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何享健捐贈1億股美的集團的股票(市值43億元),設立和的慈善信托;還捐贈了20億元現金,設立廣東省和的慈善基金會,其中5億元設立慈善信托,交給中信公司運營,用于順德社區(qū)建設,余下15億元分別捐贈給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北滘鎮(zhèn)等5個慈善會,由專業(yè)的公益慈善機構負責慈善項目的規(guī)范運作。 據媒體報道,在捐贈儀式上,何享健的兒子何劍鋒上臺發(fā)言,談及母親多年低調、默默奉獻時哽咽了,何享健也拿下眼鏡,用紙巾擦拭眼眶,令人動容。 不可否認,在中國有愛心、做慈善的人不少,既有默默無聞愛心助學老人白芳禮,也有“暴力慈善”被質疑的陳光標。但現實中,真慈善、“假慈善”、“被慈善”魚龍混雜。 一方面,心懷鬼胎者打著慈善的旗號,將公眾的善心殘忍折現,不費毫厘賺取私利; 另一方面以慈善之名預埋商業(yè)利益,既成為企業(yè)家塑造公共形象的工具,也成為賺取更多資本、資源的手段,而不僅僅是出于行善的目的。 另一種情況是慈善捐款本身被異化為索捐、派捐等逼捐行為,“不慈善”等同于“不正義”。 汶川地震后,王石主張“員工捐款以10元為限”,被網友斥之為“有理性、無人性”; 天津港爆炸事故發(fā)生后,馬云也遭網友逼捐,聲稱“你不捐款,我不淘寶”。 當慈善被道德綁架,淪為“捐了是作秀,不捐是冷漠;捐早是求名,捐晚是被迫;捐少是摳門,捐多是炒作”境地,慈善也就與良善的初心相背離了。 無論是官方慈善,還是民間慈善,都難逃信任危機。 如2016年歲末的“羅一笑事件”,羅爾“賣文救女”行為先是博取了諸多網友的眼淚與同情,進而獲取了近260萬的贊賞金,隨后即被網友踢爆為“帶血營銷”,贊賞金原路退回,直至羅一笑不治身亡,惡與善的交鋒方才偃旗息鼓。 再如,陳天橋宣布給加州理工學院捐贈1.15億美元,就被北大教授斥之為“典型的錯誤”,“應該捐給中國”,還有人質疑其“為子女錄取買單”。 此前潘石屹夫婦向哈佛大學捐贈1500萬美元,更是引起房奴吐槽,“賺的是中國人血汗錢,捐的卻是圍堵中國的美國”,把對高房價的怨氣借由投射到房地產大腕身上。 總之,自“郭美美事件”引爆中國慈善信任危機以來,慈善就成了公眾的“爆點”,一不小心就爆炸。 之所以慈善很難被理解、接納、推行,在一定意義而言,是慈善無私與人性自私存在悖論。 慈善是由價值觀驅動的事業(yè),是個人價值觀的指向,然而,人類的價值體系是建立在“人類延續(xù)與發(fā)展”的基礎之上,“保全和實現自我”的心理與生俱來。 而要實現人間大愛,首先要克服人性中的自私,做到不求回報、無私奉獻、無怨無悔,而這些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特蕾莎修女就是慈善的典范,她建立起仁愛傳教會,在全世界的127個國家成立了600多個分支機構,就連諾貝爾和平獎獎牌也被賣掉,所得售款連同獎金一起用來救助窮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無家可歸者和垂死臨終者,逝世時留下4000多位修女、超過10萬的義工繼續(xù)慈善事業(yè)。 即便如此,她的生平功績和所創(chuàng)建的慈善事業(yè)也一直飽受外界批評和質疑。 相對西方而言,中國慈善更為艱難,其有多重原因。 一是商業(yè)環(huán)境與慈善環(huán)境不匹配。 慈善出于公益,商業(yè)追求逐利,由此慈善的利他原則和商業(yè)利己原則的沖突不可避免。 在目前的商業(yè)邏輯框架內,追逐財富的增值保值是第一位的,因而在多數人眼里,慈善之舉非常態(tài)。 據官方數據顯示,中國近99%的企業(yè)未參與日常慈善活動,并且也的確出現過假借慈善之名與政府“攀親”事件,因而,如有企業(yè)家大肆宣傳要做慈善,其動機以及慈善的純度就被挖出來熱議一番。 二是中國缺乏宗教信仰。 西方國家企業(yè)家的慈善行為多是源于信仰層面的自覺行動,他們信奉人生來就帶有原罪,因而靠慈善來獲得“上帝”的寬恕,以進行自我救贖,一如特蕾莎修女無私、博愛脫胎于宗教的力量。 而中國推崇實用主義,現世現報,即便有宗教信仰,也是功利化的。據蓋洛普民調顯示,在65個被調查國家中,中國大陸宗教信仰比例最低僅為7%。 三是中國農耕文明時期的信仰在急劇轉型的當下已成明日黃花,即使存在也無法駕馭或引領價值觀逐漸多元的社會。 過往樂善好施、相互扶助、同舟共濟在村落社區(qū)占據道德制高點,行善可樹威信、贏口碑。 