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被打,當(dāng)媽的都要心疼死了,如果有的選,寧可是自家孩子打別人,哪怕要賠醫(yī)藥費呢。
唉,現(xiàn)在要怎么辦?要不要教他打回去?我的好朋友大C都愁壞了,但沒想到,她女兒居然會這樣做,真是讓人意外又感動……
瓜媽想說,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則,他們都將自己的方式去贏得人生,我們要做的,不是擋在他們前面,而是守在背后。
01
大C上小班的時候,是當(dāng)時班上最小的孩子。上學(xué)第二天,走路還歪歪扭扭的她,被班上的小男孩推了一下,摔到尖尖的桌角上,力道也不大,但小孩子的皮膚最是嬌嫩,而且那桌子還是實木的,一下子血就把頭發(fā)染濕了,老師趕緊送去醫(yī)務(wù)室包扎。大C的媽媽趕到學(xué)校的時候,醫(yī)生已經(jīng)包扎好了,面對老師的道歉,大C的媽媽只說了一句“沒事,沒事,小孩子之間打鬧是很正常的,也不是故意的”。
沒過多久,大C又被小男孩推倒了,又一次摔在同樣的地方,面對老師的道歉,媽媽還是說了同樣的話,“沒事,沒事,小孩子之間打鬧是很正常的,也不是故意的”。區(qū)別不過是流血的地方,從原來的左邊,換到右邊。
這個時候,大C雖然還很小,但卻隱隱約約知道,被人欺負(fù),媽媽是不會像其他同學(xué)的爸爸媽媽一樣,替她出頭的。
所以,上了小學(xué),上了初中,上了高中,上了大學(xué),上了班,每次被欺負(fù),大C在氣完之后,都會忍不住問自己“Ta不是故意的吧”,于是就為自己的包子行為找到了最合理的解釋。是啊,都說了人家不是故意的,你就不要那么小氣了。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說,童年遭遇的親子關(guān)系,會內(nèi)化到我們的心里,成為內(nèi)在的關(guān)系模式,而這一整套內(nèi)在的關(guān)系模式,就形成了我們的性格,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這個大C就是我,三十多年過去了,寫下這些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哭了,是不是很沒用。所以,我一直告訴小C,“被打了,你就馬上打回去,不要怕,媽媽會幫你的”,大不了就是賠醫(yī)藥費嘛,后半句太陰暗,我沒好意思當(dāng)著女兒的面說出口。
是的,小朋友打打鬧鬧是很正常,但總被欺負(fù),卻不懂反抗、沒有勇氣反抗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膽小怕事,越來越?jīng)]有自信心,也不懂保護(hù)自己利益,更不要說爭取了。假如沒有遇到先生,我想,我會一直特別包子下去。
02
那天晚飯的時候,小C無意中把劉海撩了起來,啊,你頭怎么了?小C一看被我看到了,馬上就把頭埋到桌底下,怎么都不肯抬起來。好吧,媽媽不問你了,但你抬起來給我看看。倒吸了一口冷氣,這么大的包,還磨破皮了,肯定是被打了。
我立刻給她們班老師掛了電話,但三位老師都不清楚,一整天都沒聽見她哭過啊。這么大的包,都破皮了,孩子在學(xué)校居然還沒哭??。∫幌伦?,我的眼眶都紅了。
小C可能發(fā)現(xiàn)了我情緒不對,囁嚅地說,是楊源打的,他要看我的書,我不給,他就搶,還拿書打我了。
我一聽,這還得了。那個楊源我是知道的,很出名,因為班上80%的小朋友都被他打過。
上次他們班的舒儀被他咬了,舒儀媽媽就在班級群里說了這事,楊源的媽媽居然回了一句,“小朋友之間打鬧也很正常,不要只看到自己孩子受傷,都是相互的,沒有一個家長會教育自己的孩子打人,也沒有一個家長愿意自己的孩子受傷,被欺負(fù),我們作為家長的要理性看待”。這話擱平常說,很通情達(dá)理,但如果自己孩子把別人咬了,還這樣說,那就不大合適。
我給她處理了傷口之后,就給老師還有這位楊媽媽說了這事,還發(fā)了照片,老師說楊源之前搶過一次,當(dāng)時被她制止了,沒想到后面還有這一出。楊媽媽回我一個語音,說,楊源說沒有打小C,你們不要一被打就說是他。簡直是氣炸了。
雖然很想叫小C狠狠揍回去,但我也知道我們家女兒的脾氣,叫她打回去,短期內(nèi)還是蠻困難的,也是急中生智了,我想,總得先教她保護(hù)自己啊。于是我就告訴她:
1、搶別人玩具,打人是不對的,是不乖的。那你如果乖乖給他搶,給他打,那么你就是在幫他做壞事,而且,他打你,也會打更小的小朋友,你是大姐姐,你要幫其他小朋友。
