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攝影師拉里拍下了一頭雄獅最后的時光。
圖:skybed scar
照片里的獅子綽號“skybed scar”,生活在南非克魯格公園,被拍攝的時候狀態(tài)非常不好,它虛弱憔悴,非常瘦,骨頭清晰可見。很難想象,它曾經(jīng)也是統(tǒng)領一方的王者,如今被驅逐,即將在饑餓和虛弱中慢慢死去。
據(jù)拉里表示,他看到這頭獅子的時候,它剛從一個坑里喝完水站起來,而且非常不穩(wěn),就像是喝醉了一樣,走了沒多遠,就虛弱地倒在地上,此時還有一頭大象迎面走來,企圖讓獅子讓道,不服輸?shù)莫{子還是發(fā)出了微弱的吼叫聲,無奈因體力不支,自認打不過大象,只能艱難爬起來,給強者讓路。
明顯,這頭雄獅時日不多了,它很快就會倒地不起,結束自己的一生。
年輕時風光,老年時卻是孤單餓死,如此懸殊的落差,讓很多網(wǎng)友動容,照片也因此受到網(wǎng)友的瘋傳。
然而在大自然中,動物們像skybed scar這樣的遭遇其實很普遍,尤其頂級的食肉捕食者,在老年的時候,幾乎都是餓死的,非常悲慘。
當然,這些頂級捕食者也包括了老虎,說老年老虎不會餓死的只是一種誤解。
頂級捕食者的老年生活
對于雄獅而言,在野外它們的壽命極少超過10年(圈養(yǎng)可達25歲),而且一出生就危機重重。
獅子是群居的,一般有15個成員,包括1只或者2只雄獅,其余都是雌獅和幼獅。整個族群是分工制的,只有一頭雄獅是領導者,主要負責保衛(wèi)領地的工作,雖然偶爾也會參與狩獵,但它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領地上巡邏和,而雌性主要負責狩獵和照顧幼獅。
無論是雄獅,還是雌獅,未成年之前的它們存活率是很低的,不僅要提防其他動物趁機“報復”,而且還要提防新一代獅王的迫害。
一旦長到3歲,也只有雌獅才會繼承領地,雄獅會被驅逐出去,有一些雄獅之后的日子就在到處流浪中度過余生。
當然,也有一些雄獅可以成功入侵其它獅群,成為新的獅王。
一旦雄獅成功衛(wèi)冕,它就會殺死前任獅王的幼崽,逼迫雌獅再次繁殖,給自己留后。
一般來說,獅王的風光時間只有2年(雄獅平均占領領地的時間),其他雄獅就會打敗并取代它,對于獅群來說真的就是“鐵打的獅群,流水的獅王”。
被打敗后的雄獅就會被驅逐除獅群,并開始獨自流浪,這個時候的它們和那些開始就流浪的雄獅結局是一樣的——要么死于人類之手,要么因為其他動物防御受傷,最終因捕不到獵物饑餓而亡。
雖然老虎和獅子的生活完全不同,但其晚年的遭遇卻是相似的。
老虎是獨居的,且劃片居住,一個區(qū)域只有一只雄虎。為了得到更好的食物,雄虎也會勇于挑戰(zhàn)其他領地的雄虎,兩者往往是殊死搏斗。
在印度,經(jīng)常發(fā)生2只成年雄虎為爭奪領地打斗的事件,敗的那只,可能戰(zhàn)死,這是比較有尊嚴的一種死法,也有可能受傷被驅趕,最終因為虛弱無法捕獵而餓死。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頭叫查吉爾的孟加拉虎,它統(tǒng)治并堅守了自己的領地近十年,這在老虎界是前所未聞的。
但是后面它被自己的外孫打敗并驅逐,在領地邊緣游蕩,最后因為受傷,只能撿其他老虎吃剩下的食物,最終躲在一個山洞里獨自死去。
為什么有人說只有餓死的獅子而沒有餓死的老虎?
其實很多人并不認同老虎會餓死這樣的說法,尤其是堅持認為老虎為王的人,認為老虎比獅子厲害,獅子會餓死,老虎是絕對不會餓死的,而他們堅持這個論點的依據(jù),則是“我們經(jīng)??吹姜{子餓死的照片,但沒有餓死的老虎”。
確實,從各種渠道獲取的信息來看,確實幾乎沒有老虎餓死的消息,但餓死的獅子卻經(jīng)常被報道,留下的照片也很多,但是,眼見的不一定就是事實。
老虎餓死的消息沒有獅子多,其實和兩者的生活現(xiàn)狀和生存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
首先,獅子和老虎數(shù)量懸殊;
2020年的統(tǒng)計,全球野生的獅子數(shù)量大約是23000只;而老虎,2022年公布的數(shù)據(jù),野外只有4500只。
其次,生活環(huán)境差別很大;
老虎是山地林棲動物,即使是餓死的,也很少有人能看到,而獅子是熱帶草原動物,草原廣闊無遮擋,很容易被觀察到,自然被拍到照片的機會也更大。
最為重要的是,獅子盡管是群居的,但周邊的競爭壓力比較大。
獅子的周邊有體型更大的大象、犀牛,有隨時準備搶食的鬣狗,就連它的獵物,大多也是體型比較大的群居動物(一不小心就會被非洲野牛反殺),生活處境還是比較艱難的。
相比較老虎周邊,能與之抗衡的,則只有熊這樣的動物。
總的來說,大自然是非常殘酷的。
無論你是虎吹派,還是獅吹派,都要承認,即便兩者曾經(jīng)都可以風光無限,但它們的結局最終也是被淘汰,沒有誰能避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