來,物產(chǎn)主要是糧食、水果、瓜、煙葉什么的。到了清代,水果相對就多了,因為有了水車,澆灌的土地多了,明朝栽植的梨樹也長大了,產(chǎn)的果子也多了。那么島上的物產(chǎn)主要通過陸路交通運往蘭州,什川人需要的鹽、布、日用品等等,也通過牲口從蘭州馱回來。
清中期的時候,什字川的經(jīng)濟文化曾達到了一個非常興盛的程度,這些從遺留的建筑就能看出來。規(guī)模宏大的隍廟,什字川堡里的祖師殿,還有魁星閣、老佛堂等等,都留下了明顯的時代印跡。而水車,對當?shù)亟?jīng)濟更是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就在船河灣下游的黃河沿岸,人們建了五六架水車,吱吱呀呀的水車轉動聲中,水就被車上高臺上,流進了什字川腹地的梨園中。那時候,水車打上來的水澆地,是用點香計時的方式來界定時間,雖然臨河而居,但水的可貴顯而易見。
有了水車,豐收的年景就多了,騾馱貿(mào)易相對頻繁。趕牲口的人天不亮就趕著馱有瓜果煙葉等土特產(chǎn)的騾馬隊出發(fā)了走出村莊,先要上砂坡坪,經(jīng)過一段長長的上坡路(現(xiàn)在的長坡村因此而來),到了坡頂,就是砂坡坪了,也就是在船河灣的頭頂上。馱隊繼續(xù)往前走,就是土門,這里也是一道防守的關隘。過了土門,小峽峽谷就一目了然了。再往前走,就是石門,一道在石壁上開鑿的門。
凌晨的黃河峽谷里,除去河水隆隆的聲音外,趕牲口的人聽到的,就是“沓沓沓沓”騾馬蹄子在河畔山崖上行走的聲音。長長的小峽峽谷,兩岸石峰高聳,大山在夜色里只是黑黝黝一片。抬頭望去,一輪清月掛在頭頂,灑下滿地清輝。天將破曉,月明星稀,黃河峽谷里呈現(xiàn)出一種特別清奇幽雅之景。這破曉時的大河風景,從此就深深鐫刻進了趕牲口的人腦海中,人們叫它“石門曉月”。
不知那一年,一位清朝的金縣(榆中縣,當時什字川屬金縣治下)張縣令來到什川,走過石門土門,觀賞了什字川萬畝梨園梨花盛開的美景,看了水車駝石,又游覽了魁星閣、隍廟等,于是就寫下了一首《贊什川》——
一兮地兮一帶川,樹木花光四季妍。桃杏雨,楊柳煙,朝暮人爭峽口船;駝石古,水車圓,石門曉月幾千年。樓臺真如畫,魁閣聳山巔;景中景,天外天,巍巍峨峨映拱軒。誰言此地無神仙?桃園猶不遠,仿佛在眼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