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李清灣探幽
近日,隨李老師一起散步,了解到他所生活的村落,緊鄰大冶湖,與筆架山接壤,又與大冶城關(guān)毗鄰,人口近萬,隨著時代的變遷,大部分古居屋已被新式樓房所取代,但依然有64棟古居屋保留著原貌,分別點綴在村落里,名揚一方,這讓幾位隨行的老師十分驚訝,產(chǎn)生了幾分好奇,很想親自去一睹這個古村落的風采。 今天,趁著閑暇,在李老師的盛情邀請下,我們幾位驅(qū)車來到了大王鎮(zhèn),再向南沿著鄉(xiāng)村近兩公里的寬敞柏油路前行,不久,就來到了我們一心向往的古村落李清灣。 走近李清灣,首先躍入眼簾的是一座古塔。隨行的李老師便打開話匣子,當起了向?qū)?,介紹道:“這座塔建于道光二十年(一八四五年),塔呈八角形,塔身七層,高二十四米?!苯又?,他又補充道:“為什么建這座塔呢?據(jù)風水先生說,李清灣坐落在筆架山下,空有筆架而無筆,則難出大人物,于是,就在風水先生的建議下,修了這座寶塔,姑且,整座塔,以底層不修塔門而稱奇,其形如矗立筆桿,沖天而指,就當是一支毛筆擱在筆架上,其寓意深刻,盡顯李氏族人文儒治家之心,豪邁凌云之志。”聽完李老師的一番介紹,我忽地想起了四句詩:“十里李清九里煙,一溪穿灣萬戶間。寺廟亭臺塔影下,小橋流水碧空天”。這里真是風景如畫,人杰地靈。而這四句詩,不就是李清灣生活畫面的真實寫照么? 站在暗紅色的古塔下,我抬頭望,對面起伏的山巒,一峰突起,頂分五岔,酷似筆架,而這塔恰好又與筆峰相對,像一支直插云霄的毛筆,遠遠望去,有筆有架,相映成趣,而且,加上鳳山下的兩個山包形如一本翻開的書,塔下祠堂天井就猶如一硯池,祠堂的附屬建筑又形如一方碳墨,共同構(gòu)成了筆架、紙、筆、墨、硯之意象,極具審美價值,在人文風水格局研究中,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粗粗屛屹咳婚g又吟誦起了李白當年“酒隱安陸”,在筆架山讀書,寫過的一首《山中問答》詩:“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而眼前的李清灣,三面環(huán)山,一面濱湖,景色如此優(yōu)美,與李白詩中所描,又何其相似呀!此情此景,讓我感受到了李清族人的用心良苦,也隱隱約約感受到了這里的濃濃的文化氣息。 一邊走著,一邊聽著李老師的介紹。李老師說:“李清灣,過去被稱為`九古奇村’。這`九古’包括,古村落、古寺廟、古文化、古城堡、古洞、古泉、古柏、古樟、古塔。據(jù)傳,還有`古八景’之說。像筆架山、文峰塔、金雞寺啼、犀牛望月等。李清灣境內(nèi),溶洞眾多,查明的洞穴就有六座,九宮洞、千佛洞、老虎洞、戲子洞、無底洞、石殼洞。這些洞冬暖夏涼,成了這村中人消暑納涼的好去處”。 聽著,聽著,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了近處的李清灣祠堂。李祠始建于乾隆丙辰年(1796),有300余年的歷史。曾經(jīng)毀于火災,后又重建,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呈一進五重格局,外為馬頭墻,中有天井,前有戲臺,后設(shè)神龕,規(guī)模宏偉,古色古香,2008年11月,在全國根土文化祠堂評選中,李清祠堂被評為全國名祠。 不僅如此,這里還是紅十五軍組建地舊址。正門上方書寫著“李氏宗祠”四個大字。正門外,額頭上醒目位置又書寫著“紅十五軍組建地舊址”九個鮮紅的大字。據(jù)《湖北省革命烈士英名錄》記載:李清灣有65名烈士。于是,在李清順德堂建成時,專門開辟了一個紅十五軍紀念館,祠堂文化就以“古色”和“紅色”為基調(diào),進門左側(cè)大書“九古奇灣,魅力李清”,介紹了李氏家族、圖騰與文化、李清八景、人文傳說、名家風流。大門右側(cè),則寫著“革命老區(qū),革命搖籃”,有中國工農(nóng)紅軍軍旗和軍歌、有紅十五軍組建地的展板、李清革命英烈的事跡介紹、還有李清灣文人墨客、書畫大家的大雅之作。 緩步來到祠堂正廳,只見這里有兩副對聯(lián),十分醒目,非常大氣。一副寫的是:“夏官綿世祚在虞為理在商為李百代淵源流雉水;周史振家聲到漢而侯至唐而王千秋閥閱煥龍門”。