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養(yǎng)育孩子,最怕小時候該管教的時候不管、不打、不罵、不罰,長大了,翅膀硬了,想管也不管不住,想打也打不過了。
孩子不會天生優(yōu)秀,總需要父母的管教和指導。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小,想等孩子大點再管,也有些父母擔心打罵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其實,優(yōu)秀的孩子離不開父母的管教,不干涉不管教只會把孩子慣成熊孩子。
該打的時候就要打,該罵的時候就要大聲罵醒,該管教的時候就嚴格管教。從小被打和不被打的孩子,長大后的人生截然相反。
從小被打的孩子會更有規(guī)則和紀律意識。只要父母一打一罵,他們就知道一定是哪里做錯了,而父母指出的每一處錯誤都將更好的幫助孩子明辨對錯和是非。而不被打和管教的孩子,則處在父母的包庇和溺愛之下,無視交際規(guī)則和處事原則,將來面對的注定是社會的毒打。
生活就是各種條條框框,我們想在工作和學習上游刃有余,就必須遵循這些條框。相對來說,從小被打的孩子更明白規(guī)則的重要性,更容易在社會上活的風生水起。
管教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比如孩子把玩具丟的滿地都是,玩過之后也不收拾,留下一堆爛攤子給父母收拾。父母一頓說教瘋狂輸出,孩子沒半點反應。此時,父母就該使出小小懲戒,如果不收拾好玩具,就把玩具全部丟掉,如果孩子耍潑打滾,父母可以簡單粗暴的打一頓。
溫柔的話語不管用時,父母就該使出打字訣,沒什么事是一頓打解決不了的。被父母打一頓,孩子自然而然會明白,這是他該承擔的責任,自己弄亂的玩具該自己收拾。從小被打被要求承擔責任的孩子,更有責任感,會主動承擔責任,更加懂得照顧和考慮他人。
而不被打不被管教的孩子,他始終不明白什么責任是他該承擔的,父母一力袒護和包辦,他會越來越沒有責任心,越來越自私自利,相信這樣的孩子沒有人會喜歡的。
從小被打的孩子更能自覺遵守規(guī)則,明白該承擔的責任,他們?yōu)榱耸貏t守約,會更好的安排自己的時間,約束自己的行為。他們有是非對錯的價值觀,能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想方設法完成自己的責任和目標。因此,從小被打的孩子自律意識更強。
但從小不被管教的孩子,他們就沒有這種自律意識,做事沒有條理,容易受到各種誘惑,無法沉下心來做某件事,甚至沒有目標,無法預想事情的進展。他們沒有恒心和毅力做好任何一件事。
怎樣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呢?最好的答案就是該打打,該罵罵,該狠心的時候絕不心軟,該立規(guī)矩的時候絕對嚴格,這樣養(yǎng)育出來的孩子才更自律、自強、有規(guī)則意識、有責任感,才能成為更好更優(yōu)秀的人。
當然,打孩子是手段,最終的目的是想管教好孩子,所以父母不要沒命的打,打傷孩子,心疼的是自己。父母要知道孩子哪些地方可以打,哪些地方不可以打,不要亂打。而且父母自己心里要有一桿秤,知道哪些事情是錯的,必須要打,哪些事情是輕微的,說教就可以。需要動手打的一定是大是大非的問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