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麥,據(jù)稱起源于元朝大都(今北京),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道傳統(tǒng)美食。
它以燙面為皮,里面裹上餡,上籠屜蒸熟后,狀如小籠包,但頂端卻不封口,形似松散開的花,吃上一口,皮薄餡大,油汁四溢,滿口留香,即能作為高檔宴席上一道美味佳肴,還能落戶于街邊熱鬧的飯館吃攤,深受廣大食客的歡迎。
那么,這種小吃為什么叫“燒麥”呢?它的頂端又為何開口?相傳這里有個傳說故事。
古時候,有家哥倆兒以賣包子為生,他們勤勞和睦,生意干得挺紅火,后來哥哥年紀大了,便娶了一房媳婦兒。
這一來,當月底哥倆賣包子分錢時,新媳婦看著可就不太高興,她私下勸說丈夫和兄弟快點分家,兩口子經(jīng)營包子店,也就不用再給弟弟分錢了。
哥哥一聽急了,他告訴媳婦,自己父母死得早,這么多年是哥倆互相扶持才把包子店做到了今天,現(xiàn)在自己成了家,其中也有弟弟付出的汗水,做人可不能過河拆橋啊!
誰知,小兩口在東屋說話,無意間卻讓弟弟聽了去,為了不影響兄嫂的感情,次日,善良的弟弟竟主動向他們提出分家。
哥哥一聽,眼淚瞬間就下來了,他舍不得讓弟弟走,弟弟也舍不得離開哥哥。
最后哥倆一合計,包子店歸哥嫂,但弟弟留在店里打工,兄嫂管他吃飽飯。
另外,為了讓弟弟也能早日娶上媳婦兒,哥嫂每天分他一些做包子的皮和餡,讓他自己包完,捎帶著一塊賣了,攢的錢就留著做彩禮。
就這樣,弟弟每天為哥嫂打完工,又把自己的那些皮和餡做成包子,等上了籠屜,弟弟一看不對勁了,為啥?蒸熟的包子全都長一樣,實在難以區(qū)分,拿多拿少不免會惹嫂子生氣啊。
弟弟思來想去沒有辦法,碰巧一天晚上,他在做最后一個包子時,缺了塊面,包子沒有封上口,可弟弟不禁笑道:“我為啥不做這樣露餡的包子賣呢?正好能和哥嫂的包子區(qū)分開?!?/span>
于是,弟弟的“包子”自此就變成露餡的了,有人好奇問弟弟,你這賣的是啥呀?包子那可是有褶的。
弟弟撓頭想了想,既然自己的露餡包子是捎帶著賣的,那就叫“捎賣”好了。
“捎賣”名稱從此傳出,周圍鄰居知道弟弟心眼好,盼他能快點娶上媳婦,都來照顧他的生意。
另外,“捎賣”蒸熟后,里面的肉餡外露,有時冒出油,越發(fā)顯得饞人,弟弟的生意越做越好,自然很快也成了家,還收了兩個徒弟,當“捎賣”后來傳到南方,便改叫燒麥了。
至于燒麥為何能聞名至今?據(jù)說這與乾隆皇帝有關(guān)。
話說清朝乾隆三年,浮山縣北井里村有個王氏,在北京前門外開了家浮山燒麥館。
一天,微服私訪歸來的乾隆皇帝恰巧走到前門,一時又累又餓,抬頭望見燒麥館的匾額,便撩衣走了進去,等吃完那軟而噴香、油而不膩,如玉石榴一般的燒麥,乾隆不禁贊不絕口,回宮后親筆題寫“都一處”三個大字,令人贈送浮山燒麥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