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湖北詩壇]張吉兵對廢名《十二月十九日夜》的賞析:十二月十九日夜的盛大詩情




張吉兵(1964——),男,湖北蘄春人,黃岡師范學院學報副主編,編審,校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鄂東文學研究所所長。
廢名《十二月十九日夜》賞析 

十二月十九夜  

廢名  

深夜一枝燈,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鳥林,  

是花,是魚,  

是天上的夢,  

海是夜的鏡子。  

思想是一個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燈,  

是爐火,  

爐火是墻上的樹影,  

是冬夜的聲音。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九日作,原載《文學雜志》月刊一九三七年六月一日第一卷第二期)  

最近解讀這首詩的是孔慶東(孔文附后),老夏認同孔慶東的解讀,還把孔文貼在自己的博客上,代替自己的欣賞,大有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意思。其實孔慶東的文字十分浮泛,沒有質(zhì)感。  

這首詩寫于1936年底,這是廢名非常充實、愉悅的一個時期,因閱讀而充實,因收獲而愉悅。他當時大量閱讀寫作,閱讀的主要是儒家典籍,儒家文字是向上一路提振人的(這是我的閱讀經(jīng)驗);寫作的文章是類似讀書札記一類的,表現(xiàn)對于人格修養(yǎng)的感悟。所以孔慶東以所謂苦悶、孤獨情緒為詩歌核心來解讀本詩,是可謂不知人。詩歌的主題的確朦朧、不確定,但其中富于示現(xiàn)性的意象都具有開闊、渺遠、明麗、流動、溫暖的色調(diào),表征著詩人充實、郁勃,思維極其活躍的情緒狀態(tài)。何曾有一點沉重、憂郁、晦暗的氣息?長夜孤燈,并不一定意味著寂寞,一個人獨處,也不意味著孤獨。順便說一句,以我閱讀感受和認識,我以為,廢名的氣質(zhì)之性敏感、深刻,但其中幾乎沒有孤獨寂寞、幻滅虛無的因子,這一點與周作人相近。他排行老二,少習儒學,在兩個比較富足的家族中間生長,接受具有濃郁宗教和藝術(shù)氛圍的溫暖的風習民俗的熏陶,養(yǎng)成了這樣的人格面貌。  

廢名有深厚的佛學修養(yǎng),但他修習的主要是空宗及有宗唯識論,空宗破假法,唯識論識因果,論其大端,這是廢名修習佛學之所得。以禪宗說廢名,開口便錯,多說更是外道綺語。廢名修習佛學,并沒有與佛教揭示的生命無常、人生痛苦發(fā)生多少共鳴,而是從中獲得智慧的啟示,認識到世界的真實存在狀態(tài)是非虛非實的,從而對人生采取一種執(zhí)著而不留戀的態(tài)度。  

孔慶東解說“第三行‘有身外之?!薄白髡哌@句是說,燈下獨坐,思緒萬千,想起了‘自我’之外的無限廣大、無限遼遠的茫茫人世,如大海一樣,苦浪起伏,變幻不定。”案:我研讀廢名多年,由廢名而習佛學,我敢篤定,廢名沒有苦孽(業(yè))意識??鄻I(yè)意識,或認為生命無常,人生痛苦,是民間、底層社會特別強調(diào)的佛教觀念,很多人就是勘破“苦諦”從而遁入空門的;知識分子化的佛學,乃至佛教上層大德主要矚目于抽象的哲學理論思辨。  

孔慶東對第四行的分析,說“‘星之空’(即‘自由的所在’)明顯是與‘身外之海’相對立的意象,那么也就是‘身內(nèi)之?!缸约旱木裉斓?。”“茫茫人海使人苦惱、煩悶,而只有在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靈魂才能如鳥歸林一樣地自由翱翔。內(nèi)心世界如花一樣純潔美麗(佛教中“花”的本義),像魚一般自在逍遙(也可解為暗示“愛情的自由”),然而這些不過是空中的夢幻而已,美麗但是虛無。”案:廢名持唯識論,分別內(nèi)外境相,然非對內(nèi)外等量齊觀,“身外之?!辈皇仟毩⒌拇嬖冢恰吧韮?nèi)之?!敝巴庀唷?;內(nèi)鏡(相當于孔所謂“內(nèi)心世界”)決非“美麗但是虛無”,內(nèi)鏡是實體的存在,不是“虛無”。  

