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wǎng)絡)
榮輝說語文
寫在前面:今天再發(fā)一課《植物媽媽有辦法》。不是對二年級的小娃兒偏心,完全是機緣巧合。但愿二年級的小朋友和二年級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們喜歡。語音如果不好聽,可以直接忽略,重要的是開心!
——彭榮輝
[人教版部編本第三冊課文]
3 植物媽媽有辦法
情境導入
一提起植物,同學們會想到什么?花草樹木?對,這些都是植物。當然,還有其他。但是,你能說出它們具體的名字嗎?遠在天邊的暫不必去想,就想想近在眼前的:校園里有哪些植物呢?水杉樹,銀杏樹,松樹,柏樹,冬青樹,梧桐樹,竹子,紫藤,梅花,櫻花……相信你只要有心,一定一口氣能報出許多??墒?,你知道這些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嗎?
中國有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名叫張秋生。他寫過一首童謠,名叫《蒲公英》?!耙豢闷压ⅲ蝗盒惚?。風兒吹,飄呀飄,一落落在青草坪。陽光照,雨水淋,長出一片蒲公英?!甭牫鰜砥压⑹峭ㄟ^什么來傳播種子了嗎?是風。蒲公英的種子很神奇,它能長出形如羽毛狀的附屬物,然后隨風飄揚,風把它吹到哪里,它就把它的種子散播到哪里。
那么,其他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呢?不急,現(xiàn)在就讓我們打開課本,一起用心走進第3課《植物媽媽有辦法》就知道啦。
教材解讀
《植物媽媽有辦法》,這是一首關于自然知識的詩歌,也是一篇充滿情趣的科普作品,從題目到內(nèi)容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學知識用韻文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語言朗朗上口,讓人百讀不厭。
全詩一共有五個小節(jié),按照“提出問題——具體介紹——提示觀察”的思路展開,以富有韻律感的語言和形象的插圖,生動地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同時告訴小讀者: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很多,仔細觀察就能得到更多的知識,意在激發(fā)同學們了解植物知識、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培養(yǎng)大家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好習慣。
全詩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擬人手法的運用。文中把植物和種子分別當作“媽媽”和“孩子”來寫,讀起來親切、有趣,易于調(diào)動小讀者的閱讀興趣和觀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詩歌第一小節(jié),拿植物與牛馬和鳥相比,提出問題:“植物旅行又用什么辦法?”這里用“旅行”一詞來指種子離開植物媽媽落到其它的地方去,“四海為家”一詞則是指植物種子在各個地方生根發(fā)芽。詩歌第二至四小節(jié),具體介紹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本身條件、外界條件以及傳播方式:蒲公英用降落傘乘著風,蒼耳用帶刺的鎧甲掛住動物的皮毛,豌豆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炸開。這里的“降落傘”“帶刺的鎧甲”“豆莢”是植物本身的條件;“風”“動物的皮毛”“太陽”是外界的條件;“乘著”“掛住”“炸開”是傳播方式。詩中把蒲公英種子和蒼耳種子分別比作“降落傘”和“帶刺的鎧甲”,直觀、形象;又用“準備”“送給”“穿上”幾個詞給植物賦予了人的感情,寫出了植物的靈性,生動、傳神;象聲詞“啪”準確地描摹了豆莢炸開的聲音,反映了自然界的豐富多彩。
學習提示:
這一篇課文,在學習時同學們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師做幾點提示,請大家關注:
識寫與寫字:課文后面安排了“認讀生字表”和“會寫字表”。“認讀生字表”中的14個生字,同學們要做到會認、會讀。注意讀準“值、炸、察、識”的聲母都是翹舌音;注意讀準“刺、粗”的聲母都是平舌音;注意“旅”的韻母是“ü”,不是“u”;注意“紛”的韻母是“en”,不是“eng”。此外,“為、得”都是多音字,在本文中分別讀“wèi ”和“dé”。