2、你的玩具是你的,你愿意分享就分享,不愿意就算了,但如果人家硬要搶,你看看哦,如果他力氣大,你就給,沒關(guān)系的,給了之后,你再和老師說,老師會幫你拿回來的。
3、如果有人要打你,你就趕緊躲,特別是楊源,他個子比較大,又是男孩子,你打不過他。一邊跑,一邊大叫“老師,楊源要打我”,他就不敢了。
4、如果跑不過他,那你一直拿東西扔他\拿腳踢他(這樣別人不容易進(jìn)身),如果咬你,你就捏住他鼻子(為了呼吸,他會松口)。
5、還有,如果小朋友要搶玩具,要打人,你就狠狠地瞪他。美國兒童心理專家Michael Borba的建議,在被欺負(fù)時,你臉上怎樣的表情比你說的是什么更重要。
然后我們倆就一樣一樣地在家操練起來,不要想著說了,孩子就懂了,就記住了,說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給她看,陪著她模擬被搶玩具,被打要怎么辦,多練幾次,孩子就知道怎么做,而且膽子也會大起來,因為她已經(jīng)知道要怎么去處理這些情況了,就不會傻傻地被人欺負(fù)也不懂得要喊要叫要還手。
但是,睡覺前,我給她讀了繪本,她問說,媽媽,那我明天能不能多帶一本書去給楊源看啊。為什么?。恳驗樗俏遗笥?,我愛他,他是想看我的書才會打我的。
雖然,我那時候在心理認(rèn)定他就是一個熊孩子,不過,女兒的善良,我還是很愿意去維護(hù)的,第二天我給她帶了兩本書去學(xué)校。
很意外,從那以后,他們倆就成為好朋友了,每天問女兒今天和誰一起玩,她說的小朋友里面都有“楊源”,我每次去接女兒,都會看見他們倆在一起玩,有時候是石頭剪刀布,有時候就是在一起說笑。
因為怕孩子吃虧,所以就急急忙忙地教孩子,怎么反擊,怎么保護(hù)自己,但其實孩子們也有他們自己的想法,也有他們自己的相處方式,所以,有的時候,不要急著給孩子現(xiàn)成的答案,讓她自己去想想要怎么辦,也許會有出乎我們意外的收獲。
我后面也去問了表嫂,她是華南師范大學(xué)的教育學(xué)博士,她告訴我,三歲前的孩子打人,大多數(shù)是因為動作比語言發(fā)展得快,他還不大懂怎么表達(dá)各種情緒,所以用了最簡單的肢體語言;還有可能,是他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或者他就只是想要和你女兒一起玩而已。所以,如果只教孩子“以暴制暴”,不僅會在孩子的心里種下了惡的種子,而且他可能就會失去一個好朋友。最好的為人處世是心懷善意。
03
雖然是說,要試著讓孩子去思考怎么化解沖突,但如果已經(jīng)明確對方就是一對熊孩子和奇葩的家長,還是果斷地帶孩子離遠(yuǎn)點好,畢竟我們也就是普通人,不是圣母瑪利亞,解救不了眾生,保護(hù)好自己就好了。
那天帶小C去游樂園玩,那個小廚房是她怎么玩都玩不膩的,玩得正開心的時候,來了一對母女,小女孩看起來是有六七歲了,一過來,就把小C面前的蔬菜全推倒了,小C抬起頭來看了她一眼,估計也覺得莫名其妙,就自己把東西撿起來了,再一一碼放整齊,我看小C沒有不開心,就也沒出聲。沒過一會兒,小女孩又把東西給推了,小C這次不干了,就干嚎了幾聲,向我求助了,看來,之前教的她還是記住了。
我說,這位小姐姐,你為什么要把妹妹的東西推掉呀,她媽媽這時候沖過來了,打著哈哈對我女兒說“哎喲,妹妹乖,姐姐和你開玩笑呢,你哭就輸了,你要笑,對,笑起來多好看”。哇,簡直是要氣炸了,怎么能這樣教孩子呢。我這邊一開口,人馬上拿“哎,你別和孩子計較啊,她懂什么呀”堵我。
算了,吵架這事,我真不在行,帶著娃去別處玩。我們滑滑梯玩的正開心呢,剛才的小女孩跑了進(jìn)來,一屁股坐在滑滑梯前面,我一看小C馬上就要滑下來了,趕緊請她讓一讓,我必須承認(rèn),我當(dāng)時口氣是說不上親切的,比較冷漠的。小女孩立刻大哭了起來,非說我抓疼她了,得虧游樂園里到處都有攝像頭,得虧我當(dāng)時沒伸出手去拉,更沒有和她有什么肢體上的接觸。我的天吶,真是大開眼界。
碰到這樣的孩子和家長,什么道理都不用講,因為根本說不通,沒別的辦法,有多遠(yuǎn)就走多遠(yuǎn)吧。熊孩子,將來都有社會幫忙教育的。
最后我想說,孩子所有的東西,都需要我們?nèi)ズ亲o(hù),而不是去改變。當(dāng)他受到欺負(fù)時,爸爸媽媽的完全不作為,或者替孩子決定一定要“打回去”的做法,都不能讓他們健康成長,最好的親子關(guān)系是,應(yīng)該是,我們彼此溫暖,又彼此獨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