孔慶東對詩的第七行作了兩重解讀,“另一解,視‘夜’為一般詩中‘黑暗’的象征,內(nèi)心燦爛,人海黑暗,兩解同一。”案:廢名認為光明就是黑暗黑暗就是光明,甚至肯定黑暗而非否定之。這一點武大陳建軍可以給我作證。孔慶東顯然想當然地認為廢名對“黑暗”作消極取向。  

總之,孔慶東對寫作本詩之際廢名的情緒狀態(tài)不了解不關(guān)心,對廢名的佛學觀也茫然不知,他以一般的佛學常識即生命虛幻、人生痛苦,再加上一點詩歌賞析的通用“調(diào)料”如“孤獨”、“寂寞”、“苦悶”之類字眼,竟以為“可以透過煙霧,參見真佛了”!  

孔慶東是個聰明人,聰明人的特點之一是常常把問題復雜化,他們陷溺于理障把簡單的問題搞得繁奧復雜。  

這首詩實在是沒有包涵什么復雜的情緒,不過是想把“夜”表現(xiàn)出來(他也曾以“晝”為題寫詩,見《畫題》:“我倚著白晝思索夜,/我想畫一幅晝”在一般人看來很平常的東西,廢名認為是很有興味的詩題),而這也是為一種興味的驅(qū)使的技癢,像他很多篇詩如《小園》等的寫作一樣。廢名本來對“夜”這個題目很著迷,“我”“想到夜的神秘,/它怎么會畫那么一幅好畫?”(《伊的天井》),因著迷而見獵心喜,躍躍欲試,他以前的詩歌恐怕不下于一半都有個夜的背景?!妒率湃找埂肥墙K于覷得一個機會,當外部環(huán)境氛圍,內(nèi)在精神狀態(tài)共同湊成,達到一個理想的寫作狀態(tài),于是對這個詩題來一次極寫、盡寫。  

這首詩的成詩路數(shù)同于《路上》,《路上》原詩:  

路上我看見一個好樹影,  

我想我打一把傘,  

好像點一盞燈。  

我不曉得花是怎么樣畫,  

我想我是一把蓮葉傘,  

我想蓮葉是花之影。  

這首《路上》我在前面做過解讀,它主要運用了多重同構(gòu)聯(lián)想的手段表現(xiàn)主體意象“樹影”。行路之際看見一棵樹亭亭玉立,不禁感到心曠神怡,動了興味,試圖將它刻畫出來,賦稱:它如同我打一把傘,又好像一盞燈,也宛如一幅蓮葉畫,只是不知道誰畫了這幅畫。  

只是比起“樹影”,“夜”的形象更復雜,無形無相,難以把握。但詩法上,兩詩異曲同工。  

詩從眼前寫起,“深夜一枝燈”,起句看似很平實,實則蓄勢待發(fā)張力飽綻。靜夜似山。夜之為物,無形無相,不可方物,若要指稱一物相譬擬,那就是山,再就是海?!吧皆谝估锊抛阅涓摺保ā冻聊贰?931年3月14日】)燈是夜的伴侶,猶如流水是高山的知音;深夜一枝燈,光焰嗶嗶,恍若高山流水。詩的前三行,擷取眼前景入題,進而用山、海狀寫主體意象“夜”。  

接下來四行直接描繪夜景:  

星之空是鳥林,  

是花,是魚,  

是天上的夢,  

海是夜的鏡子。  

仰望星空,引發(fā)詩人豐富美麗的遐想。夜空是星辰的家園,星云猶如鳥林,星星閃爍,如百鳥喧嘩,又如繁花的皞,又如魚兒游弋,那迷離的景象就像夢境。星空倒映海中,海猶如夜的鏡子。四行之間存在一個視角轉(zhuǎn)換,這樣一來造成一個幻中見幻的效果。星之空本來就迷離如夢境,這份迷離投映于海之鏡而示現(xiàn),益增其徜徉恍惚。詩的第一節(jié)三行出現(xiàn)山、海兩個意象,用以狀寫夜,其中“山”的意象得到充分表現(xiàn),“?!眲t未曾,若止于此對于一首短詩來說將是個巨大的瑕疵,至于“海是夜的鏡子”,圓滿完成“海”的意象。  

以上兩節(jié)七行,可以說廢名已經(jīng)比較完滿地完成了對“夜”這個詩題的表現(xiàn)。它不是客觀形態(tài)的夜,而是廢名心中感覺的夜,他對夜的感覺。應該說當他找到“山”、“?!眱蓚€意象,夜就在其仿佛之中,當完成這兩個意象的塑造,也就同時完成了對主體意象“夜”的表現(xiàn)。  