“會寫字表”中的10個字,同學們要做到熟練正確書寫。練習書寫時,先注意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仿影,再臨帖。特別提醒:“腳”是左中右結(jié)構(gòu),注意三部分寫得緊湊點?!胺ā弊?,共八畫,注意寫時左窄右寬,第五筆是:豎。寫“娃、如、她”時,注意都是左窄右寬,左邊“女”的筆順是“撇點、撇,橫”,并要注意橫的收筆位置和撇的起筆位置?!案钡臅鴮懝P順依次是:橫、豎、橫折、橫、橫、撇、捺。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這是一篇讀起來朗朗上口的詩歌,要求同學們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讀出大自然的神奇,讀出自己內(nèi)心的歡喜與驚奇。并在此基礎之上,把課文背熟。背的時候,要學會“化整為零”:全詩共五個小節(jié),從前往后遵循“提出問題——具體介紹——提示觀察”的思路,一邊背一邊想,作者怎么提出問題,具體介紹的時候依次介紹的是什么,最后又提示我們觀察什么。有幾個長句子讀起來有困難,找準節(jié)奏,不妨多讀幾遍,從而熟讀成誦。
理解課文。課文練習2是一個亮點: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植物?在課文中畫出來,再說說它們是怎么傳播種子的。同學們在理解課文時,可以抓住這個重點。這個問題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哪里可以找到答案呢?詩歌的第二至四小節(jié)。這三個小節(jié),依次向大家介紹了蒲公英、蒼耳和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什么樣的方法呢?蒲公英媽媽給孩子們準備了降落傘,風兒一吹,它的孩子們便紛紛出發(fā)。蒼耳媽媽的辦法是,給孩子們穿上帶刺的鎧甲,只要掛住動物的毛皮,它的孩子們會被帶到田野、山洼。而豌豆媽媽更有辦法,它讓孩子們在太陽下曝曬,豆莢炸開,“啪”的一下,它的孩子們就會蹦蹦跳跳離開媽媽。植物不一樣,傳播種子的方法也就不一樣。世界因此而奇妙。也正因為這樣,才激起小讀者對大自然熱愛和觀察的興趣。也正因為如此,作者才在詩歌的最后一節(jié)提示希望,希望同學們養(yǎng)成留心周圍事物、注意觀察的好習慣。至于詩歌第一小節(jié),完全就是為了引入話題,激起大家對植物如何傳播種子這個話題的探究興趣。
感悟表達。這一首小詩在表達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主題突出,思路清晰。圍繞“植物媽媽有辦法”,從提出問題到具體介紹,再到提示觀察,一小節(jié)一小節(jié),秩序井然。第二,節(jié)奏明快,韻律和諧。詩歌五個小節(jié),每小節(jié)四句話,不多不少。尤其第二至四小節(jié),三小節(jié)中第一、二和四行的句式都非常相似。整體詩押“啊”韻,每小節(jié)的韻腳基本落在第二行和第四行上,讀起來朗朗上口。第三,語言靈活多樣。比如,同樣是說種子離開植物媽媽,詩中就采用了不同的表達方法:“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fā)”“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洼”“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拓展延伸:
如果同學們還希望有更多的收獲,課外不妨再做幾個方面的拓展:
第一,遷移。課文只介紹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那么,其他植物呢?它們一定有自己生殖繁衍的方式。具體是什么?同學們不妨從自己身邊每天都能看到的植物入手,多觀察,勤積累,并利用查閱資料的方式,或?qū)懟虺虍嫽蛘迟N,和同桌一起做一份科普小報。
第二,創(chuàng)作。在觀察和查閱資料的基礎上,同學們一定積累了許多相關植物傳播種子的知識。那么,讀了這首小詩,是否有興趣也寫一首小詩呢?如果有興趣,可以保留詩歌的第一節(jié)和第五小節(jié),然后仿著課文的表達另寫三個小節(jié)。也許這么一試,一個小詩人就從你這兒誕生了啦。
父親,教師,寫作者。寫過一些文字,發(fā)表過一些文章,編著過幾本圖書,出版過三本個人專著。無所謂追求,簡單生活,簡約工作,致力于做更好的自己,做盡可能多的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