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周彝
興趣廣泛,尤好美食烹調(diào),工余下廚近40年,每有一得,即碼字成文,經(jīng)常發(fā)表于雜志,終成集腋成裘之作《上海型男的做飯智慧》。
早春二月,綠意盎然,我們幾個老友又踏上品賞明前龍井之旅。
行程是“汪怡記”茶莊梁總安排的。每年清明前,他都要去杭州梅家塢收購明前龍井并趕運回滬,第一時間在“汪怡記”大世界門店上柜,滿足新老茶客的渴求。
梅家塢是西湖龍井茶一級保護區(qū)和主產(chǎn)地之一,地處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西部腹地,沿梅靈路兩側(cè)縱深長達十余里,有“十里梅塢”之稱,擁有“不雨山長澗,無云山自陰”的自然山水風光和悠久人文資源,是杭州最富茶鄉(xiāng)特色的農(nóng)家自然村落和茶文化休閑觀光旅游區(qū)。
下午5點,我們一行到達群山環(huán)抱、暮靄繚繞的梅家塢,望見村外青翠碧綠的山坡茶園。梁總告訴我:“明前龍井,鮮茶2250克制成500克茶葉,至少含5萬個嫩芽,全憑采茶女手摘,她們從清晨到日落,最多摘5000克左右鮮茶?!?/p>
老朋友梅村長在村口迎候。汪總笑道:“與梅村長做龍井購銷已經(jīng)30多年,當年是小梅,現(xiàn)在是老梅了。今晚梅太太親自掌勺,做地道農(nóng)家菜款待各位?!?/p>
拾級而上,茶香彌漫,家家門口一臺臺制茶機在輕輕運轉(zhuǎn),旁邊的竹匾里晾曬著翡翠色的新茶。
到村長家門口,小圓桌上已擺好晶瑩的玻璃杯,梅村長為我們沏茶:“這是前天摘制的龍井,水是村邊山腳下的泉水。”
我笑道:“為了明前龍井,我們強忍干渴,車上不帶一瓶水?!?/p>
龍井茶始產(chǎn)于宋代,明代益盛。清朝品茶名家陸次之贊譽龍井:“甘香如蘭,幽而不洌,啜之淡然,看似無味,而飲后感太和之氣彌漫齒額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鼻迕髑安芍频姆Q“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稱“雨前茶”,茶客歷來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說法。
龍井茶有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大特色,這是其他茶葉所不具備的。泡飲龍井,但見芽芽直立,湯色清洌,幽香四溢,因此老茶客喝龍井都用玻璃杯,不用蓋碗和紫砂壺,就是為了欣賞茶葉在杯中輕盈搖曳的形美身影。
輕啜一口,清香馥郁、茶澀輕淡,滿口甘鮮。明前龍井獨有的茶鮮是精彩余韻,汪總解釋說,明前龍井的氨基酸含量高于雨前龍井,所以有一股鮮味。
真是心曠神怡。
“今年明前龍井收成如何?”我問。
“收成不錯。美中不足是這幾天偏熱,茶芽竄得太快,芽一大,品質(zhì)就會下降,所以這幾天都在趕工搶時間摘芽?!泵反彘L一面斟水一面招呼大家:“菜弄好了,來吃飯吧!”
客堂間正中的圓臺面上擺滿了腌篤鮮、鹽水蝦、白斬雞、三文魚、拌黃瓜、醬牛肉、紅燒肉、炒莧菜、紅燒鱖魚、炒螺螄、春韭炒蛋、鮮芹水餃,琳瑯滿目。
為了助興,同行的陳先生特意帶了兩瓶茅臺,梅村長又為大家斟上新茶,美味佳肴與茅臺、龍井堪稱絕配。
談到梅家塢歷史,梅村長告訴我:“梅家塢村民一半以上姓梅,祖籍河南,是南宋定都杭州時與朝廷一起遷來的,距今已1000年了?!?/p>
邊吃邊聊,很快2小時過去。大家都要買明前新茶帶回去。
梅村長和太太從竹匾舀出茶葉,裝入紙袋過秤,再用紅絲帶包扎,一包包新茶非常漂亮,堪稱工藝品。
我買了1千克。
天已全黑,明月高懸,我們告別梅村長,驅(qū)車前往屏風山千禧酒店。
我告訴大家:“我用電子天平稱過,一杯綠茶通常用3克茶葉,所以500克茶葉可泡170杯龍井茶。市售每500克千元的龍井茶葉,每杯不到6元,與街頭隨處可見的珍珠奶茶、鮮榨果汁動輒十幾元一杯相比,根本不算貴,性價比極高?!?/p>
大家紛紛贊同。
到酒店安頓好房間,看到大堂一側(cè)有個露臺,面對遠山和影影綽綽高聳入云的古樹,景色絕佳。大家意猶未盡,取來電水壺燒水泡新茶。明月當空,微風輕撫,松濤聲聲,沒有比這更幽美的情境了。
南北朝大詩人謝靈運曾說,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聚。我們這次到梅家塢問茶,四者皆備,非常難得,乃人生一大樂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