如果說“星之空是鳥林”是描繪自然的星空,“思想是一個美人”而下可以理解為詩人詩思的星空,在詩思的空際,復沓的意象如群星閃爍,星輝燦爛。詩思的星空由自然星空類比生成,與自然的星空互相輝映,極大豐富了詩歌的意蘊與美感。  

在寫作本詩的同一年而稍前即1936年6月廢名寫作有一篇散文《北平通信》,其中有句:“北平之于北方,大約如美人之有眸子,沒有她,我們大家都召集不過來了?!逼渖朴谩懊廊恕币庀笕缡?。  

思想是一個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燈,  

是爐火,  

爐火是墻上的樹影,  

是冬夜的聲音。  

“夜”是思想的搖籃,這應該是讀書人深有體會的。“家”是“夜”的港灣,如果把“夜”比作“?!?;“日”是“夜”的孿生同胞;“月”——“夜”是“月”的背景,猶如母親的懷抱?!盁簟保耙埂卑閭H;“爐火”,“夜”的呼吸。所有意象都指向“夜”,猶如繁星烘托夜空。  

詩從眼前實景入題,也結(jié)于具體可感的情境。  

最后要提醒欣賞者注意一點,這首詩全詩沒有出現(xiàn)一個“我”,大不同于廢名其他的詩,這個特征也可印證我所謂廢名寫這首詩的動機就是在于表現(xiàn)“夜”這個詩題,他不是要抒發(fā)什么世界、人生大命題。  


附:  

《苦海中的孤燈》  

孔慶東  

廢名(馮文炳)的作品,以其出了名的生澀怪誕,在現(xiàn)代文學園林中獨樹一幟。就連對他最為推崇的周作人,也認為廢名的文章是“第一名的難懂”。尤其是他的詩歌,讀來簡直如同小猴吃核桃,不知從哪里剝皮。但是,任何文學作品都蘊含著作者獨特的思維邏輯,只要找到了作者那個獨特的思維原點,順藤摸瓜,那么,天下就只有尚未解開之作,而無絕不可解之詩了。  

廢名的詩作也是這樣,我們通讀他的作品,就會發(fā)現(xiàn),他筆下最常出現(xiàn)的幾個意象是:海、鏡子、宇宙、樹、花、燈、魚等。這幾個意象在他的詩中并不是作為被直接描繪的對象,而是以固有的特定內(nèi)涵而成為作者負載著固有思想感情的抒情工具,而且已組成了獨特的意象系統(tǒng)。這樣,就令人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佛家思想與廢名的詩歌的關(guān)系。廢名對佛經(jīng)作過許多研究,深受熏陶。文學史上大凡潛心過佛理的作家,都免不了流露出“晨鐘暮鼓”之氣。他對同受佛學影響的許地山的作品也很感興趣,頗予青睞。他在講解自己的幾首詩時,雖然是盡量用了通俗易懂的語言,但仍可看出佛理在他心靈深處的投影。另一面,文人學佛,畢竟只是借佛以悟文,真正的佛門弟子是不應該有以詩成名的俗心的,就連嚴滄浪還因此受到譏諷,卞之琳也發(fā)表過類似的見解。所以,以禪入詩并不是布道或者圖解,而是二者結(jié)合后之獨特的表達方式,否則詩佛就不是王維而是達摩了。  

這樣,我們回過頭來再看廢名的作品,就能從思想內(nèi)容上把握到其思維原點,再加上一些對詩歌藝術(shù)技巧的敏銳捕捉和體會,就可以透過煙霧,參見真佛了。  

廢名作品的真味究竟何在,有人曾形容道,讀廢名的作品,猶如一個扶拐杖的老僧,迎著風,飄著袈裟,循著上山幽徑,直向白云深處走去。這種說法到底確切與否,我想根據(jù)以上我對廢名詩歌的基本認識,試解一首來稍作檢驗。廢名的《十二月十九夜》這首詩,歷來被認為不知所云,他本人也未嘗解釋過。下面我就試著解上一解。先看原詩:  

