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shù)中國式父母分不清“一質二問”,意識不到兒童社交的重要性
為什么有的小孩小時候很受人歡迎,長大后就不再有受歡迎的機會?我們都知道,小朋友很喜歡熱鬧,很喜歡在一起玩耍各種玩具、各種游戲。 大人們也樂得在旁邊邊看邊休息,同時也認為孩子們多在一起玩,會發(fā)展出社交能力,知曉人和人之間交往的規(guī)則、技巧,還能在接觸各類不同性格之后,促進自己性格、人格、情緒控制、情感表達、語言溝通等各方面的發(fā)展。 但是家長們關注到其中的規(guī)律,以及意識到自己每次應該在小朋友玩耍之后對他/她的玩樂過程進行復盤和總結指導嗎? 鑒于很多孩子從小就與爺爺奶奶待在一起,衣食住行都由老人照管,這個“玩后復盤”的行為顯然是沒有,甚至是完全沒被意識到的。年輕父母們忙于工作、社交、生活瑣碎,有人幫助自己帶孩子(3歲以前或幼兒園期間)、接送孩子已然感恩不盡,顧不上的事情太多了。 譬如觀察和總結孩子在玩耍過程中呈現(xiàn)出的特征、現(xiàn)象、問題,以及及時對他們進行指導、幫助、紓解。人總是成長和生活在一定環(huán)境中的,孩子則更是如此。 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就是他們的性格、人格、心理特征養(yǎng)成基地。而心理上而言, 還有承繼自父母的內在的一些稟賦與天性。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并不擅長或很懂兒童心理,往往習慣性的,或以成人化的眼光心態(tài),去理解孩子的種種表現(xiàn)去指導孩子的日常行為。這當然是父母應盡之責,卻也難免有所缺失和遺憾。 世家大族延綿不絕,宗祠香火旺盛,后代賢達輩出,不是沒有原因的。事實上,這些家族往往有著一些奇妙的共性: 都有或嚴苛或寬泛或明智的家訓。 《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是1919年11月1日魯迅發(fā)表于“新青年”雜志上的文章。在解釋寫作緣由時,魯迅特別提到: 我作此文的本意,其實是想研究怎樣改革家庭;因為中國親權重,父權更重,所以特別想對從來認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問題,發(fā)表一點意見。革命要先革到老子身上罷了。 處于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社會環(huán)境下的魯迅,所談的自然是范圍較大的社會性、國民性問題。 在魯迅看來,父權過于嚴苛不近人情,其實就是封建禮法余孽仍在作威作福,這樣愚昧禮法培養(yǎng)出的下一代,思想自然是僵化的,人生自然也是重復的。所以,把革命到“老子”們頭上,非常有必要。 作為晚清政治名流,著名學者梁啟超對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視,且有章法。400多封家書里,俱是對子女的敦敦教誨。 他的9個子女們也從中受益頗多,梁啟超被稱為“史上最成功的父親”,九個兒女個個成才文理工兼?zhèn)洌删土俗尯笫李H為贊譽的“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話。 從我們這些后來者的眼光來衡量,梁啟超家庭教育的“成功”關鍵,或許就是在繼承傳統(tǒng)修身做人為本的理念基礎上,又與現(xiàn)代教育充分相結合,從而形成了德育、智育、情感教育相互融為一體的教育體系。 所以,家庭教育是什么呢?兒童人際交往中所體現(xiàn)出的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呢? 年輕父母們每天碎片化刷各種公眾號看各類零散的育兒知識,表面看是如饑似渴,愛子情切,實質上暴露出了一個本質兩個方面的問題: 本質一:家庭教育中缺乏主心骨,核心思想與行為規(guī)范; 問題一:自己尚且是在毫無規(guī)范規(guī)則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對自身的認知尚有距離和差距; 問題二:因家庭教育如家訓等無形規(guī)范的欠缺,導致缺乏成體系的育兒知識、心理資源。 在這種情形之下,父母們捉襟見肘的育兒與惡補,其實效果十分有限。畢竟,風氣浸潤非一日之功。 因此,我們今天怎樣做父母,其實是一個非常深遠又非常值得提早規(guī)劃與鋪路的問題。父母要為自己做鋪路石,自己就必須行穩(wěn)致遠,有一整套規(guī)范與核心思想。 而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父母之思想靈魂養(yǎng)料,其實就在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家訓傳承,以及兼顧現(xiàn)代心理學育兒理論。在傳統(tǒng)文化核心的基礎上,再兼容并包,才有可能讓子女耳濡目染于當下,又躊躇滿志于未來。 參考資料:Wells, A. (2019). Breaking the Cybernetic Cod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the Human Metacognitive Control System to Enhance Mental Health.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2621.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