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這位學貫中西的大學者,我們認識得太遲??赡苤钡健毒┤A煙云》電視劇問世,大家又再重拾對這位老人的尊重和崇敬。上世紀三十年代,他先后主編《論語》《人間世》《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凋”的小品文??墒?,我們讀文學史時,老師幾乎不曾提到過他!盡管他和魯迅交惡,但他卻始終尊重魯迅。
記得有一位美國學者讀了林的英文作品,感嘆地說:如果我國國人都能像林語堂那樣,對英語語言文學都有如此深的造詣的話,那么,整體國民素質(zhì)將會大大提高一步!當我讀到這段文字時,內(nèi)心十分激動。他才是真正的大師啊!
林語堂的求學過程,很值得我們注意。1912年,他就讀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yè)后去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去美國哈佛大學文學系讀書,三年后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又轉(zhuǎn)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攻讀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貒螅_始了他的教育與文學生涯。
從以上這段經(jīng)歷看,他從讀大學到博士畢業(yè),前后僅用了十一、二年時間。而且是“一波接一波”,不停地追求學問的過程。
還值得一提的是,林的英文水平這樣高,同他就讀的學校有關。這就是他和著名報人鄒韜奮同出一校,當時圣約翰的水平在上海大學中是首屈一指的。據(jù)我所知,他們上課(除個別課)是全英語教學的,即課程從頭到尾都只使用一種語言——英語。況且,老師中還有不少老外哩!
我曾在這類教會中學讀過,對此也略知一二。那時我是初中生,開頭幾堂英語課,老師只能比劃著英語詞匯的意思,有時簡直是手舞足蹈。一學期下來,能聽懂20%已經(jīng)很不錯啦!下課后,我們還要去查英文版辭典,然后再查英漢字典,前者要作為作業(yè)交給老師的,后者才是自己需要明白這些詞匯的內(nèi)涵。實際上,當時學習量最重的就是英語課。一年后,這種“直接法”的教學終于收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個別同學還可以在課堂上用英語和老師作簡單對話。90年代初,我在北京語言大學接受一學期的英語培訓,也是大體上用這種“直接法”上課的。
從中,我領悟到,學英語一定要把讀、寫、聽、講四者結合起來。而不是國內(nèi)許多大中小學那樣,重語法而輕應用,重讀寫而輕聽講。許多大學生學了近10年英語,語法學過兩三遍,但連講幾句英語會話都不行。這就是現(xiàn)行的英語教學的弊端及表現(xiàn)!我以為,只有對現(xiàn)行的英語教學來個顛覆性的改革,才能從根本扭轉(zhuǎn)和讓英語教學走上坦途!
我始終認為,中國學生學外語不會那么笨,就是教學不得法!
當然,中國要再出幾個林語堂很難,但以他為榜樣去掌握外國語言,還是應該大家共同努力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