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進輝
日前,唯品會公布了2019年Q4和全年財報。財報顯示,其Q4營收為293.2億元,同比增長12.4%,非通用準則下歸屬于股東凈利潤為19.3億元,同比大增111.4%,凈利潤率達到6.6%。全年營收為929.9億元,同比增長10%,非通用準則下歸屬于股東凈利潤為50.1億元,凈利潤率為5.4%。
乍看之下,唯品會營收、凈利潤兩大關鍵指標均實現穩(wěn)步增長,尤其是去年Q4凈利潤同比猛增111.4%,連續(xù)兩個季度實現100%以上的增長,發(fā)展形勢一片大好??紤]到唯品會在2018年7月確立回歸特賣業(yè)務的新戰(zhàn)略,2019年是其重新發(fā)力特賣的第一個完整年度,業(yè)績表現搶眼,代表其經受住考驗、步入發(fā)展正軌,未來可期。
當然,凡事不能只看表面。其實,深入研究唯品會去年Q4財報,除了凈利潤同比翻番,貢獻實現連續(xù)29個季度這個利好但算不上驚喜的談資之外,亮點真心不多,相反我看到的更多是隱憂和危機。
簡單來說,從品牌特賣起家的唯品會,在轉型綜合電商受挫后又回歸特賣業(yè)務,一番兜兜轉轉之后,發(fā)現今時不同往日,正逐漸失去護城河。在我看來,唯品會連續(xù)盈利固然值得肯定,但今時今日再拿來炫耀意義不大,其應更加關注未來成長空間,當想象空間被打開,盈利自然水到渠成。
但遺憾的是,在內憂外患之下,唯品會作為垂直電商的局限性越來越明顯,可以在自身一畝三分地活得滋潤,但放在整個行業(yè)算不上大有可為。我總結,其主要面臨兩大挑戰(zhàn):
一、拉新留存雙雙陷入困境
活躍用戶數是影響電商平臺營收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唯品會營收增速持續(xù)放緩,從2014年的129.64%暴跌至去年的10.02%,這與用戶增長乏力不無關系。從2016年Q3開始,其用戶增速一路下滑,從43%下跌至2018年Q1的0。對,你沒看錯,2018年Q1唯品會用戶增長竟然陷入停滯,讓人大跌眼鏡。
當然,2018年Q1唯品會不全是壞消息,也帶來正式接入騰訊、京東的好消息,經過2018年Q2一個季度的摸索和磨合,從2018年Q3開始,其用戶又重回兩位數增長。財報顯示,2019年唯品會活躍買家數達到6900萬,較2018年增長850萬,遠高于2018年對2017年的增長幅度,但與阿里、京東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阿里中國零售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7.11億,較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12個月的6.93億增長1800萬,其中新增活躍消費者超60%來自下沉市場。京東表現更為搶眼,2019年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達到3.62億,環(huán)比三季度末的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大幅增長2760萬。
阿里、京東單季新增用戶分別是唯品會全年新增用戶的2倍、3倍,而且是在用戶基數更大的情況下實現的,反觀唯品會用戶基數小卻未在增速上展現優(yōu)勢,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更為尷尬的是,唯品會少得可憐的用戶增長,并不完全是自己的功勞,騰訊、京東也是功臣,為其帶來1/5新增用戶。
這意味著,如果缺乏騰訊、京東的助力,流量獲取能力嚴重不足的唯品會用戶增長將更加難看。明眼人都看得出,唯品會獲客能力與阿里、京東相差甚遠,一個重要原因是拓展下沉市場不力。阿里將聚劃算視為面向下沉市場的排頭兵,并持續(xù)加碼,京東旗下京喜接入超過10億日活的微信,猶如喜提一個巨大寶藏。
反觀唯品會表現平平,盡管其效仿拼多多發(fā)力社交電商,但在下沉市場掘金一直顯得有心無力,這與打折尾貨不受下沉人群待見有關,需求肯定存在,但用戶復購積極性并不高,因此其并未享受到下沉市場海量新增用戶帶來的巨大紅利。