如今在各種文化、文明的沖擊下,人與人交往在情感與空間上都有一定的距離感,更是形成“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普遍利己主義心態(tài)。 再加上過去30年中國人剛剛解決吃飽穿暖的生存問題,以及受家產傳后的傳統(tǒng)觀念影響,拿出自己的真金白銀做慈善往往被認為是傻、白癡。 除了宗教、傳統(tǒng)等方面因素,遺產稅征收是慈善發(fā)展的又一原因。 西方國家遺產稅高企,如美國遺產稅最高邊際稅率高達50%,英國稅率為40%,德國為50%,在高額遺產稅面前許多繼承人甚至放棄了繼承權。 但以美國為代表的部分國家允許捐贈抵稅,因此許多巨富紛紛設立慈善基金以避稅,在客觀上鼓勵了慈善發(fā)展。2015年是美國捐贈史上最慷慨的一年,捐款共計3732.5億美元。 由此可見,中國的慈善與國外相比具有其非典型性,缺乏文化信仰的支撐,價值觀、財富觀的重塑是個長期的過程,因此,中國慈善發(fā)展、完善、成熟還將經歷相當長的時間和過程。 首先 慈善發(fā)展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支撐。從經濟學角度分析,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產品所帶來的邊際效用會減少,而精神產品所帶來的邊際效用將會增加,這時,人們會傾向于追求更多的精神收益;相應的,慈善行為也會有所增加。 其次 慈善“第三次分配”功能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目前慈善的“第三次分配”功能因政府越俎代庖且缺少法律約束,使其效率低下、模式僵化。減少政府在慈善事業(yè)的干預,實現以政府為主導的“第二次分配”與以個人自愿捐贈為主體的“第三次分配”運行獨立并相輔相成;這不僅不會降低政府的地位,而且還能充分發(fā)揮各自功能協助解決社會問題。 再則 慈善體系的專業(yè)化、透明度、公開性是真慈善發(fā)展的內在需求,也是重塑公眾信任的基石,如對慈善組織的規(guī)范,對財務報表的審計公開,如何求助、如何捐款有章可循等。 最后 成熟的慈善心態(tài)是真慈善得以發(fā)展的重要條件。目前志愿者時常飽含“殉道者”情緒,過度強調“犧牲”、渲染“圣人”形象,帶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悲壯心態(tài)去做慈善,并不利于慈善事業(yè)的長期發(fā)展;受惠人心態(tài)常常表現出從初期的感激到之后麻木的轉變。雙方人格平等才能良好處理關系,維持有序、長期慈善。 未來,中國慈善事業(yè)發(fā)展將迎來三個新方向。 慈善法治化 2016年9月1日《慈善法》開始實施,標志著中國慈善進入法治階段。 即便“吐槽”、爭議不少,如“羅一笑事件”就是屬于不在慈善法規(guī)制范圍內的“個人求助”案例,但從無章可循到有法可依也是進步,或可稱之為“不完美的里程碑”。 2 慈善互聯網化 移動社交時代,在慈善公益領域,一方面充分借助移動社交的力量,擺脫傳統(tǒng)刻板的、說教式的公益信息傳播方式。 另一方面,基于移動互聯網強大的連接能力,眾籌、募捐的渠道也將發(fā)生了劇烈的變化,過去由紅十字會和公益機構主導的慈善活動,變成受捐者直接自主發(fā)起。 2016年國家民政部通過了首批13家慈善互聯網募捐平臺,對互聯網慈善進行進一步約束。 3 慈善金融化 中國慈善行業(yè)資產保值增值問題嚴重,且長期沒有得到解決。2014年,全國基金會行業(yè)投資收益率僅2.71%,2/3基金會不投資。 為了保持慈善資產的可持續(xù)性,中國慈善聯合會近日籌建成慈善資產保值增值委員會,并推動相關評價體系的建立,促進慈善組織提高資產管理能力。 “陳-扎克伯格計劃”以非傳統(tǒng)基金會的模式進行股權捐贈,性質是有限責任公司,其可參與政治籌款、募集天使投資,同時進行對盈利或非盈利集團的投資行為。 何享健設立的“和基金”,其做法也借鑒了西方成熟的“慈善信托+基金會”的雙軌模式,慈善信托負責慈善資產的保值增值,基金會負責慈善資產收益的分配使用。 而慈善信托的目的是讓慈善資產獨立運營,收益持續(xù)投入到慈善事業(yè)中。 這一創(chuàng)新的可持續(xù)慈善體制,或為中國現代公益慈善制度設計樹立起一個標桿,但愿能吸引更多企業(yè)家更熱心地利用包括慈善信托在內的更多形式參與慈善事業(yè)當中。
(本文為??ㄖ菐煸瓌?chuàng)。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若轉載請聯系后臺并標明出處)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