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日
安葬之日由地輿先生根據子孫“八子”與死者“忌日”經過推演決定,一般逢七、逢九不葬,故有“七不葬母,八不養(yǎng)父’的規(guī)矩,因此,富者往往延期三至五日出葬,普通人家延長一日。
出殯靈柩出門,須“扎火罐”,可以驅煞。喪夫起肩,腳頭不褥先起,不然,稱為“坐喪”,對喪家不利。棺材不得與門檻磨擦,出門忌逢大雨,俗云“大雨洗喪,家破人亡”。中途休息,棺材不得落地.用長板凳二條擱于“龍杠”兩頭,日子?!盎伎铡保瑧挂蝗吮崇R走在棺材前,鏡子照著棺材。
棺材上路,隊伍浩大,少者數人,多者數百人,鼓樂,羽葆、引幡、彩亭、彩床.儀仗及親友送葬隊,行間皆有順次,使一入在前面丟紙錢,稱為“買路錢“棺材上騎坐死者長孫”稱為“壓喪”。手捧死者遺像棺材抬過橋或走過隘路,孝子跪在地上,表示請求喪夫小心走過。抬喪不繞道,逢莊稼可以任意踐踏。稱為“罡喪”,業(yè)主不索賠,進行途中,親友在路旁設香案,備牲醴祭奠,稱為“路祭。一般人家在路旁燒草把,稱為“驅邪火”。
安葬地輿先生最后確定打井之處,稱為“定向”,其上要殺雞淋血,長于執(zhí)鋤挖三鋤,稱為“動土”。井打好后,將薜桿或稻草置于井中燃燒成灰,稱為“烤井”。在井中用米和茶葉寫上“萬年富貴”或“蘭桂騰芳”字樣,并畫“八卦”或'太極圖”,稱為“畫井”,下棺時,孝子跪拜,棺材安就后,長予瞻地先掀土三鍬,接著喪夫壘土成墳,稱為“起封土”,封土高低大小,依死者族中輩分,社會地位,家中財富而定。墳上插一旗幡,最后,孝子捧著亡人遺像或靈牌回家,供于靈桌,(三年后除靈,始可入神龕)。
送亮三日內,每天送火把于墳,稱為“送亮”。三天后,孝子再臨視,以牲醴祭奠,稱為“復山”(復三)。
此外,還有“酣悼”、“應七”、“五七” “百日”,“周年”,隙服”等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