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詩歌的用途五花八門,會寫詩的人確實能得不少好處。多數(shù)人靠寫詩文高中,從此走上仕途,比如劉禹錫、柳宗元等大詩人。但對有些人來說,寫詩的意義遠不止這些。
當年唐代大詩人李涉路遇強盜,寫了首《井欄砂宿遇夜客》,對他來說,詩歌保了他一命。而才女卓文君,聽說丈夫有二心,便寫了首《白頭吟》,對她來說,詩歌挽回了她的愛情。而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是詩歌的另一個用途,用來約心上人。
所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古代的才子佳人們要約會,往往是不能直說的,一方面直說會覺得有些登徒子,沒有文人雅士的情懷;另一方面,直說了萬一被拒絕,多少會有點兒臉上無光。所以用一些婉約情詩來表達,就是最佳方式。
本期說的是《隨園詩話》中記錄的一件事。《隨園詩話》的作者是我國清代大詩人袁枚,袁枚一生好詩,不但自己寫詩,而且也寫過不少經(jīng)典文藝鑒賞著作,他最大的喜好就是用詩歌解決生活中的大小問題。
一日,年輕的袁枚游橫塘,遇到一位名叫蕊仙的才子。此女雖是一位伶人,但卻頗為清高,一般都只肯在簾子后為才子們彈曲。哪怕才子們花重金希望她能出來相見,她都是不肯的。這天袁枚泛舟于橫塘江,請蕊仙來彈曲,蕊仙不愿進船艙,只在甲板上隔窗彈曲。彈完后就準備匆匆離去。袁枚知道她的意思,表示要送對方一首詩,對方聽完再走也不遲。于是他當即寫了下面這28個字:
橫塘宵泛酒如淮,十里桃花四面開。
只恨錦帆竿上月,夜深不肯下艙來。
這首詩寫得是很有意思的。首句“橫塘宵泛酒如淮”寫得是眼下與在橫塘游玩的事,此地就像秦淮一樣令人沉醉。
次句“十里桃花四面開”,寫得也很應景,江兩邊桃花盛開。在古代詞里,桃花一般都與愛情有關(guān),比如崔護題在墻上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說起這“十里桃花”,很多人不懂,為何形容桃花多一定是十里,不能是八里九里之類的?原因其實挺簡單,當年杜牧曾在江南曾寫過一首《贈別》,其中有言:“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從此,寫風花雪月的愛情時,很多文人便喜歡用這個“十里”。到了宋代,詩人吳芾就已經(jīng)寫了“蘭舟泛泛漾輕風,十里桃花一望中”,此后明清文人提到桃花,最愛用的量詞就是“十里”。以致現(xiàn)在很多網(wǎng)絡作家,也愛用這個詞,這就是詩詞的淵源。
三、四兩句是全詩最妙的部分,由兩岸桃花寫到天上的月亮。月光照在船帆和船竿上,是那么美麗,但它卻遲遲不肯照入船艙中。很顯然,這是一語雙關(guān)。既是寫天上那輪明月,也是指不肯相見的才女。
才女一讀這兩句就明白,這是想約自己而又不敢直說,所以以月喻人。袁枚這樣寫確實是有情商的,將對方捧成天上的明月不說,就算被拒絕了,也不會掃了他文人的面子。蕊仙一聽,很欣賞他的才華,便欣然與他相見了。
其實在文壇,還有很多這種約人詩。除了袁枚這樣的男子外,民間的才女也有類似的作品,而且相比較之下,她們的作品往往更婉約。比如湖州才有個叫尤孟娘的才女,為了約心上人前來相見,她寫了首“神智體”詩,大家請看下圖:
這就是她寫給心上人的信。信上共有12個字,看起來寫得很怪,但事實上它其實可以讀成一首28字小詩:
夜半三更門半開,小姐等到月兒歪。
山高路遠無口信,哭斷肝腸無人來。
筆者只提示大家一句,首句是圖中前3個字組成,“夜”字只寫了一半,所以約的時間是夜半;三個“更”字組成了一個字,這是三更;第三個字是繁體字“門”字的一半,所以是門半開。所以首句就是:夜半三更門半開。依次這樣猜下去,每3個字可讀成一句7言詩句,大家看看是不是能懂?
與袁枚的約會詩相比,才女的尤孟娘的詩,是不是更有意思?《說文解字》中說,所謂詩就是心志,用詩來抒寫自己的愛情,在古代是很常見的。對于古代文人來說,詩歌的意義遠不止考功名那么簡單。它早就已經(jīng)成為了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成為了他們與外界溝通的語言,這就是古代詩歌能繁盛的重要原因。關(guān)于約會詩,大家還知道哪些有趣的呢?歡迎討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