這副長聯(lián)介紹了李氏的根源與發(fā)展。還有一副對聯(lián)寫著:“一萬丈光芒無敵仙才跨駿馬;五千言道德大成至圣嘆猶龍”。則寫了李氏后裔老子李聃和詩仙李白的故事。文字間流露出文采,折射出不凡的文化底蘊。 走出祠堂大門,望見旁邊的一條路上,已經(jīng)興建好了一條紅軍碑林長廊。南望,對面山巒郁郁蔥蔥,山如眉黛,那條國家級登山步道正穿云而去,而李清灣正在這青山碧水的懷抱里靜靜地休養(yǎng)生息。我想,古色,紅色,綠色,恰好構(gòu)成了這古村落的底色,給這個充滿魅力的古村落增添了幾分神秘。 走出李氏宗祠,在李老師的引領(lǐng)下,我們一行幾人走進村子去尋訪老屋。走在曲曲折折的幽深逼仄的小巷里,那鵝卵石與青石板鋪就的小路,貫穿整個村落,感覺這個村子像個迷宮,但巷子又處處相通,七彎八拐終有出口,腳下清一色的石板路,被踩踏得溜光锃亮,記錄著古老的印跡。 不久,我們便來到了一古居——連九堂。望去,呈磚木結(jié)構(gòu),二層建筑,青磚外墻,布瓦,過廳內(nèi)設(shè)木影壁一道,阻擋著室外視線;內(nèi)部中央設(shè)有天井一個,天井檐下四周設(shè)精美軒頂,出檐深遠。堂屋前部朝天井開敞,后部為木板壁,其后為隱蔽過道,通往兩側(cè)房間。正堂掛李士彬題“花映青苔”金匾一塊,側(cè)廂墻面有墨繪四幅。盡頭連二房屋,屋內(nèi)書有“秋雨”、“南水”四個斗大篆字,顯得古樸高雅,彰顯了房屋主人的文化涵養(yǎng)。站在屋外,靜觀古屋,感覺這里的每一塊磚瓦似乎都在述說著一些陳年舊事,述說著歲月的滄桑。那斑駁的墻面,那老式的幾案,那屋內(nèi)的天井,似乎隱藏著許許多多的故事…… 我依依不舍的離開這一古屋,在一小巷的折角處,發(fā)現(xiàn)了一口古井,環(huán)狀的井圈是用整塊巨石雕鑿而成。石質(zhì)的井沿邊緣已被磨蝕得呈不規(guī)則的鋸齒狀,留下了深淺不一的繩索的印跡。記錄著悠悠的歲月里多少代人使用的物證。青磚壘成的井壁,磚縫里的青苔密布其間。幾片沾滿氤氳之氣的枯葉散落井旁,一種古典氣息里潑灑出的濕淋淋的水氣,依稀可辨。井沿旁卵石鋪就的小路,被來來往往擔水的人踩踏,呈現(xiàn)出一種光滑與圓潤狀態(tài),在時光里靜靜地沉淀出一種滄桑感。 離開古井,過了一會,我們便來到了村中的一條小溪旁。遠遠望去,整個古村落靜靜地躺臥在這條穿村而過的小溪邊。近觀溪流,溪水薄薄的,清流如鏡,溪底石塊間泛起白的水花,幾只蘆花鴨撲騰著翅膀在盡情的嬉戲。站在石橋上溯流而望,緩緩流淌的溪水就如同一條漂浮的玉帶,從遠處飄然而至。整個古村落,無不充分體現(xiàn)了“以山為本,以水為魂”的建村理念,彰顯著先輩超前的思維與博大的智慧。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漫步在李清灣,這里山清水秀,小橋流水人家,好一派江南水鄉(xiāng)的味道,我依稀可以感受到這里昔日的繁華與風韻,如今這里保存著的古井,古塔,古石板路,古居屋,還有一棵棵古樹,已然成了李清灣社會變遷的活化石。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今天初次踏訪李清灣,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受到了李氏祖輩的不凡,并由衷的贊美李氏先祖的大智慧,他們將李氏家族扎根在這個依山傍水的富庶之地,讓自己的子嗣們在這塊土地上安居樂業(yè),不斷繁衍生息;我也由衷的贊美李氏的后輩,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積極投入紅十五軍的革命洪流,將星星之火在這塊圣潔的土地上點燃,甚至拋頭顱,灑熱血,付出自己的年青生命。李氏后代的壯舉,光耀萬代,炳功千秋,將為歷史永遠銘記。我更由衷的感懷這個古村落,它窖藏著悠悠歲月,蘊藏著厚重文化,珍藏著綿長歷史……
皮文龍,男,大冶市還地橋鎮(zhèn)人。湖北師大中文系畢業(yè),高中教師退休。著有詩集《璧合詩選》,散文集《文心集》。偏愛詩詞,怡情隨筆,有詩歌散文多篇在《新東西》《東楚升學寶》《三蘇文學》《滄浪書院》《東坡詞館》等媒體發(fā)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