十二月十九夜  

深夜一枝燈,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鳥林,  

是花,  

是魚,  

是天上的夢,  

海是夜的鏡子。  

思想是一個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燈,  

是爐火,  

爐火是墻上的樹影,  

是冬夜的聲音。  

1936年  

題目是“十二月十九夜”。有人說,不知道這個日子有什么紀念意義。其實,以日期作題目的詩并不一定非要有什么意義,有時僅僅是標明寫詩或產(chǎn)生詩興的時間。這在我國的古典詩歌中比比皆是。往往還同時起到了小注的作用。尤其廢名說過:“我的詩是天然的,是偶然的”,他在講到自己的幾首詩時幾乎都說是在一種偶然的環(huán)境中突然萌發(fā)出詩情。如《理發(fā)店》一詩就產(chǎn)生于他在理發(fā)店刮臉之時,《街頭》一詩就產(chǎn)生于他在護國寺街頭看汽車之時。所以,可以說廢名的詩作是一種“頓悟”的產(chǎn)物,用他自己的話,叫做“是整個的不是零星的,不寫而還是詩的”,這也就是他覺得自己的詩有別于卞之琳、林庚、馮至等人精心制作的詩歌之處。這樣,我們再來看“十二月十九夜”這個題目,它不過是說明了該詩的寫作時間或描述時間是在一個冬天的夜里而已(由前后詩作寫作順序推知應該是公歷)。  

題目弄清了,下面開頭兩行便是“深夜一枝燈/若高山流水?!? 

“深夜”二字緊承題目,可作上述分析之旁證。“高山流水”是一個典故,就是俞伯牙演奏古琴,聲如“高山流水”,而被鐘子期聽出,二人遂成知音的故事。以后,“高山流水”便成為千古知音的一個喻象。這樣,前兩行所表達的就是作者在深夜里對著一枝孤燈(而不是一盞),把燈認作是惟一的知音,實際上也就是獨對孤燈的一種寂寞的氣氛。  

第三行“有身外之海”?!昂!痹诜鸺业睦碚擉w系中指人世滄桑,有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常常比喻人生的艱難。作者這句是說,燈下獨坐,思緒萬千,想起了“自我”之外的無限廣大、無限遼遠的茫茫人世,如大海一樣,苦浪起伏,變幻不定。一個“有”字,點明了這人世感慨是自然而然地襲來,使人不得安寧。詩句從節(jié)奏到遣詞散發(fā)出一種無處排遣的沉悶之感。實際上已然確定了全詩的基調(diào)是一個孤獨的主旋律。  

第四句突然一轉(zhuǎn),“星之空是鳥林”,好像電影鏡頭在蒼茫喧囂的海面久久徘徊之后,忽而一搖,展現(xiàn)出一個清新明遠的星光燦爛的夜空?!傍B林”意即自由的所在?!靶侵铡泵黠@是與“身外之海”相對立的意象,那么也就是“身內(nèi)之?!保缸约旱木裉斓?。結(jié)合上面幾行和下兩行“是花,是魚,/是天上的夢”,意思是茫茫人海使人苦惱、煩悶,而只有在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靈魂才能如鳥歸林一樣地自由翱翔。內(nèi)心世界如花一樣純潔美麗(佛教中“花”的本義),像魚一般自在逍遙(也可解為暗示“愛情的自由”),然而這些不過是空中的夢幻而已,美麗但是虛無。  

第七行,“海是夜的鏡子”,表層意思是,大海能夠映照出夜的影像。實際上,“夜”字由于在頭兩行被納入了一個特定的思維邏輯,這里就變成了“孤獨”的象征。這樣,這句就是說,在茫茫人海中,我看到了自己孤獨的影子,就像在一面巨大的鏡子面前,發(fā)現(xiàn)自己形影相吊一樣。另一解,視“夜”為一般詩中“黑暗”的象征,內(nèi)心燦爛,人海黑暗,兩解同一。全詩共三大句,“身外之?!庇玫谝粋€句號,此處用第二個,旋律很分明。這句緊承上句關(guān)于空虛幻想的感嘆之后,再一次彈奏出孤獨的主旋律。  

第八行,“思想是一個美人”,作者在反復咀嚼人海的苦水,孤獨的澀果之后,渴望尋找到一個安樂舒適的小島,那么,只有回到自己的心海中來,玩賞自己意識世界的精致之作。接下去幾行,“是家,/是日,/是月,/是燈,”這是描述在自己的思想、精神天地之中,可以出現(xiàn)完美無瑕的美好事物,美人是一個抽象比喻,聯(lián)想由此輻射,像家庭那樣舒適,像太陽那樣溫暖,像滿月一樣團圓,像面前這枝燈那樣是自己的知音。思緒飛騰一圈又回到眼前。這幾行對空幻的美滿境界的尋求,更加反襯出詩人在現(xiàn)實時空里的孤獨。  