事實上,唯品會不僅拉新越來越吃力,對留存用戶的深度運營也在持續(xù)走下坡路,客單價和單用戶貢獻收入下滑就是最有力證明。前者自2018年Q2以來持續(xù)下滑,去年Q4為272.6元,同比減少25.3元,背后是唯品會在業(yè)績增長乏力的情況下靠大量低價品牌吸引用戶。
后者在2019年為1347.7元(929.9億元/6900萬),較2018年的1397.1元下降50元,要么是原有用戶購買力下降,要么是新增用戶整體質量下降,或者兩種可能皆存在。無論真實原因如何,都指向唯品會運營手段正陷入瓶頸,導致其對新老用戶的吸引力下降。
考慮到用戶是電商平臺的重要資產和根基,唯品會在拉新留存雙雙陷入困境,無形中為其未來增添了更多確定性。
二、正在失去特賣護城河
唯品會成立于2008年8月,不到4年(2012年3月)便登陸紐交所,走上人生巔峰,并在同年Q4首次實現扭虧為盈,這在當時燒錢式擴張大行其道的電商混戰(zhàn)江湖無疑是一股清流。初出茅廬的唯品會之所以表現如此搶眼,與其抓住品牌特賣這一風口密不可分。
當時,鞋服用品受季節(jié)性影響,容易造成過季商品庫存積壓,品牌商低價清理庫存訴求強烈,加上用戶對高性價比的品牌尾貨熱情高漲,需求量足夠大。因此,唯品會另辟蹊徑,以自營模式切入特賣市場,在品牌商和用戶之間起到橋梁作用,憑借100%正品和高效配送俘獲大量用戶,迎來高速成長和崛起。
當唯品會火了以后,嗅到商機的天貓、京東、當當迅速跟進,試圖在特賣市場分一杯羹。當然,它們爭相殺入對唯品會形成一定沖擊,并不構成威脅,而其不能等到優(yōu)勢被對手蠶食得差不多才另謀出路。因此,唯品會上市后做了不少嘗試,比如擴充品類、轉型平臺電商等,可惜市場反響平平,畢竟其它品類商品并不具備服裝類單品多SKU、高庫存等特性。
更為扎心的是,上述自救措施竟然起到副作用,反而使唯品會陷入定位混亂的尷尬境地,核心特賣業(yè)務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一番痛定思痛后,唯品會掌門人沈亞決定將公司重心重新聚焦老本行特賣,并圍繞特賣進行一系列調整、布局。
因此,你會看到,2019年年初唯品會收縮金融部門、7月收購杉杉股份布局線下奧特萊斯、8月關閉樂蜂網、11月放棄自營物流,一系列操作無不體現其重新聚焦品牌特賣的決心,而2019年產品銷售收入占比高達95.4%,似乎證明唯品會變陣已取得一定成效。
我承認,重新出發(fā)的唯品會仍是品牌特賣賽道的核心玩家和領先者,但并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相反其現在面臨的挑戰(zhàn)比當初帶火特賣后引發(fā)群雄混戰(zhàn)還要大,因為今時不同往日。用人話來說,就是特賣市場變天了,既包括大環(huán)境的改變,也來自對手的全面升級。
先說大環(huán)境的改變,經過多年庫存清理,傳統制造業(yè)的庫存壓力得到大幅緩解,這得益于大數據、雙線融合等新技術的應用,產銷兩端的數據趨于同步,好處是降低品牌商庫存風險。尤其是知名大品牌,隨著庫存管理效率越來越高,清庫存壓力越來越小。這意味著,唯品會不像成立之初那樣大有用武之地,增長頹勢才會越來越明顯。
再說對手的全面升級,特賣市場已從昔日的混沌進化為今天的成熟,相比唯品會較早成功,天貓、京東等玩家后勁十足,日積月累后實力大增,使唯品會先發(fā)優(yōu)勢逐漸被削弱。除此之外,社交電商翹楚拼多多,主打分銷模式的云集、愛庫存爭相入局,唯品會疲于應付層不出窮的對手,生存空間難免被進一步壓縮。
種種跡象表明,特賣風口正被削弱且賽道擁擠不堪,唯品會恐將失去當初好不容易構建的護城河,這無疑是個必須引起高度警惕的消極信號。
除了上述兩大嚴峻挑戰(zhàn),唯品會還面臨諸多煩惱,最典型的要屬斬不斷的假貨。盡管其打出“100%正品”的金字招牌,但在屢被曝出售假后淪為噱頭。前有售假酒,后有賣假羊毛衫,用戶質疑、抱怨從未斷過,而唯品會多次在實錘面前無力辯駁,這怎能不讓用戶寒心?又怎么讓用戶放心?
友情提醒下唯品會,拉新難的問題并不完全出在運營手段上,用戶信任漸失也是癥結所在。希望其不要光喊“100%正品”的響亮口號,而應真刀實槍地狠抓品控,在被曝出售假后,對外強調的反思、整改不應停留在表面功夫,而應徹底、全面整改,否則很難摘掉“偽品會”的標簽。
放眼未來,唯品會能否打破拉新留存的桎梏,業(yè)績重回高速增長,就看其能否戰(zhàn)勝挑戰(zhàn),找回失去的特賣護城河??梢灶A見的是,2020年是唯品會證明自己的關鍵一年,不容有失,且行且珍惜!
聯系客服