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過考古,在南陽淅川一帶發(fā)現(xiàn)有許多新石器時期的遺址,其文化明顯的包含著“仰韶龍山”、“屈家?guī)X”文化層次的特征,再從湖北隨縣和淅川下寺一帶出土的編鐘、銅鼎、戈、矛等大量文物看來,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兩個毗鄰地區(qū)就有著共同的冶煉技術。文學上的“楚辭”,音樂上的“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就是我國南部文化的光輝代表,楚歌就是這一帶最流傳的歌曲,所以有“楚人善讓”的習俗。及南北朝時,在長江中上游的荊、郢、樊、鄧(信南陽鄧州一帶)等地又是當時最滸的、最有名氣“西曲”傳播地帶?!拔髑钡某霈F(xiàn)與淬,對南陽乃至中原民歌也有親密的血緣關系。
我國近現(xiàn)代漢族民歌的格局約在明、清之際即已形成。南陽地區(qū)民歌本身也是數(shù)千年來逐漸積累、流變、發(fā)展的結果。其色彩區(qū)劃體裁分布、風格特征,應是維系于南北間的過渡性特征。它深受楚聲、楚俗古老的地域傳統(tǒng)影響,又與相鄰地區(qū)長期交流融合,使桐柏與大別山之間的民歌、淅川、西峽與陜南民歌之間、豫西與豫西南民歌之間有著一定的近親關系,這也說明了南陽地區(qū)的風格特征并非單一。而呈多樣性特點。特別東漢時期,這里又是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在大量出土的南陽漢畫象石中,繁多的、神采奕奕的音樂、百戲、舞樂圖,又充分的反映出南陽音樂文化,特別是舞樂、百戲的絢麗多姿。
千百年來,南陽民歌伴隨著民間歌舞,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演變發(fā)展著。民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伴侶,婀娜多姿,繁榮昌盛。每逢佳日,于是“齊僮唱分列趙女;坐面歌兮起鄭舞”、“春日司牧,迎春于東郊,社民管弦前導,官民皆簪彩花,兒女鮮衣,競觀土牛,老農(nóng)察形色以占牧,元宵沿戶張燈為樂”。不虧“歌舞之鄉(xiāng)”之美稱。以上均為南陽民歌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了深遠的基礎。
由于地形地貌的影響,本區(qū)的農(nóng)業(yè)種植,同樣兼有南北特點,多以小麥、棉花、玉米為主,東南部桐柏多為稻區(qū)。本區(qū)的社會經(jīng)濟、文化生活、人們的心理、性格、氣質以及藝術品種等,因受地理地貌直接的強烈影響,各類民歌體裁首先得以發(fā)展的是山歌、田歌、勞動號子、其次是燈歌、小調等。
一、號子
南陽境內自西向東有丹江、白河、唐河、淮河四條水系,成為溝通南北水陸聯(lián)運的天然橋梁。船工們在不同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出各自成套的行船號子,如丹江號子、白河號子、唐河號子等。丹江號子很多,著名的有《上水拖船號子》、《下水搖櫓號子》、《灣船拖錨號子》、《起錨號子》、《扛船號子》、《撐篙號子》、《過街號子》等。唐河號子有《撐篙號子》、《搖櫓號子》、《抖逢號子》、《拉纖號子》等。這些號子或表達河面風平浪靜時船工們的愉悅心情,或表現(xiàn)江面起風暴或駛入險灘時,船工們同心協(xié)力與風浪展開搏斗的激昂情景。無論上水、下水,船拋錨、起錨、撐篙,到處都有船夫們的歌聲,處處都展現(xiàn)著他們的堅毅、勇敢、勤勞的品格。
二、山歌、田歌
南陽的山歌多分布在桐柏、西峽、淅川等山區(qū)。歌詞多是五句,每句七字,同是五聲徵調式。但桐柏山歌與西峽、淅川山歌風格迥然不同:前者高亢、挺拔,節(jié)奏自由;后者優(yōu)美婉轉,節(jié)奏舒展而規(guī)整。如:桐柏山歌《石榴開花葉兒稀》、《小小鯉魚紅口鰓》、《一輪紅日照山河》、《唱個劉備賣草鞋》等,都是音調高亢、節(jié)奏自由。桐柏山歌的加襯詞起腔和運用喉頭顫音的樂句落音,獨具特色,耐人尋味。而西峽、淅川山歌的“加垛”即群眾所說的“山歌帶滾”更是別具一格。除五句山歌外,還有四句歌詞的盤歌和對歌,是牧童在山坡上演唱的一種民歌體裁,如桐柏的《對歌》和西峽的《放牛娃山歌》。田歌是農(nóng)民在從事車水、鋤地等農(nóng)事活動中演唱的民歌體裁,如桐柏的《口羅嗬調》、《車水歌》,淅川的《打嘍吼》等,一人領唱,眾人接腔襯字,領唱部分抒情、優(yōu)美,接唱部分熱烈紅火,上下句式的樂段結構自由反復,頗有號子的特點。
三、 燈歌
南陽古代已有玩花燈的傳統(tǒng)習慣,燈歌流傳廣泛,遍及十三個縣市,尤以南陽縣(市)、鎮(zhèn)平、淅川為甚。這部分民歌實際是歌、舞、樂三者溶為一體的民間歌舞形式。主要有《九蓮燈》、《云彩舞》、《旱船》、《高蹺》、《小車》、《竹馬》等,演唱歌曲稱《旱船調》或叫《竹馬調》等。也是他們的基本曲調。此外還吸收眾多的民間小調作為燈歌,如:《十想》、《十足》、《雙疊翠》、《開門調》、《趕會》、《賣扁食》等。常當作旱船,竹馬的曲牌使用。在燈歌流傳的城鎮(zhèn),許多人都善于自編自唱,即興高歌,歌詞語會通俗樸實,風趣幽默。南陽的燈歌,以五聲宮、徵調式為多,節(jié)奏也大體相仿,但由于旋律的變化,同一曲調色彩迥異,淅川的《大小姐回娘家》和鎮(zhèn)平的《推小車》就是典型的例子。
四、小調
小調是在南陽地區(qū)數(shù)量最多的一個曲種,不僅形式多樣,而且題材廣泛。有反映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的,如《難民哭五更》、《窮人淚》;有表現(xiàn)農(nóng)民與地主斗爭的,如《跟著領袖打天下》;有反映舊社會男女青年爭取婚姻自由和個性解放的,如《十想》、《十恨》、《鬧五更》、《要嫁妝》;有反映愛情生活的,如《送表哥》、《送郎》;有反映勞動人民生活情趣的,如《懶婆娘罵雞》、《王婆說媒》、《王大娘釘缸》、《打八條》等;有反映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的,如《推翻滿清》、《十月抗戰(zhàn)》、《東洋兵到我村》等。歌詞多用“四季”、“五更”、“十二個月”等數(shù)量詞作為線索而連結,把不同的事件、典故或歷史人物安排在一首民歌里,使整首歌曲渾然一體。
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南陽民歌有的消亡,有的發(fā)展變化。在時間和歷史的磨煉與考驗中,南陽民歌以其獨特的風韻,成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音樂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珍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