最后三行,“是爐火,/爐火是墻上的樹影/是冬夜的聲音?!薄盃t火”是詩人在寒冷的冬夜里取暖的用具,“是爐火”緊承上句,說思想還能像冬夜爐火一樣,在荒漠的人海中給詩人以光和熱。但是詩人馬上看到了跳躍的火苗,以及墻壁上伴隨著火苗忽閃不定的物體的影子,由此而想到,墻上的樹影歸根到底要決定于真實的樹的存在?!皹洹北緛聿⒎欠鸾讨械幕靖拍?,但廢名作為“俗家弟子”可能用來指一種本體存在。佛家素有“身為菩提樹”之說?!皦ι系臉溆啊币饧匆环N虛幻的存在,因為這里的“樹”一不能乘涼以平息孤獨,二不能使人修成正果,只能燒成虛無的記憶。詩人這句的意思是,精神世界中自造的爐火雖然也能給人以慰藉,但畢竟只是一種鏡花水月的幻影。連同下一句“是冬夜的聲音”,共同造成了一個“虛靜”的氛圍。佛家有句格言,叫做“無聲不寂,有色皆空”。這句詩可解為爐火在冬夜里微弱的聲音,也可解為爐火如同冬夜里微弱凄空的聲響一樣虛無縹緲。這樣,最后這三行詩就又回到孤獨的主旋律上,完成了一個“孤燈長想”的意境。  

以上逐句解析了這首詩。把全詩十五行連起來看,仿佛是一支孤獨憂郁的小夜曲。寒冷的冬夜,作者獨對孤燈,浮想聯(lián)翩。一會兒在想象的世界中得到撫慰,調(diào)子舒緩、安閑;一會兒又意識到眼前的寒冷、孤寂,發(fā)出輕嘆。經(jīng)過兩次反復,于抒情曲線中完成了全詩。  

由此可見,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確實有一定深度,既是30年代知識分子的普遍情況,又是超越具體時代的群體意識,存在著與讀者發(fā)生共鳴的客觀基礎(chǔ)。尤其是全詩制作精巧,結(jié)構(gòu)渾成,語言純熟,意象準確,節(jié)奏張弛有致,韻律舒緩自然,因而,這首詩算得上是藝術(shù)水平較高的佳作。  

但是另一方面,此詩在意象上和用典等方面缺乏文學符號應有的社會性,人為地在讀者面前筑起生澀之墻。其中的原因并不是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有意雕琢,而是來源于廢名對詩歌的總體看法以及與此緊密相關(guān)的創(chuàng)作思維定式。比如說,廢名強調(diào)過:“詩不能不用典故,真能自由用典故的人正是情生文文生情?!睆U名追求寫一種所謂“立體”的詩,這樣,他在把詩情轉(zhuǎn)化為詩文之時,就根本不會考慮接受客體。因此李健吾先生在肯定他“描繪的簡潔,情趣的雅致,和他文筆的精煉”的同時,說他“漸漸走出形象的沾戀,停留在一種抽象的存在”,“逃逸光怪陸離的人世”,“句與句間缺乏一道明顯的‘橋’”,加上愛用典,使讀者“收獲的只是綺麗的片段”,從而不能取得“更偉大”的成果等等。這些批評是十分中肯的。過分地玩賞感情世界那些精致典雅的小“擺設(shè)”,就會使人覺得格調(diào)不夠高,境界不夠闊。魯迅先生也批評過廢名,說是“只見其有意低徊,顧影自憐之態(tài)了”。此話雖然有些過重,但聞者卻應該深以為戒。就以《十二月十九夜》這首詩來講,廢名好像精心制作了一盞宮燈,可由于他把讀者推得太遠,人們很難仔細地觀賞,只能隔著茫茫的苦海,從遠處那枝孤燈上領(lǐng)略到一點浮光掠影的光彩。當然,這種情趣,也別具一番美學滋味。這也許就是廢名詩作的獨特價值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試解廢名詩作《十二月十九夜》
18. 人間到仙界的距離,在詩里就是一跳
詩歌資料
中國詩歌報微詩創(chuàng)作室詩海聽濤第126期鑒賞
和秀昀| 小詩:冬夜
十二月十九夜 | 廢名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